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政協委員製造的大冤案——南開何平案
天津政協委員製造的大冤案——南開何平案
2011年的「兩會」隆重召開了,天津市的政協代表和人大代表,也肩負著人民的期望,先後走入了神聖的「兩會」會場。
然而,在這些代表中,有一位政協委員,光天化日之下,製造了一起曠日持久的大冤案,而他現在仍堂而皇之地坐進了2011年的天津市政協大會堂;有一位人大代表,本是這冤獄里的一員,卻因為有這人大代表的金字招牌而倖免於難,他仍可以前去人大會議上「代表人民」聽政議政。
而與這二位代表華麗亮相的同時,是南開大學何平教授等四人蒙冤被關押達四百多天之久!冤案製造者們在飢餐人肉、渴飲人血的「盛宴」之時,何平教授等四人卻無辜遭迫害,在鐵窗下苦度那悲慘人生的每分每秒。天理何在?公道何在?——這樣的呼號,想必天津市的「兩會」是聽不到的,因為「兩會」中居然還有大造冤案的政協委員在座,那蒙冤的人還能有什麼指望呢?
這個製造大冤案的人,就是上市公司ST中源的後台老闆、天津房地產大亨——李德福。
ST中源狀告子公司「協和幹細胞公司」何平等四名高管「職務侵佔」,狀告的核心問題是:高管違反公司規定拿了月績效獎金。此案經多家媒體報道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如果真是鐵證如山,無疑,早在何平等四人被抓後不久就會進入審判程序了。然而,由於這本來就是一起蓄意製造的冤案,天津有關司法部門真想舉起審判的大棒將何平等打殺時,他們彷徨了,因為沒有什麼證據支撐所謂的「職務侵佔」訴由。按常理,辦案的有關司法部門就該放手了吧?沒證據,憑什麼像「亂判葫蘆案」那樣強造冤獄啊?
問題就在這兒!因為此案顯然受到天津市政協李德福委員的「督辦」,換句話說,李委員以其地產大亨的強勢實力,做到了讓天津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和天津市檢察院、天津市南開區公檢法,圍著他的指揮棒旋轉。從一開始市經偵總隊迫不及待地抓人關押,到天津市檢察院急急忙忙將人批捕入獄,再到南開區公檢法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補證據」違法辦案,可以看出那位政協委員李德福確實有通天的本事,能讓我們的司法部門中某些公職人員甘當某種勢力的打手,違法抓人、關人,直至在長達四百多天的時間里毫無道理地關押無罪公民。
國家有關法規明確規定:「凡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而天津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天津市檢察院不管這些,把一個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且完全可以採用民商解決的案子,當成一個欽差督辦的天字型大小刑事大案要案來辦,大動干戈,使無辜的人失去自由,無罪而坐班房。只是我們要對他們大喝一聲:你們如此賣力,不就是為那個李委員驅使所致嗎?李委員並非欽差大人,你們為什麼如此聽他驅使?你們能把幕後的違法勾當擺在陽光下來晾晾嗎?
國家又規定:「嚴禁濫用退回補充偵查、撤回起訴、改變管理方式變相超期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第一次補充偵查證據不足,可以做出不起訴決定;如果第二次補充偵查仍然證據不足,應當做出不起訴決定」。這就是說,兩次補偵都是證據不足,那就必須停止訴訟程序,並及時將關押的人放出來。然而天津南開公檢法,居然花了一年時間,先後四次「退補證據」,違規將何平等人長期關押。他們的邏輯是:不審,不判,就是關押你,讓你有家不得歸,親人不得見,未公判你是罪犯卻又分明讓你承受罪犯的遭遇。你服不服?也許有關司法辦案人員在甘當李德福委員的走卒時,已經喪失了起碼的職業道德和為人良知,他們一邊助紂為虐,一邊還可能厲聲斷喝:我們違反「有罪依法追究,無罪堅決放人」的國家法規,你們草民又能奈我何?好像法治時代的天津,可以不講法制。這只能讓人感嘆:陽光下竟然會有這樣無恥的罪惡!
