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騰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騰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6-11 21:46:55

A. 中國境外上市公司有哪些

1、阿里巴巴。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23日上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1500億元身家成功登頂中國首富。

2、京東。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D」,開盤報價為21.75美元,較發行價19美元上漲14.47%,市值達到約297億美元。

3、愛奇藝。

2019年2月22日晚間,愛奇藝交出了在美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2018財年,愛奇藝實現營收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受該消息影響,美股開盤後,愛奇藝股價大漲。

4、網路。

北京時間2005年8月5日晚11點40分,中文搜索網路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納市第22隻中國概念股。幾個小時之後,這個納市的新面孔便改寫了中國股的江湖位次,發行價27美元的網路,上市當天便以66美元高開,並直線上闖至151.21美元,收盤於122.54美元。

5、騰訊音樂。

2018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騰訊音樂)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開盤價為每股13美元,最終報收每股1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9%。

B. 騰訊為什麼選擇在港交所上市

騰訊控股在H股上市的時候是2004年,那個時候中國沒有創業板,主板對公司財務要求很嚴格,需要連續三年贏利,騰訊網路這樣的公司上市的時候還是虧損的,根本達不到要求。

但我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內地市場對於高科技企業或者說互聯網企業的認可程度,全美寬頻的普及達到了70%,互聯網在社會中的應用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而中國才只有短短10年左右的時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NASDAQD的投資者會更認可互聯網項目。而且海外市場的資本力量更加雄厚,也能夠滿足互聯網公司一旦上市就像丑小鴨變小天鵝一般的蛻變過程。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講,幾乎沒有互聯網公司會在內地市場上市,甚至寧願選擇香港,像慧聰,騰訊,化工網等等。

「騰訊選擇在香港主板上市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劉熾平回憶說。選擇香港還是美國是這個項目中的難點之一。當時選擇在美國上市非常有利,因為處於互聯網
行業重新升溫的美國市場,同期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估值應該會高很多,創始人可以賺更多的錢。但騰訊上市並不只是追求那一刻更高的估值,也不是為了短期的
套現,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才是騰訊上市的最終目的。高盛和騰訊的領導層達成了共識,於是都把目光投向了香港。比起美國納斯達克,香港的投資者更了解騰訊,
更明白騰訊的價值。當然也要讓熟悉QQ、熟悉騰訊的用戶有一個更好的辦法來接觸騰訊,獲得參與騰訊發展的機會。
除了以上的考慮,騰訊員工的利益才是選擇香港主板最重要的一顆砝碼。因為騰訊在上市之前承諾了員工持股,如果起初的估值越合理的話,便可以讓員工,和投資者以同樣的金額獲得更多的股票數量,長期來看,增值空間更大。
劉熾平繼續說道:「騰訊這種關心公司長期發展,關心公司員工的文化和思想,對我來說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在一家企業穩固發展的時候,你很難看出領導人的本質,但是當要做一些關乎自己命運,或者是做一些比較艱難決定的時候,我們看到騰訊做出了正確和長期的決定。」

