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國內現狀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國內現狀

發布時間: 2021-06-07 11:25:55

⑴ 開題報告中的盈利能力分析國內外研究現狀怎麼寫

企業盈利能力是對公司的利潤表中的財務暢據進行分析,主要幾項指標可以在《財務管理》中找到,每個指標可能會涉及多個會計科目,請逐一分析。綜合性越強的指標越要深入分析。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利潤分配表為基礎,通過表內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構建一套指標體系,通常包括銷售凈利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利息保障倍數等,然後對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和評價。

(1)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國內現狀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盈利的用途有兩種,一種是向股東分紅,一種就是作為資本金投入企業的經營當中,前者為企業所有者帶來了收益,後者則為企業經營提供了更多的可使用資金。

投入經營的資金可以用於償還長期債務、擴大經營規模等經營活動,如果能夠引起企業經營規模擴大、盈利增長,就會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使得盈利和營收互相促進一起增長。

如果企業虧損,那麼表示企業的成本費用開支大於收入,企業未來的資金儲備可能不足,長期債務可能無法得到償還,不但不能為股東帶來收益,而且可能還會需要進行融資

⑵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研究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和論文研究內容及創新點和結論展望,我也想要一份。

。。同求啊QAQ

⑶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如何

上半年,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A股滬深兩市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主力軍,積極主動響應國家戰略大局,聚焦主業和實業,穩健經營、運作規范,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升,盈利能力不斷加強。

總體來看,目前上市公司基本面良好,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投資回報逐步提升。相關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目前在高位運行。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將向著高質量發展,以科技升級、消費升級和製造升級驅動的新經濟動能將不斷加強。另外,居民資產配置將從房地產轉向標准化金融資產,外資和養老金等長期資金正在加快布局權益市場。因此,中長期角度看,A股市場和上市公司相關標的仍具有非常好的配備價值。

⑷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盈利能力的有關指標反映和衡量企業經營業績,同時通過盈利能力分析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銷售收入凈額的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中,職工為社會勞動新創價值所佔的份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為社會新創價值越多,貢獻越大,也反映企業在增產的同時,為企業多創造了利潤,實現了增產增收。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這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三)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即過去所說的資金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量/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為年初資產總額與年末資產總額的平均數。此項比率越高,表明資產利用的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四)資本金利潤率和權益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是企業的利潤總額與資本金總額的比率,是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金的獲利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
這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則說明資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

除了以上指標我們還可以通過從銷售情況看企業盈利能力,從稅收政策對盈利能力的影響;從公司利潤結構,資本機構;從企業的盈利模式企業的行業地位等來判斷公司的未來盈利狀況。

