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雲社裡的股份,為什麼大部分都掌握在王惠手中呢
文化產品就是這樣,你拿NBA去套就明白了。郭德綱於謙岳雲鵬就是勒布朗字母歌庫里杜蘭特。你要說這個德雲社就是nba,杜蘭特想入股,去開個福建德雲分社就是了。往細處說,李菁何偉曹金為什麼要離開德雲社,說白了也還是股份的問題。李菁是元老,有沒有股份不好說。但是曹金何偉肯定是沒有的。而且這三個肯定還想要管理權。這就相當於杜蘭特不僅想要球員工資,還想要插手合作談判之類的,這就觸動了德雲社的根本。
德雲社是文化類公司,他們本質上不銷售產品,他們的核心元素是人,郭德綱也沒有股份,他不需要股份也可以控制公司,因為他不演,德雲社的業務就進行不下去,他說話的權利無限大,相比起來老王家作為實際控股人基本沒有任何說話的權利只有服從,郭德綱控股只會給自己徒增風險,他還要額外的實繳一部分資金。於謙也是一樣的道理,他不演天王老子來也沒用,所以於謙對公司的實際影響力僅次於郭德綱。
對於他們而言分紅就夠了,股份和分紅是兩個東西,控股的價值和說話的權利在這種以人為核心元素的公司是沒有價值的,實際股東並不能對企業發展有任何實際上的影響,最多指定一下商演計劃,還要看下面人願不願意演。郭德綱和於謙實際上有自己控股的公司,特別是影視傳媒,這是實際銷售產品的企業,這是需要控股的,因為涉及投資影視,發行。
2. 郭德綱名下有四家公司,德雲社的演員都有自己的公司嗎
說到中國的響聲,那麼大家都會想到的,於是他是由郭德綱一手創辦起來的,而且郭德綱現在本身就是中國相聲的一張靚麗的名片,但是因為人紅了之後有很多事情也被網友拔出來去調侃,比如說郭德綱明顯有四家公司,但是如果大家仔細去查一下的話,卻發現這四家公司並不是注冊在郭德綱名下的,而是注冊在德雲社主持人,侯震,名下的。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德雲社的演員都有自己的公司嗎?
秦肖賢也有公司,但是是他家裡的,而不是他本人的。等音色裡面很多演員的背景都是非常單純的,但是真正的富二代是秦霄賢,他的父親在深圳,上海,吉林,天津,北京都有著好幾家五星級酒店,這是她自己在參加節目的時候說過的,所以他算是有自己的公司,但是目前的法人還是屬於他的父親,所以秦霄賢雖然家裡有公司,但是並不歸屬於秦肖賢本人去經營和繼承,所以也不能算是他自己有公司。
3. 德雲社是由誰開始創辦的
德雲社
德雲社(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專業相聲藝術表演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由郭德綱於1995年在北京成立,總部在北京市天橋劇場。該公司是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
中文名
德雲社
外文名
DEYUNSHE
全稱
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創始人
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
成立時間
1995年
主旨
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
權威資料全部
法定代表
王惠
經營狀態
在業
注冊資本
140萬人民幣
注冊時間
2006-01-17
注冊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北緯路甲1號
查看更多
以上信息由天眼查提供
發展歷程
德雲社
德雲社開始叫作「北京相聲大會」,只有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三個人在廣德樓等茶館演出。
1995年,郭德綱來到北京,首先找到的人是相聲界前輩張文順以及青年演員李菁,開始在京味茶館、廣德樓等地演出。1996年開始,相聲演員邢文昭以及徐德亮等開始陸續加入演出。到了1998年,擴展為十幾個人,演出場館也從茶樓擴展到茶館戲樓里,並取名為「北京相聲大會」。
2003年,演出隊達到了十幾個人,並且從那年開始改在天橋樂茶園演出,更名為「德雲社」。
德雲社主要演員除郭德綱外曾有張文順,於謙,李菁,李文山,邢文昭,高峰,何雲偉,劉雲天,欒雲平,孔雲龍等。
2008年9月,徐德亮通過自己的blog發布聲明,與王文林一起退出北京德雲社。這是自德雲社建社以來首個成員退出事件。
2010年2月21日,曾以「兄弟單位」身份加盟「德雲相聲聯盟」的「藝馨社」成為歷史,這家相聲團體的全部演員成為德雲社的「社員」。
2010年8月5日,何雲偉、李菁分別在各自博客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德雲社。
4. 郭德綱的德雲社價值有50個億嗎
相聲遠不如從前,但人氣達到了巔峰。一檔《德雲斗笑社》,激發了大家對於德雲社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究極大探討。很多人在批判之餘,甚至開始給德雲社估算起市值來。而估出來的數字還特別大,足足有50個億。
而且無形資產這種東西,是很難估值的。德雲社之所以熱度高,是因為德雲社這幫人。沒有熱度,這群人就沒有價值。你很難去給一個人估價,就像張雲雷,火了一小會,說涼就涼了。
5. 德雲社是哪年成立的
德雲社是中國的一個相聲社團,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打出的旗號是「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
6. 估值高達15億的德雲社,為何郭德綱堅決不上市
德雲社是一個民間藝術團體,這些年來發展的十分迅速,是郭德綱一手建立起來的一個娛樂性質的企業!郭德綱開辦德雲社主要是弘揚相信文化,同時能夠培養大批的優秀相聲演員。現在德雲社確實發展的很大,而且在全國各個地區都有開辦德雲社分社。不過德雲社從發展到現在時間並不是很長,也就是二十年的時間!所以德雲社的發展速度確實很快,可是德雲社很多的業務並沒有準備好,這是他們需要逐漸成熟起來的一個過程。
最後 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郭德綱似乎對於金融行業不是很熟悉,所以他很可能需要長期的考慮。再加上郭德綱每天到處表演,還有一系列的事情,所以他現在根本沒有時間考慮,德雲社上市的事情!
