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為什麼要引入戰略投資者和私募基金
這個其實很簡單的,要是公司缺錢這就順理成章的事情。要是不缺錢,那就是缺人或者說是缺少在管理上面的咨詢這些理念上面的東西。
『貳』 有限合夥投資擬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到什麼程度
明文規定沒有,實踐中,首次申報時,一般披露到有限合夥的全部普通合夥人及有限合夥人,但如果普通合夥人及有限合夥人中有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反饋時往往會大概率被要求繼續披露普通合夥人及有限合夥人的股東(合夥人/出資人)等。
『叄』 擬上市公司在擬上市期間還能注冊新的公司或者投資嗎
可以的.但盡量避免涉及到相關利益者的投資,因為公司要上市,重大事項要公告.或者擬上市財務資料,關聯方資料重新審核,可能比較麻煩.當然任何事情不是絕對的,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肆』 風投投資ipo企業持股不超過7%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是指投資有關聯的券商保薦的企業,還是對所有ipo企業來說
這個是指與券商有關聯關系的風投投資擬上市公司的情況,不是對所有風投的限制。券商風投也不是不能超過7%,而是超過7%以後,就要由其他券商擔任第一保薦機構。所以,通常情況下,為了既投資又能保薦,就把持股控制在7%以內。
具體規定可以看《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保薦機構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重要關聯方持有發行人的股份合計超過7%,或者發行人持有、控制保薦機構的股份超過7%的,保薦機構在推薦發行人證券發行上市時,應聯合1家無關聯保薦機構共同履行保薦職責,且該無關聯保薦機構為第一保薦機構。
『伍』 擬上市企業引入PE投資者的資產評估必須是有證券業務資格的評估機構嗎若依據的是沒有證券業務資格的評估機
如果增資時在報告期內,也就是公司申請上市前三年內,必須是有證券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來做。PE入股應該是在報告期內的。解決辦法是請一個有資格的評估機構做一次復核,確認其評估結果,就不會構成上市申報障礙
『陸』 什麼是擬上市
擬上市就是公司准備去上市的意思,還在准備階段,未上市的。
『柒』 股改前後引進風投的區別
股改:即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是通過非流通股股東和流通股股東之間的利益平衡協商機制,消除 A股市場股份轉讓制度性差異的過程。
股改之後,短時間內不會出股市的確會有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是長期的,因為股改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有立桿見影的成果,不過相信堅持股改,維持其成果,中國的股票不久就會走向成熟和正常化。
如果你手裡有股票,在股改中可以從大股東手裡得到一定數量的對價,換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權。這種對價也就是你得到的實惠。
股改對股市及至股民影響太大了,表面現象是利好,可以得到短暫的實惠,但長期是對我們不利,因為股市流通股會增大太多,資金需求量跟不上,股價就會大幅度貶值,所以以後股價的重心會大幅下移是肯定的,也就是會大跌.
『捌』 我公司擬准備上市,怎樣寫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報告這報告的格式是怎麼的
應該是商業計劃書吧。如果需要可以給我留言,QQ3482882
『玖』 上市股改前如何引進戰略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其實是個誤稱,上市前引進的股權投資(PE)其實都是財務投資者,他們的目的就是通過購買擬上市公司股權在公司上市後再套現獲利,他們一般不會參與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所以算不上戰略投資.
如果企業資質很好的話,引進股權投資相對還比較容易.企業要對自身的經營業績和上市計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認識,在過去和預期經營業績的基礎上對企業做出一個整體估值.比如值10個億,再計算下想要引進多少股權投資,比如需要1個億的資金,那就釋放給PE10% 股權.具體過程中,PE要對企業進行調查,核心是財務、業務和法律方面,在調查的基礎上,同時考慮上市需要的時間及可能性,PE會對公司做一個估值,雙方再討價還價。為了確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風險,PE通常還會提出與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或管理層簽一個對賭或者回購協議,約定如果企業預期業績不達標或者在預期期限內沒有上市的話如何使PE的利益不受損失。
如有需要,可以給您介紹幾個PE,很多企業都是在談判中熟悉流程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