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亞洲電視(ATV)是否上市公司
公司類型 私人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 1957年
總部地點 香港九龍廣播道
重要人物 邱德根、林百欣、劉長樂等
產業 電視廣播
產品 本港台、國際台、24小時亞視新聞台、本港台(美洲版)等
營業額 港元(04-05年度)
網站 http://www.hkatv.com/
亞洲電視(英語:Asia Television Limited,ATV),全名亞洲電視有限公司,香港人一般簡稱為亞視,於1957年5月29日成立,是香港第一間電視台。亞洲電視原名「麗的呼聲」,早期以收費有線廣播形式經營。1973年起改為無線免費廣播,更名為「麗的電視」。之後公司曾多度易手,1982年9月24日改名「亞洲電視」。香港只有兩間電視台獲政府發牌經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亞洲電視為其中之一,另一間為無線電視,亦為其主要經營對手。
亞洲電視的前身,是由英國麗的呼聲在香港設立的商營有線電視服務「麗的映聲」。香港麗的呼聲在1949年3月22日成立,並於1957年5月29日在香港成立「麗的映聲」,正式推出電視服務,此為香港及遠東地區第一家電視台,揭開香港電視廣播的歷史一頁。當時「麗的」以收費方式提供服務,成立初期向每個用戶收取25港元的月費,以當時的水平來說相當昂貴,一般市民難以負擔,所以「電視」在當時的香港是上流社會的奢侈品。
1967年無線電視啟播,由於服務屬於免費,加上節目符合觀眾口味,麗的映聲客戶不斷流失。直至1973年,「麗的電視」開始轉為提供免費電視廣播服務。但由於當時麗的映聲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由有線接收轉為無線接收,在一個月的過渡期中,麗的原有的觀眾紛紛轉為收看無線,故麗的及其後的亞視一直難以在收視率上取得主導地位。雖然曾多次試圖逆轉收視上的劣勢如:從無線電視高薪挖角,外購受歡迎的節目及劇集等措施,惜均因各種因素而未見成效,大部份只能造成短期沖擊。近年來,亞洲電視轉向華南地區市場,為迎合中國內地,一些敏感的香港新聞內容亦有所調整,但此舉最終導致香港觀眾大量流失。
❷ 九龍汽車公司股票代碼
朋友,這個九龍汽車公司目前不屬於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而且也不在中國香港以及海外上市的。由於這個股票沒有上市,因此暫時是不存在股票的相關代碼的。
❸ 南昌青花九龍屬於九龍湖還是屬於望城
九龍
❹ 上市公司中有多少家是國企
上市國企名單:中核科技火箭股份航天科技、航天長峰、航天通信、風華高科 西飛國際、中航精機 哈飛股份、洪都航空、昌河股份、南方摩托 江南重工 ( 行情 論壇 )、滬東重機、廣船國際 北方創業、北方國際 長安汽車、中國嘉陵中國石化國電電力華能國際、內蒙華電、北海新力 桂冠電力、華銀電力、大唐發電 華電能源、華電國際 國電電力、長源電力 吉電股份、漳澤電力、九龍電力 ( 行情 論壇 )、上海電力長江電力中國聯通長城電腦、深科技、湘計算機、夏新電子、南京熊貓、中電廣通、上海貝嶺、深桑達、中國軟體 一汽夏利、一汽轎車、一汽四環、長春一東 東風汽車、東風科技阿繼電器東方電機、東方鍋爐鞍鋼股份寶鋼股份武鋼股份山東鋁業、蘭州鋁業、包頭鋁業、焦作萬方 ( 行情 論壇 ) 中遠航運、中遠發展、中集集團中海海盛中國國航東方航空S南航中化股份中糧地產、豐原生化、華潤生化五礦發展中技貿易、武漢健民中海地產招商地產、招商輪船、招商銀行 萬科、東阿阿膠國能集團高新張銅華聯股份S酒鬼酒天地科技軸研科技、中工國際、ST盛工天地科技-吉林炭素、中鋼天源美利紙業安泰科技、金自天正 ( 行情 論壇 )黃海股份蘭太實業華紡股份S中服中材國際、天山股份 四川金頂、福建水泥、天山股份、大同水泥、北新建材、中國玻纖中色股份有研硅股北礦磁材中房股份時代新材南方匯通*ST方向中鐵二局路橋建設、振華港機 上海郵通、成都電纜、南京普天、東方通信、波導股份、東信和平、上海普天中衛國脈大唐電信、高鴻股份 中水漁業、中牧股份、ST中農天房發展中紡投資外運發展中紡投資中成股份天壇生物林海股份、常林股份國葯股份保利地產深南光A海誠股份新興鑄管
❺ 有沒有乾隆年制四個字款的青花九龍盤
您的問題,這樣的事情,有乾隆年制四個字款的青花九龍盤;不過市場上仿品不少,一定要注意區分!
