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0七大新興戰略產業都炒作過哪些了具體股票是哪些謝謝了。。。
過時的題材,你要了收藏嗎?
10月18日,中國政府網刊登了《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在決定中,提到了 「新七領域」為「節能環保、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業和新材料」。在這7個大的新興產業中,23個重點領域被提及,如下表所示。
新興產業
重點領域
節能環保(支柱產業)
高效節能、建築節能、節能電力電子設備、綠色節能照明、節能發電
先進環保、污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處理
循環利用 垃圾發電、農業生態產業鏈、工業三廢回收加工、生活固廢回收加工
新興信息產業(支柱產業)
下一代通信網路、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平板顯示、高性能集成電路、高端軟體 3G、3D、WLAN、感測器、晶元龍頭、OLED、移動支付、雲計算、具備研發優勢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加工商、軟體龍頭,橫跨電子、通信、IT三個子行業
生物產業(支柱產業)
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生物製造 生物醫葯(技術優勢)、生物育種、疫苗。領域包括:轉基因生物新品種、重大新葯、重大傳染病防治等
新能源(先導產業)
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 核能(具有第三代技術AP1000的公司)、光伏太陽能(多晶硅、薄膜技術)、風力發電、鋰電、氫能、乙醇汽油、潔凈煤、智能電網、車用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先導產業)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 鋰電池、車載電機、車載電控系統、充電站建設、充電器生產、整車生產
高端裝備製造業(支柱產業)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高端智能裝備 大型飛機、高端數控機床、高鐵、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生產、海洋油氣開采、重型冶金礦采設備、輸變電設備、重型機械
新材料(先導產業)
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 節能材料(聚氨酯、陶瓷纖維、LOW-E玻璃)、顯示材料(LED)、鋰電池材料、玻璃纖維、鎂、稀土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環保材料(環境凈化材料、能源凈化材料、環境替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
國家發改委正醞釀推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該規劃將成為國家四萬億投資規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出台之後的又一項振興經濟的重大舉措。醞釀已久的《新能源振興規劃》也將並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同期出台。
一、新能源。新能源發展將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等。
二、新材料。新材料對中國成為世界製造強國至關重要。中國提出下一步要加快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納米技術和材料等領域的科技攻關。
三、信息產業。全球互聯網正在向下一代升級,感測網和物聯網方興未艾。信息網路產業將是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
四、新醫葯。把生命科學前沿、高新技術手段與傳統醫學優勢結合起來,形成以創新葯物研發和先進醫療設備製造為龍頭的醫葯研發產業鏈。
五、生物育種。中國要自己解決13億人的吃飯問題,根本要靠科技。大力發展人工選育、雜交育種和轉基因育種。
六、節能環保。目前全球的節能環保技術主要掌握在日美等發達國家手中,如何實現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讓,已成為國家間貿易談判的新焦點。
七、電動汽車。我國在電動汽車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大大縮小。當前任務是確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和市場推進措施。
涉及股票500多家,
⑵ 新興產業股票有哪些
回答:
新興產業獲得空前關注新振興規劃正在醞釀新興產業主要針對的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等。這是繼四萬億投資計劃、十大產業振興規劃、調結構淘汰落後產能後,中國有望出台的又一項經濟計劃。11月6日,國家發改委相關官員對本報表示,「這一規劃出台後,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起到的作用,將會超過四萬億刺激計劃。」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起草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該規劃最快將在年底前或明年年初出台。新興產業有哪些股票呢?以下是我們整理的一些新興產業和新興產業股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點擊名稱或者代碼,即可查看相應股票行情新能源概念股
天威保變600550
小天鵝000418
岷江水電600131
生益科技600183
維科精華600152
安泰科技000969
長城電工600192
樂山電力600644
華東科技000727
春蘭股份600854
威遠生化600803
力諾太陽000810
西藏葯業600211
新華光600184
特變電工600089
航天機電600151
南玻A000012
交大南洋600661
杉杉股份600884
王府井600859
風帆股份600482
金山股份600396
湘電股份600416
粵電力000539
京能熱電600578
東方電機600875
金風科技002202
中核科技000777
中成股份000151
申能股份600642
京能熱電600578
豐原生化000930
華潤生化600893
廣東甘化000576
華資實業600191
榮華實業600311
華冠科技600371
同濟科技600846
中炬高新600872
春蘭股份600854
力元新材00478
稀土高科600111
澳柯瑪600336
杉杉股份600884
TCL集團000100
維科精華600152
歲寶熱電600864
東湖高新600133
凱迪電力000939
泰達股份000652
方大A000055
聯創光電600363
華微電子600360
上海科技600608
長電科技600584
ST福日600203
浙江陽光600261
佛山照明000541
雙良股份600481
同方股份600100節能環保概念股一覽
代碼名稱
000975科學城
002123榮信股份
600517置信電氣
002076雪萊特
000939凱迪電力
600649城投控股
000541佛山照明
600100同方股份
600008首創股份
600526菲達環保
000915山大華特
600388龍凈環保
000632三木集團
600475華光股份
000544中原環保
600261浙江陽光
600481雙良股份
000581威孚高科
600571信雅達
600292九龍電力
000826合加資源
5類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一覽一、客車類
600066宇通客車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動力車型研發成功。
