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EO和董事長誰的權力更大
很多互聯網小白對董事長、CEO和總裁的區別不清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所以,一般來說董事長> CEO >總裁。華為是一個例外,華為的董事長是孫亞芳,任正非是華為的總裁和副董事長,華為的CEO是輪值的,但是大家都認為任正非才是華為的老大,因為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
不知道大家現在是否清楚一些了?
2. 中國首富是誰
一年進賬500億李嘉誠「繼續首富」
www.cnfol.com 2006年02月18日 08:00 新京報
本報綜合消息 據香港媒體報道,根據《福布斯》雜志最新公布港澳台富豪排行榜,77歲的長實主席李嘉誠再度蟬聯,身家超過1500億港元,一年內進賬500億港元。福布斯表示,大部分富豪都受惠於內地迅速發展的經濟,而從事房產、飲食、制衣和運輸是最易致富的行業。
《福布斯》指出,李嘉誠旗下公司和黃(013)提供全面的服務,從流動電話到電力,在經濟復甦的帶動下,令李嘉誠的身家一年內暴漲522億港元。李嘉誠於1952年創立塑料廠,取名長江,後轉以從事地產業務起家,終成為全球華人首富。早在2003年,香港共有11人上榜《福布斯》當年全球富豪排行榜。當時,李嘉誠以超過600億港元的身家名列亞洲第一富豪。
在本次公布的港澳台地區40位富豪的排行榜上,有1/3的富豪是以房地產致富。十大富豪中有八位是地產商,當中居首的是長實主席李嘉誠,身家達197億美元(約1536億港元),排第二名的是新鴻基地產的郭氏三兄弟,身家121億美元(約943億港元),比李嘉誠少593億港元;身家115億美元(約897億港元)的恆地主席李兆基則排第三,與第二位僅差46億港元。去年另一大贏家是「賭王」何鴻燊,志在成為「亞洲拉斯維加斯」的澳門吸引大量旅客,以澳門娛樂為旗艦經營賭業的何鴻燊受惠於暢旺的旅遊業,身家急升227億港元,達到507億元,進占排行榜第四位。
以市值計算,規模最大的是郭台銘旗下的台資半導體公司鴻海,受惠於台灣股市上揚,市值達到270億美元(約2106億港元),旗下在港上市的富士康(2038)股價也大升。長江實業屈居第二,市值240億美元(約1872億港元);新鴻基的市值與長實叮當馬頭排第三位。第四位是蔡宏圖旗下的台灣金融公司國泰金控,市值170億美元(約1326億港元),第五位則是被譽為「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旗下的台塑石化,市值160億美元(約1248億港元)。
3. 在北京的大中電器的門店,是上市公司國美的門店嗎
大中電器是被國美收購的,是國美的子公司
4. 黃光裕為什麼入獄
黃光裕因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和財務總監周亞飛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2010年11月18日,黃光裕因犯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單位行賄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截止到2018年,黃光裕已經服刑過了八年了,由於在獄中表現良好,兩次獲得減刑機會,現在暫時確定其出獄時間為2021年2月16日。
(4)黃光裕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2016年5月31日二中院作出裁定,經審理查明,黃光裕在刑罰執行期間確有悔改表現,符合法定減刑條件,對其減去有期徒刑十一個月(減刑後應執行的刑期自2008年11月17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原判附加刑並處罰金人民幣6億元、沒收個人部分財產人民幣2億元不變(已繳納),裁定送達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社會評價
黃光裕的國美,文化圖騰一是鷹,二是狼。黃光裕一度被稱為「價格屠夫」,他的性格決定了國美的文化,在國美,中層以上的口頭禪是「打仗」,開店、促銷,都叫「打仗」。一位高管在回憶「攻佔南京」等經典「戰役」時,滿口「干、打、X」等火爆字眼。而也有媒體指責國美是「黑社會老大式的企業文化」,黑社會「教父」。
黃光裕_網路
5. 中國富豪排名前10名是誰
1
榮智健 榮智健出生於中國近代著名的商業世家,他的父親榮毅仁曾擔任過中國國家副主席。榮智健於1978年前往香港創業,並在1986年加入中信香港。1991年,榮智健完成對香港上市公司泰富發展的收購,並將其改名為中信泰富。目前中信泰富業務廣泛涉及基礎設施、航空、鋼鐵、通信、房地產、貿易及分銷,2004年銷售收入230億元。榮智健連續4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2
魯冠球家族 魯冠球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常青樹。從他1969年帶領6位農民創辦寧圍公社農機廠至今已逾35年,而他的企業也已從幾千元資產的小廠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年產值過兩百億元。此外,魯冠球也將企業適度多元化,在金融、農業等領域也有不小的投資。魯冠球是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3
