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對上市公司估值
「估值」大致是綜合以下因素進行的:1.所在行業的成長性(包括處於景氣周期的位置)。3.行業平均市盈率。4.歷年的業績成長情況(資產質量如何?)。5.業績及財務狀況。6.在行業內所處的位置等。
由於對參照指標的選取,遠景預測,公司公開資料的可信程度等,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所以,一般的「估值」數據僅供參考。
另外,由於它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總體漲跌幅大小,介入的主力強弱,主力是否出逃等炒股基本要素。所以,「估值」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數據,炒股時,你千萬不能拿它當真。
㈡ 如何判斷股票的內在價值
股神巴菲特觀點注重股票的內在價值,股票的內在價值就是未來的價值空間折成現值。炒股炒未來,炒股炒預期,大致意思就是體現股票內在價值的重要性。
那如何通過財務報表定股票的內在價值呢?
其實想要確定一隻股票的內在價值並不難,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確定股票的內在價值。
(3)銷售收入方法
上市公司每一季度都會公布業績報,我們可以用上市公司全年銷售總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當這個值大於1的話,屬於被高估,這只股票已經超過了內在價值。同樣反之,如果這個值小於1的話屬於被低估,說明股票還有內在價值,可以值得投資。
以上三種方法就是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來判斷股票的內在價值,這三種方法也是最常用的判斷內在價值的方法;現在已經分享給你,希望你學以致用。
㈢ 巴菲特是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的
一、巴菲特對內在價值的簡單定義:
巴菲特對內在價值的簡單定義——它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生命中可以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二、巴菲特通常對公司內在價值採用最簡單的評估方法
【評估企業內在價值的方法,越簡單往往越有效。這就像田間施肥一樣,通過各種數學模型和電腦計算得到的化肥施用量,貌似不會比老農憑經驗施肥更合理、更簡單】
巴菲特在2000年財務報告中坦言,他對上市公司價值評估的方法是現金流量貼現率,而且,他只評價那些業務簡單/他能夠理解,並且可以預測/具有持續競爭優勢/長期穩定的現金流。
這種簡單的評估方法包括以下3項內容:
1.使用最簡單的長期現金流定義。
這個定義就是所有者權益,相當於上市公司財務年報中的「公司收益+折舊等非現金支出-維護持續競爭優勢的資本支出」。
2.使用最簡單的貼現率——一般參照長期國債利率。
3.尋找最簡單的明星企業。
明星企業發展的歷史表明,它們能夠給股東以長期、穩定的獲利回報。明星企業的典型特徵是,具有巨大的無形資產和經濟商譽。
三、巴菲特的內在價值估演算法
假如有一家企業可以持續獲得每年20%的投資收益,那麼,有兩種方法來估算該企業的價值。
1、可以建立一個未來利潤和現金流模型,並把預測的現金流按10%的貼現率/折現率擇現成現值。這種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很難操作,而且由於想像中的投資回報期經常被誇大,所以容易高估實際價值。
2、另外可以採用的較好的方法是,把股票當作一種債券來估值。
假設市場利率水平保持在10%附近,票面利率為10%的債券通常會按票面價值出售,票面利率為20%的債券則會以兩倍於票值的價格出售。
例如,按100元發行而每年利息為20元的債券很快就會被買主把價格推高到200元,即翻一翻。回報率為20%的股票價格會稍高一些。如同債券一樣,股票收益的一部分是現金(即現金股利),剩下部分留存起來。如果留存的盈利還可以保持20%的凈資產收益率,它如同創造了一個以票面價格購買收益率為20%的債券的選擇權:企業每留存一元錢就會在將來多創造0.2元的收益或者其價值為2元(=2倍)。
簡單說,留存收益的價值是正常企業收益的2倍。通常情況下,企業留存收益的價值相當於企業增量收益與正常利率水平的比值。計算出的留存收益價值還需再進行折現以計算內在價值。
內在價值=凈收益*可持續的資本收益率/(貼現率*貼現率)
由於我們假定長期貼現率為10%,這相當於說內在價值是收益的100倍再乘以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來表示,所以一個實用的記法是:
當證券的市盈率與凈資產收益率100倍相等時的市場價值就是它的內在價值。(贇對這個持否定態度,自由現金流的折現值估算靠譜些)。巴菲特說:「沒有一個能計算出內在價值的公式。你得懂這個企業。」意思是:有公式可以算出公司價值的人都是蒙人的!
