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回應垃圾分類問題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回應垃圾分類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6-09 20:23:56

⑴ 垃圾分類上市龍頭股

垃圾分類上市公司包括天奇股份、格林美、華宏科技、東江環保等。

⑵ 垃圾處理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一共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9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大數據 自動匹配,生活垃圾處理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有以下股票。

⑶ 垃圾分類 演講稿

親愛的同事們、可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春光明媚,美好的環境伴隨我們開啟新的一周。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校園,是我們播種希望的田野。
然而,你是否知道,在美麗的深圳,每日生產的生活垃圾有近2萬噸。處理垃圾的方式主要為填埋和焚燒兩種,負責填埋垃圾的垃圾場污水四溢,臭氣熏天,且不講這地方不能再作耕地,焚燒垃圾的投資驚人,簡單地焚燒垃圾還會增加二次污染的危險。垃圾量的快速增長與處理壓力的矛盾日益凸顯!
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如何助力於垃圾處理呢?其實,只有當各式各樣的垃圾混雜在一起時才是垃圾,當我們將其合理分類回收時,它們就會變成寶貝。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每天這么多的生活垃圾,其中30%-40%是具有回收再利用價值的。
有些同學可能會有疑問:回收後的垃圾,真的可以「變廢為寶」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垃圾經過處理後是什麼模樣:一頓廢紙可以再造出800千克好紙,可以挽救17棵大樹。塑料瓶等塑料製品回收後,不但可製成再生塑料產品,更可加工成燃油,再從中提煉汽油、柴油以供使用。你知道嗎,三個廢餐盒就能做出一把學生用的尺子呢!可見,進行垃圾分類的確可以變廢為寶,把「垃圾」變成資源。只要我們把不同類別的垃圾扔進指定的垃圾桶,就已經能幫清潔工人減少大量的處理工作,幫助社會降低巨額成本的同時,還能幫助地球家園減少資源消耗,這是多大的好處呀!
垃圾分類對我們來說,僅僅是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但對我們的家園來說卻是一件大事,因為這是提升資源利用的重要工作,是能為後代造福的偉大事業!我校作為垃圾分類示範學校,更是需要每位華附大運學子用實際行動加入環保的行列。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參與垃圾分類、節能減排行動;讓我們引領時代新風尚,為建設節約型綠色家園出一份力!

⑷ 垃圾、廢物回收再利用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一共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9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雲財經大數據自動匹配,生活垃圾處理概念股的上市公司有以下股票。

(4)上市公司回應垃圾分類問題擴展閱讀:

電子垃圾「以舊換新」:

隨著我國家電進入報廢高峰期,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置問題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為規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回收處理活動,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以及保障人體健康。

2009年2月25日,國務院發布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並於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為有效推動該條例的實施,政府相關部門於2009年5月推出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這對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行業而言,無疑是個異常繁榮的時期。據相關部門統計,該政策保證了80%以上的報廢電器能夠流向正規的處理企業,最大限度促進了廢舊家電的集中回收和處理。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家電「以舊換新」讓消費者可獲10%的財政補貼,除了拉動內需之外,也使廢舊家電的回收體系重新洗牌。

⑸ 上海有關垃圾分類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7月份正式實施,上海垃圾分類執法力度將全面加大,生活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全部納入執法檢查范圍。預計6月底前,上海城管部門將完成1.2萬余個居住小區的垃圾分類指導服務。

近年來,我國加速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全國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到面、逐步啟動、成效初顯,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2025年底前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國盛證券認為,垃圾分類從收集、運輸到處置將全程分類,對應產業鏈中環衛轉運、餐廚垃圾處置、垃圾焚燒領域均有望迎來投資機遇,新增設備購置及裝置建設空間約1600億元。

相關上市公司:

龍馬環衛:主營環衛設備;

維爾利:為餐廚垃圾技術及設備供應商;

瀚藍環境:從事垃圾焚燒業務。

⑹ 關於垃圾分類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您知道這些垃圾它們到哪裡去了嗎?它們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場,然後再送去填埋。

垃圾填埋的費用是高昂的,處理一噸垃圾的費用約為200元至300元人民幣。而僅北京市日產垃圾就有12000噸,目前面積在36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在北京五環路以內有700多處,佔地500多萬平方米,每年在3-5%的速度增加。人們大量地消耗資源,大規模生產,大量地消費,又大量地產生著廢棄物。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1.16一噸,是1979年的4倍。
這么大量的垃圾需要把多少土地變成填埋場?佔地60公頃,日處理量為2000噸的阿蘇衛填埋場僅能處理北京六分 之一 的垃圾,且在第11個年頭就會被填滿。被廢棄的垃圾填埋場不復為耕地,也無法建成生活小區。

目前,被西方國家廣泛應用的另一種垃圾處理方法就是焚燒。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不僅投資驚人,並且會增加二次污染的風險。二惡英這令人談"惡"色變的劇毒致癌物質,就是垃圾焚燒後產生的主要氣體成分之一。

此外,無論填埋還是焚燒,都是對資源無謂的浪費,我們不斷地把有限的地球資源變成垃圾,又把他們埋掉或燒掉,我們將來的子孫在哪裡生存?

