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是什麼
跟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不合理,資產負債率偏低,負債結構中短期流動負債比例過高,債權融資很少,股權方面總體來說比例有點高,內部股權流通股與西方比偏少,優先股什麼的更少,並且還經常派發股票股利,這與我國「股市強,債市弱,國債強,公司債弱」的原因有關,因此解決起來最主要的還是國家加強銀行貸款審批力度,大力發展債權特別是公司債券市場等措施來解決,另外公司在決定自身資本結構是還要綜合考慮自身行業以及所處生命周期等因素。
⑵ 上市公司的資產結構對資本結構的影響有什麼
上市公司資產結構會以多種方式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
1.擁有大量固定資產的企業主要通過長期負債和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2.擁有較多流動資產的企業,更多依賴流動負債來籌集資金.
3.資產適用抵押貸款的公司舉債較多,如房地產公司的抵押貸款就相當多.
4.以技術研究開發為主的公司則負債很少.
⑶ 關於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問題
結合實際寫就行了,
上市公司融資方面在網上有很多的。
已經上市的公司,想融資簡單點
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增發股票的方案,發行價一般在股東大會前2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股東大會通過了以後,材料准備好,上報到證交所,等審批通過就行了。證交所通過了以後,就是排隊等者上市了。
要更具體的在網上找把,這方面有很多資料供你參考。
⑷ 你認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自從20世紀50年代MM定理誕生以來,資本結構問題便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資本結構決策是上市公司投融資決策的核心問題,企業資本結構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市場價值。只有深入了解全部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狀況及其歷史演變過程,才能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有全局性的認識,才有可能找出其存在問題的真正症結所在。至今為止對於資本結構的解釋有多種理論,譬如平衡理論和優序理論。然而,無論是哪一種都不能單獨地作出解釋。資本結構是指企業為其生產經營融資而發行的各種證券的組合。一般地人們將其特指為企業資產中股權與債務之間的相對比例。它是現代財務管理理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佳資本結構指在一定條件下使公司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的資本結構,它是一種能使財務杠桿利益、財務風險、資本成本、公司價值等之間實現最優均衡的資本結構。資本結構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公司償債和再籌資能力,決定公司未來盈利能力,成為影響公司財務形象的重要指標。在此基礎之上得出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如下:
通過比較我國和西方發達國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發現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上市公司的權益類科目差異相當大。我國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總額與西方國家差不多,大都在35%~43%之間,但我國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比重高,超過50%,而西方發達國家都在40% 以下,相應地,我國公司的長期負債水平相當低。資本結構的順序偏好理論認為,企業偏好將內部資金作為投資的主要資金來源,其次是債務資金,最後才是新的股權融資。然而,在籌集資金時,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視權益融資為首要途徑,對於負債則過於謹慎,表現為上市後極力擴大股票發行額度,而且分配方案也多以配股為主,很少支付現金股利。
⑸ 6.你認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其特點最為鮮明的是一股獨大。控股股東的持股數量大多數都遠遠大於二股東,三股東,四股東,。。。。。。第二個特點是股東多而雜。有的股票平均持股量只有一千多股,而股東人數最多的則達到了上十萬。
⑹ 你認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是什麼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如下:
普遍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水平相對偏高、存在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這些特點與西方國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尤其股權融資偏好更是有悖於「優序融資理論」。
存在的問題:
由於我國市場機制尚未健全,資本市場還不發達,籌資形式有限,並且約束條件也很多,導致了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
1.增加了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2.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杠桿收益。
3.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
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
1.優化股權結構。
2.完善融資體制。(1)大力推進以市場經濟的融資體制替代計劃經濟融資體制的進程,即建立以資本市場為主體的融資體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用。 (2)完善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考核制度,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增發新股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重股權融資的傾向。 (3)規范監管體系,依法規范市場秩序,建立信息披露動態監管機制,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跟蹤核查。
3.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
4.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上市公司籌資行為的理性化。
⑺ 怎麼分析公司資本結構,要結合一個上市公司的數據,分析其資本結構是否合理。
這個得看三張表啊,下載個公司的年報。一家公司的資本結構主要是指負債與股東權益的比例,說通俗了就是他的各種融資方式的搭配是否合理、是否最優。這個你得結合公司所處行業和發展階段來看,這樣才比較合理,如果公司處於成長期,那麼可能就是資金轉的比較快,負債比較多,但要會不會有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如果是成熟期的企業,那麼主要就是資金效率和資金成本的問題。這個還是要下一番功夫研究的。
⑻ 論文開題答辯,老師問我為什選這個題目的原因,怎麼回答。我的論文題目是《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分析》
首先分析公司的問題,問題原因,然後對策,
分析問題對企業的好處,
資料有一些可以發給你。
⑼ 尋求一家上市公司近10年資產結構變遷歷程並分析
一、現行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通常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由企業採用的各種籌資方式籌集資本而形成的,是企業籌資結構的核心問題。
(一)概況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6月,其源頭國營長虹機器廠創業於1958年,在當時是我國研製生產軍用、民用雷達的重要基地。長虹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製和生產電視機,1992年開始進行規范化股份制改組。1994年,長虹股票(A股代碼:600839)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主營業務涵蓋:視頻,空調,視聽,電池,器件,通訊,小家電及可視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以下的圖表是四川長虹上市來歷年的資本結構情況:
會計年度 資產 負債 資產負債率
1994 3,349,807,251.65 1,642,534,100.00 52.78%
1995 6,413,782,013.09 3,361,600,982.13 52.41%
1996 11,054,308,626.42 6,610,208,887.23 57.28%
1997 16,784,895,593.00 7,811,278,520.00 46.54%
1998 18,561,892,831.00 7,874,886,463.00 42.46%
1999 16,756,798,744.00 3,857,073,679.00 23.04%
2000 16,162,976,316.00 3,510,866,167.00 21.77%
2001 17,611,190,481.60 4,876,743,311.73 27.71%
2002 18,653,868,397.80 5,727,621,896.11 30.71%
2003 21,338,363,225.34 8,170,329,852.55 38.20%
2004 15,649,029,806.38 6,064,191,932.36 38.75%
從上圖中可以得到,最優資本結構的點大致位於資產負債率在50%的情況下,這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為9.81%。
在計算最優資本結構時,可以先進行定性分析,大體劃分出最優資本結構的區間,再進行估計,計算出最優解,這樣能保證資本結構計算的適當性。例如可以結合如生命周期等其他的一些分析思路。分析長虹主要產品所屬的領域,其已邁入了成熟期,如果不大規模轉型轉產,公司的成長性已不大。當成長性和風險性降低時,長虹應更多地考慮利用外部負債進行融資。
(二)資本結構優化的政策分析及融資方案安排
實際負債率與最優負債率差別很大的公司有幾個選擇。第一,它必須決定是轉向最優比率還是保持現狀。第二,一旦做出了轉向最優負債率的決策後,公司必須在快速改變財務杠桿系數和小心謹慎地轉變之間做出選擇。這一決策也會受到諸如缺乏耐心的股東或有關的債券評級機構等外部因素的壓力所左右。第三,如果公司決定逐漸轉向最優負債率,它必須決定是用新的融資來承接新項目,還是改變現有項目的融資組合。