具體可以參考:http://ke..com/link?url=BvI_TJP-_

⑸ 上市公司粉飾利潤現象的國內外背景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上市公司迅速成長壯大。目前我國A股市場合
計上市公司約1370家,合計流通市值約10000億,總市值約30000億。上市公
司不斷發展壯大、運作日趨規范、質量逐步提高,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改革和帶
動我國經濟成長的中堅力量。」
然而我國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狀況不容樂觀。長期以來,在體制、機制、
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崇尚數量上的成長,而忽視利潤
品質的提升和提高。上市公司繁榮的背後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利潤數據失真,虛增利潤問題嚴重。2004年財政部公布了對152戶上市
公司企業2002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的結果,共查出152戶企業資產不實85.88
億元,所有者權益不實41.38億元,利潤不實28.72億元。調查結果顯示,巧2
戶企業中利潤不實比例10%以上的企業82戶;利潤嚴重不實,虛盈實虧企業5
戶,報表反映盈利3551萬元,實際虧損1.5億元。自2000年至2004年,非標
准審計報告佔比依次為14.48%、13.7%、12.1%、.742%和3.89%,從統計數據來
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可信度近幾年來已在逐步提高。但這一比例卻始終處
於較高狀態,上市公司有意或無意調高甚至虛增的利潤數額相當可觀。
2、凈利潤實現的現金保障不足。2004年我國上市公司盡管整體業績增長了
37%,可是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增長率卻並不高,僅為10%。經
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未能實現與凈利潤同步大幅增長,這反映出上市公司業績
增長的有效性還不夠。
3、利潤結構不合理。主營業務利潤對業績的貢獻度很小,其他收益對利潤
的貢獻度較大。從1993年到1999年,我國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
比重僅為50.7%,而投資收益對利潤的貢獻卻達到了24.02%,營業外收支掙
額和補貼收入分別占利潤的6.89%和5.31%。2004年上市公司年報的統計分析
表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8,05%的上市公司由盈轉虧,EPS從.0044元降
0.11元。43.28%的上市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對EPS貢獻率超過10%以上,其中,
有183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的50%來源於非經常性損益。1299家上市公司有752
家獲得補貼收入,占統計樣本的57.89%,補貼收入占上市公司凈利潤額在100%
以上的公司有39家,介於50%一100%的有48家。這說明了我國上市主業不突
出,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盈利能力,大量補貼收入的存在也說明地方政府運用
財政補貼等形式幫助上市公司操縱出了利潤數據。
4、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強。從2004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情況看,有
585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佔比達到45%。截至2006年1月9日,從
2005年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情況來看,滬深兩市預虧公司已達181家,超過1998
年至2004年的任何年份。2003年147家虧損、2004年174家虧損,2005年虧
損公司數量再創新高。除181家公司預虧之外,還有6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
大幅下降。一些上市公司業績變化如同「坐山車」,前幾年還是盈利大戶,而現
在卻深陷虧損泥潭。暴露出上市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不強。
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的利潤質量令人十分擔憂。近年來,中國普馬「資
金鏈斷裂」、巨人大廈的「倒塌」、鄭百文等明星企業的「突然」倒閉,我國上
市公司「一年績優,兩年平平,三年ST」的現象屢屢出現,都給我們敲響了警
鍾。上市公司利潤實現的現金保障不足,利潤持續性不強等質量問題日益引起
重視,企業財務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也日益關注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實際
質量而不僅僅是賬面數據。2005年n月國務院批轉了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
司質量意見》,要求有關方面要高度重視並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上市公
司質量己經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而利潤質量是上市公司質量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在這種背景下,加強對利潤質量理論的研究和探索,並以此指導改善利潤質
量的實踐,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緊迫的。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選題意義
(一)利潤質量研究的理論意義
如果說基於利潤數據計算的盈利能力指標是對公司盈利水平的量的描述和
外在表象,那麼利潤質量則反映出公司盈利水平的質的規定性和內在揭示。
第2頁
第一章導論
現行的基於利潤數據的財務分析基於一個基本假設①,即利潤本身是對公司
在某一特定報告期間經營成果的准確計量,也是該公司在未來可能的現金流入
的合理估計。如果這一假設不成立,那麼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不同會計期間
之間的利潤數據的可比性就不復存在。利潤質量就是對這一基本假設是否成立
以及成立程度的衡量。傳統的盈利能力分析的缺陷之一就是沒有考慮到利潤數
據質量高低程度的不同對利潤數據可比性的影響。因此,利潤質量分析是對財
務分析理論的完善和補充。
(二)利潤質量研究的現實意義
上市公司是我國經濟運行中最具發展優勢的群體,是資本市場投資價值的源
泉。提高上市公司利潤質量,是強化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
在要求;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是增強資
本市場吸引力和活力,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關鍵。
1、利潤質量研究是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在現代社會,追求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追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
未來企業發展的主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追求利潤的數量,更要重視利
潤的質量。高質量的利潤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高質量的利潤是指伴隨著資源流入,在長期可以持續穩定生成的利潤。
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計算的會計利潤,其計算過程中包含一系列的主觀估計
和判斷,代表的是企業的賬面成果,而不是企業可以自由支配財富的增加。真
正能夠為企業所用的,是穩健的現金流量。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資金是涉
及到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現金流的充沛與通暢,是企業生存立足和健康
經營的前提。
一家企業的利潤數量多,並不一定說明該公司的經營狀況令人滿意,利潤可
能是因為某些投機項目所形成的,並不能保持持久的盈利狀況。這種情況下的
業績是有水分的。因此,只有利潤數量和質量都好的企業具有才具有持續的成
長能力。高質量的利潤以其較強的持續穩定增長的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
保障。
因此,加強上市公司利潤質量的研究並以此指導改善利潤質量的實踐,是市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⑹ ××公司盈利能力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論文 誰能幫我寫一份 急用

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盈利能力分析可以為企業的未來作出很好的規劃等等。那麼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服務博成都兼職財務會計表示,一般有如下的3種分析方法。(一)盈利穩定性的分析盈利的穩定性主要應從各種業務利潤結構角度分析,即通過分析各種業務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判別盈利的穩定性。我國損益表中的利潤按著業務的性質劃分為,商品(產品)銷售利潤、其它業務利潤、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等。各利潤項目又是按獲利的穩定性順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項目在利潤總額中所佔比重越高,說明獲利的穩定性越強。由於主營業務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一個待續經營的企業總是力求保證主營業務的穩定,從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穩定,所以在盈利穩定性的分析中應側重主營業務利潤比重的分析,重點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對企業總盈利水平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盈利的持久性,即企業盈利長期變動的趨勢。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採用將兩期或數期的損益進行比較的方式。各期的對比既可以是絕對額的比較,也可以是相對數的比較。絕對額的比較方式就是將企業經常發生的收支、經營業務或商品的利潤的絕對額進行對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維持或增長。相對數的比較方式,是選定某一會計年度為基年,用各年損益表中各收支項目余額去除以基年相同項目的余額,然後乘以100%,求得各有關項口變動的百分率,從中判斷企業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續保持和增長的可能性如企業經常性的商品銷售或經營業務利潤穩步增長,則說明企業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強。(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幾個指標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通過計算相對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盈利水平。這些指標一般根據資源投入及經營特點分為四大類: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成都兼職財務會計表示,包涵的基本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和股利發放率等等。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對利潤率的分析。