四、安全邊際
俺們通常所說的安全邊際——在其內在價值上給5~8的折讓,就是股票的市場價格比它的內在價值低多少?有多少空間可以作為我們投資的屏障?這樣俺們的投資就很踏實的多,象巴菲特一樣穩坐釣魚船.
㈣ 股票的內在價值怎麼算
股票內在價值是分析家們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前景以及其他影響公司生產經營消長等因素後認為股票真正代表的價值。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
那麼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怎樣確定的呢?
一般有三種方法:第一種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場中確定股票內在價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況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所確定的,比如,一年期的銀行存款利率為3.87%,對應股市中的平均市盈率為25.83倍,高於這個市盈率的股票,其價格就被高估,低於這個市盈率的股票價格就被低估。
第二種方法資產評估值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資產進行評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負債,然後除以總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價值。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小於這個價值,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該股的市場價格大於這個價值,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第三種方法就是銷售收入法,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銷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如果大於1,該股票價值被低估,如果小於1,該股票的價格被高估。
㈤ 求問如何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
價值投資就是在一家公司的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大打折扣時買入其股份。內在價值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為評估投資和企業的相對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邏輯手段。內在價值在理論上的定義很簡單:它是一家企業在其餘下的壽命史中可以產生的現金的折現值。
雖然內在價值的理論定義非常簡單也非常明確,但要精確或甚至大概的計算一家公司的內在價值都是很困難的:
(2)影響折現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折現率,在不同的時點、征對不同的投資人會有相差懸殊的選擇---這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股票價格總是變化莫測的,而股票的內在價值似乎也是變化莫測的。
如果不能解決對所謂內在價值的評估問題,那麼價值投資的理論基礎又何在呢?我曾追隨著前輩大師們的足跡企圖對此問題的困惑尋求突破但收獲寥寥無幾。翻盡所有關於巴菲特的書籍及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大量的年報資料,雖然關於「內在價值」的字眼隨處可見,但他卻從未告訴我們該如何去計算它。 巴菲特最主要的合夥人查利·芒格還曾耐人尋味的說過這樣的話:巴菲特常常提到現金流量但我卻從未看到他做過什麼計算。對此巴菲特解釋說:一切的數字與資料都存在於他的腦子里,若某些投資需要經過復雜的運算那它就不值得投資。看來要指望巴菲特來幫助我們解決內在價值的評估問題是沒希望了。雖然也曾有人建立過計算公司內在價值或實質價值的完美公式,但卻無法為公式里的變數提供准確的數據,它除了能滿足理論家的個人偏好外毫無實際意義。
關於內在價值的評估始終是一個模糊的問題,但以巴菲特為代表的前輩大師們還是提供了一些「定性」的評估指標:
(1)沒有公式能計算公司的真正價值,唯一的方法是徹底的了解這家公司;
(2)應該去偏愛那些產生現金而非消化現金的公司(不需一再投入大量現金卻能持續產生穩定現金流);
(3)目標公司就是以一個合理的價格買進一家容易了解且其未來5年10年乃至20年的獲利都很穩定的公司;
即便如此,面對「內在價值」我們依然一籌莫展,也許「內在價值」是個很個性的東西,對它的評估一半取決於其本身另一半則取決於評估它的投資者。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巴菲特從不明確他自己的計算方式以免形成誤導,況且巴菲特本人也不能保證他的計算方式是正確的更不能保證是唯一正確的。在巴菲特的意識里「內在價值」也始終是個模糊的大概值。
顯然所謂的模糊性就是不確定性,就是風險,對此巴菲特們有他們的應對之道----「安全空間」:它的內涵就是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價值,而是被低估的價值。市場價格相對於它的內在價值(一個模糊值)大打折扣的公司才有吸引力,簡而言之這個被加大的折扣就是安全空間,它讓我們在對內在價值的評估中如果犯錯誤也不會有重大的損失。
