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與非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與非上市公司財務分析除了數據公開與否外,其他沒有什麼區別。
②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所面臨的財務困境有哪些異同
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要對外公開的,而且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管理規范來進行,非上市公司的 財務數據可以不對外公開。
從融資成本上分析:企業的融資選擇與融資成本有著密切的關系。 股權融資成本包括 股利和發行費用。
(1)公司的稅後利潤需要扣除 10%法定公積金和 5%~10%的公益金,才能用於分配,故股利最多隻能是每股收益的 85%。按我國前幾年證券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50 倍計算,則每股收益為(1/50)*85%=1.7%.。再者,我國關於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沒有「硬約束」 ,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紅。
(2)股票發行費用目前大盤股發行費用大約為籌集資金的 0.6%~1%,小盤股大約為 1.2%,配股的承銷費用為 1.5%,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的發行成本 大約在 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業債券的利率最高限度,分別為 3.78%和 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銀行借款年利率,分別為 5.85%、5.94%和 6.03%。
(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慮分紅的前提下, 企業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成本, 股權自然成為上市公司的理性選擇(發達國家的市盈率一般為 10~20 倍,股權融資成本比我國高的多)。但如果考慮其他潛在成本, 特別是股權融資所帶來的市場負面效應和控制權收益的損失,如果新股融資不能帶來超額收益以抵償這些風險和成本,上市公司就會放棄股權融資而選擇其他融資方式。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
③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會呈現出哪些不同的特徵
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要對外公開的,而且要按照上市公司的管理規范來進行,非上市公司的 財務數據可以不對外公開。
從融資成本上分析:企業的融資選擇與融資成本有著密切的關系。 股權融資成本包括 股利和發行費用。
(1)公司的稅後利潤需要扣除 10%法定公積金和 5%~10%的公益金,才能用於分配,故股利最多隻能是每股收益的 85%。按我國前幾年證券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50 倍計算,則每股收益為(1/50)*85%=1.7%.。再者,我國關於股利的政策上的缺陷使股利成本沒有「硬約束」 ,上市公司可以低比例分配,甚至不分紅。
(2)股票發行費用目前大盤股發行費用大約為籌集資金的 0.6%~1%,小盤股大約為 1.2%,配股的承銷費用為 1.5%,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的發行成本 大約在 3.2%左右。而目前三年期和五年期的企業債券的利率最高限度,分別為 3.78%和 4.03%,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銀行借款年利率,分別為 5.85%、5.94%和 6.03%。
(3)由此可看出,在不考慮分紅的前提下, 企業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成本, 股權自然成為上市公司的理性選擇(發達國家的市盈率一般為 10~20 倍,股權融資成本比我國高的多)。但如果考慮其他潛在成本, 特別是股權融資所帶來的市場負面效應和控制權收益的損失,如果新股融資不能帶來超額收益以抵償這些風險和成本,上市公司就會放棄股權融資而選擇其他融資方式。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
④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制度的區別是:
1、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比非上市公司的更加嚴格,更加規范。因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是對外公開的,需要做到真實嚴謹;而非上市公司大多為私企,財務報表是不對公開。
2、上市公司的財會組織體系及機構設置會很完善,設立會計機構負責人崗位,負責和組織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會計機構負責人由董事會按規定的任職條件聘用或解聘;而非上市公司大多隻有會計崗位一致。
3、上市公司會有內部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制定財務指標分析方法,定期檢查財務指標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和原因;而非上市公司未必做到這一點。
⑤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具體區別
1、定義不同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管理是否集中
上市公司股權分散,管理起來麻煩,管理不集中。
非上市公司股權不外放,管理起來集中,容易管理。
3、股東在實踐中是否被認可
上市公司知名度高對外來說,知名度高,公信度高。
非上市公司在實踐中股東被認可的程度要遠低於上市公司,且信用度也相對低。
(5)財務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與普通公司的區別:
1、上市公司相對於非上市股份公司對財務批露要求更為嚴格。
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中掛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部分流通,每個國家制度不同),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證交所交易流動。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間他們的問責制度不一樣。
4、上市公司上市具備的條件是:股本部總額達3000萬元以上。
5、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會資源的權利(如公開發行增發股票)非上市公司則沒有這個權利。
⑥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股份制公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主要有以下幾點:
1、上市公司相對於非上市股份公司對財務批露要求更為嚴格
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證券交易所中掛牌自由交易流通(全流通或部分流通,每個國家制度不同),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證交所交易流動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間他們的問責制度不一樣
4、上市公司上市具備的條件是:公司開業已3年以上;其股本部總額達5000萬元以上;持有股票值達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
最後,上市公司能取得整合社會資源的權利(如公開發行增發股票)非上市公司則沒有這個權利。
⑦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和非上市公司的區別
才報表的格式和要求上來說是一樣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報表披露的要求要嚴格的多,一般公司由於股東是內部的,所以都信息披露沒有要求那麼嚴格,但是上市公司的報表,有廣大的股民,所以證監會有很多明確的要求上市公司在報表中必須披露的信息
⑧ 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與非上市公司的區別
1、總賬會計是會計崗位,一般是由會計主管擔任。各個公司崗位設置有所不同,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也有所區別,因此不能以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進行區別。
2、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會計工作最大的區別是:上市公司必須按照企業會計准則進行會計核算,而非上市公司目前沒有這樣的強制要求;上市公司要編制財務報告有季報、半年報、年報(包括合並報表),而非上市公司一般只編制年報,甚至不編制財務報告。
⑨ 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會計工作區別
其區別就在與股份公司與其他性質的公司的區別.其實質沒有太大的區別.
作為財務和會計制度,都是中國的會計准則,在國內是沒有大區別.
只是上市公司的的財務報表有規定的格式和說明要求.
找一份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