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幾年有哪些典型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造假的案例
下面是3個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案例:
1、萬福生科
典型例子,當數萬福生科(5.940,0.18,3.13%)(300268.SZ)。2012年10月25日晚間,萬福生科公告稱,2012年半年報中虛增營業收入1.88億元、虛增營業成本1.46億元、虛增利潤4023.16萬元,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產事項。
但其造假顯然不僅存在於2012年上半年。2013年3月2日,萬福生科又公告稱,公司自查發現,2008年至2011年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
2、紫光古漢
而更讓市場震撼的,無疑是與萬福生科同屬於湖南地區的上市公司紫光古漢(000590.SZ)。3月12日,公司披露其財務造假等多項違法事實及證監會的處罰決定——2005年至2008年間,紫光古漢連續四年累計虛增利潤5163.83萬元,占其對外披露利潤累計額達87.04%。
公司遭證監會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前董事長郭元林等7名時任高管被證監會警告並處累計39萬元罰款。
3、綠大地
綠大地於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發行股票並上市,募集資金達3.46億元。
2004年至2009年間,綠大地在不具備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情況下,登記注冊了一批由綠大地實際控制或者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並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採用偽造合同、發票、工商登記資料等手段,少付多列,將款項支付給其控制的公司組成人員,虛構交易業務、虛增資產、虛增收入。
㈡ 急求上市公司財務風險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相關案例,拜託
財務風險源於經營風險
企業作為經濟活動的載體,以獲取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但是,很多企業稍做大一點,就會違背企業經營效率這個根本,而以簡單擴充,以金融化的手段來代替企業經營,大家往往為企業家的遠大理想和豪言壯語而激動,卻忽視了如何做到、如何保證、如何去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新疆德隆的創始人唐萬新給大家畫了一條概念鏈條:並購交易完成——銷售額增加——利潤增加——股價上漲——價值提升——被並購交易完成。這個概念看似完美,但卻漏了一個環節——價值創造的過程,實質上,這才是企業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
企業身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充滿了危險和不確定性,企業財務風險防範,就是確保企業在運作過程與保證目標之間找到平衡。企業的財務風險防範體現在要保障企業先「活」著,才能「前進」這個基本道理之中。
現金——資產——現金(增值)的循環就是企業經營的過程,企業要維持運轉,就必須保持這個循環良性的不斷運轉。這個經營的循環,也就有了保障財務風險的六大要求:
第一,安全。只有安全的、連續的現金流才能保證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不能突然中斷資金的運作鏈。如短期內現金循環不順,就需要補充現金,這個循環才能完成。
第二,增值。就是要有增值效應也就是利潤,這也體現企業經營的目的。
第三,順暢。循環要順暢,不能在存貨和應收賬款上滯留過多資金,造成企業下一步活動沒有必要的資金,循環不暢。
第四,速度。經營循環速度要快捷,加快企業的加工物流和變現,提高資金的周轉率。
第五,現金。一切經營活動都要圍繞實現現金利潤,如有的企業有賬面利潤,但無現金分配,都不可稱之為收益獲得。
這個循環維持的資金鏈,我們稱之為營運資金。企業做大之後,一般來講,營運資金規模就會隨著經營規模擴充而增大,但營運資金的增長速度快過銷售增長的速度,就意味著企業經營效率的下降。
當企業進入多元化投資之後,就有了多項關聯度不高的營運資金鏈,很容易導致營運資金使用效率的下降,直接表現在銷售收入增加,應收賬款和存貨增加,如「德隆系」中的上市公司新疆屯河2001年的狀況:主營收入比上年增加3.13億元,增幅68.97%,凈利潤卻下降了4119萬元,凈利潤率猛然從20.20%下降至6.6%,應收賬款增加1.3億元,增幅為100.12%,存貨增加2.45億元,增幅75.7%。可見,這種銷售的增長是靠犧牲效率換來的,這就相應地增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存貨變現金的風險、應收賬款的風險都直接導致企業現金流的短缺。實際上,在新經濟環境下,具有競爭力的優秀企業的標准,並非規模化而是營運資金歸零的企業,這直接要求企業能夠縮短整體供應鏈,在速度上取勝,在變現能力上高出一籌,戴爾就是個成功案例。
戴爾電腦放棄層層經銷模式,走直接消費模式並在供應鏈反應速度上不斷創新,從而以高性價比吸引了消費者,從而使得它的產品在7天之內送達消費者手上,要求消費者提前收款,供應商滯後付款,製造組裝時間縮短(如製造一台筆記本電腦,只有13個小時),使得自由營運資金佔用極低。採取了一個非常成功的經營模式,並做到極致,將企業的財務風險降到很低,從而在IT業這個經營風險極高的行業里快速成長,短短20年時間,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供應商。因此,企業經營的良性循環,營運資本歸零是重要的衡量指標,避免企業財務風險的根本,是這個指標的達成。
㈢ 因財務問題而出事的公司有哪些
畢馬威案件
與德勤帕瑪拉特案件
1月5日,挪威歷史上最大破產案中,畢馬威合夥人John Haukland因未能審計出債務托收機構Finance Credit財務賬目中存在的問題,被被判入獄30天,而畢馬威挪威分所被免於處罰。
這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案例,此前檢方和投資者同時對畢馬威挪威分所提起索賠訴訟,不過,奧斯陸地區法院認為,畢馬威整個事務所不應為Haukland及其團隊的會計疏忽負責,因此駁回了檢方對畢馬威罰款1300萬克朗的訴求。這個案例說明,個別審計師因為失誤或者有意造假,而未能在審計中發現公司存在的財務問題,不能成為處罰整個會計師事務所的依據。
