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國有上市公司的股票不是都是流通股(有非流通部分),上市公司所有的股票也不是都在股票交易所交易。收購一家公司是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收購,但一般達到一定比例就要披露,並且徵得公司董事會的同意,否則可能是惡意收購,公司可能用其它方式反收購(白衣天使)甚至報復(毒丸);
2.上市公司的融資不是上市那時算起,而是之前的新股認購及抽簽,也就是打新股,上市只是二級市場上可以買賣而已;
3.上市公司可以理解成賣自己的公司權益籌得資金,但還可以發行債券或者銀行借款,公司在這個過程中壯大,上市股權所佔比例可能被稀釋,所以可能繼續發新股或配股;
4.上市公司在上市的那一刻起確實就完成了融資任務嗎,其後的交易就是投資者之間的賺與賠。但是反過來,資本市場的資金也會影響公司的資金成本,例如發新股或債券時如果資本市場資金不充裕那麼可能成本會上升,從而影響企業經營業績。但我認為主要應該是上市公司本身業績下滑導致資本市場信心不足從而資金減少。
個人見解,歡迎討論。
『貳』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目的是融資,是怎麼融資的
股票市場分為初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初級市場發行股票,二級市場流通股票
你所說的是二級市場,也就是股票的流通
公司真正融資是是在初級市場,也就是剛發行的時候
你想,從沒有股票,到發行股票,股民要去買,錢不就從股民手裡通過股票市場進入公司了嗎?
而且,這個錢公司是不用還的,當第一次購買的股民不想要的時候,就賣給其他人,也就是你說的
所以說,股票是虛擬資本的創造,股票市場上買賣的,都是虛擬的資本,公司得到的是實際的資本
『叄』 上市公司為什麼還有非流通股
是由於我國大部分股份制企業都是由原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在股份公司上市前原國企改制時產生的國有股以及法人股被做出不參與市場流通的特色形式股票。
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許多企業改製成為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時,為了不讓國有資源流失以及保護公眾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又為了要尊重市場規律,從而對公司的股票做出了股權分置的辦法,被區分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該兩種股票除了流通權不同以外,其他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完全一樣的,非流通股的流動形式主要以排放或者協議轉讓的方式來流通,前提是需獲得證監會的批准,交易方可生效。
(3)上市公司的融資流通股擴展閱讀:
2005年8月23日9月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這意味著我國的股權分置改革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通制度差異進入全面鋪開階段。
股權分置改革的作用:
1、為了貫徹落實股權分置改革的政策要求,適應資本市場發展新形勢;
2、為有效利用資本市場工具促進公司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從公司自身角度來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有利於引進市場化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機制和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對於流通股股東來說,通過股改得到非流通股股東支付的對價,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得到了保護;
3、消除了股權分置這一股票市場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有利於股票市場的長遠發展;
4、解決A股市場相關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對於同時存在於H股或者B股的A股上市公司,由A股市場相關股東協商解決股權分置問題。
『肆』 什麼是融資。比如一家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全流通1億股,是不是這1億股全在人們手裡
我的理解,將公司的資產折成股票/股份按一定價格進行出售,為了控股不會全部出售掉。出售時會從市場上收到現金,這就是融資。而且這些錢不用還。這就是許多公司都想上市的原因。上市公司再需要大量現金擴大規模,可以增發股票。這些錢一樣不用還。買了公司股票的人需要現金的話,只能在股市出售該公司的股票換取現金。
如果是從銀行貸款的話,要付利息,還要還錢。
你說的買不到股票這種情況在股票漲停的情況下可以見到。
『伍』 上市公司是怎樣上市融資的股票是可流通的,它又不同銀行有定,活期!
常有人問經濟小白問題,難怪中國窮,原來是文盲太多,
『陸』 買上市公司流通股,對上市公司有什麼直接影響上市公司融資只是融資ipo那筆錢,ipo之後,股價的高
你這話說的額 公司還有非流通股呢 公司也持有流通股股票啊 大小非解禁又怎麼樣 解禁又不一定賣 股票高了 股價穩定 公司融資能力好 以後定向增發 不都息息相關嘛
『柒』 流通股對上市公司的作用
比如發行1億股,每股3塊錢,上市公司就拿走3億元(3億元還得挖掉一部分,上繳相關費用給發行的相關單位)
至於現在股價是4塊還是4毛,和他沒關系,他只需定期開會:
1 每年年度分紅分多少(股東大會決定,10年前是假的,還是總經理說了說,現在正在轉軌,股東不滿意可以上法院告公司經理,要他坐牢)
2 是否再融資(股東大會決定,股東要是不想它再圈錢,就否決,股東想擴大再生產,就同意,代價是原股東的股票份額從100%縮小到80%等)
3 公司破產,先償還債務,剩下的資金和固定資產拍賣,按股票分給每個股東
股東是企業的真正所有人(這個是股份制企業真正的含義,也是目標,但還不是現實,現實中股東是沒有發言權的,但這個不合理的現實正在改變,比如前一段時間就有某個股東大會上,股東(企業所有人)毆打總經理(企業管理人))
『捌』 上市公司融資時非流通股能拿到錢嗎
上市公司融資時非流通股不能拿到錢。在一級市場融100萬股,每股實際1元,賣10-50元,公司能拿到1000-5000萬元的錢。這100萬股里分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的錢是來自股民,那非流通股的錢也來自股民。假設有70萬股是非流通股30萬是流通股,公司能已經拿到幾千萬元,流通不流通有什麼關系?
『玖』 上市公司融資後跟股票市場還有沒有關系
你所謂的融資就是首發融資嘛,首發(IPO)後,公司不可以不管股票價格,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上市前的股東均屬於公司的大股東,他們將公司推上市就是為了獲得股票的流通權,股票上市後會獲得流通性溢價,原股東對公司有控制能力,當然會關心股價。而交易所規則規定,上市後,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最多的股東)持股鎖定3年,其他股東至少鎖定1年,那麼至少在3年內,能夠掌控上市公司的人非常重視股價,所以上市公司會關心股價。
2、公司上市後,大股東能夠以所持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抵押貸款,如果股價高,貸款額度就大,股價低,貸款額度就小,那麼能夠掌控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即使超出上述3年的鎖定期,只要其仍能掌控上市公司,也會盡一切努力提高股價。
3、上市公司可以選擇以公開發行股票、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公司債券、發行可轉債等方式進行再融資,股價不穩定甚至連續下跌,其再融資會受到很大影響,因此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人員會重視公司股價。
4、上市公司股價下降會招致其他公司惡意的收購,變成未上市公司的殼資源,一旦上市公司易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幾乎全部被更換,因此董監高會重視二級市場上的股票價格。
綜上所述,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資本運營人員、董監高,這些能夠掌控公司的人都希望股票平穩且上漲,因此上市公司首發融資後不可能不再重視公司股價。
樓上兄弟們所說的一些憤世嫉俗的話,多是基於國有企業說的,其說法放在私營企業上市公司幾乎說不通,而且國有企業也有很多基本脫離了國有體制管理的企業,那些國有法人股的企業比起那些國有直屬企業,越來越像私營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