600686金龍汽車公司目前均有混合動力車型研發成功。
600166福田汽車北京公交集團已向福田汽車訂購800輛混合動力客車,成為國內最先受益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公司。
000957中通客車公司的低地板混合動力客車和奧運純電動客車,均代表了目前我國純電動客車的最先進水平。
000868安凱客車在新能源客車方面,與上海瑞華合作開發了國家電網純電動9米客車、國家奧組委的純電動12米公路客車、11米純電動公交客車;在代用燃料方面,進行了12米公交客車搭載濰柴LPG歐三發動機,11米公交客車搭載大柴CNG發動機,10米前置公交車搭載南內CNG發動機等的開發。
600458時代新材其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客車技術也屬國內領先水平。二、轎車類
000800一汽轎車一汽轎車的奔騰B70HEV從公布技術參數來看,是三家中唯一的強混合類型新型動力汽車,技術比較先進。
600104上海汽車公司確定了明確的新能源戰略,目標是2010年上汽計劃實現混合動力轎車商品化。
000559萬向錢潮集團全資子公司萬向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在電池、電機、電控、總成上全面發展,屬國內領先。
000625長安汽車計劃在未來數年投入30億元研發高科技含量的小排量汽車,並將推出一系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民車。三、驅動系統類
600580卧龍電氣無刷永磁同步電機驅動系統和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技術比較領先。
600366寧波韻升無刷永磁同步電機驅動系統和開關磁阻電機驅動系統技術比較領先。四、上游資源
600432吉恩鎳業鎳氫動力電池大規模發展將直接擴大鎳的需求量。
600111包鋼稀土公司在稀土貯氫合金這一氫能原材料領域占居國內領先地位。
000762西藏礦業擁有鋰儲量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大的扎布耶鹽湖20年開采權。一旦動力鋰電池大規模應用,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000839中信國安也擁有豐富的鋰資源。
600549廈門鎢業若鎳氫電池取得大規模應用,作為原材料的稀土用量將隨之增加。
600459貴研鉑業燃料電池若能成功產業化,鉑的深加工業務或將因此受益。五、蓄電池
600196復星醫葯擁有專門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的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權。
002091江蘇國泰鋰電池電解液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公司有望憑借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大規模應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600884杉杉股份全國規模最大的鋰電池綜合材料供應商。
600478科力遠正謀求從豐田HEV鎳氫電池材料供應商向鎳氫動力電池組的成品供應商的轉變。
000839中信國安奧運期間,子公司中信國安盟固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的錳酸鋰產品作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裝配50輛純電動大客車。
600192長城電工參股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600846同濟科技擁有從事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關鍵材料與部件的研發的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
000571新大洲A參股中國第一家致力於燃料電池產業化的股份制企業大連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⑶ 新興產業股票有哪些
智能電網概念股一覽
600112 長征電氣(加入自選股) 600089 特變電工(加入自選股) 600642 申能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192 長城電工(加入自選股) 600100 同方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644 樂山電力(加入自選股) 600268 國電南自(加入自選股) 600111 包鋼稀土(加入自選股) 600661 新南洋(加入自選股) 600312 平高電氣(加入自選股) 600131 岷江水電(加入自選股) 600803 威遠生化(加入自選股) 600406 國電南瑞(加入自選股) 600133 東湖高新(加入自選股) 600846 同濟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560 金自天正(加入自選股) 600151 航天機電(加入自選股) 600854 ST春蘭(加入自選股) 600590 泰豪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152 維科精華(加入自選股) 600859 王府井(加入自選股) 600850 華東電腦(加入自選股) 600183 生益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864 哈投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986 科達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184 新華光 600872 中炬高新(加入自選股) 000021 長城開發(加入自選股) 600191 華資實業(加入自選股) 600875 東方電氣(加入自選股) 000400 許繼電氣(加入自選股) 600192 長城電工 600884 杉杉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507 粵富華 600203 福日電子 600885 力諾太陽 000585 *ST東電 600211 西藏葯業(加入自選股) 600893 航空動力(加入自選股) 000682 東方電子(加入自選股) 600261 浙江陽光 000012 南玻A 002028 思源電氣(加入自選股) 600311 榮華實業(加入自選股) 000055 方大A 002058 威爾泰(加入自選股) 600336 澳柯瑪(加入自選股) 000100 TCL集團(加入自選股) 002074 東源電器(加入自選股) 600360 華微電子(加入自選股) 000151 中成股份(加入自選股) 002090 金智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363 聯創光電(加入自選股) 000418 小天鵝A 002112 三變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371 萬向德農(加入自選股) 000539 粵電力A 002121 科陸電子(加入自選股) 600396 金山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541 佛山照明(加入自選股) 002123 榮信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416 湘電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576 *ST甘化(加入自選股) 002169 智光電氣(加入自選股) 600478 科力遠(加入自選股) 000652 泰達股份(加入自選股) 002178 延華智能(加入自選股) 600481 雙良股份 000727 華東科技(加入自選股) 002180 萬力達(加入自選股) 600482 風帆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777 中核科技(加入自選股) 002184 海得控制(加入自選股) 600550 天威保變(加入自選股) 000930 豐原生化 002322 理工監測(加入自選股) 600578 京能熱電(加入自選股) 000939 凱迪電力(加入自選股) 300001 特銳德(加入自選股) 600584 長電科技(加入自選股) 000969 安泰科技(加入自選股) 300014 億緯鋰能(加入自選股) 600608 ST滬科 002202 金風科技(加入自選股)
