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賣房成癮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賣房成癮

發布時間: 2021-06-12 04:17:05

❶ 有哪一家上市公司女老闆為了發工資賣房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上市公司不可能私人老闆有可能。因為上市公司是股份制的,還有其他股東。

❷ 東原地產是不是上市公司

東原地產是上市公司,股票簡稱:迪馬股份,股票代碼:600565。

2014年,東原地產成功重組置入迪馬股份(SH.600565),資本力量全力助推地產板塊。同年,東原地產登陸上海,次年進駐南京,進一步拓展華東區域,東原地產成功實現重慶、成都、武漢、上海、南京、蘇州的「城市深耕」布局。

迪馬股份(sh:600565)創立於1997年,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是重慶第一家上市的民營企業,旗下包含迪馬工業和東原地產兩大核心業務板塊。迪馬股份核心房地產業務東原集團主要從事住宅地產開發、商業地產及產業地產的開發及運營、物業管理,以「東原」為核心品牌打造產品線。推出東原「印 」、「閱」系列兩大產品品牌。

(2)上市公司賣房成癮擴展閱讀

東原地產簡介

東原地產,創新整合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商業運營及外部優質資源,從客戶的每一個生活細節出發,提升社區生活品質,致力於成為中國新社區運營模式的創新踐行者。

通過在社區運營方面的持續創新與實踐落地,東原地產已梳理出特色鮮明的四大社區子品牌——童夢童享、友鄰友趣、樂享樂配、優度優家,分別從兒童成長、人文親鄰、社區配套及特色精裝修等方面為客戶帶來全生命周期的社區服務,創造更為豐富的社區生活經驗。

東原地產憑借創新紮實的社區運營能力,榮膺2016中國新社區文化運營樣本示範單位,並與萬科、龍湖齊肩,領銜2016中國新社區文化運營商TOP10前三甲。同時,借社區子品牌「童夢童享」和「友鄰友趣」傑出的產品理念和執行力,兩次榮獲「中國房地產專業領先品牌價值TOP10」。由此東原的社區運營創新實踐能力得到了權威機構及業界同行的高度評價與廣泛認可。

❸ 上市公司利潤不濟賣房求生一年賺不到北京一套房是怎麼回事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就有逾百家出.shòu房產,轉讓金額超20億.元。而與此同時,去年有105家公.司的利潤不足千萬,不抵北上廣深一線城市一套住宅的價.格。

廣東省順德市某市農商行的副行.長今年2月初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企業希望業績更上一層樓,就需要擴大產能,而擴大產能的第一任務就是要mǎi地建廠。「以前企業向銀.行貸.款的目的多是購置設備,而現在則是mǎi或租賃土地,房租地租已成企業的一大負擔。」

相比無房的企業,通.過mài房盤活資產的企業似乎過得更瀟灑,mài房款給了企業充足的轉型時間。如上述提到的深圳惠程3月15曰發布公告稱,擬斥資約19.61億.元現金收.購群立世紀55%股泉和哆可夢的77.57%股泉,准備變身時下最時髦的大數據和游戲運營公.司。

❹ 海馬汽車為保殼「賣房求生」 2019實現「扭虧為盈」

昨晚,海馬汽車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2019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6.9億,同比2018年下降7.06%,雖然營業收入下降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由負變正,盈利0.85億四年來首次扭虧為盈,可喜可賀,但事實如此嗎?

結語:2017、2018海馬汽車連續兩年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為負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4月24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所以為保住上市公司海馬汽車不惜出售房產,幾經努力終於實現了實現「扭虧為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企業賣房子的收入錄入到哪個科目

房地產企業,賣房子的收入計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企業會計帳務處理如下:
1、 固定資產報廢時,首先進入固定資產清理科目。
借:固定資產清理
借:累計折舊
貸:固定資產(原值)
2、清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以及應交的稅金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應交稅金一應交營業稅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3、清理收回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固定資產清理
4、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損失
借:營業外支出一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5、 固定資產清理後的凈收入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營業外收入一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❻ 幾年間,沒啥升值,很多人都不買房子,年輕人掙錢都去

