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三類企業」
(一)列入國家計劃的政策性破產企業(簡稱「計劃內破產企業」)。
(二)經市國資委、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認定的依法破產企業(簡稱「計劃外破產企業」)。
(三)經市財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國資委認定的特困企業和困難企業(簡稱「退出市場企業」)。
㈡ 什麼是三類股東
所謂「三類股東」是指契約型私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主要指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計劃)和信託計劃;「三類股東」企業是指直接或間接投資人中含有「三類股東」的企業。
1、三類股東是典型代持,根據《信託法》的表述,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2、三類股東現實中對外開展業務確實需要以管理人身份,比如進行工商登記時都以管理人或者受託人名義進行,根據過往IPO案例,這類代持關系除了披露外,還需要還原,但是資管計劃顯然難以還原。
(2)上市公司三類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第十二條
委託人設立信託損害其債權人利益的,債權人有權申請人民法院撤銷該信託。
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撤銷信託的,不影響善意受益人已經取得的信託利益。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申請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不行使的,歸於消滅。
第十三條
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
遺囑指定的人拒絕或者無能力擔任受託人的,由受益人另行選任受託人;受益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依法由其監護人代行選任。遺囑對選任受託人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㈢ 什麼是「三類股東「
三類股東指的是上市公司中的資產管理計劃、契約型基金和信託計劃。
㈣ 三類是什麼意思
釋義:(1).指《詩經》中之《風》、《雅》、《頌》。
【出處】:「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 杜預 註:「風、雅、頌。」 孔穎達 疏:「《詩》有《風》、《雅》、《頌》,其類各別。知『三類』是《風》、《雅》、《頌》也。」
釋義:(2).三項;三種。
【出處】:《宋史·選舉志六》:「 文彥博 又奏:《唐六典》所載,以德行、才用、勞效三類察在選之士,參辨能否。」
【示例】: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星有三類:一、經星,北極謂之長;二、舍星,大火謂之長;三、行星,辰星謂之長。故皆謂之辰。」
釋義:(3).第三等,下等。如:三類田、三類苗。
㈤ 什麼是第三類股票,和第一類股票和第二類股票有什麼區別
你網路一下可以收索到
股改之後,市場上逐漸受到受限股到期解禁流通所產生的壓力。受限股有三大類:第一類是股改所產生的受限股,第二類是「新老劃斷」後新的IPO公司產生的受限股,第三類是上市公司再融資(如增發等)產生的受限股。
第一類受限股中首次公開發行前股東持有股份超過5%的股份在股改結束12個月後解禁流通量為5%,24個月流通量不超過10%,在其之後成為全部可上市流通股。該類股份被市場稱為「大非」。股東持股數小於5%的稱為「小非」。小非在股改完成後12個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大小非減持成為2008年市場上使用較多的語言。據數據顯示,由於股票分置改革而形成的限令股份共4572.44億股。
第二類受限股第二類受限股有三種:(1)首次公開發行前公司持有的股份自發行入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流通;(2)戰略投資者配售的股份自本次公開發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流通;(3)特定機構投資者網下配售股份自本次公司發行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個月內不得流通。
第三類受限股第三類受限股是上市公司非公開行產生的受限股。針對非公開發行受限股,發生對象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認購的股份自股票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1)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控制的關聯人;(2)通過本次發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的投資者;(3)董事會擬引入的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發行對象屬於以上規定以外的投資者認購的股份自發行結束之日起12個月內不得轉讓。
㈥ 就上市公司而言,其資產,負債,利潤三類項目哪些認定更容易出問題並說明原因
沒有那類更容易,只有會不會的人。
要是非得比個一二,利潤首當其沖。
有句話不知道你聽過沒聽過,做假賬,無非就二個,一個增加利潤,一個減少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