❻ 求步步高青花瓷和青韻的上市時間
青花瓷是09年上市的
清韻是11年上市的
青花瓷已經淘汰了
清韻暫時還沒有的不過也快了
❼ 大清前隆年制青花九龍盤值多少錢
您的問題,這樣的瓷器品種,大清前隆年制青花九龍盤,具體的價值取決於是否真品、品相保存的怎麼樣!
❽ 民國仿清雍正青花礬九龍盤是什麼樣
從紋樣上看一模一樣,清代胎質細密,畫工精細,青花,礬彩艷麗深沉,民國胎質稀鬆,青花、礬彩飄浮。
❾ 香港是哪年有股市的剛開始有哪幾家上市公司
香港股市發展歷史
1866年 非正式證券交易市場成立。
1891年 香港經紀協會成立,證券交易市場正式開始。
1914年 香港經紀協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
1921年 香港第二間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會成立。
1947年 兩所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合力重建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股市。
60年代銀行風潮令不少公司被迫減少向銀行借貸,轉向股市集資,從此活躍了香港股市。
1969年 遠東交易所成立。
70年代 港股於73年創1774.69點新高後74年暴跌至150.11點。同期兩間證券交易所成立。
1970年 金銀證券交易所成立。
1971年九龍證券交易所
1973年 大市於3月9日創出1774.69點新高後,因假股票及石油危機而大跌至1974年的150.11點。
1976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30家交易所參與者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
80年代 港股經歷三次大起大落,分別於81年、87年及89年。同期四間證券交易所合並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
1980年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
1981年 物業市道強勁帶動港股見1810.20點的高位,但由高通脹帶來的高息潮使香港地產陷入低潮,加上97回歸問題使港股大跌至1982年12月的676.3點。
1984年 中英草簽了中英協議,物業市道復甦,出口轉旺及中國大陸開放,帶動香港經濟,港股重拾升軌。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九龍證券交易所及香港聯合交易所合並,並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同年港股沖破73年及81年高位。
1986年 10月1日港股見3968.7點高位後因美國股災及香港停市,港股大挫至12月的1973.96點。
1987年至89年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成立。同年年中港股升至3329.05點,其後因突發事故而下挫至2022.15點。
90年代 港股經歷兩次大起大落,分別於93年及97年。98年港府更因抗衡炒家操控本港金融市場而入市購買逾千億藍籌股票,令恆指由6454點反彈。
1990年 港股7月見3559.89點後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而下跌。
1991年 11月後中英達成新機場備忘錄,港股因海外資金相繼入市而逐步上升至92年8月的9239.67點。
1992年 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投入服務。
1993年 外資大量湧入,恆指急升12599點。
1994年 17間上市公司股份可沽空買賣。同年因美國突然加息,外圍債券市場下跌及部份資金撤離香港,令恆指挫40%至接近6900點。
1995年 期權交易市場成立。同年美息見頂及香港公司盈利回升,港股亦回升。
1997年 恆指見16820點新高後,因國際炒家狙擊港股匯而急挫五成,港息更一度抽高至300厘。
1998年8月 港府入市干預,買逾千億藍籌以抗衡炒家操控港股、匯市及息口,令港股反彈至00年初的18000點。
1999年 創業板股票市場於年底成立。
千禧年 港股升至18000點後回落至現時的12000點水平;創業板指數更跌至7月份的239點新低。
2000年中 香港聯合交易與香港期貨交易所實行股份化後,與香港中央結算合並成為香港交易所,並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上市編號:0388)。同年由於加息、原油價升及科網股泡沫爆破,港股由18000點下跌至14000點水平後於14000點至16000點之間徘徊,創業板則由3月份的逾千點高位下降至年底的300點水平。
2001年 美國經濟放緩拖累本港經濟,加上 「911事件」發生,令港股由年初的16000點水平持續下跌,最低跌至8894點。
2002年 美經濟自谷底大幅反彈,於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按季錄得6.5%的增長,帶動港股一度升至12000點水平。惟其後受美經濟增長減慢甚至有機會陷入雙衰退的危機,加上美會計丑聞不斷,美股道指於7月跌至7533點低位,港股亦回落8772點低位。
2003年首8月 恆指因SARS疫症肆虐本港而跌至8332點低位,其後大陸放寬國內人士到港旅遊的限制及推出CEPA等多項利好政策,令恆指大幅反彈至萬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