新興產業個股一覽(二)
600061 中紡投資(加入自選股) 600558 大西洋(加入自選股) 000004 *ST國農 600063 皖維高新(加入自選股) 600589 廣東榕泰(加入自選股) 000078 海王生物(加入自選股) 600074 中達股份 600596 新安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403 S*ST生化 600110 中科英華(加入自選股) 600636 三愛富(加入自選股) 000411 英特集團(加入自選股) 600111 包鋼稀土 600872 中炬高新 000416 民生投資(加入自選股) 600114 東睦股份(加入自選股) 600884 杉杉股份 000605 ST四環(加入自選股) 600123 蘭花科創(加入自選股) 600885 力諾太陽 000661 長春高新(加入自選股) 600143 金發科技(加入自選股) 600980 北礦磁材(加入自選股) 002007 華蘭生物(加入自選股) 600148 長春一東(加入自選股) 000055 方大A 002022 科華生物(加入自選股) 600155 *ST寶碩(加入自選股) 000521 美菱電器(加入自選股) 002030 達安基因(加入自選股) 600156 華升股份(加入自選股) 000657 *ST中鎢 002038 雙鷺葯業(加入自選股) 600165 寧夏恆力(加入自選股) 000665 武漢塑料(加入自選股) 002100 天康生物(加入自選股) 600176 中國玻纖(加入自選股) 000737 南風化工 002252 上海萊士(加入自選股) 600206 有研硅股(加入自選股) 000751 *ST鋅業 300009 安科生物(加入自選股) 600223 ST魯置業
⑷ 戰略性新興產業一定是中小企業嗎
對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要求,國家從來就沒有局限在中小企業的范圍內。而且近幾年針對企業申報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的項目,拿到政府資助的企業中,有一半是上市的大企業。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要求:
一、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心環節,必須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核心引領作用,結合實施產業發展規劃,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創新成果產業化,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一)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結合國家科技計劃、知識創新工程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的實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在生物、信息、空天、海洋、地球深部等基礎性、前沿性技術領域超前部署,加強交叉領域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提高基礎技術研究水平。
(二)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大企業研究開發的投入力度,對面向應用、具有明確市場前景的政府科技計劃項目,建立由骨幹企業牽頭組織、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參與實施的有效機制。依託骨幹企業,圍繞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系統集成,支持建設若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工程化平台,結合技術創新工程的實施,發展一批由企業主導,科研機構、高校積極參與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強財稅政策引導,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加強產業集聚區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三)加快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建立科研機構、高校創新人才向企業流動的機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力度。加快完善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鼓勵科研機構和高校科技人員積極從事職務發明創造。加大工作力度,吸引全球優秀人才來華創新創業。發揮研究型大學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增加急需的專業學位類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制定鼓勵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的政策,建立企校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促進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支持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鼓勵企業建立專利聯盟。完善高校和科研機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的利益保障和實現機制,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評估交易機制。加大對具有重大社會效益創新成果的獎勵力度。
(四)實施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以加速產業規模化發展為目標,選擇具有引領帶動作用,並能夠實現突破的重點方向,依託優勢企業,統籌技術開發、工程化、標准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組織實施若乾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推動要素整合和技術集成,努力實現重大突破。
(五)建設產業創新支撐體系。發揮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支撐作用,大力發展研發服務、信息服務、創業服務、技術交易、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高技術服務業,著力培育新業態。積極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投資和管理咨詢等商務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和環境服務業。