價值型投資者認為,任何企業均有一個內在價值,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當股票價格低於公司內在價值時買進,而當股票價格高於公司內在價值時賣出,由此獲得投資收益。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由於多種相關因素的共同作用,股票價格經常大幅度、乃至長時期地偏離內在價值。對於價值型投資者來說,需要經常承擔更多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另外一種理論則認為:判斷公司的內在價值無關緊要,股票價格變動完全是一種群體心理行為,決定股票價格高低的關鍵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和預期,因此採取趨勢性交易策略是獲利的最佳途徑。筆者認為,價值型交易策略和趨勢型交易策略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企業估值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對公司內在價值的判斷存在較大的主觀色彩;而股票價格波動的相對性和自反射性(指價格越上漲買的人越多,買的人越多價格越上漲),則經常使市場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的偏激狀態,但在公司內在價值的牽引力下必然引發股價泡沫的破滅。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掌握企業內在價值評估方法,是確定長期基本倉位的前提;而掌握趨勢性交易策略,則是降低等待時間成本的捷徑。
如何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呢?現代財務理論認為:公司的內在價值是公司資產未來預期現金流的現值。由於公司內在價值是客觀存在、動態變化的價值,並不存在一個能夠精確計算出公司內在價值的公式,人們往往通過不同的估價方法和模型來衡量公司的內在價值。現有的估價方法包括現值法、可比公司比率法、期權估價法等。其中現值法又可分為現金流貼現法和會計收益貼現法;可比公司比率法又可分為市盈率法、股票價格/銷售收入法、股票價格/帳面價值法和股票價格/每股現金流法等。投資者可以根據行業發展及公司競爭地位等因素,構造出不同成長階段和增長水平的多種估價模型;也可以根據股票市場可比公司的價格分布和構成,通過綜合比較得出內在價值的評估值。由於各種估價方法各有利弊,評估結果往往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投資者通常只能得到一個內在價值的分布區間,將公司的內在價值與公司的帳面價值、清算價值和市場價值相比較,就可以基本確定公司股價的合理程度。
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直接運用復雜的財務模型進行公司估值既花費精力,又常常達不到預想的效果。因此,在市場中廣泛流傳著的一些獨具特色的感性估值方法值得中小投資者密切關注:譬如經常逛商店,了解該公司產品的價格和暢銷程度;參加公司的新聞發布會,了解公司業務最新進展等。通過廣泛的接觸和了解,中小投資者雖然無法徹底了解公司運作的全部內容,但也已經基本可以對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有了相對獨立的判斷。"購買自己熟悉的公司的股票",應該說是基於內在價值作出感性投資判斷的最好詮釋。
在確定了公司的內在價值後,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判斷相應股票的合理價格變動空間。由於趨勢型交易者的大量存在,股票價格的短期波動存在較大的隨機性特徵:圖形分析者通常根據歷史股價圖形推測股價運行趨勢和股價上升過程中的阻力位、支撐位;而模型分析者則根據歷史交易數據構造不同時期的投資模型,通過不同股票群之間的相對價格變化來推測未來風險-收益比。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其資金量相對較小,完全可以根據交易量變化,在一個相對寬松的時間范圍內作出投資判斷,並在極短的時間內選擇進出。因此,中小投資者在判斷股價運動時,無須像專業機構投資者那樣採用復雜的金融工具或模型,而完全通過對主流機構資金動向的判斷來選擇進出。
㈥ 請問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評估標準是什麼
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同大盤或者先於大盤調整了近2、3個月的股票,業績優良(長期趨勢線已經開始扭頭向了)
2、主營業績利潤增長達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內的業績增長穩定,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每股收益達到0.5元以上最佳。
3、市盈率最好低於30倍,能在20倍下當然最好(隨著股價的上漲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該企業利潤高速增長沒有出現停滯的現象可以繼續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為穩定的利潤高增長自然會讓市盈率降下來的)4、主力資金占整支股票籌碼比例的6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過30%能達到50%以上更好,主力出貨時間周期加長,小資金選擇出逃的時間較為充分)5、留意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動資金不充足,公司經營容易出現危機(如果該公司長期保持穩定的高負債率和高利潤增長具有很強的成長性,那忽略次問題,只要高成長性因素還在可以繼續持有)。公司的內在價值並不是評價一個公司好壞的標准,具體可以去雲掌財經看看有詳細介紹。
㈦ 如何計算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