C. 騰訊背後的大股東都是哪個國家的

國際傳媒大鱷MIH(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騰訊最大股東原來不是馬化騰,而是南非企業 南非的傳媒集團Naspers全資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團公司占騰訊50%股權 作為騰訊最主要的創辦人,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在普通網民中的知名度卻著實一般,其它11位創辦人股東在媒體上的公開露面就更為鮮見。或許正是馬化騰及其團隊的低調,造就了騰訊對媒體的低調,也讓人們忽略了這些站在「企鵝」標識背後的IT超級玩家們的創業路徑。 騰訊的招股上市,使得這家誕生於1998年底、快速崛起的IT公司的資本路徑第一次完整地展現在公眾面前。 騰訊方面出具的資料表明,騰訊控股的前身——騰訊計算機於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注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幣,兩名出資人黃惠卿和趙永林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權。經過歷次股權轉讓,騰訊控股的5位主要創辦人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和陳一丹共同全資擁有騰訊計算機至今。 1999年,由於政策的限制,外國投資企業不能在中國投資電訊增值服務,而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和香港盈科有意投資騰訊,騰訊5位主要創辦人於當年底成立騰訊控股作為騰訊各公司的控股公司。由此引入的兩筆風險投資共220萬美元,IDG和盈科分別持有騰訊控股總股本的20%,馬化騰及其團隊持股60%。正是這22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為騰訊日後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礎。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控股20%的股權悉數出售給MIH 米拉德國際控股集團公司 ,以110萬美元的投資,在不到一年中即獲得1000餘萬美元的回報已經堪稱奇跡,但事實證明盈科還是低估了騰訊的成長潛力。 起源於南非的MIH絕非等閑之輩,其在納斯達克和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同時上市,主營業務是互動電視和收費電視,年營業額約2.5億美元,市值40多億美元,是個實實在在的傳媒巨頭。其對中國即時通訊市場的關注與理解,更加彰顯了來者的不凡。 MIH從盈科手中購得20%騰訊股權的同時,還從IDG手中收購了騰訊控股13%的股份。但是顯然,一旦看清了騰訊的成長潛力,MIH不甘僅僅成為一個參股投資的角色。 此後的2002年6月,騰訊控股其他主要創始人又將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讓給MIH,騰訊的股權結構由此變為創業者佔46.3%、MIH佔46.5%、IDG佔7.2%。 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經營管理的界定上,MIH與騰訊創業團隊顯然經過一番良好的協商,在MIH短暫控股時期,騰訊控股的具體經營管理主要還是由馬化騰等主要創辦人負責,MIH方面派出的兩名非執行董事並不負責騰訊控股的具體事務。 直到2003年8月,騰訊創業團隊才將IDG所持剩餘股權悉數購回,並從MIH手中回購少量股權,經過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最終完成了上市前MIH與創業團隊分別持股50%的股權結構。 風險資金和技術支持的作用 實際上,騰訊控股上述歷次股權的變動與風險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同步進行,事實表明,騰訊今天的成長除了公司不斷將保留盈利轉為追加投資之外,風險資金的追加孵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騰訊控股正式招股之前,此前媒體的報道中曾經存在偏差,一度認為MIH自進入之初所持騰訊控股的股權即與騰訊創業團隊相當,從而忽略了MIH一度占據股權優勢的一面。在事實經由騰訊控股的招股章程披露之後,就會引出一個疑問:在曾經占據股權優勢的背景之下,MIH為何放棄絕對控股而接受與騰訊創業團隊各佔50%的股權安排?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盡管MIH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但對於騰訊控股而言,一旦沒有馬化騰及其他主要創辦人的進一步努力,公司的運營和進一步發展就會失去方向,「甚至對公司的運營和財務狀況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而引起記者注意的是,在目前騰訊控股的公司架構中,與騰訊控股尚無直接股權牽連的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世紀凱旋科技有限公司的運作將對騰訊控股的業務運營產生極為關鍵的技術支持和溝通橋梁作用。 前述已經提及,騰訊計算機乃為騰訊控股的最早雛形,目前的股權結構為5位騰訊主要創辦人全資擁有,而騰訊藉以發家的QQ即時通訊軟體即為該公司開發。世紀凱旋科技於今年初成立,其股東與騰訊計算機同出一轍。 在騰訊控股招股章程的「風險因素」中,幾乎所有的條款均提到這兩家公司在公司運營中的作用。盡管騰訊控股在招股章程中詳細提到關於騰訊計算機和世紀凱旋的盈利分配方式、注冊資本架構等一攬子合約。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仍然不會影響騰訊的主要創辦人在騰訊控股未來走向上繼續掌握主動權