這個五四青年節再次讓年輕人的話題聚焦在了房地產上,買房仍然是年輕人關注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年輕人買房這么火?原因很簡單,就因為買不起。如果都買得起,就沒有人再關注這個問題了,也就不會再形成社會熱點了。
聯 合 國說:15-24歲是青年;世衛組織說:44歲以下是青年;國家 統 計 局說:15-34歲是青年。安家融媒只能很遺憾的說,只要你還沒買房,你就依然是青年,正如還沒娶媳婦就是小夥子一樣。當然這不一定準確,只是一種感覺。也就是說,青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奮斗的狀態。
而在買房這件事上,年輕人都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大部分人還是心懷夢想的,說好聽點,奮斗的理想還是有的,不管買房可不可能,大家都會主動被動的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來追求。把買房當成奮斗目標無所謂對與錯,但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沉淪。這跟目標沒關系,還是跟個人有關。
但是大家都知道,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安家融媒也是基於現狀經常勸大家不要一畢業就想著買房,因為你根本就沒那個資格,這個資格是指你根本就沒錢買,除了啃自己的父母,你還真以為有幾個能靠自己兩三年的打拚買套房子?哪怕是首付。並不是說我反對買房,而是什麼階段干什麼事。
最近馬雲勸年輕人不要買房,說什麼十年後房子就像樹葉。無論是樹葉也好,還是大蔥也好,或者像白菜也罷,總之就是想證明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安家融媒想問,未來即使房子白菜價,可是作為年輕人的你等得起十年八年嗎?
所以,這又回到了另一個問題。該不該買房與會不會買房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種是意識問題,一種是實際問題。即M1和M2的區別。M1反映的是現實購買力,而M2還反映潛在購買力。年輕人作為未來的潛在購買力,但是當下卻並不具備買房的實際購買力。而多數人是透支了幾代人幾十年的積蓄才買到了房。這種需求與自身的購買力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年輕人本不該買房。人人都買得起房也是不現實不正常的事情。
就是這么奇怪,越是買不起,買房的慾望就越大,慾望越大,買房的需求就越旺盛,從而導致追買的人越多,房子就會更加買不起,由此循環下去,房子就走到了今天的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買不起有我們的責任。
可是年輕人就不能先不買嗎?這個可不是我說了算的,即便是馬雲、王健林、柳傳志等勸年輕人不要買房,恐怕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年輕人根本不買賬。因為大家都知道成功人士根本就不理解努力奮斗的苦。這該怎麼說呢?他們也是從一點一滴奮鬥起來的,他們能不理解年輕人的苦?唯一的解釋就是,身份變了,說話就更加隨意了。就像馬雲說根本就不喜歡錢一樣。當你成功了,你說什麼都是真理。
芬尼科技創始人兼CEO宗毅問為什麼中國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喜歡買房?因為他不會用錢。如果你想變富,就不斷地買入資產。如果你想變窮,那就不斷地買入負債,但是絕大部分年輕人把負債當成了資產,例如房子。他還說,有理想的年輕人,不要輕易買房子,一套房子足以毀掉一個大英雄;沒啥想法的,那就去買吧。如果手裡有一筆錢,如果有理想,有激情,就用這個錢去創業。
可是年輕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安家融媒根據自己身邊的經驗發現,的確很多年輕人除了買房,也非常願意當老闆創業,不過創業似乎比買房難多了。近日報道,一位95後創業年輕人在經歷多番創業苦惱後得出結論,沒有比買房更好的投資方式了。這恐怕也是不少走過創業路的年輕人最真實的感受。而活生生的上市公司賣房保殼的例子更是讓人無地自容。為什麼實業還干不過買房的?
如果年輕人都這樣想,都認為干什麼都不如買房,誰還有心思干別的,就是傾其所有也要買房啊,那麼買房錢多麼苦都是值得的,因為買了房以後房子升值好幾倍。這也是我們都看得到的。可是,安家融媒小編想問,當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的時候,或者當所有人都這樣動手的時候,那也就意味著時機已經不再了,所以,還是要踏實下來,房子可以買,那是用來住的,但是如果還想有炒房心態,最好還是有點心理准備,你還會徘徊在成功的大門外。當年輕人都把精力投到買房上,那麼這種價值觀一定是扭曲的。之所以不選擇租房,可能還是因為買房才能帶來資產保值增值的安全感。

❼ 曹德旺為何說:「車企賣房,是實體經濟的悲哀」

曹德旺作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供應商——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和董事長。近年來,性格耿直的他因為對於中國經濟敢說敢做、敢講實話,時常活躍在公眾面前,被不少人貼上“網紅”企業家的標簽。

據悉,曹德旺在今年疫情期間就捐了1.4億,截止去年,他的個人資產中用於慈善事業的部分就超過了110億元。

很多人在支持的同時不禁會思考,曹德旺這么有錢,為什麼卻不做房地產呢?然而曹德旺在多次采訪中就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他堅決不做房地產。而此時,江淮汽車的一則消息更是把“賣車還是賣房”的討論送到了風口浪尖。早在2002年,江淮汽車為了員工居住購置了兩棟公寓樓,價格十分便宜。而如今該公寓樓面臨拆遷,隨之而來的卻是2.11億元的拆遷款。對於當下銷量暴跌的江淮汽車來說,不得不說真是天上掉下了餡餅。

