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晶圓代工製造環節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晶圓代工製造環節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6-08 13:31:38

『壹』 現今內存顆粒廠商排名情況

第一三星。內存4巨頭。三星。鎂光。海力士。日本爾必達.

『貳』 做晶元最大的是哪幾家公司

晶元最大的公司是:展訊科技、賽靈思科技、美滿科技、蘋果公司、台積電、海思科技、超威科技、高通、聯發科等十餘所公司。

『叄』 全球前十名的快閃記憶體製造商是

全球晶元製造業與中國晶元製造現狀 [一]全球范圍內主要存在兩種服務模式:第一種是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rue)模式,另一種是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 IDM 模式的特點是,企業經營范圍涵蓋了晶元設計、生產製造、封裝測試等各環節,甚至延伸至下游終端。美國和日本半導體產業主要採用這一模式,典型的IDM大廠有:IBM 、三星、東芝、 NEC 等。晶圓代工則是專業化分工的產物。在該模式下,晶圓代工廠只專注於 IC 製造環節,不涉足設計和封測,不推出自己的產品,只為設計公司(Fabless)和 IDM (委外訂單)提供代工服務,從而避免了與客戶之間直接的利益沖突。 計算機和手機對半導體商務保持了最大的推動作用, MP3音樂播放器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去年快閃記憶體晶元製造商的銷售收入獲得戲劇性增長。去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收入為2350億美元 2005年全球最高前十名半導體製造商依次是:英特爾公司、三星電子公司、德州儀器公司、東芝公司、意法半導體公司、瑞薩科技公司、英飛凌公司、飛利浦公司、現代半導體公司和 NEC公司。 全球半導體的銷售繼續向亞太地區轉移,包括中國、中國台灣、韓國和新加坡在內的亞太地區的半導體銷售收入去年增長了11%,在全球半導體銷售中所佔的比例已經達到44.5%。歐洲、中東和非洲是第二個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同比增長了4%,北美增長了1%,日本僅增長了0.2%。 [二]中國集成電路(IC)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420億元人民幣。IC製造方面,目前中國在建的6 英寸線有8 條、5 英寸線有1 條,擬建6 英寸線有8 條。到2006 年底,國內的6 英寸生產線和5 英寸生產線將分別達到21 條和9 條,其中大部分屬於外商投資企業。晶圓尺寸方面,從 2004年起200mm的產能增長率就已經比所有其它尺寸的晶圓要快(除300mm之外)。但從晶圓片數來看,一直到2005年末,中國大陸的晶圓產能仍由100mm和150mm主導。2006年,200mm的產能將超過所有其它尺寸的晶圓,真正成為市場的主流。 ---SMIC(中芯國際)、HHNEC(華虹日電)及Grace(宏力)等。8英寸圓片,0.18至0.25微米工藝批量生產水平,國外市場為主; ---全球TSMC及UMC(聯電)外,尚有新加坡的Chartered(全球代工業第三,月產能力12萬片),南韓的東邦/亞南(2003年上半年,全球代工排名第四,營收1.75億美元),SMIC(全球第五,1.15億美元)以及馬來西亞的First Silicon,Silterra和以色列的Tower等。 ---ASMC(先進),華潤上華及寧波中偉等,他們多用6英寸圓片,0.35至0.8微米工藝,主要市場也在國外。大多是合資企業。 ---杭州士蘭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民營半導體企業,採用4至6英寸圓片,0.5至2.0微米工藝技術,以國內市場為主。 ---沈陽科希-硅技半導體技術第一有限公司(Keysi-STL Semiconctor Manufacturing IstCo.Ltd in Shynyang)是渾南新區注冊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該公司由美國科希國際公司(Keysi International,Inc.)和韓國Silicon Tech Limited聯合創辦,主要從事微電子技術開發,集成電路晶元設計、製造、封裝和測試。 科希-硅技的晶元製造一廠主要生產6英寸手機用FBAR通訊晶元和兩英寸藍白光二級管W/B LED。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和韓國能生產FBAR,該項目的建設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生產FBAR的國家。 科希-硅技沈陽晶元製造二廠將生產8英寸晶圓項目(美中日韓合作)。主要產品為LCD Mole(液晶顯示模塊),廣泛應用於電腦和手機。 ---英特爾預計投資20億美元的12英寸廠已經選址大連 [三]整體而言,我國半導體硅材料行業規模還很小,自給能力嚴重不足,生產單晶硅所需要的多晶硅90%尚需從國外進口;單晶硅產量雖然呈逐年穩步上升趨勢,但跟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相比,市場缺口仍然很大。IC製造所需要的拋光片和外延片則絕大部分需要進口。我國生產的單晶硅58%是太陽能級。目前國內企業主要以生產4~6英寸矽片為主,還不能批量供應8英寸以上硅拋光片。研發實力較強的研硅股也只能少量生產8英寸陪片,12英寸拋光片處於研製階段。多晶硅產品則僅有峨嵋半導體廠和洛陽中硅能少量供應,還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肆』 12寸300mm的硅晶圓片 國內有哪幾家上市公司生產

