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投資擬上市公司叫什麼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投資擬上市公司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6-09 22:51:16

① 請問掛牌上市公司是什麼意思

掛牌上市公司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形式分配股票,又稱為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期望可以用高於認購價的價格售出。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1)投資擬上市公司叫什麼擴展閱讀:

上市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掛牌上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市公司

② 什麼是擬上市

擬上市就是公司准備去上市的意思,還在准備階段,未上市的。

③ 近期擬上市公司有哪些

●新股發行:中材科技(002080)
網上發行日期:11月3日,發行方式:採用網下向詢價對象配售和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同時定價發行的方式,發行股數:3790萬股(其中,網下配售758萬股,網上定價發行3032萬股),發行價格:8.98元/股,發行市盈率:29.93倍,申購上限:3032萬股,路演時間:2006年11月2日14:00-18:00,路演網站:中小企業路演網(網址:http://smers.p5w.net),主承銷商:銀河證券
本次發行上市的重要日期:
日期 發行安排
T-7日(10月25日)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
T-6日(10月26日)開始初步詢價和現場推介
T-3日(10月31日)初步詢價截止(下午15:00)
T-2日(11月1日)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T-1日(11月2日) 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網上網下發
行公告》
網下申購開始
網上路演
T日(11月3日) 網下申購截止
網上發行申購日
T+1日(11月6日) 網下申購資金驗資
T+2日(11月7日) 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網下申購資金退款,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T+3日(11月8日) 刊登《網上中簽率公告》,搖號抽簽
T+4日(11月9日) 刊登《網上中簽結果公告》
網上申購資金解凍

●新股發行:金螳螂(002081)
網上發行日期:11月2日,發行方式:本次發行採用網下向詢價對象詢價配售發行與網上資金申購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數:2400萬股(其中網下配售480萬股,網上定價發行1920萬股),發行價格:12.80元/股,發行市盈率:26.43倍,申購上限:1920萬股,路演時間:2006年11月1日(星期三)14:00~17:00,路演網站:中小企業路演網(網址:http://smers.p5w.net),保薦人(主承銷商):平安證券,擬上市地:深圳證券交易所
本次發行上市的重要日期:
日期 發行安排
T-6日 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及
(2006年10月25日周三) 推介公告》
T-5日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及現場推介(北
(2006年10月26日周四) 京)
T-4日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及現場推介(上
(2006年10月27日周五) 海)
T-3日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及現場推介(深
(2006年10月30日周一) 圳) 初步詢價截止日(下午17:00)
T-2日 確定發行價格
(2006年10月31日周二)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T-1日 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網
(2006年11月1日周三) 下、網上定價發行公告》
網上路演(中小企業路演網,下午14:00
-17:00)
網下配售申購開始(9:00-17:00)
T日 網下配售申購截止(9:00-15:00)
(2006年11月2日周四) 網上發行申購日
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T+2日 網下申購多餘款項退還
(2006年11月6日周一) 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T+3日 刊登《網上中簽率公告》、搖號抽簽
(2006年11月7日周二)
T+4日 刊登《網上中簽結果公告》
(2006年11月8日周三) 網上申購資金解凍、網上申購多餘款項退還

●新股發行:棟梁新材(002082)
網上發行日期:11月3日,發行方式:採用網下向配售對象累計投標詢價發行與網上資金申購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數:3000萬股(其中,網下定價配售600萬股,網上定價發行2400萬股),發行價格:6.36元/股,發行市盈率:24.75倍,申購上限:2400萬股;路演時間:2006年11月2日(周四)上午8:00-12:00;路演網站:"中小企業路演網"(網址:http://smers.p5w.net/);保薦人(主承銷商):華西證券
本次發行上市的重要日期:
日 期 發行安排
T-7日 10月25日(周三) 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及
推介公告》
T-6日 10月26日(周四) 初步詢價及推介開始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現場推介
T-5日 10月27日(周五)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現場推介
T-4日 10月30日(周一)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現場推介
T-3日 10月31日(周二) 初步詢價截止日(上午12:00)
T-2日 11月1日(周三)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網
下網上發行公告》
T-1日 11月2日(周四) 網下申購開始日
網上路演
T日 11月3日(周五) 網下申購截止日
網上發行申購日
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T+2日 11月7日(周二) 網下申購資金解凍
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T+3日 11月8日(周三) 刊登《網上定價發行申購情況及申購中簽
率公告》
搖號抽簽
T+4日 11月9日(周四) 刊登《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結果公告》
網上申購資金解凍

