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冠生園是上市公司嗎
不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制公司,而且在網上能查到股票代碼,必須是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的上市公司。
㈡ 冠生園蜂蜜的發展歷史
1903年,僅16歲的廣東人冼冠生隻身漂泊到上海當學徒,從叫賣蜜餞、乾果、瓜子等零食起家。在停業、開業達7、8次後,終於在南京路的易安茶社旁開了一個叫陶陶居的食品小店,並將自已的名字改為冼冠生。
1918年,就在陶陶居剛剛有起色時,卻遭到滅頂之災:永安公司要在這里建大樓吞沒了這塊地皮。陶陶居只好搬到上海南市,另起了個名字叫冠生園。
1923年,冠生園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生」字商標注冊。此後,冼冠生冠生園月餅不僅把他的冠生園又開到了南京路,而且上海的主要街道都有了冠生園的商店。冠生園的產品也在陳皮梅、牛肉乾的基礎上增加了月餅、罐裝果醬、杏仁露等新產品。
1933年他率各部門負責人到日本參觀訪問,得到啟發,回國後制出了杏華軟糖、魚皮花生等產品,這些在我國都是首創的產品還遠銷東南亞各國。
1934年,電影皇後胡蝶剛剛為力士香皂做過廣告後不久,就被冼冠生邀請到大世界,重慶冠生園商標為冠生園的月餅展銷會剪綵,並且請她與冠生園特大月餅合影。隨後,冼冠生將這張照片做成巨幅廣告,上書: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5年之後,冼冠生獲得上海「月餅大王」的美稱。
1937年「8·13」事變爆發,冼冠生捐出了大量食品犒勞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當時馮玉祥將軍特地書寫「現代弘高」四個字贈給冼冠生,以鼓勵他的愛國之舉。上海淪陷後,冼冠生將它的工廠遷往重慶、貴陽等地繼續生產。直到抗戰勝利後遷回上海。
到1949年,冠生園在全國各地設分店37家,已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
1956年, 冠生園進行公私合營。冼氏控股的冠生園股份有限公司解體,上海總部「一分為三」,各地分店企業都隸屬地方,與上海冠生園再無關系。目前,重慶、南京、貴陽、昆明、成都等近10家冠生園均有冼冠生的歷史痕跡。在上海,也有工業冠生園和商業冠生園之分。在全國范圍,也有多家冠生園未統一字型大小。
1972年周恩來總理將大白兔奶糖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總統尼克松。
1993年上海冠生園食品聯合總公司與上海冠生園食品總廠、上海天山回民食品廠、上海華山食品廠合並成立了資產經營一體化的冠生園(集團)總公司,主要生產糖果和蜂製品二大系列產品。當年凈資產總額8000萬元,銷售收入2.9億元,出口創匯110萬美元。集團公司確立二層中心管理模式。大白兔商標被認定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與法國達能公司合資成立上海達能餅干食品有限公司。1995年冠生園(集團)總公司與上海發酵食品公司合並,成立新的冠生園(集團)總公司並成立董事會。投資億元與美國桂格公司共同投資建立上海冠生園桂格麥片有限公司。創辦《冠生園報》並舉辦首屆「冠生園員工運動會」,以後每二年舉辦一次。1996年上海工商冠生園實現合並,統一字型大小,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改製成立。創建和扶植一批有品牌、有產品、有市場、有效益的品牌公司,同時實施產業結構大調整,破產三家企業(新型發酵廠、上海酒精總廠、上海啤酒廠)兼並二家企業(華光啤酒廠和益民四廠)放小一家企業(上海麵包廠)。引進外資與日本大正制葯株式會社合資生產力保美達保健品(後改名為力保健)。集團公司確立了「三層中心」的管理框架。1997年「借殼」上市,冠生園成為豐華國有股的持股人。
1998年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和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聯手共同投資冠生園,新的冠生園(集團)有限公司揭牌。主要產品:糖果、蜂製品、酒類、調味品、面製品、冷凍食品、飲料等二十多個系列二千多個品種。企業凈資產11.6億元,銷售收入50億元,出口創匯1100萬美元。冠生園獨家贊助「第六屆上海國際足球錦標賽」。在集團內全面開展ISO9002國際質量認證工作。召開「邁向二十一世紀冠生園集團發展戰略研討會」。集團公司提出集中品牌管理戰略,制定品牌管理條例。在公司實行統一司標、統一企業名稱、統一基色調、統一名片、信封、信紙、產品包裝箱,統一VI標准組合。2000年「冠生園」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從而冠生園集團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擁有二個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集團。對上海市工業微生物研究所進行體制改革,成立冠生園集團技術中心。推行集約化管理,冠生園集團資金結算中心成立。智能化、現代化的冠生園辦公大樓建成,並遷入使用。2001年集團公司提出了資產經營向產品經營轉移是冠生園新世紀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略決策。並舉行「綠色冠生園新世紀發展論壇」大型研討會。翁懋總經理提出了「綠色、無邊界、永續經營」的企業經營理念。冠生園代表中國食品行業參加「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暨技術創新成果」序館匯展。2002年「冠生園」、「大白兔」商標分別被認定為消費者「十大最喜愛的商標」和「十大認知率最高的商標」。集團公司與世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合作成為其糖果供應商。大白兔全自動生產流水線項目改造成功。大白兔奶糖獲得上海地區首批原產地標記注冊認證。
