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內與體育產業有關的企業排名
與體育產業有關的企業,其中上市企業有:中體產業、信隆實業、創業板探路者。
❷ 體育產業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一、足球俱樂部概念
江蘇舜天:與中超江蘇舜天足球俱樂部同屬江蘇舜天集團。
天津松江:與中甲球隊天津松江足球俱樂部同屬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泰達股份:與中超球隊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同屬天津泰達集團。
亞泰集團:中超球隊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由亞泰集團創辦。
金豐投資:金豐投資已被綠地集團借殼。而綠地集團擁有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
上港集團:2014年底,上港集團完成對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的整體收購,並改名為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
華夏幸福:華夏幸福子公司廊坊京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14年底收購了中甲球隊河北中基足球俱樂部。
貴州茅台:中超球隊貴州人和足球俱樂部主贊助商。
力帆股份:與中超球隊重慶力帆足球俱樂部同屬重慶力帆集團。
中信國安:與中超球隊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同屬中信國安集團旗下公司。
二、籃球俱樂部概念股
青島雙星:生產球鞋等體育用品,與CBA球隊青島雙星籃球俱樂部同屬雙星集團。
潯興股份:與CBA球隊福建SBS潯興籃球俱樂部同屬福建潯興集團。
廣匯能源:與CBA球隊新疆廣匯籃球俱樂部同屬新疆廣匯集團。
山東高速:與CBA球隊山東高速籃球俱樂部同屬山東高速集團。
浙江廣廈:與CBA球隊浙江廣廈猛獅俱樂部同屬浙江廣廈集團。
山西汾酒:與CBA球隊山西汾酒猛龍俱樂部同屬山西汾酒集團。
三、賽事運營概念股
中體產業: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從事體育場館設計、施工建設到建成後運營管理,賽事管理及運營業務。
雷曼光電:公司於2011年與中超簽訂了合作協議,享有「中國足球協會授予的戰略合作夥伴」,是中超公司LED設備製造類別的唯一合作夥伴,合作期至2016年12月。
強生控股:公司控股股東久事集團擁有F1 中國大獎賽、上海ATP1000網球大師賽舉辦權,並擁有上海國際賽車場資產。
浙報傳媒:與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等合資持有華奧星空,華奧星空與浙報傳媒已聯合承辦全國電子競技大賽(NEST),成為目前中國官方認可的唯一全國綜合性電子競技體育賽事。
萊茵置業:由房地產公司轉型,目前已收購亞洲職業籃球管理發展有限公司55%股權,擁有斯坦科維奇杯、亞洲職業籃球聯賽唯一運營權。2015年8月14日晚,公司發布公告稱,更名為萊茵達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四、運動器材股
貴人鳥:運動鞋服生產商,並擬與虎撲體育合作成立體育產業基金,目標規模20億元。
探路者:戶外用戶生產商,並擬與江西和同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探路者和同體育產業並購基金,基金規模為3億元。
信隆實業:運動健身器材生產商。
嘉麟傑:高端戶外用品功能性面料供應商,同時也經營戶外體育用品。
姚記撲克:除生產撲克外,現已進入戶外自行車生產領域。
雙象股份:足球用革生產商,中高端足球革市場佔有率超過七成。並擬與無錫市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共同設立體育產業投資基金。
五、體育場館概念股
際華集團:公司推出10年打造35個體育旅遊綜合體的「際華目的地項目」,首批項目去年已啟動。
九龍山:九龍山旅遊度假區擁有高爾夫、遊艇、馬會、賽車賽馬、航空五大俱樂部以及水上樂園。
廣弘控股:體育用品銷售及體育場館營運。
武漢控股:母公司武漢城投集團擁有武漢賽馬場等資產。
珠江實業:旗下廣州體育文化有限公司擁有廣州亞運城(含賽馬場)20年運營權。
六、體育內容及營銷個股
樂視網:樂視體育目前擁有國內規模最為龐大的賽事轉播版權。
華錄百納:公司提出「打造中國最為領先的體育營銷和賽事運營平台」,6月宣布出資5億設立北京華錄藍火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之前已獲15年的歐洲籃球冠軍聯賽中國區獨家運營權。
蘭生股份:與上海市體育總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主辦上海(國際)賽事文化及體育用品博覽會。
道博股份:今年7月公布重組方案,擬以8.2億元收購雙刃劍體育,雙刃劍收入主要來源於體育營銷、體育版權以及體育賽事三個方面。
❸ 際華集團和體育產業有什麼關系
體育產業概念股
中體產業,亞泰集團,蘭生股份,泰達股份,中信國安,雷曼光電,
新能泰山,雙象股份,江蘇舜天,青島雙星,探路者,哈爾斯,際華集團等。
❹ 體育產業上市公司,體育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亞泰集團、中體產業、江蘇舜天、新華都、嘉麟傑、信隆實業、粵傳媒、雷曼光電、浙江永強、上港集團、浙報傳媒、探路者,
❺ 影響體育產業經營的因素有哪些
(一)政府行政干預過多
政府屬於非營利性機構,不能參與市場競爭,更不能直接壟斷經營權,這是政府機構的一般法則,是市場經濟對政府角色的基本要求。然而,回顧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不難看出,政府行政部門在自身角色定位上存在盲區。盡管進行了改制,但這只是解決了名義上的身份,其實質並沒有發生改變,即擺脫行政主管的權威地位。因此,如果政府不對自身角色定位進行深刻的改變,就會干涉職業體育產業正常的市場運作規律,這不利於其可持續發展。
盡管政府行政干預可以推進職業體育產業的發展,但其給職業體育發展帶來的不利要大於利益。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為了經濟效益、政績,有的政府部門不願意將一些大型體育賽事交給社會其他方按照市場規律舉辦,經常是政府行政人員主動出面經營。這不僅影響了社會各方力量舉辦職業體育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給政府體育部門的行政管理帶來了相當困難。另一方面,政府行政干預不利於職業體育產業的市場化,不利於職業體育俱樂部之間的公平競爭,以及風險意識的形成,這導致了職業體育產業發展不平衡,不利於其人才的最佳配置,最主要的是政府行政干預制約了職業體育經濟潛力的發揮,不利於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健全和完善。
(二)缺乏鼓勵其發展的優惠政策