●新股發行:孚日股份(002083)
發行方式:本次發行採用網下向詢價對象配售與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數:不超過7,900萬股(其中網下配售不超過1,580萬股),發行價格:發行人和保薦人(主承銷商)通過初步詢價確定發行價格。保薦人(主承銷商):第一創業
本次發行上市的重要日期
日期 發行安排
2006年11月2日 公告《招股意向書》及摘要、《初步詢
(T-6)(周四) 價及推介公告》等
2006年11月3日~2006年11月7 現場推介、初步詢價
日(T-5~T-3)(周五~周二)
2006年11月7日 詢價對象提交初步詢價表截止日(下午
(T-3)(周二) 15:00)
2006年11月8日 1、確定發行價格;
(T-2)(周三) 2、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2006年11月9日 1、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
(T-1)(周四) 《網下網上發行公告》;2、網上路演;
3、網下申購開始日
2006年11月10日 1、網上申購日,投資者繳款申購;
(T)(周五) 2、網下申購截止日(下午15:00截止)
2006年11月13日 凍結網上申購資金
(T+1)(周一)
2006年11月14日 1、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T+2)(周二) 2、網下申購資金解凍;
3、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2006年11月15日 刊登《網上定價發行申購情況及中簽率
(T+3)(周三) 公告》
2006年11月16日 1、刊登《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結果公告》;
(T+4)(周四) 2、網上申購資金解凍

●新股發行:萬豐奧威(002085)
發行方式:採用網下詢價對象詢價配售和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相結合的發行方式。發行股數:不超過10000萬股,發行價格:通過向詢價對象詢價確定發行價格。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東北證券
交易日 日期 發行安排
T-7 2006年11月2日(周四) 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
T-6~ 2006年11月3日至8日 初步詢價及路演推介
T-3 (周五至下周三)
T-3 2006年11月8日(周三) 初步詢價截止日(截至時間為下午17:00)
T-2 2006年11月9日(周四)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T-1 2006年11月10日(周五) 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
網下網上發行公告》;網上路演
T 2006年11月13日(周一) 網上發行申購日、網下申購日(截至時
間為下午15:00)
T+1 2006年11月14日(周二) 資金凍結
T+2 2006年11月15日(周三) 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驗資、配號;網下申購資金退款
T+3 2006年11月16日(周四) 刊登《網上發行中簽率公告》
搖號、抽簽
T+4 2006年11月17日(周五) 刊登《網上發行中簽結果公告》
網上申購資金解凍、網上申購多餘款項退還

●新股發行:東方海洋(002086)
發行方式:採用網下向詢價對象配售與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定價發行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數:不超過4000萬股,每股發行價格:通過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並根據初步詢價情況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確定發行價格。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東海證券
日期 發行安排
T-6日 刊登《招股意向書摘要》、《初步詢價
(2006年11月2日,周四) 及推介公告》
T-5日~T-3日 向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現場推介
2006年11月3日~11月7日
(周五~周二)
T-3日 詢價對象提交詢價表截止日(下午15:00)
(2006年11月7日,周二)
T-2日 刊登《網上路演公告》
(2006年11月8日,周三)
T-1日 1、刊登《初步詢價結果及定價公告》、
(2006年11月9日,周四) 《網下網上發行公告》;
2、網上路演;
3、網下申購開始日
T日 1、網上申購日,投資者繳款申購;
(2006年11月10日,周五) 2、網下申購截止日(下午15:00截止)
T+1日 凍結網上申購資金
(2006年11月13日,周一)
T+2日 1、刊登《網下配售結果公告》;
(2006年11月14日,周二) 2、網下申購資金解凍,網下申購多餘款
項退還;
3、網上申購資金驗資
T+3日 1、刊登《網上中簽率公告》;
(2006年11月15日,周三) 2、搖號抽簽
T+4日 1、刊登《網上中簽結果公告》;
(2006年11月16日,周四) 2、網上申購資金解凍、網上申購多餘款
項退還

④ 什麼叫上市公司

你好,上市公司是指其公開發行的股票經政府主管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上市公司的特點有以下3個:
1.上市公司必須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通過選舉董事會和投票參與公司決策等。
2.上市公司必須經相關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必須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發行的股票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⑤ 擬上市公司的股東是否可以為上市公司

可以的
上市公司股東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即持有股份的人或機構,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

⑥ 准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准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區別主要是:准上市公司還沒有具備上市公司的條件,只不過公司有上市的准備;擬上市公司是指基本具備了上市公司的條件,且上市已經有了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


  • 網路給予「擬上市公司」的解釋如下:

擬上市公司(Pre-IPO)是指以上市為目標,上市有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

  • 「擬上市公司」的確認條件:

