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數粉飾財報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數粉飾財報

發布時間: 2021-06-09 01:05:57

1. 求上市公司財報粉飾案例

你得界定什麼是「粉飾」。在符合相關會計處理的情況下,比如為了平滑利潤,做一些合法的調整,也可以叫粉飾。
「粉飾」得過分了,就可能違規了,變成「財務作假」。
最近的例子,有:萬福生科、紫光古漢、ST天潤(00.SZ)、承德露露(000848.SZ)、彩虹精化(002256.SZ)、振東制葯(300158.SZ)、美達股份(000782.SZ)等等

2. 為什麼中國上市公司熱衷於粉飾財務數據

為了讓股票漲價啊。
股票價格上去了,公司內部持有該股票的人自然賺錢了嘛。
國外的當然是了,比如安然

3. 財務舞弊和財務報表粉飾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財務舞弊」從上世紀90年代末為我們所熟知,美國《審計准則公告第16號》明確規定,舞弊就是故意編制虛假的財務報表。中國《獨立審計具體准則第8號》中對舞弊定義為導致會計報表產生不實反映的故意行為。財務舞弊按舞弊主體可以分為管理層舞弊和員工層舞弊,按舞弊目的可以分為惡意舞弊和善意舞弊。財務報表粉飾手段(一)利用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手法調節利潤這種手法通常為上市公司與母公司或其他關聯方所用,他們通過實物資產、股權置換的方式,達到其增加利潤的目的。譬如,世茂股份公司與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的決議,同意公司以所持有的上海世茂國際廣場有限責任公司18.375萬股權及現金6792萬元,與參股公司世茂建設所持有的上海世茂湖濱房地產有限公司50萬股權進行置換。如此一置換,世貿股份2003年年度業績同比猛增25倍。(二)利用調節營業外收入或補貼收入粉飾年報這是ST公司慣用的手法。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它不是由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它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對利潤的影響是暫時的,所以,營業外收入常常成為利潤的「調節器」。(三)利用對存貨價值的調節進行利潤操縱首先,存貨計價的方法不同,對企業財務狀況、盈虧情況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期末存貨計價過高或期初存貨計價過低,當期收益都可能因此而增加,反之亦然。所以,存貨計價方法的變更可以產生一定的利潤調整空間。其次,有的企業採用定額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時,將產品定額成本差異在產品和庫存產品之間分攤,本期銷售產品卻不分攤,以降低本期銷售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虛列存貨或隱瞞存貨的短缺或毀損,從而達到虛增本期利潤的目的。這樣的做法,雖然使上市公司當年的財務報表好看了,但卻為其今後的發展前景蒙上了陰影。(四)利用調節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粉飾年報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被稱為會計報表中的「垃圾桶」和「聚寶盆」,前者隱瞞潛虧,後者隱瞞利潤。年報不實的上市公司在應收款或其他應收款方面做文章,從而達到虛增利潤目的的手法屢見不鮮,一些上市公司往往把一些難以收回的應收款掛在賬上,以虛增資產。(五)利用計提手段結合會計估計調節利潤企業巨額計提秘密准備,使估計計提成了操縱利潤的一種普遍手段。秘密准備的手段一般有以下幾種:低估資產、高估負債、不反映某些特定資產的價值、擱置資產價值上漲時的機制調整。(六)費用「減肥」,利潤「虛胖」上市公司對當期費用進行調整,也可實現虛增利潤的目的。在實際處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進行調賬,在以後年度逐漸進行分攤,從而達到平滑利潤的目的。

4.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和審計風險的關系

部分上市公司利用託管經營、非法或非規范的融資行為等來粉飾財務會計報表.這些粉飾行為的復雜性和隱蔽性,給注冊會計師審計留下了隱患,帶來了極高的審計風險.因此,注冊會計師在對上市公司進行年度審計時,一定要識別會計報表的粉飾行為,防範審計風險. 會計報表粉飾問題不僅現在有,過去也有,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會計報表粉飾一直困擾著會計界.近幾年來相繼出現的幾宗大案,瓊民源、紅光實業、銀廣廈等,其作假手段之高明、性質之惡劣,已引起廣大投資者、債權人和政府主管部門以及會計准則指定機構等對會計報表粉飾行為的極大關注.本文通過對會計報表粉飾的基本環境進行簡要分析,闡述了會計報表粉飾的動機,討論了提高會計報表質量、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方法.本文共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了解我國會計報表粉飾行為的存在,特對我國會計報表粉飾環境進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分別從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的角度來介紹其利潤操縱的動因,對我國上述三種企業粉飾會計報表的動機進行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我國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方法.完善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造就真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的需求主體,是防範會計報表粉飾的一條根本性出路.