D. 騰訊究竟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騰訊當然是中國的公司啊,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中國出現了三大互聯網公司,簡稱BAT,分別是網路,阿里巴巴和騰訊,而騰訊公司的創始人是馬化騰,被人們稱之為小馬哥,而現在騰訊可以說和阿里巴巴兩個商業巨頭競爭激烈甚至產生了一點摩擦,畢竟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已經產生了競爭關系,騰訊的發展歷程如下:

馬化騰從深證大學畢業之後研發了一個社交軟體QICQ,創立了騰訊公司,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馬化騰將QICQ改名為QQ,QQ這款社交軟體經歷了許許多多年的發展,注冊用戶不斷擴大,成為了中國人最常用的社交軟體,QQ不僅使用界面非常的簡潔,同時還具有QQ空間,用戶能夠隨時從中發布動態,這些細節設計都是的用戶對QQ的體驗感非常棒,而10年之後,微信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騰訊公司推出的這款軟體更加適用於智能手機端,和手機號相綁定,與QQ相比較而言,微信的安全系數比較高,剛開始接觸微信的都是中年人,到後來微信在年輕人中也相當普及,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最火的社交軟體之一,注冊用戶達到好幾億。

同時騰訊公司雖然主營業務是社交軟體,但是也進入了游戲領域發展,並且現在騰訊公司旗下的游戲已經成為中國最火的游戲之一了,騰訊公司是地下城與勇士等國外游戲的中國代理商,同時還收購了拳頭公司,英雄聯盟這款游戲現在也隸屬於騰訊,而騰訊公司自己還研發了王者榮耀,這款手機游戲已經是中國最火的手機游戲之一了,騰訊公司還涉足視頻、音頻以及郵箱等領域,真的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公司。

E. 騰訊為啥不在美國上市而在香港上市

1、紐交所投資者對騰訊業務的態度不明朗。截至2004年5月31日,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以能源、電信、保險等國字頭的大企業為主,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電信、華能國際、中國聯通、中國人壽、上海石化等,完全沒有中國網路股,投資者能否接受一家民營的,做互聯網通訊軟體的企業是一個問號。
2、紐交所對外國公司上市標准嚴格,騰訊當年沒達標。最近紐交所順應潮流,大幅降低了外國公司上市的標准,但在2004年,其對上市外國公司的標准還是相當嚴格的,包括股票發行規模(至少5000個美國存托憑證持有者,至少發行250萬普通股,市值至少1億美元)和財務標准(三選一):
(1)收益標准:公司連續三年的稅前利潤必須達到1億美元,且最近兩年的利潤分別不低於2500萬美元。
(2)資產標准:(可選擇流動資金標准或凈資產標准)
流動資金標准:在全球擁有5億美元資產,過去12個月營業收入至少1億美元,最近3年流動資金至少1億美元。
(3)凈資產標准:全球凈資產至少7億5千萬美元,最近財務年度的收入至少7億5千萬美元。
而查閱騰訊2004年香港上市的財務文件可以知道,騰訊2003年全年收入7.35億,利潤3.222億,2002年全年收入2.63億,利潤1.4億,2001年全年收入4907萬,利潤1021萬。如果按照稅前盈利來算,騰訊的利潤分別是3.36億,1.42億,1034萬,按照當時的匯率,騰訊還沒有達到收益標准。
同樣根據上市財務文件,騰訊上市前資產凈值4.96億元,遠遠未達到資產標准和凈資產標准。
所以騰訊沒有達到紐交所上市的財務標准。

F. 騰訊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號

我騰訊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沒有上市交易,但它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的股票代碼是00700,股票簡稱是騰訊控股。

