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制葯的發展與前景怎樣
隨著生物制葯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生物制葯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生物制葯生產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生物制葯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生物制葯行業中的翹楚!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生物制葯行業取得了突發猛進的發展,企業對生物制葯的投入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
2010年是生物制葯行業的小豐收年,其投放總額達到452億元,超過上年全年投放額的23.84%。2011年雖然物價上漲導致部分企業主營銷壓力增大,但2011年中國廣告市場仍然保持穩定增長,增幅約在15%;而生物制葯市場2011年的同比增長率也能達到13%到15%。
技術創新是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企業技術創新與研發費用的投入,是決定企業競爭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對企業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生物制葯技術是近二十年興起的,以基因重組、單克隆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制葯技術。生物制葯產業鏈可以分為研發、測試、銷售三個階段,生物葯品的研發周期一般長達10年,而且通過率極低。但是,藉助技術創新形成的進入壁壘,優秀生物制葯企業能夠打破大型葯企的壟斷勢力,迅速崛起並在整個醫葯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以來我國醫葯工業研發投入增長迅速,由2000年的13.59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122.6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4.61%;同時,在醫葯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2000-2005年醫葯工業研發投入比重不足1%,2009-2010年所佔比重達1.2%以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美國2007年醫葯工業研發投入占醫葯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高達26.57%,英國2006年為23.02%,日本2006年為15.04%。
在工業總產值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生物制葯行業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也迅速增加。2000年我國生物制葯行業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僅為1.66億元,2010年達到13.2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14%,說明我國生物制葯行業已經進入研發投入高速增長狀態,有利於行業創新能力的持續提高與競爭力的增強。
⑵ 上海天匯化學制葯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天匯化學制葯有限公司座落於上海市松江區佘山天馬山鎮,佔地36畝,廠房約4500M2,公司的技術依託為葯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NPERC),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制劑研究和工程化的高科技人才隊伍,致力於NPERC的新型給葯系統的中試工程化和產業化,並保證在GMP標準的條件下,在良好的質量保證體系下,生產高質量的新制劑。
法定代表人:侯炯
成立時間:2001-08-21
注冊資本:1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700077089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區天馬山鎮新宅路333號
⑶ 醫葯上市公司究竟誰最賺錢
空口無憑當然是用數據說話。那麼,哪種數據能夠作為賺錢的指標?究竟以貨幣資金/總資產為指標,還是以凈利潤為指標?
雖然以凈利潤為指標的賺錢普遍為業界所認同,但其實這項指標仍不盡然,還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SFDA南方所中國醫葯上市企業核心競爭力評選專家組發布的「醫葯上市公司賺錢榜」則顯現出一派子行業群龍齊聚之勢。
子行業龍頭聚首「賺錢榜」
以凈利潤為指標的賺錢榜為業界所公認,但是,由於此榜並未納入規模因素,因而仍不能完美地體現賺不賺錢,規模成了此榜的重大影響因素。
分析「醫葯上市公司賺錢榜」不難發現,除了遼寧成大和吉林敖東兩家證券相關公司外,上榜者大多是所在子行業的龍頭企業:上海醫葯和華東醫葯為醫葯商業的代表,雲南白葯、同仁堂和東阿阿膠代表傳統中葯;康美葯業為中葯飲片龍頭;華潤三九和健康元屬現代中葯的范疇;華蘭生物為生物製品行業的龍頭;浙江醫葯、新和成、東北制葯為化學原料葯的代表;恆瑞醫葯、哈葯股份、雙鶴葯業、麗珠集團為化學制葯的代表。