職業體育產業覆蓋面廣、波及力強,其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拉動消費、促進投資、解決就業等,還可以通過職業人員帶動全民參與體育鍛煉,增強全民身體素質。因此制定職業體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對推動其發展以及經濟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關於採用什麼政策鼓勵社會舉辦體育項目,引導並擴大體育消費,我國政府並沒有明確的政策可供參考。
目前,我國出台的各類體育產業法律法規,大多都是採取一攬子的管理辦法,而對於管理的具體細節和各運動項目的規定模糊、不清晰,這使得法律法規缺乏可操作性,在其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
(三)經營管理人才缺乏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不利於職業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因為職業體育產業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是只懂體育知識的人才,還需要既懂體育,又懂管理、經濟等的綜合型人才。而我國目前的教育體系是沿著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而進行的,這種教育體系使得成績好的人只想考入理想的高等院校,根本不可能重視體育;而那些成績很難進入高等院校且體育能力強的學生,為了進入高等院校就選擇體育生這條道路,他們大多隻能選擇體校、體育職業中專或者體育技術學校等培養體育人才的院校。
綜合來看,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發展主要缺乏以下兩類人才:一是職業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的管理人才;二是體育產品的營銷人才和研發人才。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職業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無形資產開發力度欠缺
在我國,對職業體育產業的無形資產開發始於體育產業化改革之後,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國家明確了體育要「面向市場,走向市場,以產業化為方向」的基本思路。改革後我國開始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進行職業體育產業無形資產的開發,使其開始進行多渠道、多種形式的開發和利用。但對於其無形資產價值的認識卻仍然不高,對其開發和利用水平不高,開發層次缺乏深度和廣度,市場化運作水平不高,收益率較低,使體育無形資產在我國整個體育產業中所佔的份額不大、規模偏小,造成體育無形資產的嚴重流失。比如,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時,並沒有對其影視播放權、廣告經營權和商業贊助權等進行嚴格管制,從而導致體育無形資產的大面積流失。
在我國,關於體育無形資產的理論研究也十分匱乏,更不用說設立專門的職業體育產業無形資產開發機構,與體育無形資產市場運營密切相關的中介、策劃、咨詢等服務組織發育遲緩,這使得無形資產管理嚴重滯後,很容易導致無形資產流失,開發雜亂無章,甚至各自為戰。例如,2008年,我國利用奧運會的契機,對無形資產的開發不管是在觀念和認識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上,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無形資產開發的內容更加豐富、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此外還有奧運會場地圖樣的裝飾品,如鳥巢和水立方等。這些都是有形資產的體現,而對於體育賽事的徽標、冠名權等無形資產的重視和開發遠遠落後於有形資產。因此從整體上看,我國職業體育無形資產開發的規模和實際的經濟效益還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❻ 體育事業,體育產業,體育產業化的區別和聯系
體育事業:是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公共體育服務,滿足特定時期國家利益的體育需求,推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行業的總稱。
體育產業是指為滿足人們健身健美、娛樂休閑和精神需要,從事體育勞務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服務的體育部門、機構、社會團體、企業和其他法人的總稱。
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的關系
體育是事業還是產業,大致看法有三:
一是產業論
二是事業論, 即任何時候體育都是有別於產業的事業。
三是復合體論,即是事業和產業的復合體,其中能進入市場的部分為產業,不能進入市場的部分則為事業。與此對應,也有三種運行機制的主張,完全市場化、不能市場化、部分市場化——實行「事業」部分的非市場機制和「產業」部分的市場機制相結合。
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的不同:1.產品性質的區別:社會公益性事業、公共產品、非營利性←-→非公共品、營利性明顯2.運行機制的不同:政府統一規劃、各級行政部門和相關組織統一步驟、統一管理←-→按「生產—供應—需求」經濟機制運行3.資金來源和目標任務的差異,公共財政支出、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公共體育服務,實現國家發展體育運動和為國爭光的目標←-→面向市場,依法經營,自我積累、自我發展,
❼ 體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體育產業相關上市公司股票有:
一、主營體育用品的上市公司:
中體產業(600158);
信隆實業(002105);
探路者(300005)。
二、涉足體育產業上市公司:
西藏旅遊(600749);
青島雙星(000599);
北巴傳媒(600386)。
❽ 跟體育產業有關的上市公司有那些啊
我們現在正在做著幾個體育產業企業上市的工作。體育產業有關的上市公司的公司是那些運動服和鞋的公司
❾ 體育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A股中相關概念股還包括碧水源(300070)、先河環保(300137)、萬方發展(000638)、長白山(603099)、探路者(300005)、北京文化(000802)、冀東水泥(000401)、北辰實業(601588)、北京城建(600266)、信隆實業(002105)、東方網力(300367)、冀凱股份(002691)、凱撒旅遊(000796)、樂視網(300104)、中電鑫龍(00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