㈢ 上海大白兔奶糖股票代碼
上海大白兔奶糖所屬的1998年冠生園集團(生產大奶糖的公司)借殼豐華股份(600615)上市,1992年9月1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原名上海豐華圓珠筆股份有限公司。
大白兔奶糖是位於中國大陸上海冠生園出品的奶類糖果,1959年開始發售以來深受各地人民歡迎。商標是一隻跳躍狀的白兔,形象深入民心。
(3)與冠生園相關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海「愛皮西糖果廠」。該公司的商人嘗試過當時英國的牛奶糖之後,認為味道不錯,經過半年後便仿製出自家品牌的國產奶糖。包裝則使用紅色米奇老鼠的圖案,並名為「ABC米老鼠糖」。
由於售價比舶來品便宜,所以廣受民眾喜愛。直至1950年代,該糖果公司被收歸國有,米奇老鼠被視為崇洋媚外的符號,於是包裝圖案改成白兔,並於1959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周年的獻禮產品。
㈣ 食品規模小一點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並規模小一點的上市公司可多啦,蛋糕店,餅干店,蘋果店。
㈤ 中秋佳節來臨之際,知名的月餅品牌有哪些是上市公司
元祖月餅的母公司:元祖股份是上市公司
冠生園的母公司:上海梅林是上市公司
利口福和秋之風的母公司:廣州酒家是上市公司
㈥ 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冠生園創建於一九一五年,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中華民族老字型大小企業,也是中國食品工業二十大傑出企業之一。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是由光明食品集團所屬上海益民食品集團與國際跨國公司中信資本共同投資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總部位於上海市中心淮安路,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奉賢星火開發區和青浦工業園區內。
企業注冊資金10億元,主要生產和經營大白兔糖果、冠生園蜂製品、保健品、面製品、華佗十全酒、佛手調味品等五大類上千個品種的產品。
冠食公司的科研機構為市級技術中心,並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認可,同時擁有多項技術發明專利。冠生園在全國各大省市建立了20多個銷售中心,形成2000餘個銷售網點。與逾100家國外經銷商建立長期業務往來關系,並在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商標。
企業連續數年被評為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全國輕工業卓越績效先進企業和上海市優秀企業等榮譽稱號。
冠生園將挖掘新亮點、打造新氣象、建立新秩序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以「提升國人的生活質量」為宗旨,以「綠色、無邊界、永續經營」為經營理念,秉承「品爭冠、業求生、人興園」的企業精神,開創人類食品美好的明天!
法定代表人:吳堅
成立日期:1997-06-17
注冊資本:80871.4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上海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20607375028C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英文名:Shanghai Guanshengyuan Food Co., Ltd.
人員規模: 1000-4999人
企業地址:上海市奉賢區惠陽路8號
經營范圍:實業投資,食品生產,文教體育用品、服裝的銷售,煙草專賣零售(取得許可證件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食品流通。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㈦ 大白兔奶糖和光明牛奶是冠生園生產的嗎
大白兔奶糖是冠生園生產的,光明牛奶不是,應該是上海市牛奶集團公司生產的。
㈧ 南京冠生園發展史
冠生園品牌創建於1918年,1934年開始生產月餅,創始人冼冠生在全國投資了20多家企業,遍及上海、武漢、昆明、重慶、西安、天津等地,解放後這些企業都被收歸國有,散落在全國各地的企業各自獨立經營,沒有任何資產及經營關系。
2001年南京冠生園被媒體曝光頃刻倒閉的事件,作為國內「失信破產第一案」,已成為最經典的M BA案例。
2005年5月25日,南京冠生園宣布復出.