當然,也不能說李委員處處都暢通無阻。如何平一案共五人,現在何平等四人在獄中被關一年零兩個月,而另一位名叫方健的,本應是該案件中的第二號嫌疑人,他卻不僅未被捕,而且至今還在原發案協和幹細胞公司的常務副總裁的職位上,紋絲不動。李德福委員為什麼沒把方健送進監獄呢?因為方健是天津市人大代表,也就是前文所說的那一位還能繼續參加天津市「兩會」的人民代表。由於2010年6月天津市人大召開了專題會討論此案,確認此職務侵佔案不成立,因而不批准公安經偵對方健實施逮捕。現在的問題是:天津市人大既然確認此職務侵佔案不成立,為什麼不對此案進行全面干預?以致該案中其他四人蒙受不白之冤而人大袖手旁觀。天津市人大,難道就是這樣無視社會的不公、司法的不公以及某些個人操縱司法的惡劣行徑不管嗎?這樣的人大,普通民眾如果有難,還信得過讓它來主持公道嗎?
冤案鑄成,可憐案中入獄四人離家破人亡,僅咫尺之遙。何平妻女的凄慘自不必說,他的八十多歲的老父老母,自親眼看到公安將兒子抓走之後,心急如焚,雙雙卧病住院,一病不起;其他幾名入獄者:葉新,著急的妻子得了高血壓、嚴重的精神憂鬱症,年僅十歲的雙胞胎孩子也雙雙患重病多次住院,妻哭兒啼;高鵬德,老母親因著急而肝火盛,住院作了肝病大手術,其幼子常常站在地鐵口上不肯離去,說是在滾滾人流中好像「看見了爸爸」的身影;柴新宇,雙親病倒,過去一直有兒子照顧的老父親如今已變得痴呆不認人了……四人入獄,而同時受打擊的卻還有各自雙親、兒女、妻子幾十口人。監獄的罪犯尚可以定期與自己的親人相見,而何平等人身為無罪的公民,被無罪關入監獄後,連罪犯都不如,他們的父母妻兒在這一年多時間里,別說見不到他們的面,連電話也不能通,那酸楚、痛苦的滋味,不是常人所能體會的。當我們深深地為這些人的悲慘境遇而嘆息的時候,毫無疑問,那位操縱這一冤獄的政協委員李德福卻正躲在一個陰冷的角落裡暗笑,他肯定在為自己的陰狠毒辣的得意之作而興奮不已。而他那頂「政協委員」的神聖帽子,也在他的笑聲中被玷污得糞土不如了。
2011年初,最受世人關注的法律事件是湖北十偃一位男子蒙冤被有關部門關入精神病院達十四年之久的新聞。可知如今不依法辦案的事情常令人發指。然而,十偃不過是個天高皇帝遠的地級市,那兒的有關部門的人法律意識淡漠,似乎可以理解。而天津市是什麼地方?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經濟騰飛的「第三級」!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天子腳下的「第三級」,竟然發生了無理關押無罪公民四百多天、接下來不知道還要把人關多久的冤案,這就不能不讓人瞠目結舌了。
十偃那個案子,是一位網民謊稱有民女願以身相許以救被關精神病院十四年的父親,才引得朝野震驚的。有時候我就想,哪一天蒙冤的何平等四人反過來提起行政訴訟,起訴天津有關公檢法機關,訴其違法辦案、胡亂關人如此之久,並提起天價的國家行政賠償,來一個「史上最高的行政訴訟索賠案」,到時候不引起全國轟動才怪呢!一旦全民關注此案,一手遮天的政協李委員,還有那些天津公檢法里的幫凶者,都將面對公眾的拷問,那時候,一切問題也就可能水落石出了。——當然,這只是我的瞎想,在當下還存在無法無天情況的中國,有時候不能不採取非常規手法。正常渠道解決不了,讓人只好尋求非正常方式,這或許也是「逼上樑山」的意思吧。
Ⅱ 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移民到哪個國家了為什麼對她公司上市有好處為什麼她改了國籍還可以是政協委員呢
張蘭選擇的是一個加勒比島國--聖基茲尼維斯。落戶原因是為了讓俏江南在海外上市。
Ⅲ 介紹幾個上市的國有企業,最好有其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介紹的。謝謝!