5. 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和手段有哪些

一般來說粉飾財務報表有三種類型:經營業績粉飾、財務狀況粉飾、現金流量粉飾。

1、業績考核動機:每季度和年度都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進行考核,一些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與高管薪酬存在很大關聯性。故一些公司高管為了向投資者交上滿意答卷和自己薪酬的提高,往往將未來期間盈利提前至本期確認等手法來操縱業績。

2、信貸資金獲取動機:為了獲取信貸資金,一些經營業績欠佳,財務狀況不健全的公司通過粉飾財務降低杠桿,虛構經營業績來騙取信貸資金。

3、股票發行動機和上市資格維持動機:一些企業為了達到上市資格,再發行新股或者避免被摘牌的命運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

(5)揭密上市公司六大招數粉飾財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通過不同的渠道搜集同一時點的財務報表,對比異同點,對差異的數據提出質疑。

核對各財務報表內部的平衡關系和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找出疑點。

與企業平時的經營狀況進行對比,找出關鍵或重要財務項目的漏洞、疑點,當企業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時,有些報表科目的數字和平時的數字相比可能會大出很多,也可能小很多,對於這樣的情況應該進行深入的查證,以發現其中的問題。

現場調查,進行賬表、賬賬、賬證和賬實核對,賬表、賬賬、賬證和賬實之間都應該是相符的。如果不相符,也肯定是存在問題的。

6. 如何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粉飾,通常有哪些手法

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粉飾,通常會從「收入」著手作文章……
上市公司為了讓報表好看,努力虛增收入
私人企業為了節稅,努力虛增成本,虛減收入

7.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造假主要手段有哪些

財務作假,投資者可通過法律途徑向審計所索賠,而相關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也可能會被取消,並處一定罰金。所有的財務造假都與公司高管有關,只要斷絕了高管的推卸責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動力就可以消除大半。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手段

1、利用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提高經營業績,粉飾財務報告。

一般而言,國內的上市公司大多屬集團型企業,無論是從公司結構、組織形式、還是經營涉足范圍、各個運作環節等,大多處於一種復合形的多元架構。

其向公眾披露的合並會計報表數據范圍涵蓋了母公司、子公司、各類合營公司、聯營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響等各類企業的經濟活動情況。

關聯企業均為獨立法人,各自獨立核算,但關聯企業之間往往在整個集團內又相互配套,甚至互為商業購銷客戶,這些在理論上為上市公司通過內部交易調節合並數據提供了一個平台。

2、通過「泡沫重組」,或突擊進行資產轉讓等方式,追求一種華而不實的短期逐利行為。

這種通過債務重組和轉讓資產等方式所獲得的非經常性收益並不是總能得到,由於主營業務沒有實際成長,這些企業在業績大幅提升一兩年後,往往又出現業績大幅縮水的情況,投資者則因為只看重企業表面收益的增長而投資失敗。

我國證券市場是政府主導型市場。上市公司在初次發行階段,證監會要求公司必須連續三年盈利,企業上市後向社會公開募集資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導致很多企業為了利益進行財務包裝。

注冊會計師審計的起源,是由於公司管理者基於自利可能有操縱利潤、虛報業績的動機,作為財產所有者的股東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委託獨立的審計人員對管理者履行經濟責任的狀況進行審查、鑒證和報告。

但目前注冊會計師制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財務造假行為不斷出現,其原因主要是注冊會計師制度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8. 如何輕松讀懂上市公司財報

找一本通俗易懂的會計類書閱讀就行了,上市公司的財後不可能完全、客觀的真實,但正常情況下也不會假的過於離譜,辯證地看待上市公司的財報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