⑺ 國內對企業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標研究到了什麼地步

對現行盈利能力評價指標的分析
摘要:盈利能力分析指標是財務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為關注的,也是企業經營者和債權人必須關注的。對於企業獲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觀、全面、准確。本文針對盈利能力分析指標中的缺陷,提出了一些改進與完善的觀點和具體操作方法。
關鍵詞:盈利能力;財務分析;現金流量
企業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重要指標;也是投資人正確決定其投資去向,判斷企業能否保全其資本的依據;債權人也要通過盈利狀況的分析以准確評價企業債務的償還能力,控制信貸風險。所以不論是投資人、債權人還是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都日益重視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領悟分析的內容,正確掌握分析的方法至關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內容
盈利能力,也稱為獲利能力,它是指企業獲得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應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穩定、持久性兩方面內容。企業盈利能力分析中,人們往往重視企業獲得利潤的多少,而忽視企業盈利的穩定性、持久性的分析。實際上,企業盈利能力的強弱不能僅以企業利潤總額的高低水平來衡量。雖然利潤總額可以揭示企業當期的盈利總規模或總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這一利潤總額是怎樣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否按照現在的水平維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長下去,即無法揭示這一盈利的內在品質。所以,對盈利能力的分析不僅要進行總量的分析,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盈利結構的分析,把握企業盈利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後者在報表分析中更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一)盈利穩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穩定性主要應從各種業務利潤結構角度分析,即通過分析各種業務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判別盈利的穩定性。我國損益表中的利潤按著業務的性質劃分為,商品(產品)銷售利潤、其它業務利潤、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等。各利潤項目又是按獲利的穩定性順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項目在利潤總額中所佔比重越高,說明獲利的穩定性越強。由於主營業務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一個待續經營的企業總是力求保證主營業務的穩定,從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穩定,所以在盈利穩定性的分析中應側重主營業務利潤比重的分析,重點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對企業總盈利水平的影響方向和影響程度。
(二)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業盈利長期變動的趨勢。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採用將兩期或數期的損益進行比較的方式。各期的對比既可以是絕對額的比較,也可以是相對數的比較。絕對額的比較方式就是將企業經常發生的收支、經營業務或商品的利潤的絕對額進行對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維持或增長。相對數的比較方式,是選定某一會計年度為基年,用各年損益表中各收支項目余額去除以基年相同項目的余額,然後乘以100%,求得各有關項口變動的百分率,從中判斷企業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續保持和增長的可能性如企業經常性的商品銷售或經營業務利潤穩步增長,則說明企業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強。
(三)盈利水平分析的幾個指標
分析企業的盈利水平,通過計算相對財務指標評價企業盈利水平。這些指標一般根據資源投入及經營特點分為四大類:資本經營盈利能力分析、資產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包涵的基本指標有: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收入利潤率、成本利潤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權益報酬率和股利發放率等等。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對利潤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標的局限性
(一)現行利潤表反映企業財務業績的缺陷
我國企業的利潤表是建立在傳統會計收益概念和收入費用配比基礎之上的則務業績報告形式,在這張報表中列報的主要是己實現的收益。它在物價基木穩定、市場經濟活動單一、外部風險低的經濟環境下是適當的,能基本准確地反映企業經營活動的收益。但是,隨著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物價的波動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無法擺脫的現象,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所興起的金融創新,出現了價格波動性強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改變了傳統資產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因而價值相對穩定的觀念。於是,採用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已成為必然,但同時又帶來了一個問題:即由於公允價值變化而產生的損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確認。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確認,就使得收益表無法如實反映企業當期的全部收益,將未實現增值摒棄在收益計算之外,會使得收益計算缺乏邏輯上的一致性,不能達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從而降低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我覺得這個答案不錯,你參考一下。

⑻ 什麼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公司賺取利潤的能力。一般來說,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指正常的營業狀況。非正常的營業狀況也會給公司帶來收益或損失,但這只是特殊情況下的個別情況,不能說明公司的能力。因此,證券分析師在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以下因素:證券買賣等非正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會計准則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計影響等。

⑼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