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如何避稅
其實不光是開曼群島,還有BVI、百慕大、塞席爾等所有離岸群島國家,都被稱為「避稅天堂」,國內企業都比較喜歡在這些離岸群島注冊公司,除了成立公司要求低、少管制、公司信息保密以外,最大的目的莫過於題主提到的——避稅!!!
那麼企業是如何通過注冊離岸群島離岸公司實現合理避稅的呢?
企業利用離岸群島注冊公司進行避稅的方式:
【第一種情況】就是利用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在離岸群島注冊一個公司之後,再到中國來投資,這樣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內享受中國的優惠稅率,從而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利用在離岸群島注冊空殼公司,大量製造關聯交易,利用關聯交易將中國境內的企業利潤轉移到殼公司,而在離岸群島注冊的殼公司幾乎不用交稅,這樣就間接地逃避了稅負、提高了公司利潤。
Ⅱ 遞延所得稅資產增加和凈利潤增加的關系是怎樣的
如果一項費用的一部分被列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則會消耗一部分成本費用,使得費用比原來減少了,所以利潤肯定會增加。如果一項費用列了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會增加一部分費用,增加了成本費用,利潤就會減少。
1、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 是未來預計可以用來抵稅的資產,遞延所得稅是時間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在納稅影響會計法下才會產生遞延稅款。 是根據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及適用稅率計算、影響(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金額。
2、凈利潤: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准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2)稅費侵蝕上市公司利潤擴展閱讀: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會計科目:
1、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所得稅准則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的所得稅資產。根據稅法規定可用未來年度稅前利潤彌補的虧損產生的所得稅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2、本科目應當按照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等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3、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主要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和暫時性差異相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是將來可用來抵稅的部分,是應該收回的資產,所以對應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對於影響利潤的暫時性差異,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所得稅費用」。
例如,會計折舊小於稅法折舊,導致資產的賬面價值大於計稅基礎,如果產品已經對外銷售了,就會影響利潤,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當期的所得稅費用。如果暫時性差異不影響利潤,而是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則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應該調整資本公積。
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照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公允價值產升高了,會計上調增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並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因為不影響利潤,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而應該調整其他綜合收益。
Ⅲ 企業所得稅的發展趨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第11項行動計劃中指出,由於缺少准確的公司所得稅統計數據,衡量和監控BEPS規模以及BEPS行動計劃實施的最終效果受到限制。為此,OECD於今年發布《公司所得稅統計報告》(以下簡稱《所得稅報告》),對近百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司所得稅收入、公司所得稅法定稅率、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和創新相關的稅收激勵措施這四類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這份報告是基於OECD和BEPS包容性框架國家合作的工作成果,對於分析公司所得稅全球發展趨勢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公司所得稅收入比重上升
《所得稅報告》收錄了OECD成員國1965年~2016年、非OECD成員國1990年~2016年,共計88個國家(或地區)的公司所得稅收入數據。公司所得稅收入佔一國(或地區)稅收總收入的平均比重從2000年的12%上升至2016年的13.3%,公司所得稅收入佔一國(或地區)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平均比重從2000年的2.7%上升至2016年的3%。上述兩項指標的變化顯示,公司所得稅收入於2007年達到峰值,在2009年~2010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現大幅下降。
OECD分析認為,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自然資源稟賦不一、公司與稅基規模也不盡相同,是造成各國(或地區)公司所得稅收入占稅收總收入、GDP的比重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因此OECD指出,不應把這些差異簡單歸結為BEPS的原因。
法定稅率呈下降趨勢
OECD統計了94個國家(或地區)2000年~2018年的公司所得稅法定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平均法定稅率自2000年的28.6%下降至2018年的21.4%。其中,OECD成員國的平均法定稅率降幅最大,為8.5個百分點,從2000年的32.2%下降至2018年的23.7%。其次是14個非洲國家的平均法定稅率,下降了7.3個百分點,從2000年的34.4%下降至2018年的27.1%。在94個國家(或地區)中,有超過60%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定稅率在2000年時高於30%,而到了2018年只有20%。2017年~2018年,公司所得稅法定稅率降幅最大的國家是美國和法國,分別是13.07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需要指出的是,2005年~2009年,英屬維爾京群島、根西島、澤西島和英屬馬恩島等地區將原先已經非常優惠的公司所得稅法定稅率先後降為零稅率。
OECD分析認為,企業的所得稅負擔受多重因素影響,法定稅率並不是決定性因素。所得稅體系是相當復雜的,與很多國家(或地區)的政府對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居民企業與非居民企業給予不同的稅收待遇相關。
有效稅率低於法定稅率
相對於法定稅率,有效稅率(實征稅額占征稅對象數額的比重)可以更好地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稅制競爭力,一般採用前瞻性測演算法對有效稅率進行計算。OECD在分析了74個國家(或地區)後,發現2017年各國(或地區)的公司所得稅有效稅率平均比法定稅率低1.1個百分點,原因是各國(或地區)政府普遍對研發活動予以稅收激勵,此外有55個國家(或地區)實行了公司所得稅稅前加速折舊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OECD採用兩類指標衡量一國(或地區)對企業研發活動的稅收激勵,一類可稱為「直接資助」,是政府直接資助企業研發活動;另一類可稱為「稅收支持」,是政府對不同規模和盈利水平的企業的研發活動予以稅收減免。《所得稅報告》顯示,近年來各國(或地區)政府廣泛把稅收激勵作為一種政策工具,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2018年,有30個OECD國家對企業研發活動予以稅收減免,而在2000年只有19個國家。2016年OECD國家的直接資助金額達到450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70%。大多數國家把直接資助和稅收減免結合起來一起使用。此外,有18個OECD國家對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特別提供稅收返還或類似的稅收激勵政策,代表國家有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法國。
中國繼續加大稅制改革力度
《所得稅報告》也提及中國,中國企業所得稅的法定稅率為25%,在94個被統計的國家(或地區)中居於中等水平。
中國近年來陸續推出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提高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等稅收激勵政策措施,大幅減輕了企業稅負,優化了稅收營商環境。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改善最為顯著,中國的營商環境排名從上期的第78位升至第46位,提升了32位。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競爭環境,需要繼續加大稅制改革力度,針對性地制定和實施企業所得稅結構性改革措施,全面提升中國稅制的國際競爭力,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Ⅳ 通貨膨脹到底要加稅還是減稅
通貨膨脹的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因此要抑制通貨膨脹就要降低社會總需求,而增加社會總供給。
那到底要如何在稅收上做文章呢?