中國中化集團
劉德樹
總裁
此前曾在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先後擔任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在外貿、機械、石化行業有20餘年的工作經驗,具有豐富的業務管理經驗和很強的企業領導能力,對外經貿行業發展趨勢和特點、企業管理理論和實務有深刻理解。
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後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現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國際管理學會(IAM)理事。
韓根生
副總裁
1993年5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2001年起擔任中化歐洲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2004年3月復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在中化集團工作20多年,曾擔任中化儲運公司總經理、中化美國威洛基公司總經理、中化國際石油公司總經理、石油中心主任等職務。具有豐富的石油業務和企業管理經驗,對國內外石油市場現狀和未來發展具有獨到的見解。目前主管中化集團石油勘探開發工作,兼任中化石油勘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海海運學院遠洋運輸管理專業畢業。
羅東江
總法律顧問
1998年11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後因擔任中化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而辭去中化集團副總裁職務。2001年7月復任中化集團副總裁。2005年1月出任中化集團黨組紀檢組組長。
在中化集團工作20多年,曾擔任中化集團計劃部總經理、中化國際橡膠公司總經理、外貿信託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中化亞洲集團總經理、中化韓國株式會社社長、中化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經理等職務,積累了豐富的企業管理工作經驗。曾擔任中化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並成功推動中化國際在上海A股市場上市。目前負責集團公司黨群、紀檢監察、人力資源、法律、離退休幹部、金茂集團等相關工作,兼任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和遠洋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
潘正義 副總裁
2000年7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在中化集團工作20多年,歷任中化塑料公司副總經理、出口一處處長、中化日本公司社長、集團公司企業管理部總經理和集團公司總裁助理等職務。先後在日本工作、學習13年,對日本經濟、金融頗有研究,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目前主管集團公司戰略規劃、以及境外集團及集團公司直接管理的境外企業和辦事機構、怡生園國際會議中心的相關工作,兼任集團公司戰略規劃委員會主任和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畢業於大連外國語學院,1978-1980年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研修,後獲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李輝 副總裁
2001年7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1987年8月至2000年1月,就職於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總公司,曾派駐科威特、英國和巴西長期工作,歷任五礦集團五礦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南美五礦有限公司副總裁、總裁,北京經濟技術投資開發區總公司副總經理。在國際貿易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對國際貿易和資本市場的運作和發展均有較為深刻的理解。目前主管中化集團石油中心,兼任石油中心主任。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對外貿易專業畢業。
張志銀 副總裁
2004年12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此前曾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甘肅省蘭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先後擔任中辦秘書局正局級秘書、中共蘭州市委副書記、蘭州市市長等職務,具有豐富的行政管理和經濟工作經驗。目前主管集團公司行政事務、信息技術、健康安全環保、中國種子集團公司等相關工作,兼任集團公司健康安全環保委員會主任。
畢業於洛陽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後獲中南工業大學管理工程碩士學位。現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王引平 副總裁
1998年11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後因擔任中化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而辭去中化集團副總裁職務。2004年12月復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在中化集團工作近20年,曾擔任中化海南公司副總經理、中化浦東公司總經理、外貿信託公司副總經理、集團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經理、中化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積累了豐富的貿易業務和企業管理經驗。目前主管國內經營中心,兼任國內經營中心主任。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後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李彬 副總裁
2007年9月出任中化集團副總裁。
1994年9月擔任沈陽化工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12月擔任沈陽化工研究院院長,2004年12月兼任黨委書記。具有扎實的化工專業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科研管理、企業管理經驗,全面了解並掌握精細化工研發及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目前主管集團公司科技管理工作,兼任沈陽化工研究院院長。