迅速調整的優點是,公司可立刻享受到最優財務杠桿所帶來的好處,這包括資本成本降低和公司價值的升高。突然改變財務杠桿率的缺點是它改變了經理人在公司內決策的方式和環境。如果公司的最優負債率被錯誤地估計,那麼突然的變化會增加公司的風險,導致公司不得不掉頭重新改變其財務決策。
對於長虹而言,其財務杠桿與同行業公司相比較低。它是迅速還是逐步增加其負債率以達到最優水平取決於一系列因素:
1. 最優資本結構估算的可信度。估算中的干擾越大,公司選擇逐步轉向最優水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同類公司的可比性。當公司的最優負債率與同類公司大相徑庭時,該公司就越不可能選擇快速地轉向最優水平,因為分析家們和評信機構或許對這種轉變不看好。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長虹的資產負債率與行業平均水平相差在10到20個百分點之間,從2000年開始,長虹逐漸開始增加其負債比例,拉近與行業水平的差距。
3. 被收購的可能性。對購並中目標公司的特徵的實證研究指出,財務杠桿率過低的公司比財務杠桿率過高的公司被購並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許多情況下,購並活動至少部分是用目標公司未用的舉債能力來進行融資的。因此,有額外舉債能力但推遲增加債務的公司就冒了被收購的風險。這種風險越大,公司越可能選擇快速承擔另外的債務。
4. 對融資緩沖的需求。長虹可能出於保持現有項目的運作正常或承接新項目的考慮,需要保持融資緩沖來應付未來不可預期的資金需求。這也許也成為其與銀行、政府交涉談判的籌碼。故而長虹不太可能快速用完他們多餘的舉債能力,以及快速向最優負債率水平轉變,而選擇漸變的過程。
基於上面的分析,長虹應逐漸的調整其資本結構,向最優資本結構靠近。
三、從長虹看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特點
長虹的融資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這也是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
1.與外部融資相比較,管理者似乎更傾向於使用保留盈餘,長虹也是如此,由於:
⑴與證券不同,保留盈餘沒有發行費用
與股票和債券發行不同,使用保留盈餘進行投資不須花費發行費用,因此也就比股票發行便宜。發行費用絕大多數都是固定的,所以企業股票和債券的發行量越大,平均發行費用就越小。發行規模相同時,權益融資比負債融資費用高。
⑵企業不需要提供大量證實企業獲利能力的信息
企業在發行股票和債券時必須要這樣做。不提供信息是出於避免競爭對手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的需要,但這一做法通常不能被股東接受,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企業不提供有價值信息的借口。所以企業在進行外部融資時往往會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提供信息應該可以增加企業價值,但如果競爭對手攫取這些信息的益處也會損害企業利益。
2.長虹有明顯的權益融資偏好,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國市場環境的因素外,從長虹自身的角度來看:
⑴現金流量的不足,有利潤無現金。
長虹帳上巨額的應收帳款,反映了大量的利潤並未轉為現金的流入。長虹幾乎每年年中都要經歷現金短缺的尷尬,僅是靠高額的銀行短貸渡過難關。由於負債融資存在按期支付本息的付現約束,自然權益融資更受長虹的青睞。
⑵代理成本。
在融資決策時由於負債融資需要按期支付本息,減少了管理層可支配的自由現金流,因此會對其產生約束。故管理層轉而偏好權益融資。
⑶國有股大股東亦傾向於股權融資。
不僅上市公司經理人偏好股權融資,國有股股東亦樂衷於此。在我國資本市場,股權結構復雜,存在著「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利」的問題。流通股股東高市價購買,而非流通股的轉讓卻是以每股凈資產為定價基礎。由於我國股票市場中市盈率極高,這就使得參照流通股價格定價的配股和增發的要比非流通股的持股價格溢價許多,因此股權融資所帶來的每股資產收益增長利益遠大於由股權稀釋所導致的每股權益損失。在此情況下,國有大股自然傾向於股權融資,通過配股或增發以迅速提高每股凈資產。
另外,在1997年大股東可以放棄配股權,如長虹在1995年的轉配股方案:社會公眾股東還可以按10:7.41比例 受讓法人股東轉讓的配股權,並且收取法人股配股權轉讓費0.2元/股。這樣相當於股權融資的絕大部分現金資產是由流通股股東所貢獻的,大股東則分文未出,坐享每股凈資產增值的好處,並無償佔用流通股的溢價部分。
當然這一問題將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得到逐步解決。
⑷對配股資金的募集和使用缺乏有效監督。
長虹配股募集的大量資金真正投入了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回報和經營狀況如何,缺乏適當的信息披露。在缺乏監督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資金流向成為了一筆糊塗帳,募集資金增加了管理層的自由現金流量,自然為管理層所偏愛,但卻可能導致公司極高的代理成本。
⑽ 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建議
這題目有點大,建議去網路文庫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