從長期來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歸根結底是由其基本面所決定的。影響投資價值的因素既包括公司凈資產、盈利水平等內部因素,也包括宏觀經濟、行業發展、市場情況等各種外部因素。在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時,應該從宏觀經濟、行業狀況和公司情況三個方面著手,才能對上市公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一、宏觀經濟分析 <1>宏觀經濟運行分析 證券市場歷來被看作「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只有把握好宏觀經濟發展的大方向,才能較為准確的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宏觀經濟狀況良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會比較優良,股價也相應有上漲的動力。 為了把握國內宏觀經濟的發展趨勢,投資者有必要對一些重要的宏觀經濟運行變數給予關注。 A.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國(或地區)經濟總體狀況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的主要指標。通常而言,持續、穩定、快速的GDP增長表明經濟總體發展良好,上市公司也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優良的經營業績;如果GDP增長緩慢甚至負增長,宏觀經濟處於低迷狀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也難以有好的表現。我國經濟穩定快速增長,2006年GDP同比增長10.7%;0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率達到了11.1%。近一兩年來,上市公司業績的快速增長正是處於宏觀經濟持續向好、工業企業效益整體提升大背景下的增長,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上市公司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B.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持續普遍上漲。通常,CPI(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被用作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溫和的、穩定的通貨膨脹對上市公司的股價影響較小;如果通貨膨脹在一定的可容忍范圍內持續,且經濟處於景氣階段,產量和就業都持續增長,那麼股價也將持續上升;嚴重的通貨膨脹則很危險,經濟將被嚴重扭曲,貨幣加速貶值,企業經營將受到嚴重打擊。除了經濟影響,通貨膨脹還可能影響投資者的心理和預期,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CPI也往往作為政府動用貨幣政策工具的重要觀測指標,今年以來我國CPI高位運行,因此在每月CPI數據公布前後,市場也普遍預期政府將會採取加息等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引發了股市波動。 C.利率 利率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利率是資金借貸成本的反映,利率變動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投資水平和消費水平,間接地也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利率上升,公司的借貸成本增加,對經營業績通常會有負面影響。第二,在評估上市公司價值時,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是採用利率作為折現因子對其未來現金流進行折現,利率發生變動,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利率上升,未來現金流現值下降,股票價格也會發生下跌。 D.匯率 通常,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進出口產品的價格。當本幣貶值時,出口商品和服務在國際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價格就會降低,有利於促進本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因此本幣貶值時出口導向型的公司經營趨勢向好;進口商品以本幣表示的價格將會上升,本國進口趨於減少,成本對匯率敏感的企業將會受到負面影響。當本幣升值,出口商品和服務以外幣表示的價格上升,國際競爭力相應降低,一國的出口會受到負面影響;進口商品相對便宜,較多採用進口原材料進行生產的企業成本降低,盈利水平提升。 目前,人民幣正處於漸進的升值進程中,出口導向型公司特別是議價能力弱的公司盈利前景趨於黯淡,亟待產業升級,提高利潤率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需要進口原材料或者部分生產部件的企業,因其生產成本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受益;國內的投資品行業能夠享受升值收益也會受到資金的追捧。人民幣小幅升值,房地產、金融、航空等行業將直接受益,而對紡織服裝、家電、化工等傳統出口導向型行業而言則帶來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