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中,哪些為利好,哪些為利空
馬上帶來效益的,或者現在不見效益,以後會帶來效益的。總之能給公司賺到錢的都算利好。
反之就是利空。
例如:廉價買入大量地皮。(不用開發,倒手就賺錢,算利好吧?)
收購、合並其他企業,介入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的行業。(發展空間大,將來賺錢的可能自然大,算利好吧)
盈利下降,官司、債務纏身。(肯定要賠錢,應該算利空唄)
行業總體不景氣,產品價格下滑。(賺的少了和賠錢一樣,應該也算利空唄)
很多合並,重組,轉讓,都要綜合分析。就像聯通,你說他賣了CDMA,又買了網通紅籌,將來是賺錢還是賠錢?
❷ 上市公司重整有利好嗎
,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是利好!資產重組把不宜進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分離出來 (主要是剝離不良資產),同時引入新的優良資產,提高資本利潤率;某些資產重組削弱、或改變了原大股東的股權,減少關聯交易;還可以進入新的業務領域,避免同業競爭。資產重組後,投資者更多的看好是它的發展前景,也就是成長性,覺得有投資價值,所以資產重組是利好。
祝投資順利!
❸ 315對哪些上市公司利好
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即將來臨。相關人士透露,網路消費、食品安全、房屋中介、汽車等百姓關注的消費熱點,將是今年晚會關注的領域。其中,衛士通、立思辰、北信源、藍盾股份、啟明星辰、任子行及梅泰諾等個股將迎來一波炒作熱潮。
1.衛士通(002268):作為市場公認的網路安全龍頭股,公司提供全系列的密碼產品、安全產品及安全系統,包括核心的加密模塊和安全平台、密碼產品和安全設備整機以及具備多種安全防護功能的安全系統,是目前國內以密碼為核心的信息安全產品和系統的最大供應商。公司具備提供信息安全的整體解決方案,且還具備提供安全集成和工程實(財苑)施服務的能力,能為用戶提供一攬子的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對信息安全的全方位需求。
2.立思辰(300010):公司從事與軍方信息安全相關業務。其全資子公司北京立思辰新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國家保密局頒發的「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資質證書」,在為政府、軍隊、軍工及某些國有特大企業提供服務時具有較強優勢。
3.北信源(300352):公司產品也廣泛被應用於政府部門、軍隊軍工企業、能源、金融等重要領域的大型國有企事業單位,目前其客戶端的用戶數量已超過千萬,管理的網路達數千個,涉及各行業上千家用戶。
4.藍盾股份(300297):公司擁有商用密碼產品銷售許可證、軍隊網路采購信息發布資格認證、涉密信息系統產品檢測證書七項,以及軍用信息安全產品認證證書三項。
5.啟明星辰(002439):公司專注於信息安全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安全產品和安全服務兩條業務主線,可以較為完備地覆蓋客戶的網路安全需求,信息安全產品及服務國內領先。
任子行(300311):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網路安全審計和監管解決方案提供廠商。公司全資子公司任網游開發的網吧計費產品「龍管家」已在全國1.77萬家網吧安裝使用,是目前市場同類企業中擁有客戶數量最多最廣的公司。
6.梅泰諾(300038):互聯網安全檢測。由一支自動控制、結構工程等領域歸國博士領銜的研發團隊負責,該系統對通信塔的關鍵節點,通過感測器監控,保障通信塔安全。
❹ 有什麼方法可以在第一時間,知道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高明,第一時間如果被你抓住,那你就牛了。不過,還是有一些方法的,下面是真正的干貨。
比如以下幾種利好消息,可以通過IFTELLME來監控實現:
1、公司發布新公告,內容偏利好
通過監控上市公司公告,一旦最新發布的公告出現處好的關鍵詞,第一時間通知你。如:利潤分配、股權轉讓、重大協議、實控人變更等
2、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回答投資者問題,回答很正面間接透露利好消息
通過監控上市公司互動問答內容,一旦出現指定的關鍵詞,第一時間通知你。這個特別要跟隨當下的熱門題材,如科創板很火時,可組合監控科創、投資、參股、獨角獸等關鍵詞。
3、公司正在重組過程中,並且重組有了新進展但公司還沒出公告
監控到重組審核委審核會議計劃中是哪些公司上會
4、公司的主營產品大幅漲價,如滌綸長絲大幅漲價,利好生產滌綸長絲的上市公司
監控上市公司主營產品的價格指數,大幅漲價時通知你
5、公司的主要原材料或消耗品大幅跌價,且公司產品一般不隨之波動。如航空公司遇到燃油大跌就是利好
監控上市公司原材料的價格指數,大幅跌價時通知你
6、公司收入貢獻占公司比例大的下屬子公司、孫公司出現利好消息