相關資料:
一.2001年9月:南京冠生園——用陳餡做新月餅
http://finance.qq.com/a/20050623/000417.htm
很快就到中秋節了。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南京、成都等地的一些消費者陸續反映,他們購買的月餅還沒超出保質期卻發生了霉變現象,當時這些事情只是被地方媒體簡單報道了一下後,就不了了之了。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在注意到這一現象後,對其中的一家月餅生產廠家進行了整整一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在月餅發霉的背後,隱藏著更為觸目驚心的事實。
舊餡的新生
南京著名的食品企業———冠生園,在它沿街的一幢廠房裡,有整整一層的窗戶都被紙蒙得嚴嚴實實,記者的調查就從這處廠房開始。去年中秋節過後(中秋節過後的第9天),冠生園食品廠當年沒有賣完的價值幾百萬元的月餅被陸續從各地回收了回來,並運進了一間蒙著窗戶紙的車間。被回收的月餅主要有豆沙、鳳梨和蓮蓉三大類,它們都將在經歷幾道工序後,被重新加以利用。
去皮取餡是加工這些回收月餅的第一道工序:一些人負責剝去月餅的塑料外包裝,另外一些人用小鏟刮掉月餅皮,剝出裡面的餡料。因為鳳梨餡較粘,所以更難剝些。
被剝出來的月餅芯接著會被運送到半成品車間完成第二道工序:經過這口鍋爐的重新攪拌、炒制,它們由一個個獨立的月餅芯融成了一個整體。鍋爐邊上,就是盛放餡料用的桶和箱子。
當這一切都完成以後,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步:入庫冷藏。近百箱熬好的豆沙餡被送進冷庫。時間在一分一秒中經過了將近一年,在今年的7月2日,也就是離中秋節還有整整三個月的時候,冠生園就正式開工做新月餅了。在從早到晚的生產過程中,冷庫的門被打開了,這些保存了近一年的餡料也被悄悄派上了用場。2001年7月3日上午,4箱蓮蓉餡從冷庫直接拖進了生產車間;2001年7月23日下午,20箱鳳梨餡被從冷庫拖出。在以後的幾天時間里,記者又陸續拍到了好幾次月餅餡出庫並投入生產的鏡頭。
存放餡料的冷庫內,據保守估計,總共有幾十噸的陳年月餅餡被冷藏在這個冷庫里。有時拖出來的月餅餡料因為冷凍後太硬無法直接使用,所以會被放進隔壁的一間小屋,存放一夜讓餡料回軟,然後再投入使用。而判斷餡料是否已經回軟,工人自有他們的一套辦法。在這些餡料中,有不少已經發霉變質。據當時的目擊證人說,上面已經長滿了黴菌。還有鳳梨餡,也能清楚地看到它發綠的部分就是已長出的黴菌,在這箱餡料上,還擺放著一張說明標簽,標明它們原本的生產日期是2000年9月9日。有時,這些發霉的餡料會在重新使用之前再被回爐處理一下。2001年7月18日,一批桶裝的豆沙餡被送進半成品車間接受二次回爐。
最終,所有這些餡料都被送上了生產線,用來加工做成新月餅。在這樣的車間里,月餅以大約每天9萬只的生產量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如今,它們已經奔走在銷往各地的路上。
老闆的解釋
據知情人介紹,回收賣不完的月餅來年再用,這是南京冠生園從1993年才開始的。對此,南京冠生園的老闆自有一番他的說法。
記者曾在去年的8月份與南京冠生園食品廠的總經理吳震中就有關回收月餅的問題交流過,在談話中,他表明了他的一些觀點。
吳震中:「全國范圍這是一種普遍現象。我跟你講,月餅它是季節性很強的產品,每一個廠家都想搶月餅這塊市場,我跟你講,月餅這個市場很難估量,沒有一個廠家,除非你是個體戶,做幾個賣幾個的。」
記者:「用陳陷做新餡,您認為合不合法,合不合情?」
吳震中:「我跟你講,這個東西呀,因為你們也不在這個行業里,我本身也不是做食品的,但是這幾年我對食品慢慢也了解了。去年我曾經拿著這個題目跟衛生防疫站的人就坐在這個地方討論過這個事情,他們自己本身都講,我們現在就事論事地講,在衛生防疫法里都沒有明確的規定說,這個可以做,那個不能做。但是從消費者來講,從消費意識來講,為什麼廠家它不能公開地這樣講,或者說承認這個事情,是因為消費者的心理狀態。」