嗯,300ml的歸清遠片兒,國內有幾家已經上市了,不需要買國外的了。

『伍』 中芯國際是一家什麼企業

中芯國際全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目前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

綜上,我們要多多支持中芯國際的發展。

『陸』 核心晶元技術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一)、晶元設計
DSP與CPU被公認為晶元工業的兩大核心技術。國內CPU產品研發水平最高的以「龍芯」為代表,DSP以「漢芯為代表。專家指出,從2000年開始,我國每年就使用近100億元的國外DSP晶元,到2005年前我國DSP市場的需求量在30億美元以上,年增長將達到40%以上。
[1]、綜藝股份(600770):
公司參股49%的北京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於02年8月共同設立,注冊資本1億元),從事開發、銷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龍芯」系列微處理器晶元等。龍芯1號、2號的推出,打破了我國長期依賴國外CPU產品的無"芯"的歷史。世界排名第五的集成電路生產廠商意法半導體公司已決定購買龍芯2E的生產和全球銷售權。目前龍芯課題組正進行龍芯3號多核處理器的設計,具有突出的節能、高安全性等優勢。
[2]、大唐電信(600198):
公司控股95%的子公司大唐微電子是國內EMV卡的真正龍頭,具有EMV卡晶元自主設計能力,具備完全的知識產權,晶元產品獲得EMV認證的進展至少領先國內競爭對手1.5年。因此,一旦國內EMV卡大規模遷移啟動,公司將最先受益,並有望隨市場一起爆發性增長,從而推動公司業績增長超出預期。
[3]、同方股份(600100):
公司控股86%子公司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同方微電子」),是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專業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同方微電子主要從事集成電路晶元的設計、開發和銷售,並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產品為智能卡晶元及配套系統,包括非接觸式存儲卡晶元、接觸和非接觸的CPU卡晶元及射頻讀寫模塊等。公司成功承擔了國家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專用晶元開發及供貨任務,是主要供貨商之一。公司控股55%子公司清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高亮度GaN基LED外延片、晶元的高科技企業,產品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以掌握高亮度LED最新核心技術的國際化團隊為核心,以清華大學的技術力量及各種資源為依託,打造世界一流光電企業。公司具有自行設計、製造LED外延生長的關鍵設備-MOCVD的能力。
[4]、ST滬科(600608):
公司控股70.31%子公司蘇州國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信息產業部與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合作的結晶,接受摩托羅拉先進水平的低功耗、高性能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 技術及其SoC設計方法;以高起點建立蘇州國芯自主產權的32位RISCC*Core?。在M*Core M210/M310的基礎上自主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Core?系列32位CPU核C305/C310/CS320/C340/C340M;建立了以C*Core?為核心的C*SoC100/200/300設計平台;並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和軟體著作權。公司控股75%子公司上海交大創奇微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微電子集成電路晶元與系統,電子產品,通訊設備系統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系統集成,計算機軟體的開發,32位DSP是交大研究中心和交大創奇聯合開發,而16位DSP是由研究中心開發,交大創奇負責產業化。
(二)、晶元製造
[1]、張江高科(600895):
2003年8月22日,張江高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已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WLT以1.1111美元/股的價格認購了中芯國際4500萬股A系列優先股,約占當時中芯國際股份的5%。2004年3月5日,張江高科再次發布公告,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 WLT以每股3.50美元的價格再次認購中芯國際3428571股 C系列優先股,此次增資完成後公司共持有中芯國際A系列優先股45000450股,C系列優先股3428571股。中芯國際在內地晶元代工市場中已佔到 50%以上的份額,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製造公司,它到2003年上半年已躍居全球第五大晶元代工廠商。
[2]、上海貝嶺(600171):
公司是我國集成電路行業的龍頭,主營集成電路的設計、製造和技術服務,並涉足矽片加工、電子標簽及指紋認證等領域。公司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以來至今申請和授權的知識產權超過220項。形成了晶元代工、設計、應用,系統設計的產業鏈。公司投入巨資建成8英寸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線,並且還聯手大股東華虹集團成立了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對提升公司競爭力有較好的幫助。上海華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電路製造企業,擁有目前國際上主流的 0.25及0.18微米晶元加工技術,是國家「909」工程的核心項目,具備相當實力。
[3]、士蘭微(600460):
公司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行業的龍頭,僅次於大唐微電子排名第二,公司已掌握和擁有的技術可從事中高端產品的開發,核心技術在國內同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公司擁有集成電路領域利潤最為豐厚的兩塊業務-晶元設計與製造,具有設計與製造的協同優勢。目前專業從事CMOS、BiCMOS以及雙極型民用消費類集成電路產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公司研發生產的集成電路有12大類100餘種,年產集成電路近2億只。公司已具備了0.5-0.6微米的CMOS晶元的設計能力,有能力設計20萬門規模的邏輯晶元。