沈文榮 在沈文榮的領導下,沙鋼從一個小軋鋼廠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年產鋼鐵超過1000萬噸。今年上半年沙鋼實現銷售收入195億元,利潤10億元。沈文榮在2001年沙鋼改制時擁有了其17.28%的股份,他是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六大代表。
4
許榮茂 許榮茂是中國最富盛名的高端地產開發商,他的世茂集團也許是中國盈利最多的房地產企業,今年估計利潤達到25億元。在國內取得成就的同時,他也開始投資俄羅斯等國外地產項目。許榮茂上世紀70年代在香港挖到第一桶金,從1989年開始從事房地產。
5
宗慶後 宗慶後用了10年左右的時間將杭州的一家校辦工廠發展成了中國最大的飲料生產企業,2004年銷售收入114億元。在中國飲料市場被「兩樂」虎視眈眈的時候,娃哈哈所生產的非常可樂牢牢占據著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宗慶後是全國十屆人大代表。
6
馬雲 馬雲也許是國際知名度最高的中國新銳企業家。他在1999年以50萬元創辦的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其間雖然經歷數次融資,但馬雲目前仍牢牢掌握著公司控制權。今年8月,阿里巴巴成功獲得雅虎10億美元的投資並兼並雅虎中國,目前公司市值超過40億美元。
7
黃光裕 黃光裕在1987年創辦的國美電器目前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企業。2004年銷售額238億元,在中國所有連鎖企業中排名第二。除了零售之外,黃光裕在地產方面也有數十億的投資,並在今年初成立了國美置業。
8
徐明 徐明在去年年底與中國足協的一場風波也許讓他成為在中國普通民眾中最具知名度的民營企業家。在金融方面,徐明在去年成功入股太平洋保險。而被他寄予厚望的石化產業目前仍在籌備階段。
9
陳天橋 陳天橋在過去的一年中四處收購不斷充實著盛大網路的業務。而今年年初對新浪股權的閃電購入也讓他一時之間成為傳媒的焦點。雖然已在電腦網路游戲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陳天橋現在正雄心勃勃的要將他在電腦平台上的成功擴張到電視、手機等更廣泛的領域。
10
嚴介和 嚴介和的太平洋建設雖然在公眾中知名度不高,但卻是中國最大的民營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它也是唯一一家擁有國家公路和市政工程兩個總承包一級資質的民營企業。太平洋建設擁有10萬名員工,也是中國就業人數最多的民營企業。太平洋建設目前已有各類基建訂單2000億元,2005年銷售收入預計300億元。
6. 黃光裕入獄的原因是什麼
入獄原因有三: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內幕交易罪。
2010年5月18日,一審判決:黃光裕犯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沒收個人部分財產人民幣2億元;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6億元;犯單位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6年5月31日發布刑事裁定書,罪犯黃光裕減去有期徒刑11個月。減刑後,其應執行刑期至2021年2月26日。
(6)黃光裕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國美失去在新業務新領域的增長增動
從2008年11月國美創始人黃光裕突然被拘。2010年8月終審判決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在已經過去的8年多時間里,因為黃光裕的意外入獄,而導致整個國美管理團隊和經營團隊的狼性文化,被極大削弱。
按照杜鵑在國美2016年度戰略大會上的講話,國美除了在實體零售和互聯網板塊之外,還布局智能製造、智能手機、金融投資、地產四大板塊,這些板塊都是新時代國美的「聯合艦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不過,查閱國美電器在過去七年來的公司年報,可以清楚地看到,影音、空調、冰洗、通訊、電腦、數碼這些傳統的家電3C業務,仍然是國美電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業。在近年來,涉及服裝、圖書、生鮮、百貨、商超等多個增長勢頭看漲的消費品領域,國美基本沒有建立深度布局。
與蘇寧相同的是,最近幾年以來,國美和蘇寧這兩家家電連鎖渠道的發展,仍然依賴的是家電零售業務。但與蘇寧不同的是,在近年來市場經營領域雙線擴張,以及經營品類的多元化布局上,蘇寧正在瞄準一家互聯網綜合零售商的目標快速前進,而國美還止步於家電零售,以及線下經營。
隨著當前整個家電零售產業的多元分化,從線下到線上,以及家電零售產業的發展放緩,市場增長陷入一定的停滯期。
7. 國美還是黃光墓時代已經不是他的時代
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的個人影響力昨日再次在股市上得到體現。近日,市場再傳黃光裕將於今年提前出獄,受此消息影響,昨日跟黃光裕沾親帶故的上市公司三聯商社、中關村和山東金泰全部漲停,港股上市的國美電器上漲5.53%。不過,國美電器公關部卻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對於黃光裕提前出獄的新聞「不表態」。