大連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畢業。
陳國鋼 總會計師
2000年12月出任中化集團總會計師。
在中化集團工作10多年,歷任公司財會本部副本部長、中國聯合石化公司副總裁、中化集團財務部總經理和副總會計師等職務。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在國際融資、資金運作、企業風險控制等領域具有較為獨到的見解和實踐。目前主管集團公司資金管理、會計管理、分析評價、財務綜合、風險管理、保險、中化財務公司、歐洲資本公司和世盈(廈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工作,兼任集團公司預算及評價委員會主任、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負責集團公司在香港的金融事務及中宏保險公司相關工作。
廈門大學會計學專業畢業,1988年獲博士學位。
何操 總裁助理
2002年4月出任中化集團總裁助理。
在中化集團工作20多年,歷任財會處副處長、企業管理處副處長、企業處處長、塑料公司總經理和中化上海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等職務,對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具有獨到的認識。目前兼任中國金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
畢業於吉林大學,後獲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Ⅳ 萬科王石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嗎
王石,漢族,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畢業。1988年中心改組發行股票,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歷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
不是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Ⅳ 正泰是上市公司嘛
正泰電器,股票代碼:601877,上市時間:2010-01-21
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8月,是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控股公司,也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產銷量最大企業。公司專業從事配電電器、控制電器、終端電器、電源電器和電力電子等100多個系列、10000多種規格的低壓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榮獲全國質量管理獎、首屆浙江省政府質量獎、首屆溫州市市長質量獎,並於2010年1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以低壓電器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近年來,公司被授予「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全國機械工業先進集體」、「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溫州市十大最具環保責任感企業」等榮譽。南存輝董事長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常委,十屆浙江省工商聯主席,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會長,曾榮獲「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CCTV200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第十一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首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中國能源年度人物」、「中國企業十大創業領袖」、「中國製造業十大創新人物」、「世界青年企業家傑出成就獎」、「中國青年企業家管理創新金獎」、「中華慈善突出貢獻人物」等稱號。
Ⅵ 艾路明的簡介
集村長、博導、企業家於一身 · 外公唐生智系中華民國一級上將,在解放戰爭末參加湖南和平起義,建國後曾任全國人大及政協常委,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 。號稱一代經濟學大師的董輔礽是艾路明的博士生導師,董輔礽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被譽為「能夠影響中國政府重大決策的學者」。
英雄情結· 在武漢大學讀書期間艾路明就曾一個人從長江源頭漂流至武漢 ,再由武漢下水游泳到上海的長江入海口。開創上下五千年單人漂游長江之先河。應該說艾路明敢為人先、博學質朴、心胸遠大的品格志向在那時就已初見端倪。 · 八十年代末艾路明與幾位志同道合的研究生湊集了兩千塊錢,成立了當代產業集團的前身---當代生化技術研究所,開始了「當代人」的創業歷程。從親手在公廁回收尿桶 ,提取尿激酶的第一個科研項目開始,到現在已發展到擁有上百個博士、海歸加盟的科研開發團隊,興辦了多所與名牌大學合作辦學有數萬學子的本科制獨立學院,控股著人福醫葯 等四家上市公司、一家全國性證券公司,以及礦業公司、機械製造業公司等實業,資產規模已達到三百億,年營業收入二百億,年利稅愈二十億,為社會提供了兩萬多個就業崗位。當代科技產業集團已成為湖北省最具活力和實力的民營企業。
Ⅶ 政協委員建議應屆生身份保留年限延長至5年,應屆生身份有多重要
非常的重要。有很多的福利,而且也能參加很多考試。
Ⅷ 河南嘉圖置業的董事長張楸楓是一個表裡如一的人嗎作為一家上市公司
作為嘉圖業主,沒見過比這
Ⅸ 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更是黨員。傑出企業家。還是政協委員,去澳門豪賭輸了上億錢,法律會如何制裁他
同意一樓,你描述的 黨員、傑出企業家、政協委員什麼的都是虛名,只會產生一個公眾輿論的影響,而和法律無關。
關鍵在於RMB是誰的。
如果是國企的,貪污罪。
如果是私企的,挪用公款罪。
如果是老總自己的,那他輸到褲衩都沒得了也沒關系。
Ⅹ 山西政協委員談營商環境會被收禮嗎
1月24日,山西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在太原召開。會議期間,來自該省經濟企業界別和工商聯界別的委員們暢所欲言,開誠布公探討了企業發展及營商環境等問題。
多位委員表示,近年來,山西省經濟水平逐步回升,營商環境也有非常可喜的變化。
但是,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山西應保持清醒,正確認識目前存在的差距和困難,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營商環境。
全省排名第一的民企,在全國排到300名左右
穩步前進的山西,在發展中還存在哪些問題?
