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球公司與跨國公司、多國公司的區別
1、內涵不同
(1)全球企業
全球企業是一種新型的,打破國與國界線的聯合企業。它要求領導層國際化,領導成員和經理人員由不同國家的人員擔任。
(2)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3)多國公司
多國公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資本組成的大企業聯盟。
2、形式特點不同
(1)全球企業
全球企業將研究部門設在注冊國以外地區,並實現了范圍的經濟性。
(2)跨國公司
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3)多國公司
一般採取發行新股票、互換股票和創辦獨立混合公司等辦法組成。
(1)跨國公司和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跨國公司經營特點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鬆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後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後的再生產過程;
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動,並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於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
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
⑵ 如果爆發世界大戰,那麼跨國公司,上市公司怎麼辦工廠在哪就歸誰了
理論上說是這樣的,畢竟戰爭弱肉強食,沒有什麼規則和道理可講!
⑶ 跨國公司是否必須上市
「必須」兩個字嘛,國家法律沒有規定,而且國際貿易慣例也沒有規定。所以不是必須的。美國「瑪氏」就是不上市的跨國公司,它在全球65個國家有210多個分支機構,年銷銷售額超過210億美元。
但是,這樣的公司太少了。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企業在沒有實力跨國之前就已經為了發展需要上市了。因為上市好處真的太多了。上市是企業融資的有效手段,而且能降低資金籌集成本,多少小企業想上市籌資都沒符合條件。而跨國企業更是難以單憑私底下籌資或者向銀行貸款籌資就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上市除了籌集資金外還有很多好處,這里就不展開講了。
綜上,「必須」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但是上市對跨國企業有諸多好處。
⑷ 跨國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區別
跨國企業,在許多國家開展經營業務的企業集團。不一定在中國有業務或分公司。
外資企業,注冊在中國大陸,其全部或部分股東是中國大陸以外的法人或自然人。其股東可能是跨國企業集團或其分支,可能是外國人,可能是中國人控制的外國公司。
比如:2005年前的印度米塔爾公司,在中國沒有開展業務,所以不是中國的外資企業,但卻是跨國企業,因2005年前米塔爾在印度、歐洲、美國都有經營。最近幾年米塔爾在中國大陸設立辦事處、子公司、分公司,所以那些辦事處子公司分公司就是外資企業。
又比如:北京市中國移動公司,它的母公司是香港中國移動,所以北京市中國移動公司就是外資企業。同理,各地的中國移動分公司都是外資企業。
各地中國聯通分公司,中國電信分公司也因為同樣的原因,是外資企業。
中國電信集團、中國聯通集團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區域沒有開展經營業務,所以不是跨國企業。
⑸ 中國上市跨國公司名錄
英特爾、放寬視界、過子旗下
⑹ 中國境外上市公司有哪些
1、阿里巴巴。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23日上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1500億元身家成功登頂中國首富。
2、京東。
美國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D」,開盤報價為21.75美元,較發行價19美元上漲14.47%,市值達到約297億美元。
3、愛奇藝。
2019年2月22日晚間,愛奇藝交出了在美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2018財年,愛奇藝實現營收2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受該消息影響,美股開盤後,愛奇藝股價大漲。
4、網路。
北京時間2005年8月5日晚11點40分,中文搜索網路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納市第22隻中國概念股。幾個小時之後,這個納市的新面孔便改寫了中國股的江湖位次,發行價27美元的網路,上市當天便以66美元高開,並直線上闖至151.21美元,收盤於122.54美元。
5、騰訊音樂。
2018年12月12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騰訊音樂)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開盤價為每股13美元,最終報收每股1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69%。
⑺ 跨國公司與全球性公司的區別
跨國公司與全球性公司的區別如下:
1、認股權證和股份期權不同
跨國公司等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應當考慮其稀釋性。 計算統賬結合,作為分子的凈利潤金額不變;
而全球性公司的調整項目為按照本准則第十條中規定的公式所計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同時還應考慮時間權數。 當期發行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應當自認股權證或股份期權的發行日起計算。
2、可轉換公司債券不同
對於跨國公司,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分子的調整項目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等的稅後影響額;