1、企業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2、公司依法設立且運作規范;

3、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

4、公司基本符合上市條件;

5、公司經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的環保要求;

6、公司與合格的境內外上市保薦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7、公司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戰略。

  • 公司上市程序

根據《證券法》與《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股票上市申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授權證券交易所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請。

二、接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核准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報送的申請股票上市的材料,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審查,符合條件的,對申請予以批准;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駁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補交;預期不補交的,駁回申請。

三、向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

股票上市申請經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後,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報告書;

2.申請上市的股東大會決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營業執照;

5.經法定驗證機構驗證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

6.法律意見書和證券公司的推薦書;

7.最近一次的招股說明書;

8.證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證券交易所應當自接到的該股票發行人提交的上述文件之日起六個月內安排該股票上市交易。 《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規定,被批准股票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前應當與證券交易所簽訂上市契約,確定具體的上市日期並向證券交易所交納有關費用。《證券法》對此未作規定。

四、證券交易所統一股票上市交易後的上市公告

《證券法》第47條規定:「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同意後,上市公司應當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經核準的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 《證券法》第48條規定:「上市公司除公告前條規定的上市申請文件外,還應當公告下列事項:(一)股票獲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日期;(二)持有公司股份最多的前十名股東的名單和持有數額;(三)董事、監事、經理及有關高級管理人員的姓名及持有本公司股票和債券的情況。」

通過上述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可以上市進行交易。上市公司喪失《公司法》規定的上市條件的,其股票依法暫停上市或終止上市。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證監會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1.公司股本總額、股份結構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2.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做虛偽記載;

3.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4.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上市公司有前述的2、3項情形之一,經查證屬實且後果嚴重的;或有前述第1、4項的情形之一,在限期內未能消除,不再具備上市條件的,由證監會決定其股票上市。

⑦ 擬上市公司一定會上市嗎要多久才上市流程是怎樣

請仔細閱讀,謝謝

中國股市散戶投資者現在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措施只有一個:徹底遠離股市!因為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國家已經擬定於近期在香港市場上市,內地投資者將不能參與交易。這一政策使香港市場的境外機構可能利用該基金作為套利工具,而對內地所有投資者客觀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內投資者的風險。假如境外機構對在港上市的中資H股、紅籌股和300ETF進行聯手控制,很可能使內地市場出現單邊暴漲或暴跌,也可能會為國際對沖基金間接控制內地資本市場提供工具。內地證券市場操縱權旁落的後果及風險將不可估量。近期中國股市大盤暴跌多少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這一政策的恐懼和不安。

此外,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繼銀行系QDII產品對外投資額度快速放寬至215億美元後,保險公司的QDII投資細則即將出台,初步預計額度不會少於銀行和基金公司。在如今人心恐慌,熊市思維逐漸抬頭的情況下,這一消息無疑會把利空作用放大。加上超級擴容密集出台、印花稅提高、公布清查違規入市銀行資金、打擊違規信息披露行為等一套套緊縮打壓政策,它們傳遞出的強烈政策調控語言就是,中國證券市場不能再漲了,所有人的唯一選擇就是徹底退出這個風險已經高企的市場。 據統計,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潤3892億元(對應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億計算,印花稅按0.3%計算,(一年按240天計算)印花稅合計4320億,券商傭金按照0.2%(法定是0.3%)計算,合計2880億元,二者合計7200億,幾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880億元,券商傭金1920億,二者合計4800億元,仍然超過2006年上市公司利潤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160億元,券商傭金1440億,二者合計3600億元,就達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 文章說,由於股市投資的本質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總和不足以彌補印花稅和券商的傭金,那麼這個股市,就連"零和游戲"的底線都夠不著,應該是"負和游戲"。在"負和游戲"中理論上是每個投資者都無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潤,只能通過吹泡沫、爾虞我詐、坑害中小投資者的方式來實現"泡沫利潤"。 目前中國內地投資者證券帳戶內的保證金總額不過1萬億,也就是說,不用兩年就全部收繳到國庫了。所有參與者都是來無償送錢的。這就象街邊撞球場子,兩個參與撞球游戲的人拼個你死我活,最終贏利的,一定是擺撞球的攤主。兩個人手中的銀子都必將落入攤主的口袋。這哪裡是一個有投資價值的市場? 管理當局人為控制股市,在儲蓄存款沒有出來時,扇動大家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只有通過證券市場才能充分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而現在真的出來一部分了,又擔心所謂股市泡沫問題,要閉門放狗咬人,讓散戶投資者去買單,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資去承受管理層製造的泡沫。 文章斷言,中國證券管理當局的短視,必將毀滅整個資本市場。管理當局無能,也許還是造成股市發展十幾年還在3000為中軸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國經濟發展其實從來就沒有與股市同步過。 附原文:反彈逃命後將迎來更恐怖的下跌 一、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國家已經擬定於近期在香港市場上市。內地投資者將不能參與交易.