難道我們對待垃就束手無策了嗎?其實,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垃圾分類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垃圾分類後被送到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燒所產生的污染,還可以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對於一向勤儉持家的中國人並不陌生。也許你還記得五六十年代回收廢品的情景:牙膏皮攢起來回收,橘子皮用來制葯,生物垃圾用來做堆肥,廢布頭,墨水瓶等等都能得到再利 分類後的垃圾,既避免了垃圾公害,又為工農業提供了原料。

被稱為垃圾生產大國的美國,垃圾分類也逐漸深入公民的生活,走在大街上,各式各樣色彩繽紛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

政府為垃圾分類提供了各種便利的條件,除了在街道兩旁設立分類垃圾桶以外,每個社區都定期派專人負責清運各戶分類出的垃圾。

居民對政府的垃圾分類工作也表示了極大的支持。這不僅表現在他們每個人對垃圾分類的知識耳熟能詳;而且,在這里為垃圾分類處理出錢,就像為能飲用到潔凈的自來水付費一樣天經地義。

垃圾回收作為一種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在許多發達國家,回收產業正在全國產業結構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美國3個城市巴爾的摩、華盛頓和里奇蒙為例,過去回收垃圾每處理1噸需要花40美圓,分類處理以後,這些回收的垃圾在1995年就創造了5100個就業機會。在美國這3個城市只是很小的一個地區,其垃圾回收不僅節約了處理垃圾的費用,而且創造了5億美圓的財富。

垃圾分類不僅是美國那樣的發達國家的時尚,也是不少發展中國家的趨勢。在巴西,許多社區都實行的垃圾分類,這位市長把市政大廳正門口的分類垃圾箱作為該市的榮耀。而附近的二十多個海灘,分類垃圾箱更像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在菲律賓的一些地方,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為清潔自己的生活環境而努力,垃圾分類是這個運動中的主要內容。

不管窮國還是富國,垃圾分類都在成為世界性的潮流,而在著方面曾經世界領先的中國,這好的傳統卻幾乎丟失了。
別人向我們學會了撿,我們卻從人家那裡學會了扔。 我們的生活好了起來,我們便不再吝嗇賣破爛換回的那幾毛錢,寧可把它們當垃圾扔掉。勤儉節約,廢物利用,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似乎已經被頤塹頌謾R災劣誚種械淖試幢涑閃艘蛔健?

我們每個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這一座座的垃圾山不都是我們一家一戶親手堆起來的嗎?

我們又是垃圾的受害者,這些垃圾山吞噬資源和污染環境的後果是要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子孫來承受嗎?

我們更應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垃圾分類來戰勝垃圾公害。
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家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家委會聯系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居民們從未中斷。

作為民間垃圾分類的小小的火種,大乘巷居民的行動燃發了許多公民的熱情,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大學、中小學以及一些退休老人相繼進行垃圾分類嘗試。在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和一位從德國留學歸來的女博士的幫助下,這些"手拉手地球村"的孩子們還用回收換來的錢建立了一所學校。

市民和孩子們的行為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注。宣武區環衛局率先行動,於97年秋開始宣武區垃圾分類回收系統的試點工作。宣武區文明辦和街道以及民間組織地球村給予積極配合。
99年4月23日,宣武區白紙坊的建功南里小區社區像過節一樣熱鬧,中國首家垃圾分類回收系統正式啟動。從這天起,居民將改變垃圾混扔的方式而按照有機類,無機類和棄土類分類投放,政府環衛部門改變混運的方式而分類清運,分揀和回收。它意味著在這里丟失多年的老傳統,終於被揀了回來。

在這場人與垃圾的戰役中,人們把垃圾從敵人變成了朋友。有人曾經把垃圾比喻成放錯地方的資源。讓我們到宣武區再生資源分揀站看一看,垃圾一旦回到應有的位置,會有什麼樣的用處?
每天被我們丟棄的可樂瓶和被稱為白色垃圾的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屬於高分子聚合有機物,如果埋在地下的話,就是100年200年也爛不掉,它還會使土壤板結,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使土壤失去耕種的能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扔掉各種各樣的廢塑料。廢塑料處理後還可製成紐扣、筆筒等用品。廢塑料也是煉油的好原料。有人曾經形象地將它們比作"二次油田"。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

在回收站,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廢紙被送到這里,包括這些不起眼的小紙片……我們知道,好的紙張是用木材造成的,一噸廢紙可再造700公斤好紙,可少砍17棵大樹,還能減少生產紙漿過程中的水污染。

可是由於我國廢紙的回收率還很低,只有20%左右,每年不得不大量進口廢紙 僅96年就進口廢紙137萬噸。大家也許還記得20世紀80年代,轟動一時的"洋垃圾"事件,那一船洋垃圾就是打著進口廢紙的旗號混進來的。

