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總資產和總市值是什麼關系為什麼滬市所有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和總市值相差哪么多
簡單的說,
總資產是有實物的+牌子(無固定資產),可以有公司隨意使用調配的。
總市值是有部分沒有實體經濟的(主要是股票)。
股票是按需求換算出來的。但公司不能都拿走全部的錢(有規定的)。
可以說,就是本來值1元的東西+牌子(可信度),賣股票放大後,可以定為市值3元(或更高),賣的人拿到錢再投資,(賣的人拿到的錢多少,在於股票多少和價格多少)
還有其實上市公司,就像在放大鏡里看東西一樣的原理。
『貳』 現在很多股票都上漲了很多,是不是那些上市公司都會增長很多資產
股票都上漲了很多,並不代表上市公司都會增長很多資產的,上市公司的資產是隨著企業發展壯大,效益增加而增加的。
股票有些時候並不能代表上市公司的真實的價值。只有在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里,股票才能正真體現出上市公司的價值。中國股市還很不成熟。
買股票的錢也不歸上市公司控制的,是在各個參與買賣股票的股東之間來回轉移,包括每一個股民。也就是財富在分配。
『叄』 為什麼全資子公司增加15億總資產。母公司總資產幾乎不變
子公司增加的這部分資產是母公司投入的吧!
所以合並報表中給抵消了,
至於母公司的賬面,母公司的長期投資增加,投出的部分資產減少,一增一減,母公司的賬面當然沒變化
『肆』 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後,總資產和凈資產通常都大幅增加,而收入和凈利潤卻沒有相應增加。原因是什麼
不止是創業板的股票,任何一個首發上市的公司新股上市後都是這樣的。原因是發行新股一般是溢價發行,發行價高於原來的每股凈資產,這樣新股發行後的總資產和凈資產由於新資產注入而變大。這些發行獲得的資產只是在公司資產上增加了,並沒有帶來收入和利潤,當然收入和凈利潤不會增加,要增加收入和凈利潤需要公司去賺才能有啊。
『伍』 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和凈資產的規模及其變化趨勢背後的戰略意義如何
公式:總資產=凈資產(權益資本)+負債
一般來說,總資產和凈資產當然是越多越好,這意味著公司越來越有錢,但要看這錢從哪兒來。
比如,總資產增加,你要看是凈資產增加了,還是負債增加了。
若是凈資產增加,要看是增發股票了還是利潤增加了,利潤是放入盈餘公積里還是要分紅;負債增加了,要看債務的健康程度,是有息負債還是無息負債。
這個提問太寬泛,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陸』 上市公司當年總資產在增加很多,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相比於去年怎麼會減少呢
不知道你問的是什麼意思,資產增加不必然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啊
『柒』 上市公司的總資產是怎麼計算的
(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企業總資產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遞延稅項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 。
確認為資產的標准:
一、該項資源的所有權。比如向外單位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資產就不是本單位的資產,因為這項資產的所有權不屬於企業。
二、該項資源是否為本單位所擁有或能夠控制。比如向外單位支付了貨款,但貨物尚未發出,這批貨物就暫時不能確認為企業的資產。因為這批貨物還尚未由企業擁有或控制。
三、該項經濟資源能否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比如一些已經報廢的機器設備,已不能為單位帶來經濟利益,就不能在會計上確認為資產。
(7)上市公司當年總資產在增加很多擴展閱讀: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資產平均總額X100%
表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通過對該指標的深入分析,可以增強各方面對企業資產經營的關注,促進企業提高單位資產的收益水平。
一般情況下,企業可據此指標與市場資本利率進行比較,如果該指標大於市場利率,則表明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財務杠桿,進行負債經營,獲取盡可能多的收益。
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投入產出的水平越好,企業的資產運營越有效。
『捌』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報表中總資產不等於負債加股東權益
不是有意外損失和意外收入嗎比如罰款和貨物丟失
『玖』 上市公司市值和公司實際總資產之間的意義
市值=當日股票的市場價格*發行股票數量
總資產=資產+負債
通常市值會因為股票市場股票價格的波動,所以每日的市值也就會不同.一年365天,天天在變.
而總資產一般是根據每季度的財務報表,相應的變動.也就說一天只變四次.
我要提醒一下提問者,不須要花費心思在上市公司市值和公司實際總資產的上面.沒有任何意義.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巴菲特說:賺錢才是硬道理 A股挖掘潛力股有竅門 我想買入企業的基本標准之一是:顯示出有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
對公司經營管理業績的最佳衡量標准,是能否取得較高的權益資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我寧願要一個收益率為15%的資本規模1000萬美元的中小企業,也不願要一個收益率為5%的資本規模1億美元的大企業。
『拾』 一家上市公司的總資產和凈資產的規模及其變化趨勢背後的戰略意義如何
第一大點,總資產、凈資產都增長:公司肯定實行的是增長型戰略,擴大投資,增加產品銷售,開拓市場,可能還實現一體化戰略;如果凈資產增長率高於總資產增長率,那財務戰略是去杠桿化的內生增長戰略(不考慮增發);如果凈資產增長率低於總資產增長率,財務主要是加杠桿的外生增長戰略。第二大點:如果總資產保持不變,則為維持戰略。第三大點,總資產減少嗎,則為收縮戰略。凈資產增長減少情況要與總資產進行比較,方式同第一大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