二、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繼銀行系QDII產品對外投資額度快速放寬至215億美元後,保險公司的QDII投資細則最快將於本月中旬出台,初步預計額度不會少於銀行和基金公司。 現在我總算找到了大盤繼續暴跌的真正原因了。很多普通投資者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政策傳遞出的指向性意義,對內地證券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所帶來的重大負面作用。下面我先就第一條消息進行分析和解讀。 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應該是反映內地滬深市場交易水平的一個標尺。管理層對於不開放境內投資者進場交易的原因解釋是:由於目前滬深證券市場是兩個完全分開獨立的交易市場,資金結算存在障礙,而且,目前香港市場實行T+0交易制度能夠更好地與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相配套。 有分析人士評論,這一政策對內地所有投資者客觀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內投資者風險,因為,香港市場的境外機構完全可能利用該基金作為套利工具,而讓境內投資者處於束手無策地步。假如,境外機構對在港上市的中資H股、紅籌股和300ETF進行聯手控制,將很可能造成內地市場出現單邊暴漲或暴跌,也可能會為國際對沖基金間接控制內地資本市場提供工具。內地證券市場操縱權旁落的後果及風險將不可估量。大盤暴跌多少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這一政策的恐懼和不安。 第二條消息是,保險系QDII細則將於中旬左右出台。如果處於牛市行情中,市場對這種政策可能敏感度低些,畢竟市場資金充沛人氣旺盛,而現在人心恐慌,熊市思維逐漸抬頭情況下出台這一消息會把利空作用放大。繼前次公布15500億特別國債發行事件央行負責人出面澄清後,市場反映似乎有緩和跡象,超級擴容密集出台、印花稅提高、公布清查違規入市銀行資金、打擊違規信息披露行為等一套套緊縮打壓政策,它傳遞出的強烈的政策調控語言就是,內場證券市場不能再漲了,而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沒有做空工具套利保值,那麼,所有人只能有唯一選擇,就是徹底退出這個風險已經高企的市場。而近期香港股市疊創歷史新高正是受到內地一系列利好政策傾斜的鼓舞。 雖然有人出來澄清特別國債不會對內地股市造成沖擊,屬於正常經濟手段。但是,一個國家資本市場互通互連的,絕對不是割裂的兩個國度,說沒有影響顯然難以說服所有人。大家想想,即使特別國債不向普通投資者和企業發行,但向銀行發行,由於其利息水平高於儲蓄,銀行肯定會積極認購。該額度相當於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5%,而不是此前多次調整的0.5%,會不構成股市資金變相抽離?銀行接受儲蓄存款再放貸款,如果可放貸額度減少必然減少企業貸款比例,上市公司融資門檻提高,周轉困難,業務必然受到沖擊,對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構成巨大打擊,另外,雖然清查銀行進入股市的資金已有公布,但還有多少是沒有查出的呢?查出部分或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到底參與市場的違規銀行資金有多少,可能永遠是個謎。一系列釜底抽薪做法對股市會沒有影響?