洋垃圾被趕走了,卻留下了反思,我們為什麼要從別的國家進口廢紙來做造紙的原料?為什麼我們不能最大限度的回收廢紙,而是聽任他們混在垃圾里埋掉或者是燒掉?中國的林木資源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中國的江河湖泊已由於早制的污水排放而嚴重污染。如果按照每人每周扔掉各種廢紙平均半公斤的話,那麼僅北京一個城市一周就要扔掉廢紙6000多噸。

中國有著回收廢品的歷史傳統,我們過去回收廢物,或許只是受貧困經濟制約的不得已的手段;在逐漸富裕的今天,我們回收廢紙,則是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和行動。因為我們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撿回來的不止是一張張的廢紙,那是我們的子孫安身立命的森林和河流。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時候才是垃圾,一旦分類回收就都是寶貝,就連那種被成為微型殺手的廢電池也是可以被化害為利的。在這個不起眼的照相館,我們看到這樣的廢電池回收箱。而我們生活中用的電池,一般都含有汞或鎘等有毒的重金屬,這些重金屬如果留在地下就很容易通過雨水的淋溶,進入到地下水當中。

這種污染是很難排除,生物學半衰期大概是30年,也就是你30年才能排出一半。因此這個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廢電池裡含有多種有用的金屬礦才,回收利用的價值很高。
正因為廢電池有嚴重的危害和特別的回收價值,許多國家嚴禁它們在與垃圾混置,日本的社區專門有這種黃色的桶,將紐扣電池等分別投放。

從97年以來,北京的一些市民和學生也行動起來,自發自覺地分類投放和搜集廢電池,人民大學的青年志願者還幫助京城一家連鎖店設置了廢電池回收箱。
作為對公民運動的積極回應,北京市環衛局成立了專門的廢電池回收點,對廢電池進行回收並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你知道什麼是生物類垃圾嗎?生物垃圾就是剩飯生菜,蛋殼果皮,采幫菜葉一類的廚房垃圾 。這些看似無奇的廢物可以作什麼呢,原來它們卻可以用來製造很好的有機肥料。像槐柏樹小區里這台大納夢生物垃圾處理機,就可以將生物垃圾烘乾,粉碎,製成高效的有機肥料。居民可以用它種花養草。

用他們施種出的蔬菜,比起化肥食品來,既安全又健康,在超市還挺受歡迎。生物垃圾通常佔了垃圾總量的40%,如果他們都能變成有機肥,既省下用做填埋場的土地,又節約運送他們的車輛和能源,還防止他們滋生蚊蠅和細菌。有關專家商量建議政府在所有的小區安裝上生物垃圾處理機並在新建小區建立處理生物垃圾的工作房。

⑺ 關於垃圾分類的資料

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

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和塑料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為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資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

(7)上市公司回應垃圾分類問題擴展閱讀:

當前形勢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

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項消費增加了。據統計,1979年全國城市垃圾的清運量是2500多萬噸,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運費是1.16元/噸,是1979年的4倍。經過高溫焚化後的垃圾雖然不會佔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資驚人,難道我們對待垃圾就束手無策了嗎?辦法是有的,這就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產生效果

中國大陸90%以上可以利用的廢棄物,卻被填埋或焚燒掉。比如每年15億多噸建築垃圾,再生利用的僅有幾千噸,而實現最大利用的前提便是垃圾分類。不過,杭州從2000年便成為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後來不了了之。

2010年3月25日再次啟動垃圾分類試點,將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別對應紅色、藍色、綠色以及黃色四種顏色垃圾桶,並免費提供可降解的廚余垃圾垃圾袋。垃圾分類已經覆蓋了杭州98%的生活小區,一年93萬噸垃圾進入可回收渠道,但推行情況卻並不樂觀,倒是讓各種顏色的垃圾桶佔了風頭。

環衛部門和一些相關專家提出,要真正使得垃圾分類成為長效機制,不僅要「政府重視,財政投入,科技支撐,文化引領,民眾參與」五手聯動,更需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文化、教育等手段多管齊下,共同推進,以此實現全社會的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可持續發展。

分類原則

1.分而用之

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製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

2.因地制宜

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

3.自覺自治

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范,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

4.減排補貼 超排懲罰

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准,低於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

⑻ 垃圾處理概念股有哪些 垃圾處理概念股龍頭一覽

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一共有13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9家生活垃圾處理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生活垃圾處理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 高能環境、哈投股份、華光股份 中誕生。

⑼ 垃圾分類利好什麼股票

滬深兩市生活垃圾分類概念股票(生活垃圾分類概念上市公司,龍頭股,受益股)有龍馬環衛、啟迪桑德、高能環境、富春環保、國禎環保、中國天楹、城投控股、泰達股份、華光股份、杭鍋股份、哈投股份、盛運環保、科融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