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全部資產是一千萬,而他發行的股票是一個億,那麼他什麼都不幹不就大發了嗎
股份公司上市前會進行資產估值,股票發行的數量和票值是有一定的限制和依據的,通常是根據該公司的營業狀況,資信狀況,集資狀況等作為發行依據
⑵ 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是指一年還是上市以後
當年一年的
⑶ 一個上市公司一年能不能掙到50億算不算一個大型企業了持有10%股份一年能分多少利潤
50億的十份之一是多少就多少,還用問
⑷ 一個公司營業收入幾千萬,凈利潤幾個億,請問有這個可能嗎
很多公司除了主營的業務以外,還會有其他的營業。所以,即便主營業收入只有幾千萬,還是存在凈利潤幾個億的情況的。
平常是較少遇到凈利潤大於營業收入巨多的例子,但是,在A股中其實是很常見的!
有的上市企業一直在虧損,馬上就要面臨退市。這個時候,他們就會變賣投資的東西來暫緩退市的腳步,這個時候,凈利潤幾個億,營業收入幾千萬,是很常見的事情。
當然,這種操作是很危險的行為!可能沒有扭虧為盈,還把身家都搭進去了。
⑸ 上市公司一年凈利潤1000萬是不是等於公司賺了1000萬
基本等於,就看怎麼算了,是實際情況還是預估情況。有沒有水分,公司分紅等等因素
⑹ 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一年大概可以收入多少
上市公司的老總薪酬是有A股年報披露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薪酬都不是收入的重點,目前已經披露高管薪酬的上市公司有3115家,其中有537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過百萬,占總數的17%。而這537位董事長的稅前薪酬總額為10.73億元,平均年薪達到399萬元。當然,對於上榜的絕大多數董事長而言,上市公司的股份才是其最大的財富來源。這里,我們只談年薪。方大化工前董事長閆奎興稅前年薪1056萬元,排在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萬科王石,年薪999萬元;其次是中國平安馬明哲、復星醫葯陳啟宇以及伊利股份的潘剛分別位於第三、第四以及第五的位置,年薪分別為968萬元、890萬元以及826萬元。
⑺ 上市公司銷售額是不是就是營業收入啊
一般是主營業務收入,有些公司要加其它業務收入。
⑻ 收購一間中小板市值幾千萬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很容易
理論上是這樣的。你可以現找好的一家市值低的上市公司,然後全部買下它。借殼上市。但是15年新的ipo規定對借殼要求加大了,需要同等條件審批,你自身企業要被證監會審批。
⑼ 互聯網公司年銷售額達到1千萬以上就能申請上市嗎
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⑽ 上市公司需要達到什麼樣的規模
公司上市分為股票上市與債券上市。
一、股票型上市公司上市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經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向社會公開發行的比例10%以上。
4、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5、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6、證券交易所可以規定高於前款規定的上市條件,並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二、債券型上市公司上市要求:
1、已經公開發行公司債券。
2、公司債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
3、公司債券實際發行額不少於人民幣五千萬元。
4、公司申請債券上市時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債券發行的條件之一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三千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六千萬元。
(10)上市公司就算營收幾千萬擴展閱讀:
公司上市的收益
1、開辟了一個新的直接融資渠道,雖然在規范的市場,股權融資成本一般來說比債權融資的成本要高。
2、企業上市後,成為一家公眾,對於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
3、上市後,必須按照規定,建立一套規范的管理體制和財務體制。對於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公司上市的弊端
1、增加一定的維護成本。例如上市公司要設立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要在媒體披露信息,會增加廣告費、審計費和薪酬等營運成本。
2、管理層壓力增加。股民對業績和回報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經營不佳,業績下降,公司股票會遭到投資者冷遇,甚至有退市的可能性。
3、對大股東的約束力有所增加。上市後股東增多,對大股東和老闆的約束力也增多。大股東不能再搞「一言堂」,企業重大經營決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必須尊重小股東的權利,這樣有可能失去部分作為私人企業所享受的經營靈活性。
4、公司透明度提高。從大的方面看,提高透明度並非壞事,但有時主營業務、市場策略和財務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會對競爭對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