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在美上市企業如何退市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退市有2種情況,一種是自己主動申請退市---完成私有化。另外的一種是被紐交所懲罰制裁退市轉入粉單市場。
B. 中企從美國股市被摘牌退市,對A股又會帶來哪些影響
三大運營商被美股強制摘牌退市,打響了中企在美國股市退市的第一槍,預計這只是一個開頭,後面必然還會有其他中企被摘牌,必然會對A股帶來一定的影響。
首先三大運營商被摘牌退市,理由是不適合在美國股市上市,但真正背後的原因肯定是利益或者政治因素,但不管什麼原因,地盤是美國的,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決定。
而且近兩年A股已經為這些中企打開了回歸之路,歡迎這些中企回來上市,其實這些中企能在國外上市的,大部分都是我國的優質企業。
只有把這些優質企業吸引回來,為A股注入更多優質股票,有利A股長久健康發展,同時也更好的回報A股投資者,讓更多投資者們獲取回報。
匯總分析
近期三大運營商被美國股市摘牌退市事件發酵,既然美國股市拿三大運營商進行做文章,美國後面肯定還會有其他動作的。
但不管怎麼樣,美國容不下這些企業,A股的大門隨時都為這些中企打開,隨時都會歡迎這些企業回家上市。
C. 中國通信三巨頭在紐約交易所集體退市,這一做法將意味著什麼
日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發布公告,稱將在紐約交易所集體退市。但實際上這並非是指這三家企業自行決定退市,而是因為紐約證券交易所要求這三家企業退市紐交所為何要要求這三家企業退市,我認為主要是希望打壓中國企業。近幾年中概股在紐交所市場上如魚得水,活得越來越好,雖然出現了像瑞幸咖啡這樣的丑聞事件,但是依舊不能影響中概股總體走高的趨勢,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在疫情期間崛起的線上教育公司以及傳媒公司等。而美國做出這一舉措,可能是為了進一步的刺激美國經濟市場和各個產業鏈的恢復,因此要把中國的上市公司先驅逐出本地市場。我認為美國這一做法主要意味著以下幾點。
一、美國希望能夠刺激自身產業的發展近一年以來由於疫情的原因,導致美國很多產業都受到了影響,這不僅導致了美國的經濟發展停滯,還導致了很多產業恢復受阻,但是反觀中國則在2020年下半年就已經很好的控制住了疫情擴散。因此美國非常恐懼,中國在此時迅速迎頭趕上,危及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尤其是在經濟方面的趕超讓美國心生恐懼,因此才要制裁多家中國企業,其中也包括了要求國內生態運營商退市。
D. 美國一年又多少上市公司退市
放眼全球,在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有進有退」是正常現象:2009年,德國交易所新上市公司6家,退市61家;倫敦交易所新上市公司73家,退市385家;這一年,紐約交易所新上市公司94家,退市212家。在美國市場,上市企業的「大進大出」更是常態。納斯達克市場公司退市數量非常可觀,該市場在1985年初擁有4097家上市公司,到2008年底上市公司為2952家,1985年至2008年共計11820家公司上市,12965家公司退市,退市數量超過了上市數量。而在1995年至2002年的八年間,包括紐約所與納斯達克在內的美國股市,更是創下7000多家上市公司退市的記錄之最。
E. 中國在美股上市的公司被退市經濟上有什麼後果
中國在美股上市的公司被退市經濟上的後果是回中國上市。
F. 中國的一些公司在美國退市,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就是一個估值的問題了,外國市場認業績,因為外國是一個雙向市場,做多和做空,如果你的業績不好,那麼會被華爾街的機構做空,這樣公司的股價會有劇烈的波動,而且外國市場很成熟,並不會像我們A股一樣產生很大的估值泡沫。
總結
按照正常的邏輯,好的公司在外國被認可的程度要比在國內高,因為外國的市場是資金最多的,好的公司價值最大化肯定要在資金最多的地方,但很多公司在外國退市選擇國內上市,這就是一個估值的問題,有的企業在外國被市場拋棄在國內卻會得到爆炒,股東的身價暴增幾十倍,這就是我們制度決定的,所以在國內上市對於大股東來說要比外國賺很多的錢。
G. 如果一家公司在美國上市了,之後因為一些原因被迫退市,那對這家公司有什麼影響
朋友你好,退市的公司一般都是存在重大的經營管理財務問題,該公司很可能資不抵債,甚至破產的境地。首先退市就意味著這家公司再也不能從二級市場融到資了,沒有足夠的資金就會影響該公司的擴張、再投資等發展問題,對於該公司能否搶占行業的市場份額有直接關系,從而影響到公司盈利能力;再者,若該公司退市的話,會對自身的形象、消費者內心的品牌信譽造成重大影響,也會影響公司的盈利。
H. 中國企業為什麼要在美國退市,回到國內上市
最近幾年我們發現很多原先在美股退市的中概股陸續在美股退市後,回到A股重新上市,很多投資者表示不理解,美國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吸引著全球的資本參與其證券交易,而且各項制度完善,只要公司的業績較好或者成長性較好都能夠得到美股市場投資者認可,比如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股價也是一路走高,並且大家討論最多的也就是拼多多的股價也是一路走高,雖然目前其沒有正式盈利。
但股價卻是屢創新高,投資者看好的是其的特別的商業營銷模式和公司營收情況,包括其客戶流量等,看好的投資者不是看好現在的盈利能力,而是其成長性,一旦商業模式成型後和行業地位站穩,公司能夠短期快速盈利,通過這類公司的上漲我們能夠發現
美股市場的一些投資者包括一些機構投資者投資還是較為理性,如果好的公司能夠在美股上市後能夠發展和成長的較好,而我們A股主要是題材性的炒作,市場投資者都在挖掘一些短期題材炒作,相比之下美股市場更成熟,長期發展前景較好,為什麼很多中國企業還要再美股退市呢,下面我們來重點討論這類現象的原因。
