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股私有化退市什麼意思
就是上市公司給出相對合理的價格收購所有流通股東的股份,收購完成後辦理相關注銷手續並從交易所退市。
⑵ 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公司 要私有化 小股民手裡的股票怎麼辦能不能不賣回給他們,仍舊持有股份
看看它的公告,如果是全部私有化後不上市了,估計就得賣。
如果只是私有化一部分,繼續保持上市地位,那就可以不賣。
我記得好象05年吧,國內的石油大明吧,中石油要私有化後不上市,我本來非常看好不想賣,但過了私有化的日期,強行把股票從賬戶上劃走了,後來沒多久,資源類個股大漲。。。
⑶ 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這釋放了哪些信號
這意味著未來新浪集團可能整合其門戶業務,並且有望通過微博平台實現更大的發展空間。早前媒體披露,新浪集團終於正式退市了,從股票市場的數據來看,其退市時的市值在25億美金左右。退市流程結束之後,新浪董事長曹國偉隨即發布公告表示,新浪集團未來將把其門戶業務和微博平台更好的結合起來,通過微博的流量平台,新浪其他業務也能更好的獲得發展。此外,曹國偉還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加快並購進程,實現集團業務更加多樣化。
⑷ 為什麼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後股價就大漲
股價是由股票的供求情況決定的,當公司提出私有化時,大家對股價一致有了上漲的預期,結果持有股票的捨不得賣,沒有該股票的則趕緊買進,最終形成大漲。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的所有權人直接或由其代理人越權將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以及這些組織或財產的所有權及其派生權利合法或非法地由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的全體公民或某一集體所有轉變為個別私人所有的行為及其過程。
上市公司私有化,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的退市方式。就是有人把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買了,不再在二級市場交易。這個操作在國外市場和港股似乎更常見,在A股比較少。
(4)美國上市公司私有化擴展閱讀:
兩起比較經典在私有化案例
1、當當網
雖然最近當當接連讓路人吃瓜,又是鬧離婚,又是股權之爭,又是搶公章。當當也是有過比較輝煌的時候,在美股成功IPO後,上市首日股價上漲了90%,一度超過30美元,當時的大股東李國慶也完成了大手筆的減持,套現2000萬美元。
之後,股價一路下跌,到私有化的時候,只剩下6.7美元,相比發行價也是打了個折。市值也只有最高時的四分之一不到。
當當最後是由李國慶牽頭成立的買方財團,籌集了大約3.789億美元資金,完成了當當的私有化,其中過程也頗有波折,本來還有競價對手,提出了更高報價的收購要約,但最後還是李國慶的買方團與當當網達成了私有化協議。
公司大股東想要私有化,在報價方面還是會有優勢,小股東就容易吃虧,這中間交易所會起到監督的作用,但還是有漏洞可鑽。所以,最後,李國慶他們相當於是在二級市場跑了一圈,先賣了個高價,又用個低價把東西買了回來。
2、美的私有化威靈控股
威靈是在港股上市的,剛開始也是美的從別人手裡買過來,後來成為了威靈的控股股東。威靈控股是白色家電的核心機電部件的製造商,也就是美的的上游供應商。被美的收購之後,公司雖然有非常不錯的市場地位,但利潤表現並不是特別好,股價也一直不高。
市面上有消息說,是美的在做供應鏈的利潤優化,將威靈的利潤轉移到了美的。這個無從考究,但從供應鏈協同的角度,關聯方定價本就有很大可調節的空間。之後,美的就提出了私有化威靈,雖然也有不錯的溢價,但相比之前為美的貢獻的利潤,可能仍是很劃算的一樁買賣吧。
⑸ 什麼是上市公司私有化
什麼是上市公司私有化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買回後撤銷這家公司的上市資格,變為大股東本身的私有公司,即退市。這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並購操作,它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使被收購上市公司下市,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分類 上市公司私有化根據不同的依據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具體而言,按照私有化手段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以分為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的私有化、通過吸收合並實現的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其中,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私有化是指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向目標公司的全體獨立股東發出收購要約,將上市公司私有化。 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還可以通過吸收合並目標公司實現該公司的私有化,即與目標公司(被合並方)簽署公司合並協議進行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是指將上市公司的資產置換出來,同時將殼資源出售的一種私有化方式。依據實施者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分為控股股東私有化、外部接管者私有化以及管理層私有化。從私有化的意圖來說,上市公司私有化又可以分為主動私有化和被動私有化。 其中被動私有化又稱為強制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業績不佳,不再滿足《證券法》和《公司法》中相關的上市條件時被迫退市。而主動私有化作為資本運營的一種手段,有利於企業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戰略目標。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有兩個: 一是因股票價格過低,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於其長期發展。 二是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或同業競爭,並且股權關系相對簡單,大股東有絕對控股的地位,實施私有化可為資本運作提供足夠的空間。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渠道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力量通常來自於兩大渠道: 一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自己掏錢收購公眾股東的股份; 二是上市公司自己掏錢收購公眾股東的股份,簡稱「股份回購」。
⑹ 私有化退市是什麼意思
私有化退市是指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的所有權人直接或由其代理人越權將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以及這些組織或財產的所有權及其派生權利合法或非法地由公有組織或公有財產的全體公民或某一集體所有轉變為個別私人所有的行為及其過程。
私有化屬於主動退市,就是上市公司選擇主動退出股票市場,通常是由控股股東提出,以現金或者是有價證券的方式從其他小股東手上將市場上的所有流通股份購回,從而使上市公司就此摘牌退市,成為私人公司。
被動退市,大部分是由於公司以不符合上市的標准,被動退市後投資者仍就持有公司股權股票會被轉至低及別的證券場外交易市場繼續交易,華爾街」 圍獵」中概股。
(6)美國上市公司私有化擴展閱讀:
私有化一詞源至於美國,第一次大規模涌現可以追溯到20 世紀7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當時,許多在牛市上市的公司為了利用股票價值被低估而獲利,開始回購公眾股東持有的股票,從而有了」私有化」一說。
如今在美國,私有化已經成為和上市一様常見的商業行為,企業私有化的原因,也已經不再像大蕭條時期那樣單純為了獲利,而更多的是重組並購等商業運作需要。
私有化只是暫時的策略性選擇,企業並非永久離開公開市場,當初去海外上市本來就是無奈的選擇,只因為國內資本市場市有一定門檻的,對營利能力有比較硬性的要求,不向美股比較看重成長性,中小企業和虛擬業務公司比較難走入國內資本市。
⑺ 請問美股的中概股公司如果私有化,那我持有的該公司股票怎麼處理
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所有持該公司股票的人都是該公司的股東,哪怕只剩下你一個股東,也必須買了你的股票,他才能私有化.否則是不可能私有化的,你盡管放心.
⑻ 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什麼好處
對於控股股東有較大好處,往往是好公司才私有化。
1、私有化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或絕大部分)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該公司股東很少,分散度不夠,不再滿足上市流通性的要求,從而使得該公司退市。
2、私有化的前提,往往是公司前景良好,而控股股東認為當前公司股價明顯被低估,所以此時股價很便宜,大量買回股票,有利可圖。私有化後,控股股東極大地減少了讓其他股東分享公司受益的損失,增強了對公司掌控力,受投資機構、監管機構的制約也少,並且不再有上市時的強制性信息披露要求,也節省了很多信息維護成本...有不少好處。
主動私有化的公司往往是有前景的好公司(只有好東西,才不願與人分享),跟被迫退市的爛公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