而全球性公司的調整項目為假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當期期初或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的股數加權平均數。
3、范圍不同
跨國公司包括凈利潤扣除了非經常損益後得到的每股收益。
而全球性公司包括那些一次性的資產轉讓或者股權轉讓帶來的非經營性利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全球性企業
網路-跨國公司
⑻ 國外公司和跨國公司的區別
國外公司
外國公司是相對本國公司所稱。外國公司是非依所在國(東道國)國家法律並非經所在國登記而成立的、但經所在國政府許可在所在國進行業務活動的機構。外國公司均為外國總公司在他國設立的分公司,對其總公司來說,稱為國外分公司,而對分公司業務活動所在國來說,則稱之為外國公司。
外國公司在得到所在國的認許或批准、並辦理必要的登記手續之後即可在該國營業。一般來說,各國都允許外國公司在其境內開展業務活動,並適用普通公司法,但其業務范圍有所限制。
外國公司是相對於本國公司而言的,區分兩者的關鍵在於公司國籍的確定,凡是具有本國國籍的公司是本國公司,凡是具有外國國籍的公司是外國公司。所謂外國公司分支機構,是指外國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規定,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以外國公司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機構。
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的法律特徵
⒈外國公司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律地位。
中國《公司法》第203條規定:外國公司屬於外國法人,其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不具有中國法人資格。外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進行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⒉外國公司分支機構必須依照中國法律,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並受中國法律的保護和管轄。
中國第204條規定:經批准設立的外國公司分支機構,在中國境內從事業務活動,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不得損害中國的社會公共利益,其合法權益受中國法律保護。
跨國公司:
跨國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稱多國公司(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國際公司(International Firm)、超國家公司(Supernational Enterprise) 和宇宙公司(Cosmo-corporation)等。70年代初,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組成了由知名人士參加的小組,較為全面地考察了跨國公司的各種准則和定義後,於 1974年作出決議,決定聯合國統一採用「跨國公司」這一名稱。
跨國公司主要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企業,以本國為基地,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世界各地設立分支機構或子公司,從事國際化生產和經營活動的壟斷企業。
主要特徵
1、一般都有一個國家實力雄厚的大型公司為主體,通過對外直接投資或收購當地企業的方式,在許多國家建立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2、一般都有一個完整的決策體系和最高的決策中心,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雖各自都有自己的決策機構,都可以根據自己經營的領域和不同特點進行決策活動,但其決策必須服從於最高決策中心;
3、一般都從全球戰略出發安排自己的經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尋求市場和合理的生產布局,定點專業生產,定點銷售產品,以牟取最大的利潤;
4、一般都因有強大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快速的信息傳遞,以及資金快速跨國轉移等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國際上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5、許多大的跨國公司,由於經濟、技術實力或在某些產品生產上的優勢,或對某些產品、或在某些地區,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壟斷性。
通過直接投資、轉讓技術等活動,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或與當地資本合股擁有企業的國際性公司。也叫多國公司。
經營特點
跨國公司作為在國內外擁有較多分支機構、從事全球性生產經營活動的公司,與 國內企業相比較,是有其一些區別的。這些區別表現在:
1.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以國際市場為導向的,目的是實現全球利潤最大化,而國內企業是以國內市場為導向的。
2.跨國公司是通過控股的方式對國外的企業實行控制,而國內企業對其較少的涉外經濟活動大多是以契約的方式來實行控制。
3.國內企業的涉外活動不涉及在國外建立經濟實體問題,國內外經濟活動的關系是鬆散的,有較大偶然性,其涉外經濟活動往往在交易完成後就立即終止,不再參與以後的再生產過程;而跨國公司則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領域,全面進行資本、商品,人才、技術、管理和信息等交易活動,並且這種「一攬子」活動必須符合公司總體戰略目標而處於母公司控制之下,其子公司也像外國企業一樣參加當地的再生產過程。所以,跨國公司對其分支機構必然實行高度集中的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