醫葯上市公司正在慢慢長大,以前的凈利潤上億元就已經算是很多,而到2009年,凈利潤10億元以上的醫葯上市公司就有6家,如最引人關注的位居榜首的投資型企業復星醫葯,去年國葯控股上市帶來的一次性收益使其利潤大增,凈利潤超過了25億元。
「中葯6家、化葯7家、原料葯3家、商業2家、生物製品2家,剔除證券相關股和ST股,化葯與中葯占據了主導地位,這與醫葯細分產業規模的分布一致的。」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黃丁毅如是分析。此外,賺錢榜上的上市公司成長性各異。「像新和成、浙江醫葯之類的原料葯企業藉助高壁壘持續賺錢,但與往年的數據相比,成長性卻一般。而像華潤三九、華蘭生物、恆瑞醫葯和雲南白葯的利潤開始快速增長,都是治理優秀的上市公司,持續成長能力非常明顯。」上海某證券分析人士如是評價。
⑷ 化學制葯板塊股票有哪些
09年上半年股市上漲行情中,主要漲的板塊:前期是生物制葯板塊,新能源汽車板塊,家電板塊還有消費類板塊。後期領漲的是房地產板塊,最後鋼鐵板塊!上漲原因主要有以下:一、在銀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下信貸規模增加,部分資金流入股市;二、宏觀經濟數據好轉,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開始參與股市;三、出口有所增加,貿易順差加大;四、實體經濟環境惡化,部分企業自行關停,資金迴流,參與股市短期投機;五、商品價格、農產品、基本金屬等價格反彈,帶動股市好轉。
⑸ 中國有哪些化學制葯公司
http://www.cpia.org.cn/
這是中國化學制葯工業協會的網址
裡面有比較詳細的各公司的介紹,還有一些行業規定等。
你自己去看下
⑹ 廣葯白雲山化學制葯(珠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葯白雲山化學制葯(珠海)有限公司是2018-01-04在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珠海市斗門區珠峰大道西六號316室。
廣葯白雲山化學制葯(珠海)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400MA517B1E6L,企業法人林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廣葯白雲山化學制葯(珠海)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廣葯白雲山化學制葯(珠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⑺ 化學制葯概念股有哪些
滬深兩市化學制葯概念股票(化學制葯概念上市公司,龍頭股,受益股)有華潤雙鶴、人福醫葯、恆瑞醫葯、哈葯股份、三精製葯、華東醫葯、華邦穎泰、恩華葯業、聯環葯業、西南葯業、力生制葯、萊美葯業、北陸葯業、康芝葯業
⑻ 化學制葯的中國市場
全球制葯行業的總規模從20世紀中後期開始持續的高速增長。總產值從1970年的218億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6020億美元,年均的增長速度達到了8.3%,幾乎達到了同期全球GDP增長率3.5%的兩倍以上。隨著新葯研發成本的進一步增加,預計創新葯製造企業的發展速度將會減緩。與此同時,大量「重磅炸彈」葯品的專利到期以及各國政府減少政策衛生開支,仿製葯企業的增長速度將會遠遠大於創新葯類企業。發達地區環保和成本壓力的進一步增大,原料葯生產轉移至中國、印度等國的趨勢不可避免,這將給中國的原料葯生產企業帶來機會。中國制葯行業發展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國制葯行業2000-2005年保持高速增長,2000-200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1%,遠高於8%的全球平均水平。而且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的高速增長,加上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預計中國制葯行業還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目前中國制葯企業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現象,企業規模與跨國制葯巨頭相比普遍偏小,制葯企業數量眾多,同質化競爭現象嚴重,同時企業效益低下,造成這些現象的關鍵原因在於中國制葯企業的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優勢。
化學制葯教科書
醫療改革促使中國醫葯行業步入更健康的發展軌道從2006年開始,中國政府出台了許多相關政策來規范醫葯行業的,雖然沒有徹底的解決中國醫葯行業存在的大量問題,但這表示國家下決心要解決醫葯行業的痼疾。新醫療改革方案即將推出,從2006年的方案來看,整體的思路是「三改並舉」: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醫療保障改革、葯品流通體制改革配套推進。目標是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險體制。這些措施的推出,無疑將系統的解決中國醫葯行業存留的大量問題,釋放無城鎮醫療保險以及農村人群的醫療需求,使整個行業步入更健康的發展軌道行業投資策略及重點上市公司國醫葯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醫療體制的改革會將市場需求釋放,給於行業「增持」評級。
中國化學制劑行業還不具備跨國制葯巨頭開發專利創新葯的科研能力,但仿製葯市場的快速擴張將給中國化學制劑行業企業帶來機會,仿製創新的道路將會是一條可取的發展之路。重點關注國內抗腫瘤葯龍頭恆瑞醫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