7. 德雲社現在在同類相聲公司中已經是No.1了,為何它還不上市呢
德雲社可以說如果想上市那絕對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德雲社太依靠郭德綱,郭德綱也不想德雲社有其他股東的存在,所以郭德綱是不會讓德雲社上市的。
再一個德雲社能發展到這個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於郭德綱本人強大的影響力,但是隨著企業的強大,往往在新老交替、公司未來傳承中,家族企業的發展就會面臨很大的瓶頸。如果是郭德綱不在德雲社了怎麼辦,誰還能扛起這個德雲社這個招牌呢?靠他的幾個徒弟能撐得起整個德雲社嗎,如果這樣的話上市就是自找麻煩了。
8. 德雲社家底曝光!網友:太有錢了,你怎樣評價呢
德雲社這15億估值,其實是一些自媒體博眼球臆想出來的。既沒有專業機構的評估報告,也沒有什麼可靠的數據來源,參考對象也亂七八糟,一會兒是嘻哈包袱鋪的一億融資額,一會兒又是開心麻花、本山傳媒作為參照。
綜上,這十五億的虛無數字,郭德綱都不知道在哪裡,更不知道怎麼變現。他自己跟媒體說過無數次,他不愛去涉足一些自己不懂的商業領域,所以德雲社的運營都是最保守的模式。有很多人抱著企劃書來慫恿他上市啊、掛牌啊,他一般聽了一分鍾聽不懂就把人家轟出去了。所以郭德綱在一天,德雲社也不可能估值上市,更加不可能讓郭麒麟操心繼承這筆巨款。郭麒麟真正說不願意繼承的,其實是德雲社這個品牌下面,由郭德綱個人魅力凝聚起來的人脈網,以及由此產生的利益鏈,這一點不光郭麒麟繼承不了,郭德綱也不知道怎麼給他。
9. 現在的德雲社,是個多大的一個產業
有人吐槽飯圈文化進入相聲圈 ,甚至看到一些女孩子們拿著應援物進入劇場,不能否認的是德雲社確實把90 乃至00後重新帶到劇場聽相聲 ,讓她們聽京劇評戲等 ,某種程度讓這門傳統的藝術得得了傳承。針對信息泄露事件想說台上有藝名,他們是相聲演員,台下有本名,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我們還是做個默默的觀眾理智喜愛和支持!你最喜歡德雲社裡的誰咧?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10. 德雲社是什麼
德雲社是中國最著名的大型專業相聲社團之一,全稱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曾經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以「讓相聲回歸劇場」,做「真正的相聲」為要旨。
2011年7月3日,德雲社在北展劇場開辟新形式,用犯扯的方言以及話劇和相聲混搭方式,為觀眾演繹從清朝、民國到新中國成立後各種風格流派的相聲。
(10)德雲社是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德雲社劇場
北京德雲社劇場位於京味民間藝術發源地----天橋,是由始建於一九三三年的天樂戲院改建而成,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可同時接待300名觀眾。由「北京德雲社」演繹傳統相聲、鼓曲等曲藝形式演出為主。由相聲演員郭德綱先生創建於1995年,是以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曲藝人才,服務大眾為主旨的曲藝演出團體。
德雲社相聲大會-三里屯劇場(夢回天橋劇場)是在老天橋的影響下形成的,它位於三里屯,對外營業面積6000平米。在西式文化聚集地開《夢回天橋》劇場,宣傳老北京的民俗文化屬於獨樹一幟,並且讓其成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連接國內外友誼的「橋梁」。
張一元天橋茶館坐落於老北京新世界游樂園原址、現東方飯店對面(現西城區萬明路18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整體風格為仿古建築,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可容納200餘人。內部裝潢古香古色,頗具傳統文化氣息。
老門東是南京老城南地區的古地名,位於南京夫子廟箍桶巷南側一帶。標志著集中體現南京老城南民居街巷、市井傳統風貌的老門東,正式被「圈地」保護。
南京德雲社劇場隸屬於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位於南京市老門東步行街箍桶巷128號,是由郭德綱先生創立的北京德雲社在南京建立的分社。
德雲社南京分社老門東劇場建築為中式傳統建築,面積近120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260人左右,以表演傳統曲藝·相聲為主,每周二至周日上演八場《北京相聲大會》相聲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