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和改革這幾年中國資本市場在逐步改革,各項制度趨於成熟後,吸引更多的中概股回歸,原來我國是實行的核准制的上市制度,很多公司根本不符合A股的上市條件,比如之前阿里,騰訊等都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很多企業是被迫後選擇美股上市。
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改革,我們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在去年已經正式上線,再次創業板也要實施注冊制,這讓很多原本無法在A股上市的企業,都能夠選擇在A股上市完成融資,比如國家之前設立的CDR等,也鼓勵一些中概股回歸A股上市等,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政策紅利較多,這就導致很多中概股的回歸A股的興趣,國內條件明顯好於美國。總結: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重點講解了中概股選擇在美股退市,選擇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業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點,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國內上市條件越來越好,市場的活躍度好於美國市場,政策鼓勵等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總結: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重點講解了中概股選擇在美股退市,選擇在A股上市的原因,很多中概股企業在美股收到不公平的待遇,再次的A股的特點,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發展,國內上市條件越來越好,市場的活躍度好於美國市場,政策鼓勵等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I. 「從中國在美上市公司頻遭停牌,退市命運看中美股市之差異」這個題目該怎麼入手
先考慮監管機構,監管手段,監管法規比較,再從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構成,融資融券,看跌期權等機制分析,
J.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什麼不同
中國和美國股票的退市制有2點不同:
一、兩者的退市條件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連續虧損;
(2)追溯調整導致連續虧損;
(3)凈資產為負或追溯調整導致凈資產為負;
(4)審計報告為否定意見或拒絕表示意見;
(5)未改正財務會計報告中的重大差錯或虛假記載;
(6)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中期報告。
2、美國股票的退市條件:
(1)股東少於600個,持有100股以上的股東少於400個;
(2)社會公眾持有股票少於20萬股,或其總值少於100萬美元;
(3)過去的5年經營虧損;
(4)總資產少於400萬美元且過去4年每年虧損;
(5)總資產少於200萬美元且過去2年每年虧損;
(6)連續5年不分紅利。
二、兩者的退市程序不同:
1、中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簡化終止上市和恢復上市程序,上市公司出現終止上市情形的,本所在該情形出現後15個交易日內對其股票作出終止上市決定。
(2)明確審核期限,對暫停上市公司提出的恢復上市申請或者終止上市復核申請,本所均自受理申請之日起的30個交易日內作出決定。上市公司補充材料的期限不計入審核期限。
2、美國股票的退市程序:
(1)交易所在發現上市公司低於上市標准之後,在10個工作日內通知公司;
(2)公司接到通知之後,在45日內向交易所作出答復,在答復中提出整改計劃,計劃中應說明公司至遲在18個月內重新達到上市標准;
(3)交易所在接到公司整改計劃後45日內,通知公司是否接受其整改計劃;
(4)公司在接到交易所批准其整改計劃後45日內,發布公司已經低於上市標準的信息;
(5)在計劃開始後的18個月內,交易所每3個月對公司的情況進行審核,其間如公司不執行計劃,交易所將根據情況是否嚴重,作出是否終止上市的決定;
(6)18個月結束後,如公司仍不符合上市標准,交易所將通知公司其股票終止上市,並通知公司有申請聽證的權利;
(7)如聽證會維持交易所關於終止股票上市的決定,交易所將向SEC提出申請;
(8)SEC批准後,公司股票正式終止交易。由上述情況可見,交易所決定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最長要經過22個月的時間。
(10)中國在美上市公司恐將全部退市擴展閱讀:
中國股票退市的相關規定:
1、退市公司原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將由一傢具備代辦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主辦券商)代辦轉讓,並在45個工作日之內進入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交易。
2、退市公司股東必須先開立股份轉讓賬戶(個人股東開戶費30元,機構股東開戶費100元),並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個人股東確權手續費10元,機構股東確權手續費30元)。個人股東開立股份轉讓賬戶時應攜帶身份證。
3、退市公司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之前,股東應盡快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否則有可能無法趕上在該公司第一個交易日進行交易。退市公司掛牌之後,股東可以繼續辦理股份確權與轉託管手續,但其股份需要經過兩個交易日之後方可轉讓(即三板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