G. 騰訊為什麼不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港股上市了,而且很早之前就上市,代號HK0700。

H.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都有哪些

1、阿里巴巴集團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網路

網路(納斯達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

3、人人公司

該公司股票代碼為RENN,在紐交所上市。

4、京東

京東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D。

5、迅雷

迅雷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XNET。

I. 中國互聯網網站中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公司是誰

中國互聯網網站第一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是,中華網,於1999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2000年3月,納斯達克指數見頂,當時中國三大門戶開始在美國上市,與中華網的風光相比,新浪、網易與搜狐上市在當時已經被稱為流血上市,隨著互聯網泡沫破裂,三大門戶股價一度破發。
2002年第二季度,網易首次實現凈盈利,網游概念成為隨後幾年上市潮流,網易股票開始領漲納斯達克,並成為當年納斯達克表現最優異的股票。
2003年10月10日,網易股價升至 70.27美元的歷史高點,比年初股價攀升了617%,比2001年9月1日的歷史低點攀升了108倍。丁磊也憑借網易股票的上漲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2004年空中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SP業務上市成為當年熱潮。當年5月,盛大上市,超越了韓國網路游戲公司NCSOFT的市值,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游戲股。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掌握的股票市值達到了約11.1億美元,成為新的中國首富。2004年6月16日,騰訊在香港上市,成為門戶網站中最後一個上市公司。
2005年8月5日晚網路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融資1.09億美元,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IPO融資記錄,發行價27美元,開盤價66美元,8月6日沖破150美元。
2007年巨人網路與完美時空在美國上市,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網路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歷史性突破300美元大關,成為中國概念股在納斯達克第一家邁入百億美元市值規模的公司。
2009年暢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分拆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隨後新浪分拆房產業務,盛大分拆游戲業務在美上市。騰訊控股股價一度創下130港元新高,騰訊市值摺合約300億美元,躍居全球網路股季軍,也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超過300億美金的互聯網公司。
2010年中國概念股再次掀起上市狂潮,電子商務與視頻網站成為主流,優酷和土豆網登陸美國,電子商務網站包括麥考林與當當網,同時垂直門戶網站搜房與易車網也在美國上市。
2011年3月30日,中國知名的互聯網技術公司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 4月21日世界互聯,5月4日人人網,5月5日網秦,5月11日世紀佳緣,5月12日鳳凰科技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
2014年9月19日(美國時間)阿里巴巴在紐交所正式進行IPO。股票交易代碼為「BABA」。

J. 新浪、騰訊、搜狐、網易誰先上市

在新浪、騰訊、搜狐、網易四家公司中,最先上市的是新浪。

新浪、騰訊、搜狐、網易四家公司的上市時間分別是:

1、2000年4月13日,新浪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SINA。

2、2000年6月30日,網易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股票代碼為NTES。

3、2000年7月12日,搜狐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SOHU。

4、2004年6月16日,騰訊控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股票代號00700。

(10)騰訊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公司上市的優點和缺點:

優點:

1、改善財政狀況:通過股票上市得到的資金是不必在一定限期內償還的,另一方面,這些資金能夠立即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這樣就可以允許公司借利息較低的貸款。

2、利用股票來收購其他公司:上市公司通常通過其股票(而不是付現金)的形式來購買其他公司。如果你的公司在股市上公開交易,那麼其他公司的股東在出售股份時會樂意接受你的股票以代替現金。

3、提高公司聲望:公開上市可以幫助公司提高其在社會上的知名度。通過新聞發布會和其他公眾渠道以及公司股票每日在股票市場上的表現,商業界、投資者、新聞界甚至一般大眾都會注意到上市公司。

缺點:

1、 失去隱秘性:一個公司因公開上市而在產生的種種變動中失去「隱私權」是最令人煩惱的。美國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公開所有賬目,包括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給中層管理人員的紅利,以及公司經營的計劃和策略。

2、管理人員的靈活性受到限制:公司一旦公開上市,那就意味著管理人員放棄了他們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動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張,而上市公司的每一個步驟和計劃都必須得到董事會同意,一些特殊事項甚至需要股東大會通過。

3、上市挫折會影響利潤:股票上市及上市後的挫折會嚴重影響風險投資的回收利潤,甚至使風險投資功虧一簣。因此在決定上市與否時,風險投資家和公司企業家會綜合權衡其利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騰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搜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