對於推出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推託說由於內地兩市不能結算而只能供香港市場交易更是滑稽。資本市場改革和完善,本就是管理層的第一要務,新的金融產品推出,國內資本市場沒有條件,你管理層應該進行完善,創造交易環境和條件呀。難道就任由話語權旁落?把刀柄交給別人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一政策不能不令人聯想到蔣介石抗戰中:「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為了防止股市高企可能對銀行(著名經濟學家劉紀鵬稱之為大兒子)造成沖擊,不顧一切出台政策打壓股市(劉紀鵬稱之為小兒子)?前面出台提高印花稅的政策再次將管理層的短視行為暴露無疑,試問,出台如此重大政策,有沒有經過精確測算,有沒有經過廣泛徵求經濟學家的意見?有沒有經過合法的聽證和征詢?以至急不可耐做半夜雞叫?中國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三拍」怪圈:一拍腦袋,就這么定,二拍胸脯,我負責;三拍大腿,又交學費了? 據統計,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潤3892億元(對應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億計算,印花稅按0.3%計算,(一年按240天計算)印花稅合計4320億,券商傭金按照0.2%(法定是0.3%)計算,合計2880億元,二者合計7200億,幾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880億元,券商傭金1920億,二者合計4800億元,仍然超過2006年上市公司利潤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160億元,券商傭金1440億,二者合計3600億元,就達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 從這些鮮明的數據不難看出,在"三公"原則下進行市場化博弈,這一基本的市場化條件似乎還離我們很遠。由於股市投資的本質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而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總和不足以彌補印花稅和券商的傭金,那麼這個股市,就連"零和游戲"的底線都夠不著,應該是"負和游戲",在"負和游戲"中理論上是每個投資者都無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潤,只能通過吹泡沫、爾虞我詐、坑害中小投資者的方式來實現"泡沫利潤"。管理層一直極力倡導的價值投資基礎又在哪裡能夠實現? 目前兩地市場投資者證券帳戶內的保證金總額不過1萬億,也就是說,不用兩年就全部收繳到國庫了。所有參與者都是來無償送錢的。
這就象街邊撞球場子,兩個參與撞球游戲的人拼個你死我活,最終贏利的,一定是擺撞球的攤主。兩個人手中的銀子都必將落入攤主的口袋。這是一個有投資價值的市場?這不是逼良為娼,迫使所有人去搏傻又是什麼? 還有管理層一直詬病的泡沫問題,泡沫的標準是什麼?無非是市盈率吧,新股上市就是30多倍,海歸的H股更高達125倍,上市被機構再狂拉1倍,你讓散戶投資者去買單?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資去承受管理層製造的泡沫?被迫參與搏傻買了你們發行的股票還要挨打,天理何在呀!

管理當局人為控制股市,在儲蓄存款沒有出來時,扇動大家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只有通過證券市場才能充分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而現在真的出來一部分又閉門放狗咬人,這不是現代版的葉公好龍是什麼? 在股市真正出現大幅調整時,還在忽悠,說股市調整不會改變牛市上升格局。試問牛市存在的基礎還在么?無非是繼續穩住中小散戶,不要走,等我的大兒子安全撤退後,市場跌得面目全非時,一個輪回後,我再忽悠散戶進入這個陷井中.當狼來了的叫喊聲多了,你們認為還會有人相信?管理當局的短視,必將毀滅整個資本市場,這也許就是當局無能,造成股市發展十幾年還在3000為中軸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國經濟發展其實從來就沒有與股市同步過。從91年開市至今,中國經濟每年以近兩位數的速度高速增長,以上海為例,1991年從100點起步,相應的指數復合增長到2005年還應該在998點嗎?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本人:當我們現在剛剛過上能吃飽穿暖的日子,當我們剛剛向銀行貸款買了房子,當我們在銀行剛剛存了點棺材本老婆本。突然這一切就象好夢一日游似的隨風飄過,一夜回到10年前. 試問中國的平苦大眾不炒股又怎麼能躲的過通貨膨脹這只政策老虎喃?這就是中國的特色,很茫然!

⑧ 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的區別

一、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特點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可為非上市公司,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點,如股東承擔有限責任、所有權和經營權。股東通過選舉董事會和投票參與公司決策等。
(2)上市公司要經過政府主管部門的批准。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須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未經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交易。
發行的股票不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與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在於可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廣泛地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往往將公司股票在交易所公開上市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步驟。
從國際經驗來看,世界知名的大企業幾乎全是上市公司。例如,美國500家大公司中有95%是上市公司。
首先:上市公司也是公司,是公司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講,公司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分了。
其次,上市公司是把公司的資產分成了若干分,在股票交易市場進行交易,大家都可以買這種公司的股票從而成為該公司的股東,上市是公司融資的一種重要渠道;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則不能在股票交易市場交易(注意:所有公司都有股份比例:國家投資,個人投資,銀行貸款,風險投資)。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公眾披露公司的資產、交易、年報等相關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則不必。
最後,在獲利能力方面,並不能絕對的說誰好誰差,上市並不代表獲利能力多強,不上市也不代表沒有獲利能力。當然,獲利能力強的公司上市的話,會更容易受到追捧。
二、擬上市公司是指以上市為目標,上市有實質性進展並經省發展改革委確認的公司。擬上市公司享受優惠政策,要向同級發改部門提出申請,按程序經市發改部門審查並出具書面確認意見後到相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擬上市公司確認條件:
一、企業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
二、公司依法設立且運作規范;
三、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同意公司發行股票並上市;
四、公司基本符合上市條件;
五、公司經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的環保要求;
六、公司與合格的境內外上市保薦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
七、公司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企業發展戰略。

⑨ 什麼叫做上市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條件: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滿足上述條件可向國務院證券管理審核部門及交易所申請上市。
說白了,國家不拿錢支持了。就上市圈錢。經營不善了。就上市圈錢。反正是空手套白狼~!
資本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