監控各類新聞,出現子公司、孫公司名稱以及其它偏利好關鍵詞時,第一時間通知你
7、公司的控股股東出現利好消息
監控各類新聞,出現公司控股股東名稱以及其它偏利好關鍵詞時,第一時間通知你
8、公司所處的行業出現利好消息
監控公司行業所屬監管的中央部委網站發布的信息通知,出現指定關鍵詞時,第一時間通知你
9、公司所處的地理位置出現利好消息,且公司與該利好關系密切
監控地理位置及其它偏利好關鍵詞,出現時第一時間通知你
10、美股或全球主要股指大漲,對A股也是提振
監控全球主要股指,大漲時通知你
11、對於主要進口或出口業務的上市公司,外匯匯率的波動是一大因素,如出口為主的上市公司遇到人民幣貶值就是利好,反之利空
監控人民幣匯率,大漲或大跌時通知你
列這么多夠了吧。。。
❺ 油價上漲 對哪些上市公司是利好
油價高企將使得化工行業面臨洗牌 煤化工企業受益
因為石油是化工股的重要 產業鏈起點,石化行業將面臨著高油價所帶來的高成本壓力,一批優質化工類上市公司因成本控制 、成本轉嫁才能等優勢而脫穎而出,煤化工也將面臨著較大的投資機會 。
因為化工產品有兩大產業源頭:一是石油,二是煤炭。前者重要體現在乙烯等產業鏈,後者重要體現在煤化工產業鏈。
當石油價格 上漲時,石油產業鏈的石化企業為了轉嫁成本,往往會提升 產品價格 ,從而使得煤化工產業鏈的產品的成本與產品價格 差有所擴大 ,提升 了煤化工股的盈利空間。所以,在油價如果突破100美元/桶之後,就意味著以石油為業鏈起點的產品成本迅速 提升 ,因此,這將為煤化工股注入新的上升動能。相干受益股票:英力特、等化肥股票也或有機會 。
替代能源板塊也將形成利好
能源和替代能源板塊均受益於原油價格 的持續 上漲。原油以及成品油價格 的走高將令傳統能源類上市公司事跡得到較為直接的提升 。同時原油價格 的上漲趨勢讓人們不得不斟酌能源危機的鄰近和經濟型替代能源的重要 。根據 材料顯示,近海、近地的石油,只可以應用不到50年。而替代能源板塊的走勢一直與原油價格 高度相干,在全球經濟復甦的預期下,油價持續 走高,必將再次打開替代能源板塊投資的想像空間。而同時,經濟復甦之時,對於能源的需求也將令各方更加重視 新能源,更加重視 低碳經濟相干產業的投資,因此相干風電、水電、光伏發電、核電等相干公司將有事跡與想像的提升 空間。
❻ 哪幾種類型的上市公司公告對公司是利好,股價會大漲
比如業績大漲 ,現金分紅多,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利好公告,我在這也羅嗦一下。還有其他的很多,不能夠統一而論,就比如說現在的高通漲,對於遠材料行業當然是利好,而對於下游沒有提價能力的公司當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不好意思,說遠了。
一般並購同行業這樣的公告,資產重組,一般都可以看成是利好消息,還有整體上士什麼的,銷售額大增,大定單,都是利好 ,加強公司的預期利潤/
而象增發圈錢這樣的公告,個人認為一般都可視為利空,為什麼增發,原因很多,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奶奶的洶,每到年終就知道轉贈送股,就是不發現金,因為公司經營的爛,現金流緊張,當然也不排除公司為了長遠發展而不派發現金 ,但是按照成熟市場 的做法,股東投資你的股票,獲得一定的現金分紅是他最基本的權利,不要玩什麼送股的把戲,在這方面,在香港上市的恆安紙業(就是我們日常用的心相印包包紙)可以視為典範,值得所有A股上市公司學習,從上市以來,每年董事會都堅持現金分紅而不是什麼送股轉贈。
好了,說這么多吧,上市公司的公告太多了,而且大環境不同,行業不一樣都要另當別論,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歸跟揭底還是看公告對未來的經營是好還是壞,仔細分析就可以判斷出來
❼ 上市公司發布了公司利好公告,股價將是什麼走勢
這事不可一概而論,既要看公告利好之前的走勢,也要看利好的大小程度,還要看股市大盤的狀態。如果發布利好之前股價已經上漲了很多,那就有可能利好出盡,當日沖高回落的概率偏大;如果發布利好之前股價基本上是橫盤、沒有上漲,那就有可能借利好拉出一波行情,當日放量大漲,之後不斷持續抬高股價的概率偏大。
❽ 如何看一支股票的業績呢 那些是利好 哪些是利空呢
如何判斷上市公司公告中的價值
上市公司公告是指公司董事會對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並購重組等所有對公司股票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事項的公開正式披露的報告。由於上市公司對公告的真實、准確、完整、及時、公平性負有法律責任,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總體來說,上市公司公告中一般不會存在明顯的虛假、誤導或遺漏。
非正式公告是指沒有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則進行披露的消息,或者指小道消息、傳聞,由於非正式公告不是上市公司依法通過正規途徑或渠道披露的信息,其真實可靠性沒有保障,一些消息甚至成為莊家用以欺騙散戶、操縱股價的工具。
因此,投資者應把上市公司公告作為主要的信息來源,加以仔細閱讀和分析。那麼,投資者如何讀懂上市公司公告呢?