記者:「那實際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只是對廠家有效,對老百姓來說看看而已。」
吳震中:「這個我覺得你還沒有跳出這個誤區,我跟你講,就是說今天政府你說它是漏洞也好,今天它法令規定說,個別產品或者分裝的時候作為它的生產日期,這就給整個食品行業有了一個,我們不說它是漏洞,應該是有一個模糊的空間。」
在北京,記者又采訪了另外一些月餅生產廠家。
北京大三元酒家的宋國鈞:「賣不完的月餅全部銷毀,但我們剩下來的不會很多,連盒和包裝全部銷毀,盒賣廢鐵,月餅喂豬。」
記者:「不知您聽沒聽說過其他一些廠家回收處理賣不完的月餅?」
宋國鈞:「把餡摳出來再經過回炒加工,有的餡是可以再回炒的,有的就不行。」
記者:「你是怎麼知道的?」
宋國鈞:「這是送餡的廠,就是提供餡的問,你這有剩的月餅嗎?我們可以收回來之後再翻炒一下,再給你送新餡的時候能夠摻進去使,是按5:1的比例翻炒。」
法規的條文
今年的8月8日,記者就有關回收月餅合不合法等相關問題采訪了衛生部有關官員。衛生部食品化妝品監督管理處處長黃建生說:「月餅加工企業使用回收的過期月餅加工食品的問題,屬於違反《食品衛生法》第9條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中「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的規定,對於使用已經腐敗變質或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重新加工食品,衛生部門應當依據食品衛生法嚴格查處。」但根據記者一年來的調查結果看,事情並沒有這么簡單。在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准》里,對保質期的解釋中有這樣一句話:「超過此期限,在一定時間內食品仍然是可以食用的」,但這「一定時間」是多長,法律並沒有繼而作出明確規定,由此一些廠家認為,即使是超出保質期的月餅,只要它沒長毛,就是干凈的、可以利用的;另外一些廠家認為,被回收加工後的月餅餡料已經屬於半成品,而國家並沒有對各種半成品保存期限的詳細規定;甚至還有一些衛生專家認為,只要是處於保質期之內的月餅,就還是可以回收的。如此看來,消費者即使吃到的是幾年前的月餅餡料也屬於正常。就此種種問題,衛生部有關官員及專家表示,他們會進行討論,我們也在期待著他們的答案。
二.後續報道
http://finance.qq.com/a/20050623/000419.htm
2001年中秋節前,南京冠生園用陳餡翻炒後再製成月餅出售的事件被媒體披露曝光。一時舉國嘩然,各界齊聲痛斥其無信之舉。
老字型大小的南京冠生園月餅頓時無人問津,很快被各地商家們撤下櫃台,時值月餅銷售旺季,其銷售卻一下子跌入冰點。許多商家甚至向消費者承諾:已經售出的冠生園月餅無條件退貨。
面對危機南京冠生園還是沒有表現出應有的誠信。先是辯稱這種做法在行業內「非常普遍」,絕不是南京冠生園一家;在衛生管理法規上,對月餅有保質期的要求,但對餡料並沒有時間要求,意即用陳餡做新月餅並不違規。隨後又匆忙發出了一份蒼白無力的公開信繼續狡辯,卻始終沒有向消費者作任何道歉,其所作所為不僅令消費者更加寒心,也進一步將自身信譽喪失殆盡。
信譽的失落使多年來一直以月餅為主要產品的南京冠生園被逐出了月餅市場,該公司的其它產品如元宵、糕點等也很快受到「株連」,沒人敢要。
不久,江蘇省和南京市衛生防疫部門、技術監督部門組成調查組進駐該廠調查,該廠的成品庫、餡料庫全部被查封,各類月餅2.6萬個及餡料500多桶被封存,南京冠生園食品廠被全面停產整頓。
盡管有關部門後來通知商家南京冠生園的月餅經檢測「合格」,可以重新上櫃,但心存疑慮的消費者對其產品避之惟恐不及,冠生園月餅再也銷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