[4]、方大A(000055):
十五期間,方大承擔並完成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化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開發並研製成功的Tiger系列半導體照明晶元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方大建有深圳市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究和開發中心。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863」半導體照明工程重大項目「高效大功率氮化鎵LED晶元及半導體照明白光源製造技術」、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氮化鎵基藍光外延片表面粗化的金屬有機物氣相沉積生長技術」和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80密耳半導體照明用藍光LED晶元的研製」等。
[5]、華微電子(600360):
公司是國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龍頭企業,通過自有品牌的運作方式,公司已完成了從晶元製造、封裝、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的布局,公司目前的幾種主要器件產品均在國內市場有較高的佔有率,這些都將有助於公司較同行更能抵禦行業整體波動的影響。節能燈替代白熾燈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公司作為國內節能燈用功率器件主要供應商,將受益於國內節能燈行業的發展。同時,公司6英寸MOSFET生產線已通線試產,實現進口替代的各種條件基本成熟。
(三)、晶元封裝測試
[1]、通富微電(002156):
公司主要從事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業務,是國內目前實現高端封裝測試技術MCM、MEMS量化生產的封裝測試廠家,技術實力居領先地位。公司為IC封裝測試代工型企業,以來料加工形式接受晶元設計或製造企業的委託訂單,為其提供封裝測試服務,按照封裝量收取加工費,其IC封測規模在內資控股企業中居於前列。
[2]、長電科技(600584):
公司是我國半導體第一大封裝生產基地,國內著名的晶體管和集成電路製造商,產品質量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已擁有與國際先進技術同步的IC三大核心技術研發平台,形成年產集成電路75億塊、大中小功率晶體管250億只、分立器件晶元120萬片的生產能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封測企業,正全力擠身世界前五位,公司部分產品被國防科工委指定為軍工產品,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軍事工程、電子信息、自動控制等領域。
[3]、華天科技(002185):
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集成電路、半導體元器件的封裝測試業務,是國內重點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企業之一。公司的封裝能力和技術水平在內資企業中位居第三,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集成電路封裝基地和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被評為我國最具成長性封裝測試企業,受到了政策稅收的大力支持,自主開發一系列集成電路封裝技術,進軍集成電路封裝高端領域。
[4]、太極實業(600667):
太極實業與韓國海力士的合作,通過組建合資公司將使公司進入更具成長性和發展前景的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也為公司未來的產業結構轉型創造了契機。投資額為3.5億美元的海力士大規模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建成後可形成每月12萬片12英寸晶圓測試和7500萬片12英寸晶圓封裝的生產配套能力。太極實業參與該項目,將由現在單一的業務模式轉變為包括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在內的雙主業模式。
[5]、蘇州固鍀(002079):
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各類半導體二極體(不包括光電二極體),具備全面的二極體晶圓、晶元設計製造及二極體封裝、測試能力, 保持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行業前10名、二極體分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加大技術含量和毛利率更高的產品---QFN封裝產品的投入,使公司逐步從單純的半導體分立器件的生產企業向集成電路封裝企業轉變。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QFN封裝研究並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目前能夠生產各種QFN/DFN封裝的集成電路產品,是國內最大的QFN/DFN集成電路封裝企業。
(四)晶元相關
[1]、康強電子(002119):
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用引線框架和鍵合金絲的生產,公司引線框架的銷量行業第一,鍵合金絲銷量行業第二,全國的覆蓋率高達60%,是電子領域中細分龍頭。公司的集成電路框架及電力電子器件框架、表面貼裝元器件框架和TO-92、TO-3P等分立器件框架,產銷規模連續十一年居國內同行第一,具業內領先地位。
[2]、三佳科技(600520):
公司主營半導體集成電路專用模具和化學建材專用模具的設計、研發及生產,是兩市唯一的模具製造上市公司,具有獨特的行業優勢。公司生產的集成電路塑封模具和塑料異型材擠出模具產銷量均為全國第一,國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5%和30%以上。現擁有年產化學建材擠出模具1500套、擠出下游設備100套/台、半導體塑封壓機200台、半導體塑封模具200副、半導體自動化(切筋成型)封裝系統60台、集成電路引線框架40億只的生產能力。
[3]、有研硅股(600206):
公司是國內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半導體材料研究、開發、生產重要基地,技術力量雄厚,公司先後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根6英寸、8英寸和12英寸硅單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拉制12英寸硅單晶技術的國家之一.

