Ⅰ 香港保險的儲蓄險中保誠雋升,友邦充裕未來,安盛的安進儲蓄哪個好一點
香港保險中的英國保誠的雋升儲蓄,美國友邦的充裕未來,法國安盛的安進儲蓄這三款產品都是屬於儲蓄類產品,這幾款產品基本沒有什麼保障功能,只對身故有一定保障,並且保障額度很小,舉例來說:
情況一:香港保險的前期身故賠償。
每年繳費1萬美金,交5年如果5年中途身故,那麼賠償的只是繳費金額加一點,具體額度根據年限不一樣見下圖:(這里和購買保險人的年齡沒有關系)
這里就更加直觀的看出這個保險的優勢了,我只算一個年齡的76歲,這個年齡很容易達到看看收益。76歲時,保單已經60年了,當時交的的5萬美金,現在有162萬美金,翻倍30倍,收益來算的話60年翻30倍,很簡單,每年50%的收益。但是有個前提,是一直沒有從保單裡面取錢,取錢後的收益根據取走本金的大小來折算的。再往後面增值會更快,時間越長收益越高,增值越快雙管齊下就很可觀了。
前面已經把這類保險的人身保障和收益情況說了下,主要是拿的香港保險英國保誠的雋升儲蓄,關於美國友邦的充裕未來和法國安盛的安進儲蓄來講,和雋升非常類似,差別其實不大,所以要問我那個要好一點,我只能說你喜歡那個公司就買那個的,都可以的。回頭如果有時間,再把香港保險的法國安盛和美國友邦的計劃書拿出來分享給各位,謝謝!
不能這么說。
1、投資入股絕不同於債權,沒有償還一說;如果追求還本,最好投資債券;
2、上市公司現在不分紅,並不意味著永久不分紅;
3、處於高速成長期或業務培育期的上市公司,即使不分紅,有時人們也願意買入和持有,這是因為人們期待未來更豐厚的分紅,期待股票內在價值成長和轉讓回報。如果不能滿足預期,投資人隨時會用腳投票——因為上市公司的股票具備足夠的流動性。
ebay、亞馬遜、安進制葯自從上市以來都十幾年、幾十年從未分紅;而EMC公司上市20年只在2001年分過一次紅;微軟198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一直到2003年都從未分紅;蘋果公司從1995年就從未向股東分紅——這些可都不是空手套白狼的公司。
Ⅲ 香港的保險有哪些種類
香港保險具備有費率低、收益高和覆蓋廣這三個特點。香港保險的優勢,不僅表現在其保障型保險產品的性價比更高,而且表現在其投資型保險產品的回報率更加誘人。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演示利率普遍分為高中低三檔,最高檔收益不過7%;而香港的投資型壽險演示利率往往只有兩檔,收益水平為8%-12%,這種收益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無法企及的。現在最受歡迎的香港保險種類主要是:
第一是重大疾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是內地人去香港購買保險時,非常流行的險種。相比之下,國內本土保險公司保險疾病范圍小,而且年費高。據媒體報道,每年繳納一樣的保費,在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保額相差可以達到5倍之多。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
第二是儲蓄類保險,其收益相對內地同險種高。以某內地保險公司的一個計劃為例,如果選擇10年繳費,每年1萬元的話,可以保障到80歲。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果按照這么計算的話,這個保險計劃的年化收益率僅為3%。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則沒那麼復雜,以某英國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為例,每年交10萬元人民幣,連續繳納10年,到20歲時可一次性提取200萬元,或者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415萬元。這么算下來,年化收益率將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