(六)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產業集聚發展。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機制,加大實施產業化示範工程力度,積極推進重大裝備應用,建立健全科研機構、高校的創新成果發布制度和技術轉移機構,促進技術轉移和擴散,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依託具有優勢的產業集聚區,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集聚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形成增長極,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二、積極培育市場,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要充分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市場,規范市場秩序,為各類企業健康發展創造公平、良好的環境。
(一)組織實施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堅持以應用促發展,圍繞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緩解環境資源制約等緊迫需求,選擇處於產業化初期、社會效益顯著、市場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的重大技術和產品,統籌銜接現有試驗示範工程,組織實施全民健康、綠色發展、智能製造、材料換代、信息惠民等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引導消費模式轉變,培育市場,拉動產業發展。
(二)支持市場拓展和商業模式創新。鼓勵綠色消費、循環消費、信息消費,創新消費模式,促進消費結構升級。擴大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標識實施范圍。加強新能源並網及儲能、支線航空與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市場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物聯網、節能環保服務、新能源應用、信息服務、新能源汽車推廣等領域,支持企業大力發展有利於擴大市場需求的專業服務、增值服務等新業態。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現代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業模式。
(三)完善標准體系和市場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行業標准和重要產品技術標准體系,優化市場准入的審批管理程序。進一步健全葯品注冊管理的體制機制,完善葯品集中采購制度,支持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價格合理的創新葯物優先進入醫保目錄。完善新能源汽車的項目和產品准入標准。改善轉基因農產品的管理。完善並嚴格執行節能環保法規標准。
三、深化國際合作,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
要通過深化國際合作,盡快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我國自主發展能力與核心競爭力。把握經濟全球化的新特點,深度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
(一)大力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發揮各種合作機制的作用,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研究機構合作申請國家科研項目。支持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積極開展全球研發服務外包,在境外開展聯合研發和設立研發機構,在國外申請專利。鼓勵我國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我國技術示範應用項目,共同形成國際標准。
(二)切實提高國際投融資合作的質量和水平。完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外商設立創業投資企業,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境外投資,在境外以發行股票和債券等多種方式融資。擴大企業境外投資自主權,改進審批程序,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境外投資的外匯支持。積極探索在海外建設科技和產業園區。制定國別產業導向目錄,為企業開展跨國投資提供指導。
(三)大力支持企業跨國經營。完善出口信貸、保險等政策,結合對外援助等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重點產品、技術和服務開拓國際市場,以及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標准在海外推廣應用。支持企業通過境外注冊商標、境外收購等方式,培育國際化品牌。加強企業和產品國際認證合作。
四、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鼓勵社會投入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在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和資金渠道的基礎上,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增加中央財政投入,創新支持方式,著力支持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創新能力建設等。加大政府引導和支持力度,加快高效節能產品、環境標志產品和資源循環利用產品等推廣應用。加強財政政策績效考評,創新財政資金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完善稅收激勵政策。在全面落實現行各項促進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支持高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的稅收政策的基礎上,結合稅制改革方向和稅種特徵,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特點,研究完善鼓勵創新、引導投資和消費的稅收支持政策。
(三)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建立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的信貸管理和貸款評審制度。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創新。加快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積極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新型金融服務。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財政優惠政策,促進金融機構加大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力度。
(四)積極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進一步完善創業板市場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推進場外證券交易市場的建設,滿足處於不同發展階段創業企業的需求。完善不同層次市場之間的轉板機制,逐步實現各層次市場間有機銜接。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擴大中小企業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發行規模,積極探索開發低信用等級高收益債券和私募可轉債等金融產品,穩步推進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發展,拓寬企業債務融資渠道。