『柒』 十年後哪家公司會成為中國晶元製造業的龍頭

我們先說華為,華為海思,從2004年到2019年,15年歷史,從無到有,如今的麒麟980處理器,不僅僅手機晶元實力可以接近高通和蘋果,更在基帶上能夠不斷發揮,成為晶元領域的異軍突起。海思半導體,它的步伐從沒有止步在手機晶元,它進軍伺服器晶元。

在伺服器晶元,英特爾的X86框架的挑戰者寥寥無幾,華為雖然宣稱只是在自己伺服器中使用鯤鵬920,但我們並不能忽視華為的野望,鯤鵬920處理器,泰山伺服器以及華為雲的組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套體系。華為的目標從簡單的手機晶元技術到伺服器晶元,它下了一盤大棋,華為每年在晶元市場的投資不低,而華為的實力和資本優勢給華為的處理器發展更提供了厚實的基礎。

晶元

『捌』 國內自主研發電子晶元的公司有哪些

1,展訊:

作為中國領先的手機晶元供應商之一,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自主創新,目前已形成2G/2.5G/3G/3.5G移動通信技術基帶、射頻晶元產品系列,完成TD-SCDMA、TD-LTE核心晶元研發及產業化等國家重點攻關課題。

『玖』 生產晶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公司控股95%的子公司大唐微電子是國內EMV卡的真正龍頭,具有EMV卡晶元自主設計能力,具備完全的知識產權,晶元產品獲得EMV認證的進展至少領先國內競爭對手1.5年。因此,一旦國內EMV卡大規模遷移啟動,公司將最先受益,並有望隨市場一起爆發性增長,從而推動公司業績增長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