省政協委員、亞寶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武賢表示,山西產業結構以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為主體的重型工業結構。產業結構資源依賴性強,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經濟高度依賴煤炭,產業單一,市場高度壟斷、缺乏有效競爭。
與此同時,高科技人才短缺也是當下山西面臨的瓶頸之一。
任武賢認為,山西的區域位置和長期以來的經濟結構模式,導致新興戰略性人才流失嚴重。因此,優化人才引進激勵機制和培養機制,建設戰略性領軍人才隊伍尤為重要。
「引進優秀人才,帶來的不僅是產品、技術和項目,還有先進的思想以及對我省科技人才的培養。」任武賢感慨,在吸引人才方面,山西不少人還停留在解決人才住房、子女上學等淺層次問題上。
事實上,人才更看重的是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同時還要對其建立股權激勵機制,將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聯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推進企業快速發展。
談到人才,省政協委員、山西潞寶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韓長安強調,山西的發展,需要更多優秀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來推動。
他列舉山西省長樓陽生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給出的指標,未來五年,山西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要從現在的49%提高到54%。
「這個百分之五的增量,需要靠優秀企業家來實現。」韓長安認為,早些年,山西一度政治、經濟環境欠佳,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成長速度緩慢。
以新上市企業來說,2017年,滬深兩市共有438隻新股上市。按省級行政區域劃分,廣東以98家排名第一,浙江以87家排第二,山西沒有一家新上市企業。
再看韓長安所在的企業——山西潞寶新能源集團。該企業年營收已超過180億元,連續四年在山西民營企業中位居第一,但這個體量在全國民營企業中,只能排到300名左右。
因此,韓長安認為,山西的民營企業總體還很弱小,這需要全省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比如讓每個地區的龍頭企業帶動2-3個「80後」、「90後」優秀創業者,為山西未來發展儲備人才。
構建好的營商環境,關鍵在於落實
有了人才,各項政策措施亦有待落實。
省政協委員、山西太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林就直言,構建好的營商環境,關鍵在於落實。
他表示,現實生活中,企業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有時上面領導同意了,具體到要辦事的科長、股長等基層幹部,仍會出現效率低下的現象。
有類似感受的還有省政協委員、山西諾維蘭集團董事長朱建軍。
通過實際調研,朱建軍發現,有的領導幹部,大會、小會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到要解決問題,便瞻前顧後,生怕給自己惹麻煩。
舉例來說,某企業要審批項目,即使手續齊備,符合各項要求,到了政府部門某個環節,就是不能馬上辦。
為什麼呢?相關工作人員擔心,「我給你辦得太快,紀委來查的時候,懷疑我是不是收禮怎麼辦。」
朱建軍說,盡管上述事件已過去一段時間,但還是能反映出個別政府人員的顧慮。因為這種顧慮,能很快辦好的事項,直到辦理截止日最後一兩天才給批復,由此也看出少數人的不擔當、不作為。
對於企業家們的建言,山西省政協委員、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作為小組召集人一一記錄。
他坦言,山西的經濟發展確實存在一定問題,這涉及到現實條件,也關繫到觀念轉換、各部門思想統一以及改革承受力大小等問題。
「山西資源是森林,產品和渠道是沙漠。」孫躍進認為,山西在經濟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等方面,實力還不夠。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全省陸續有4000多家外資企業進駐,留下的大約500家。山西的出口,主要依靠富士康和太鋼,也因此形成「一業獨大」「一企獨大」等狀況。
但無論如何,發展是解決山西一切問題的關鍵。
孫躍進表示,山西在政策落實上,將繼續對標中央要求、對標全國先進。這既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以「二流的財政實施一流的人才政策」,也需要政府部門理順體制,突破現有條框、先試先行。
此外,孫躍進認為,無論政府部門還是企業家,都應重視對重大政策的學習。他感慨,現在少數企業,不懂政策、不學政策、也不研究政策,做事情總想著憑關系、講人情。反而是外資企業都設立有政府事務部,專門研究政策,走到了民營企業前面。
身正不怕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