(五)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建立和完善促進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行業健康發展的配套政策體系與監管體系。在風險可控的范圍內為保險公司、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和其他機構投資者參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創造條件。發揮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資金的引導作用,擴大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規模,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帶動社會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中處於創業早中期階段的創新型企業。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組織領導
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必須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動力和條件。
(一)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建立健全創新葯物、新能源、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稅費調節機制。實施新能源配額制,落實新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加快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促進三網融合高效有序開展的政策和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
(二)加強宏觀規劃引導。組織編制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監測調查,加強與相關規劃和政策的銜接。加強對各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導,優化區域布局、發揮比較優勢各地區要根據國家總體部署,從當地實際出發,突出發展重點,避免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
(三)加強組織協調。成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形成合力,統籌推進。
⑸ 屬創新型企業的上市公司有那幾個,具體是什麼行業拜託了各位 謝謝
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股一覽 太陽能 天威保變(600550)、樂山電力(600644)、拓日新能(002218)、金晶科技(600586) 風能 金風科技(002202)、東方電氣(600875)、上海電氣(601727)、湘電股份(600416) 核能 東方電氣、哈空調(600202)、上海電氣(601727)、奧特迅(002227)、中核科技(000777) 生物能 豐原生化、北海國發(600538)、天茂集團(000627)、海南椰島(600238) 清潔燃煤 中國神華、華光股份(600475)、科達機電(600499)、天科股份(600378) 新醫葯 康美葯業 (600518) 、ST中源(600645)、西南葯業(600666)、千斤葯業(600479) 物聯網 新大陸(000997)、遠望谷(002161)、廈門信達(000701)、上海貝嶺(600171)
⑹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股票有哪些 准確詳細加分 謝謝
先從大的分有
新材料
新能源
高端裝備製造
海洋工程
節能環保
生物醫葯
現代通訊
然後對應的版塊都有自己對應股票
如:高端裝備的有軌道裝備的中國北車,中國南車
海洋工程的有中集集團和中海油服
等等
⑺ 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板准入門檻有哪些
經過記者多方了解,在有關新興板的上報方案中,初步安排了「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凈利潤-收入」、「市值-權益」四套以市值為核心的財務標准。而劉世安在論壇上的公開發言也對上述財務標准有所提及。
在「市值-凈利潤-收入」標准下,方案的暫定要求為市值不少於2億元、連續兩年盈利,凈利潤則不少於1000萬元,或最近1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500萬元,同時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於5000萬元;此外最近一期期末凈資產亦不得少於2000萬元。
而和該標准相比,此外三種不對凈利潤進行考核的財務標准則更顯「包容」。
例如「市值-收入-現金流」標准下,對擬上市企業的要求則為市值不少於10億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於1億元,而最近3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累計不少於2000萬元。
「市值-收入」標准上,要求市值不少於15億元,最近一年營收不少於1億元。而「市值-權益」標準的市值要求最高,其要求市值不少於30億元,且最近一期末總資產不少於3億元,基凈資產不得少於2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報方案中增設非利潤考核標準的同時,同時也保留了「市值-凈利潤-收入」標准。
「在標准1(市值-凈利潤-收入)中,營收、凈利的考核低於主板,而在市值、收入、現金流等非利潤類指標上,新興板的門檻要高於創業板。」前述投行人士表示,「這是為了體現新興板同主板的差異,同時和創業板構成錯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為部分前期未盈利的前期投入類企業上市創造條件。
「許多互聯網公司屬於前期燒錢來搭渠道,後期依靠高毛利率實現業績爆發。」上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新興板施行市值類標准後,這類企業在國內上市將成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注冊制框架下,新興板的監管力度和手段或強於主板。
「新興板准入的包容性更強,但與此同時相對應的監管力度也強於主板,體現市場的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介紹,「對新興板的監管將體現在建立單獨的監察板塊、強化信息披露和提升異常交易監控力度三個方面。」
此外,有關新興板上市企業的退市制度安排也被方案所擬定,且標准亦與市值變化相關。
「和上市一樣,新興板也將增加和市值有關的退市機制,上報方案擬定,一是連續120個交易日內累計30個交易日總市值少於5億元,且凈資產低於5000萬;二是前述累計交易日內,總市值低於2億元。」上述接近監管層的人士介紹。
不過,在成交量和股東人數上,新興板標准或將低於主板。「一是將主板現行的12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低於500萬股降至200萬股,二是將連續20個交易日股東人數日均低於2000人標准降低為1000人。」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
不過對於上述方案的規定,上述人士強調,最終確定的具體方案仍需等證監會等相關部門審批之後才能最後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