按照此前羊城晚報記者的測算,黃光裕並非沒有可能最快於今年出獄。讓人感慨的是,即使預測成真,國美仍然是黃光裕的國美,但時代已不是他的時代。在這個屬於互聯網的世界,國美的老對手邁出比國美更大的轉型步伐,曾經不起眼的京東也已經超越國美,黃光裕即使馬上回歸,能否重振國美雄風仍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黃光裕再被傳將提前出獄
黃光裕是中國家電行業的傳奇人物之一,其創立的國美以兇狠的價格戰大殺四方,終成國內與蘇寧對峙的兩大家電連鎖渠道之一,其自身也登上內地首富寶座。但在2010年,黃光裕因非法經營、內幕交易等罪名被判有期徒刑14年。服刑期間,黃光裕家族與國美電器核心高管陳曉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控制權爭奪戰,最終有驚無險地奪回國美實際控制權。
2012年10月,黃光裕因「獄中表現良好」獲減刑10個月。其時,羊城晚報最早報道,根據法律允許的全部減刑測算,運氣好的話,黃光裕最快會於今年(具體月份不詳)出獄。而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關於黃光裕將提前出獄的消息就開始瘋傳,甚至引發股市出現「黃光裕概念股」(國美電器、中關村等上市公司)普漲的現象。
近日,又有媒體傳黃光裕將於今年11月出獄;昨日的一則消息更加誇張,傳黃光裕將在三天後出獄。市場給出的表現堪稱瘋狂。昨日,實際控制人為黃光裕的中關村、三聯商社與實際控制人為黃光裕長兄黃俊欽的山東金泰悉數漲停,而港股市場上的國美電器甚至一天之內股價暴漲17%。
對此,羊城晚報記者向國美電器方面進行求證,但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不表態,表不了。」既不承認也不否認。記者試圖聯系黃光裕服刑的監獄,也未能成功。因此,截至目前,黃光裕出獄的具體時間,仍然是一個謎。
黃光裕回歸能重振國美雄風?
盡管黃光裕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但對於其回歸能否讓國美在零售行業重振當年雄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多位家電業大佬均持疑問態度。最大的原因是,時代已經改變,電商已經徹底改寫了零售行業的格局和規則;而國美電器過去幾年的戰略也讓人對其未來表示擔憂。
在線上,國美最大的競爭對手京東在2013年銷售額已經突破千億元,2014年又實現107%增長達到2600億元;盡管其凈虧損達到50億元,卻已經坐穩國內自營B2C平台的頭把交椅;國美的老對手蘇寧,2014年線上銷售額超過250億元,在蘇寧整體營收中的佔比也超過20%;而國美電器線上業務仍然不到蘇寧的1/3。艾瑞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4年國內電商行業中,國美的市場份額僅1.7%排名第五。
與老對手蘇寧的對比,更加凸顯出國美目前的不足。四年前,蘇寧在張近東的帶領下大刀闊斧地進行互聯網轉型時,國美還在猶豫不決如何做電商;在蘇寧通過組織架構的一系列變革打通線上線下後,國美的重心還在通過關閉線下店等措施扭轉虧損局面,將旗下兩個電商平台合並為一個。而過去幾年,蘇寧通過收購或自建方式逐步從一個家電零售平台過渡到包含母嬰、超市、百貨、金融等的全品類電商平台,國美在線的目光仍然聚焦在明顯已經增長乏力的家電市場。
上述情況也是在國美連續盈利和蘇寧連續虧損的情況下,外界仍然認為「國美贏現在,但蘇寧贏未來」的最大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美電器股價因為黃光裕出獄消息刺激而上漲的同時,蘇寧從上周到本周也收獲多個漲停。一位投資者告訴記者:「國美與蘇寧曾經可以為對方的股價提供參考,但現在國美電器與蘇寧雲商已經很難說到底是不是對手了,至少在股市上已經有不同的估值邏輯。」
8. 黃光裕案件始末
2008年11月19日黃光裕以操縱股價罪被調查。
2010年5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和單位行賄罪判處黃光裕有期徒刑14年,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8月30日對黃光裕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案終審宣判,維持一審判決,黃光裕獲有期徒刑14年。
2012年11月22日,黃光裕內幕交易案引發的民事賠償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次開庭未宣判,舉證責任分配存爭議。
2012年12月20日法院判決,原告方敗訴,黃光裕無需賠償。
9.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上市後為什麼沒人要
1872年發行的「輪船招商公局」股票
上圖就是「中國第一股」的票樣,只看上面的文字代表的意味,足有亮瞎時下股民雙眼的效果。
大清朝廷「札飭商辦」,用今天的話講是「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造試點」;直隸總督李鴻章出手「奏准設局」,則「李鴻章概念股」,比「黃光裕概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輪船運漕」,每年幾十萬兩白銀旱澇保收,絕對的「高科技政府項目」,比起掛風帆的沙船運漕,妥妥的產業升級。
「產業升級加混改」題材集於一身,又是國內獨家「特許經營」輪船(當時的高科技)運輸企業,剛一出生就捧上了金飯碗,更何況1000兩一股的股票,先交500兩就能拿走,無論盈虧,股東每年都有1分的官利,也就是年固定股息10%。
這樣的個股,上市之後,是不是得連續10個漲停板才靠譜?