海馬和江淮只是恰好踩中在房地產的紅利上,而數據卻讓不少人得到造車不如炒房的結論。

根據2107年公布數據,海馬汽車想要獲利十萬元需要出售300台海馬汽車,也就是一塊地皮帶來的利潤,需要海馬售出6萬台車才能持平。

當時這個“騷操作”卻被很多經營不善的車企效仿,比如,自從轉型汽車行業就步步受挫的力帆汽車,也在企業危難之際將其乘用車生產基地轉讓給了重慶兩江新區的土地儲備整治中心,售出收回33.15億元……

房地產行業的野蠻生長

企業需要穩定的人才,包吃包住就成為了很多企業留住人才的一種手段。江淮汽車2002年的一個無心之舉,卻如今在危難之際為企業帶來轉機。這故事的背後也不難看出,這些年房地產產業的暴增。

然而,地產巨頭恆大集團早就看到了背後的商機,將汽車與地產業務結合,採取了“以地養車”的商業戰略來謀利。

然而,一直作為人們生活必須品的房子,卻讓越來越多的人住不起了。上漲的房價給開發商和炒房客帶來可觀的利潤,而住在城市裡的人,沒有人不需要房子。

剛需者不得不努力掙錢,買了房的人心生歡喜,沒有房子的人甚至將買房作為人生的一大目標。據數據統計,中國的住房早已能滿足16億人的需求,房地產已經是一種過剩的產業,供大於求,但本該降價的房子,價格卻越來越高。過高的房價,對人們的生活,企業的經營以及經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曹德旺認為,房子本身沒有錯,有錯的是那些不良的房地產、開發商。一味的炒房,蓋房,只會讓大家一輩子賺的錢都被一套房子給吞了。

開發商知道不管房價有多高,總有人買,所以他們也總會賺錢。如果房地產的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銀行資金,勞工資源都會流向那不應該的、虛假的投資。

當製造業企業再去融資的時候,卻得不到銀行的貸款,那我們將無法打造製造業強國。然而,如今沒有什麼能約束房地產行業的“野蠻生長”,房地產行業也無法對經濟負責。

房地產市場存在很大的泡沫,其實每個人有一套房就夠了,國家應當大力發展製造業,發展實體經濟。中國製造業競爭力的下降,會引起國家競爭力的下降。這些來自曹德旺的發自內心的呼聲,都是他在美國辦廠,看到其製造業衰落背後的教訓。

任正非說:房價的上漲和土地價錢的增長會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對一個企業來說,資金很是有限,房價的上漲,從久遠來看,自然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要局限於買房問題,有比買房子更重要的事情。

董明珠也直言:房地產的錢太好賺了,賺得太快而讓人害怕。過高的房價,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不利的。如果員工天天為了還房貸而發愁,又如何讓他們為企業一心一意地創造價值呢?

所以不論是曹德旺,還是任正非,與董明珠,他們都讓企業專注在自己領域內。他們絕不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動搖,一直堅守做實業這條生命線,一直為了製造業、為了實業,窮盡一切力量,創造一切條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製造業發展之路。

企業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截至到去年,在A股3700多家的上市公司當中,共有超過1800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禁不住誘惑,想在房地產行業分一杯羹的企業比比皆是,短期的利潤得到了,但一定會導致主業越做越差,正如這些賣房的車企。

就在今年的8月11號,曹德旺再一次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大部分新能源車企的問題。在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上,74歲的曹德旺認真地講道:“作為企業家,經營一個產品或企業,完全靠國家補貼,那就是等死。”

雖然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大國,但是如果仔細調查,會發現這不過是企業逐利一手打造的數據——每年38萬輛的產量,居然分布在3412款推薦車型裡面,每款車型不過百餘輛。這數據的背後不過是企業,為了騙取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量補貼的手段。

小結:

如果單看海馬車企就能發現很大的問題,車友們對於這個品牌時常發問:“海馬現在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產品?”。近日海馬上市的一款SUV海馬8s,不僅外觀上有深深的抄襲的嫌疑,品控更是讓人一言難盡,海馬汽車依舊停留在多年前的“面子工程”造車理念。

人們看到了新能源車企的寒冬,看到了賣車不如炒房這種僥幸心理,卻沒有看見車企落到實處的努力。真正的車企應該深入搞研發,努力造車,經營好口碑,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

❽ 網上賣房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處置房產並非新鮮事,賣房保業績。據小編觀察,每當臨近財報披露時點,均有不少上市公司發布公告通過出售房產扮靚業績。