一、「三步法」讀公告
第一步,初步瀏覽公告內容。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可能對公司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可能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公告。如重大投資、合作、資產重組、兼並收購、股權轉讓公告、經營業績增長、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公司減資、合並、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重大訴訟、分紅方案、股票狀態變化等等,投資者大體對公告的內容屬利好、利平還是利空大致有個判斷。
第二步,詳細分析公告細節。投資者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詳細分析:
1、公告說明事項的具體情況,該事項的背景等。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嗎?
2、該事項的進展情況,真實性如何?是已發生的,還是意向性的,其執行是否有其它前置條件或不確定性?
3、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如何,發生影響的時間是現在還是未來?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那麼當時發生了多大影響?
4、是否有承諾事項,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承諾事項有保證措施嗎?
5、澄清了哪些傳聞、研究報告、媒體報道等?
6、該事項存在哪些風險?
第三步,全面了解上市公司。投資者可查閱上市公司最近的年報、半年報、季報,一方面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分紅方案、業績預告等信息,另外還要關注3個問題:「資金從哪來?貨往哪銷?誰在管理?」
普通投資者所想要了解和研究的主要信息往往集中在年報的會計資料和業務資料、董事會報告、財務報告三部分。
會計數據和業務數據摘要提供了上市公司報告期內的諸如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每股凈資產、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基本的財務數據和指標。
董事會報告陳述了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財務狀況、分紅方案、投資情況、業績預告等基本信息。
財務報告則包括審計報告及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三大會計報表等內容。
抓住了這些要點,投資者就可對上市公司基本情況有較完整的印象和大致的了解。
二、判斷公告信息的影響
普通投資者往往希望獲取公告信息後直接來判斷股價的走勢。一個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看公告中
「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部分的描述,這是公司對此事項的「官方」認識,但有些公告並沒有披露「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投資者就要經常有意識地去分析,以便從蛛絲馬跡中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或者公司的風險。
1、財務影響和非財務影響。財務影響是能新增多少收入和利潤、提高多少凈資產等等。非財務影響比如會計師更換、管理層的變更、大股東的變動、公司獲得國家部門認證等等。非財務影響是無形的,經常被投資者忽視。
2、短期影響和長期影響。投資者不但要分析短期影響,還要兼顧長期影響。如A公司賣出一個子公司70%股權獲利2億元,而這個子公司是其主要經營性資產,短期來說,賣股權獲利是好事,但長期來看,A公司失去了主要經營性資產,如果沒有新增利潤點,那麼公司相當於賣掉了「生蛋母雞」,不見得是好事。
再比如,收購兼並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擴張方式,一個公司往往通過收購兼並來拓展新產品市場份額,或進入其他經營領域。這種重組方式的特點之一就是被收購兼並方生產及經營現狀影響較大,磨合期較長,因而見效可能較慢。資產置換是另一種常見和見效較快的重組方式,就是用公司的「劣質」資產交換外部優質資產,由於是採取整體置換形式,因而公司資產質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見影。