我個人的理解是政府所謂的加稅和減稅都是有不同的針對性的,也就是加稅和減稅的群體不同。
加稅是針對個人的,如加征或提高個人所得稅,這樣可以有效抑制需求;減稅是針對企業的,如降低企業所得稅,這樣可以減輕企業負擔,刺激企業擴大生產,以增加供給。在供給和需求的一漲一落之間,通貨膨脹就可以被有效的抑制住了。
例:對於當前正處於激烈討論中的財稅政策,曾為香港特區政府、新加坡政府創立財稅政策模型的新加坡交易所總裁顧問汪康懋博士有著獨到的看法。他認為當前稅收不利於企業的競爭力和國民經濟發展,並提出了一個新稅收方案,其重點是降低企業稅負,將「生產型」增值稅轉換為「消費型」增值稅,將企業所得稅率從33%降至25%,取消利息稅,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800元升至1200元。 為保持財政預算盈餘,建議徵收若干新稅種,如煙草稅、娛樂稅、博彩稅、消遣稅、離境稅,此新稅收方案可貢獻盈餘2410億元。
Ⅳ 開曼群島注冊公司如何避稅
光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是無法避稅的,開曼群島,百慕大等避稅天堂國家雖然不對本國公司徵收企業所得稅,但問題是除非你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只在開曼群島國內經營業務,否則如果你用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從其他大部分國家(如中國)獲得收入。
在你享受開曼群島免徵企業所得稅之前,那些收入就已經被中國的稅務機關徵收了企業所得稅了,而且中國的稅務機關還很有可能就支付給開曼群島公司的款項徵收源泉扣繳的預提稅。因此,如果僅在中國運營,設立一家開曼群島公司通常情況下做不到合法避免中國稅。
因此,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是可以避稅,但是不是單純的設立一家公司就可,還需要根據收入的來源地及屬性,以及當地稅法的相關規定來整體進行判斷。
另外想提醒題主一下,通常情況下,只有進行跨國貿易,才有通過在不同國家/地區設立公司以進行稅務籌劃(如通過使用開曼群島公司),從而合理避稅的空間(不過這也是oecd最近提出的打擊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項目(beps)重點關注的方面)。
僅在一個國家經營業務,即使使用在另一個國家設立的公司,也沒有太大的籌劃空間。
Ⅵ 為什麼美國反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規則
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是指利用不同稅收管轄區的稅制差異和規則錯配進行稅收籌劃的策略,其目的是人為造成應稅利潤「消失」或將利潤轉移到沒有或幾乎沒有實質經營活動的低稅負國家(地區),從而達到不交或少交所得稅的目的。
Ⅶ 某隻股票的「退市」是什麼意思是不流通了嗎那有這只股票的股民怎麼辦
1.退市即退出證券交易所交易市場,不再在交易所掛牌交易;
2.流通還是要繼續流通的,只不過是轉到三板市場,也就是常說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根據不同的股票資質,每周有一天、三天、五天三種交易方式,採用集合競價,即一天只能有一個成交價;
3.持有退市股票的股民要先在主辦券商那裡登記(一般不用親自去),然後參與三板市場的交易就行了。
Ⅷ 利潤分配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很對
利潤分配是權益類科目,二、本科目應當分別「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轉作股本的股利」、「盈餘公積補虧」和「未分配利潤」等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外商投資)還應分別「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中外合作經營)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應在本科目設置「利潤歸還投資」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企業(金融)按規定提取的一般風險准備,應在本科目設置「提取一般風險准備」明細科目進行核算。
三、利潤分配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按規定提取的盈餘公積,借記本科目(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貸記「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科目。
企業(外商投資)按規定提取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借記本科目(提取儲備基金、提取企業發展基金、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貸記「盈餘公積——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企業(金融)按規定提取的一般風險准備,借記本科目(提取一般風險准備),貸記「一般風險准備」科目。
(二)企業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或投資者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借記本科目(應付現金股利或利潤),貸記「應付股利」科目。
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決議,分配給股東的股票股利,應在辦理增資手續後,借記本科目(轉作股本的股利),貸記「股本」科目。如其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
企業用盈餘公積彌補虧損,借記「盈餘公積——盈餘公積補虧」科目,貸記本科目(盈餘公積補虧)。
企業(金融)用一般風險准備彌補虧損,借記「一般風險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一般風險准備補虧)科目。
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在經營期間用利潤歸還的投資,應按實際歸還投資的金額,借記本科目(利潤歸還投資),貸記「盈餘公積——利潤歸還投資」科目。
四、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全年實現的凈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本科目,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本科目(未分配利潤),為凈虧損的,做相反的會計分錄;同時,將「利潤分配」科目所屬其他明細科目的余額轉入本科目的「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結轉後,本科目除「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外,
五、本科目年末余額,反映企業歷年積存的未分配利潤(或未彌補虧損)。
Ⅸ 什麼是稅基侵蝕
實際稅基與潛在稅基的接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