不幸的是,輪船招商局初創之時,招股極其困難,按照鄭觀應在《盛世危言》中的說法是「招股年余,無人過問。」
在此之前,李鴻章對於自己這套「官商合辦」的手段頗為自得,於1872年12月23日《試辦輪船招商局折》中述及:
「迭據稟稱:會集素習商業殷富正派之道員胡光墉、李振玉等公同籌商,意見相同,各幫商人紛紛入股,現已購集堅捷輪船三隻。」
可見李鴻章對於胡雪岩(胡光墉)主動當「肥羊」給予了厚望,起碼做個千金馬骨,引領商人入股也是正辦。不想事到臨頭胡雪岩以「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搞得李鴻章只好從天津練餉錢中撥出20萬串(編者註:還記得盛宣懷的煤礦本錢吧?),不足部分,讓總辦朱其昂(註:沙船商人)自掏腰包墊付,經營更是舉步維艱。
原因何在?
以胡雪岩為首的買辦、錢商,按照今天的說法是「銀行家」,深知胳膊擰不過大腿,李中堂要和你合作「高新技術產業」,說好聽是生意,說不好聽了就是命令,真進了董事會,反倒要跪著聽招呼,何苦來哉?
至於說暴利誘惑就更是談不上了,10%的年收益率,在李中堂看起來是不少了,畢竟當時廣大農村的土地利潤率只有4%左右,但在胡雪岩、李振玉、南潯四象八牛之類的大商人眼裡,根本就不夠看。
當時僅僅內地貿易的利潤率即可達20%,國際貿易的利潤率更多達40%,沿海商人平均利潤率也能到30%左右。(郝延平[美]:《中國近代商業革命》)
在正常貿易之外,還有白銀銅錢兌換的投機、銀兩與銀元的投機、票據的投機等等伴生的機遇,胡雪岩、李振玉都是錢商出身,可謂此道的行家裡手,操盤利潤還要翻番。
因此,不僅胡雪岩等人不玩,江浙買辦圈子也少人問津「輪船招商公局」這個「大型壟斷國企」,原因很簡單,沒人願意自掏腰包給李鴻章製造一個「愛國大玩具」,同樣的「玩具」,在前幾章里就提到過,盛宣懷的湖北煤礦、鐵礦,終究只是個騙財政撥款的故事罷了。
李鴻章是一個合格的官僚,此路不通換條路,「官商合辦」不可取,「官督商辦」行不行?江浙商人不熱心,廣東買辦行不行?
1873年5月,掛牌開張半年的「輪船招商公局」又換了牌子,改名「輪船招商總局」,企業改為「商辦」,規定商股自負盈虧,官方只起監督之責,前期付出了巨大成本卻辦不成事兒的總辦朱其昂退居會辦,李中堂嫻熟地完成了一次「卸磨殺驢」。
接任總辦的是廣東香山商人唐廷樞,他的身後跟著兩位名人——香山人鄭觀應、香山人徐潤,香山買辦小圈子基本掌握了輪船招商總局,此後十餘年間,局面完全翻轉。
1875年,在英國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美國旗昌輪船公司等外商聯手壓運價的惡劣形勢下,輪船招商局盈利15萬余兩;1876年,盈利34萬余兩;1877年,輪船招商局斥資200多萬兩白銀買下旗昌輪船公司,仍盈利45萬余兩;1879年,運價回歸正常,盈利翻倍,直超76萬兩。
公司治理水平飛躍,盈利能力節節攀升,1874年輪船招商局又開始發放10%的高額股息,利好消息不斷,股價卻仍然不溫不火。1876年,已經改小面額到100兩1股的招商局股價仍在40-50兩徘徊。
奇怪嗎?根本不需要喊冤,因為當時外資企業的股票也沒幾個人看得上,簡言之,市場沒培育起來。
10. 國美是500強企業嗎
國美是中國企業500強,但不是世界企業五百強。
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綜合企業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冊,創始人為黃光裕。現任董事會主席為張大中。
國美電器集團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被中央電視台授予「CCTV我最喜愛的中國品牌特別貢獻獎」;睿富全球最有價值品牌中國榜評定國美電器品牌價值為490億元,成為中國家電連鎖零售第一品牌。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三,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七。2008年,在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編制的「中國購買者滿意度第一品牌」中排名第5位。2011年9月,《福布斯》公布2011年亞洲上市企業50強榜單,國美電器位列第14位,成為亞洲唯一入選的家電零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