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擬發行債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擬發行債券

發布時間: 2021-06-09 20:49:05

上市公司發行債券是利空還是利好消息

一個上市公司發行可轉股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這個不是絕對的。具體分析如下:
看債券類型,可轉換債券,折股後會稀釋每股業績,有一定負面作用,特別是量很大的時候。但同時也要看到其積極的一面,如果可轉債發行投入的項目效益非常好,也是很不錯的。總體評價:中性偏空。

你可以自己去罔上找 縱橫實戰操盤團隊 ,我是跟著這個團隊的老師學習的,會提供個股建議,15點30分會講課分析當天大盤,也會有股票課程培訓,都是免費的,還會盤中帶盤,我現在都開始盈利了首先入門是學會看K線和圖形。

看公司債券投入的項目,能不能帶來可觀的效益。如果投資的項目肯定能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利好!比如經營黃金的上市公司,發行債券和增發新股是用來收購金礦,而黃金走勢堅挺的趨勢,必然給公司帶來持續更高的收益,那就是利好。看產生效益和債券利息的利率比較,高很多,債券就比增發還好。增發的好處在於增加公積金,缺點是股本增加參加利益分配的也增加了。如果投資項目的效益不能確定,或者行業趨勢不確定甚至不好,則要特別小心,有可能債券發行和新股增發都會把這個企業拖死。

Ⅱ 上市公司公開發行證券的一般條件和公開發行債券的一般條件有什麼區別

您好,肯定是發股票的條件更高一些的。
歡迎電腦端查看我的信息,望採納!

Ⅲ 《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的條件分別是什麼

發行股票,和發行債券,要求確實不一樣的

Ⅳ 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條件有哪些

公司債券發行條件

根據《證券法》、《公司法》和《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的有關規定,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 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6000萬元;

  • 本次發行後累計公司債券余額不超過最近一期期末凈資產額的40%;金融類公司的累計公司債券余額按金融企業的有關規定計算;

  • 公司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募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 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公司債券1年的利息;

  • 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務院規定的利率水平;

  • 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不存在重大缺陷;

  • 經資信評估機構評級,債券信用級別良好。

不得發行條件

    公司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發行公司債券:

  • 前一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尚未募足;

  • 對已發行的公司債券或其他債務有違約或者遲延支付本息的事實,仍處於繼續狀態;

  • 違反規定,改變公開募集公司債券所募資金的用途;

  • 最近36個月內公司財務會計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或公司存在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 本次發行申請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 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根據《證券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Ⅳ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發行債券

省錢。
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的費用要顯著低於貸款,且很多時候無需抵押物,發行時間也很短。

Ⅵ 請問,發行人與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1、股票性質不同。

從股票方面講:發行人是指擬發行或正在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成功上市的發行人就成為上市公司了。

上市公司增發新股是也被稱作發行人,上市公司發行債券時也可以成為發行人。

2、含義不同。

股票發行是指符合條件的發行人以籌資或實施股利分配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資者或原股東發行股份或無償提供股份的行為。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

3、范圍不同

在特殊情況下,發行人的范圍大於上市公司。

(6)上市公司擬發行債券擴展閱讀:

發行人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

A、政府。中央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或籌措經濟建設所需資金在證券市場上發行國庫券、財政債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等,這些即是國債。地方政府可為本地公用事業的建設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我國目前禁止地方政府發行債券。

B、股份公司。對籌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發行股票是為了達到法定注冊資本從而設立公司;而對已經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而言,發行股票和債券的目的是為了擴大資金來源,滿足生產經營發展的需要。

C、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籌措資金,經過批准可公開發行金融債券。

D、企業。非股份公司的企業經過批准,可在證券市場上發行企業債券籌集資金。

特點:

1、上市公司相對於非上市股份公司對財務批露要求更為嚴格。

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中掛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部分流通,每個國家制度不同),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證交所交易流動。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間他們的問責制度不一樣。

4、上市公司上市具備的條件是:股本部總額達3000萬元以上。

最後,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會資源的權利(如公開發行增發股票)非上市公司則沒有這個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

第四十八條

申請證券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並由雙方簽訂上市協議。

證券交易所根據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的決定安排政府債券上市交易。

第四十九條

申請股票、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實行保薦制度的其他證券上市交易,應當聘請具有保薦資格的機構擔任保薦人。本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適用於上市保薦人。

第五十一條

國家鼓勵符合產業政策並符合上市條件的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第五十二條

申請股票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報送下列文件:

(一)上市報告書;

(二)申請股票上市的股東大會決議;

(三)公司章程;

(四)公司營業執照;

(五)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公司最近三年的財務會計報告;

(六)法律意見書和上市保薦書;

(七)最近一次的招股說明書;

(八)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規定的其他文件。

第五十三條

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審核同意後,簽訂上市協議的公司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公告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

上市條件流程: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程序如下:

一、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股票上市申請

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股票上市,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證券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授權證券交易所根據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核准公司股票上市申請。

二、接受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核准

對於股份有限公司報送的申請股票上市的材料,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應當予以審查,符合條件的,對申請予以批准;不符合條件的,予以駁回;缺少所要求的文件的,可以限期要求補交;預期不補交的,駁回申請。

三、向證券交易所上市委員會提出上市申請

股票上市申請經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後,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交核准文件以及下列文件:

1.上市報告書;

2.申請上市的股東大會決定;

3.公司章程;

4.公司營業執照;

5.經法定驗證機構驗證的公司最近三年的或公司成立以來的財務會計報告;

6.法律意見書和證券公司的推薦書;

7.最近一次的招股說明書;

8.證券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Ⅶ 上市公司及非上公司發行公司債及企業債在要求上有什麼區別謝謝

上市公司發行債券要經過證監會批准 一般都是發公司債 要由保薦人保薦 非上市公司發行債券要經過國家發改委批准 都是發企業債 因為目前公司債試點只限於上市公司 所以非上市公司不能發公司債 企業債不用保薦人 但也需要證券公司承銷 還有很多方面的區別
具體可以看《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關於實施<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改進和加強企業債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推進企業債券市場發展、簡化發行核准程序有關事項的通知》

Ⅷ 上市公司可以發行企業債券或者公司債嗎

可以的。公司債券發行的條件

根據《證券法》、《公司法》和《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的有關規定,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 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6 000萬元;

2.本次發行後累計公司債券余額不超過最近一期末凈資產額的40%;金融類公司的累計公司債券余額按金融企業的有關規定計算;

3.公司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募集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4.最近3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公司債券1年的利息;

5.債券的利率不超過國努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不存在重大缺陷;

7.經資信評級機構評級,債券信用級別良好。

上市公司存在下列情形的,不得發行公司債券:

1.前一次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尚未募足;

2.對已發行的公司債券或者其他債務有違約或者遲延支付本息的事實,仍處於繼續狀態;

3.違反規定, 改變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所募資金的用途;

4.最近36個月內公司財務會計文件存在虛假記載,或公司存在其他重大違法行為;

5.本次發行申請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6.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根據《證券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必須用於核準的用途,不得用於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