❾ 年輕人都愛買房就算房子不值錢你等得起嗎

這個五四青年節再次讓年輕人的話題聚焦在了房地產上,買房仍然是年輕人關注的頭等大事。為什麼年輕人買房這么火?原因很簡單,就因為買不起。如果都買得起,就沒有人再關注這個問題了,也就不會再形成社會熱點了。

聯 合 國說:15-24歲是青年;世衛組織說:44歲以下是青年;國家 統 計 局說:15-34歲是青年。安家融媒只能很遺憾的說,只要你還沒買房,你就依然是青年,正如還沒娶媳婦就是小夥子一樣。當然這不一定準確,只是一種感覺。也就是說,青年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奮斗的狀態。

而在買房這件事上,年輕人都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呢?大部分人還是心懷夢想的,說好聽點,奮斗的理想還是有的,不管買房可不可能,大家都會主動被動的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來追求。把買房當成奮斗目標無所謂對與錯,但是有的人成功有的人沉淪。這跟目標沒關系,還是跟個人有關。

但是大家都知道,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你想買就能買。安家融媒也是基於現狀經常勸大家不要一畢業就想著買房,因為你根本就沒那個資格,這個資格是指你根本就沒錢買,除了啃自己的父母,你還真以為有幾個能靠自己兩三年的打拚買套房子?哪怕是首付。並不是說我反對買房,而是什麼階段干什麼事。

最近馬雲勸年輕人不要買房,說什麼十年後房子就像樹葉。無論是樹葉也好,還是大蔥也好,或者像白菜也罷,總之就是想證明房子會越來越不值錢。安家融媒想問,未來即使房子白菜價,可是作為年輕人的你等得起十年八年嗎?

所以,這又回到了另一個問題。該不該買房與會不會買房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種是意識問題,一種是實際問題。即M1和M2的區別。M1反映的是現實購買力,而M2還反映潛在購買力。年輕人作為未來的潛在購買力,但是當下卻並不具備買房的實際購買力。而多數人是透支了幾代人幾十年的積蓄才買到了房。這種需求與自身的購買力是完全不匹配的。所以,年輕人本不該買房。人人都買得起房也是不現實不正常的事情。

就是這么奇怪,越是買不起,買房的慾望就越大,慾望越大,買房的需求就越旺盛,從而導致追買的人越多,房子就會更加買不起,由此循環下去,房子就走到了今天的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買不起有我們的責任。

可是年輕人就不能先不買嗎?這個可不是我說了算的,即便是馬雲、王健林、柳傳志等勸年輕人不要買房,恐怕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年輕人根本不買賬。因為大家都知道成功人士根本就不理解努力奮斗的苦。這該怎麼說呢?他們也是從一點一滴奮鬥起來的,他們能不理解年輕人的苦?唯一的解釋就是,身份變了,說話就更加隨意了。就像馬雲說根本就不喜歡錢一樣。當你成功了,你說什麼都是真理。

芬尼科技創始人兼CEO宗毅問為什麼中國絕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喜歡買房?因為他不會用錢。如果你想變富,就不斷地買入資產。如果你想變窮,那就不斷地買入負債,但是絕大部分年輕人把負債當成了資產,例如房子。他還說,有理想的年輕人,不要輕易買房子,一套房子足以毀掉一個大英雄;沒啥想法的,那就去買吧。如果手裡有一筆錢,如果有理想,有激情,就用這個錢去創業。

可是年輕人又是怎麼想的呢?安家融媒根據自己身邊的經驗發現,的確很多年輕人除了買房,也非常願意當老闆創業,不過創業似乎比買房難多了。近日報道,一位95後創業年輕人在經歷多番創業苦惱後得出結論,沒有比買房更好的投資方式了。這恐怕也是不少走過創業路的年輕人最真實的感受。而活生生的上市公司賣房保殼的例子更是讓人無地自容。為什麼實業還干不過買房的?

如果年輕人都這樣想,都認為干什麼都不如買房,誰還有心思干別的,就是傾其所有也要買房啊,那麼買房錢多麼苦都是值得的,因為買了房以後房子升值好幾倍。這也是我們都看得到的。可是,安家融媒小編想問,當所有人都這樣認為的時候,或者當所有人都這樣動手的時候,那也就意味著時機已經不再了,所以,還是要踏實下來,房子可以買,那是用來住的,但是如果還想有炒房心態,最好還是有點心理准備,你還會徘徊在成功的大門外。當年輕人都把精力投到買房上,那麼這種價值觀一定是扭曲的。之所以不選擇租房,可能還是因為買房才能帶來資產保值增值的安全感。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5-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