3、一次影響和多次影響。投資者需分清一次影響還是多次影響。例如B公司2006年度收到政府補貼6000萬元,公告里寫的是「為支持公司發展,特給與公司一次性政府補貼6000萬元」,再查查公司年報,發現公司2004年、2005年已連續兩連虧,2006年的政府補貼很明顯是保證公告不被暫停上市之舉,是一次性行為,今後可能很難再得到政府補貼了。再如C公司收到2006年度政府技改項目補貼5000萬元,它是今後幾年都有的,顯然是多次影響,利好程度就高得多。
4、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同一事項的直接影響比間接影響的力度要大很多。例如D公司參股E證券公司5%,E證券公司剛獲得創新類券商資格。獲得創新券商資格對E證券公司就是直接影響,對D公司就是間接影響了。
5、歷史影響和現實影響。
如果上市公司以前發生過類似事項,投資者就可「以史鑒今」,分析以前類似事項的在當時的影響,就可大致推測出現實影響了。
需特別注意的是,事項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影響是投資者自行判斷的,與公司無關。公司也不會對股票價格的走勢進行判斷。
三、莫忽視風險因素
上市公司公告往往對披露事項作出風險提示,但可惜的是,許多投資者盲目追求利好效
應,「思漲心切」,有意、無意地忽視風險因素,甚至明知有風險,也不予理會。
例如 F公司公告了與某外國大公司合作投資的事項,被投資者視為重大利好。但很多投資者沒有繼續分析該事項的風險因素,如投資協議最後未經商務部批准導致合作失敗的風險;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如果不象當初預期的那麼好,而面臨經營業績下降的風險;法律方面風險等等。
再例如G公司公告了承接境外巨額的工程建設訂單事項,仔細分析下,可以分析出其中蘊含的風險極大。如該訂單是真實的嗎?即使訂單是真實的,訂單可實現性有多大?最終訂單帶給公司的收益能有多少?收益穩定嗎?收益實現了,能收到工程款嗎?海外訂單受當地社會、經濟環境、政策影響的風險有多大?以前有類似公司承接大單後續發生過風險嗎?
四、謹慎使用各種研究報告,勿輕信傳言。
一般而言,研究報告是分析師通過研究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加上分析師行業研究,實現上市公司價值發現、價值重估。遺憾的是,近期一種不良的風氣正在一些研究報告中蔓延,過多的主觀臆斷和大膽猜測、甚至傳言出現在報告中。
例如某券商對 H公司的研究報告中公司主營產品VB2價格從240元/公斤上漲至340元/公斤的說法,在沒有依據的情況下大膽猜測「公司2007年業績為0.77元,至未來4個季度的業績1.1元」,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另外,已經有證券分析師由於在網站上連續發布不實信息,導致相關公司股價大幅波動,被證監會立案查處。
對於各種傳言、媒體上的不實報道,上市公司也會及時做出澄清,投資者應正面理解澄清公告內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深市發布的針對股價異動公告的澄清公告共102份,而經上市公司承認部分屬實的僅20餘份,佔比不到20%,也就是說,傳言的真實性極低。所以,投資者不要根據傳言進行逆向推理和任意猜測。
❾ 如果某上市公司整體上市對該股票來說是利空還是利好
沒有好處,整體上市就是公司所有子公司全體上市。暫時是個利好的消息。因為可以融資,對下面的子公司業務來說是利好的消息。
❿ 什麼是股票利好
股市用語,又叫利多。利好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嚴格的說,利好是指能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披露。
利空:促使股價下跌,以空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利多:是刺激股價上漲,對多頭有利的因素和消息。長空:是對股價前景看壞,借來股票賣,或賣出股票期貨,等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買回的行為。短空:變為股價短期內看跌,借來股票賣出,短時間內即補回的行為。長多:是對股價遠期看好,認為股價會長期不斷上漲,因而買進股票長期持有,等股價上漲相當長時間後再賣出,賺取差價收益的行為。
短多:是對股價短期內看好,買進股票,如果股價略有不漲即賣出的行為。補空:是空關買回以前賣出的股票的行為。吊空:是指搶空頭帽子,賣空股票,不料當天股價末下跌,只好高價賠錢補進。利空股市用語。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空往往會導致股市大盤的整體下跌,不斷的利空消息會造成股市價格不斷下跌,形成「熊市」。
對於空頭有利,能刺激股價下跌的各種因素和消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稱為利空。 利空就是給股市帶來不好因素的消息,能剌激股指下跌。 利多就是給股高帶來好的因素消息,能剌激股指上漲。 而加息就是典型的緊縮宏觀調控政策,所以會導致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