與這個案例異曲同工的還有義大利帕瑪拉特案件,這是最近一件具有全球影響的財務丑聞事件中,作為義大利食品業巨擘帕瑪拉特公司主審計師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也被告上了法庭。不過,義大利公訴方提起的帕瑪拉特刑事訴訟中,受到指控的是直接負責帕瑪拉特的德勤義大利分所的兩名合夥人,而不是德勤事務所。因為,或許就像「挪威畢馬威案」一樣,公訴方可能猜到法院同樣會免於處罰整個事務所。
日本嘉娜寶案件
與安達信案件
2005年10月,世界上最大的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在日本的分支機構,中央青山-普華永道三名會計師因捲入嘉娜寶公司財務造假事件被檢方起訴。普華永道這三名會計師在對嘉娜寶公司2001財年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不僅「無視」該公司存在的財務問題,而且和嘉娜寶管理層共同「參與編制」了虛假財務報表,這種行為的性質遠遠超出了會計疏忽和審計失誤,構成了「共同犯罪」。
檢方在掌握其確鑿犯罪證據的基礎上對會計師提起了訴訟,不過,即使是這樣性質嚴重的會計師犯罪,日本政府在處理這一事件所遵循的原則,依然是十分謹慎的,檢方仍然決定不起訴中央青山-普華永道事務所。
不知是不你想要的答案
㈣ 近年來的企業財務危機案例有哪些
財務危機是指企業明顯無力按時償還到期的無爭議的債務的困難與危機。
由於山東齊星集團債務危機的惡化,同處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的擔保方之一西王集團也陷入困境,而曾經躋身中國500強企業的山東天信集團債務危機的曝發,更導致7家關聯公司進入破產整頓。在山東債務危機發酵的同時,山東的魏橋集團也受到做空機構攻擊。
㈤ 有關股票財務風險的例子,打個比方也行,只要我能聽懂,因為我還沒搞懂什麼叫股票道德風險,在線等,急
財務風險是指公司因籌措資金而產生的風險,即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的風險。公司財務結構的不合理,往往會給公司造成財務風險。公司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無力償還到期的債務,利率變動風險,再籌資風險。形成財務風險的主要因素有資本負債比率、資產與負債的期限、債務結構等因素。一般來說,公司的資本負債比率越高、債務結構越不合理,其財務風險越大。道德風險也和您說了吧,道德風險主要指上市公司管理者的不道德行為給公司股東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上市公司的股東與管理者之間是一種委託代理關系,由於管理者與股東追求的目標不一定相同,尤其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管理者的行為可能會造成對股東利益的損害。希望對您有幫助~
㈥ 國內上市公司中哪些在近年出過財務丑聞
典型案例有四川長虹(2003年、 2004年)。上市公司濫用會計估計按需操縱利潤的主要手段是對大量運用專業判斷的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銷。(1)那些連續微盈且(或)近期有再融資目標的上市公司經常計提不足,即使在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雙高」的情況下,仍以低比率進行壞賬估計和存貨跌價估計。(2)那些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則在「盈利上升時,多計提減值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減值准備沖回」,用以平滑各年間利潤。(3)那些虧損、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對於資產減值准備平時該提不提或極少計提,「需要」時就一次提個夠,採用「休克療法」和「虧出盈利的空間」,通常是在第一年虧損後,第二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導致第二年巨虧,第三年又以各種理由轉回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從而造成財務報表在第三年扭虧為盈的假像,以避免退市;或者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在其後的幾年中再緩緩沖回,以此製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務報告。值得慶幸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准備的沖回作了嚴格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事後即使價值出現回升,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也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利用這些減值准備項目調節利潤的空間已大大縮小。新准則此規定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對原八項減值准備中的除上述專案外的其他專案未做規定,且對資產損失的確認與計量以「作不間斷的評估,只要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帳面價值」為標准,仍留給了某些上市公司按需確認減值損失的空間,仍需引起密切關注。
資料轉載
㈦ 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怎麼找
陷入財務困境的上市公司很好找,簡單的方法有:
1、經常上門戶網站的股票頻道,比如sina\163等,經常會有爆出XX上市公司資金鏈斷裂,債券可能違約,YY上市公司貨款無法收回等消息;
2、向證券分析師或者熟悉股票基本面的人士詢問,一般現在哪些行業比較不行,資金鏈緊。一般競爭性行業,大多都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如果相應的上市公司又沒有國資背景的話,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比如光伏行業,非國有的鋼鐵、煤炭,還有小的房地產公司也是資金鏈很緊
3、通過財經媒體關注一些風格激進型的企業家,其所執掌的企業擴張非常迅速很容易產生財務困難。比如盧志強的泛海建設,常年處於高負債率之下;
4、從炒股軟體中搜索。比如查名字當中有*ST的,因為連續虧損,大多存在財務困難;
財務困境一般指企業資金流動性不足,難以支付到期債務。一 般陷於財務困境的公司,很容易從財務報表中識別。這些公司財務報表大多具有如下特徵中的一種或多種:
1、資產負債率逐期增加或居高不下
2、流動比率、速度比率偏低
3、應收賬款占總資產的比率偏高(意味著貨款回款低),應收賬款周轉率低
4、報表負債中,金融負債(即銀行借款)的比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