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區別是什麼
從行業內常常將其並稱為「四大」來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來說,個人覺得四家之間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四大內部的流動非常之頻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華做,明天就到畢馬威報到了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文化和工作習慣上的互相滲透,知識上主動和被動的分享,也更減少了四家之間的差異性。一些小的區別如下:
1. 普華作為行業的老大(國際和國內都是),在公司規模和客戶資源上應該是最有優勢的。
2. 德勤這兩年出了不少事,特別是在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上,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這幾個出事的主都是德勤的客戶,前幾年的科龍也是。不是說其他幾家不出事,作為類似保險公司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只是概率大小的問題,但是德勤這兩年的聲譽確實受了影響。不過,話說回來,做為全球性公司,四大在中國的本地化,德勤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一家,德勤的大陸合夥人估計也是四大裡面最多的。
3. 幾年前的安永和現在是有很大區別的。雖然都打著「People first」的口號,個人覺得,實際上已經大有不同。按我理解,安永以前不是以爭行業第一為終極目標的,而是依靠高品質的服務爭取客戶,給員工很好的工作體驗,有點像不爭江湖盟主的武林高手。可是,近年來,安永的業務風格變得激進,可以為了市場份額不斷壓價,為了縮減成本無視員工的高流失率。金融危機的時候安永的口碑也是四家裡面最差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安永的培訓是四家裡面做得最好的,起碼以前是。
4. 畢馬威雖然在中國市場上不能排在其他家前面,但其在幾個重要行業都有幾家重量級的客戶,這和安永、德勤的客戶規模小數量多的特點是兩種武功風格。不過,正因如此,也是四家裡面對著裝要求最為嚴格的。
B. 德勤是上市公司么
不是啊,四大都是合夥制企業,不是上市公司,也不能上市的。上市公司是股份制企業,承擔有限責任。合夥制企業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C. 德勤員工舉報其財務造假,對其公司造成了什麼影響
一、德勤員工舉報事件經過:
2020年德勤員工群發PPT舉報違規”登上微博熱搜,5日已達到熱搜第二位。德勤北京的一位員工將一份長達55頁的PPT群發公司郵件,舉報其4年的工作期間所存在的一些不合規的人和事情。根據網傳信息來看,舉報人曝光了審計項目組成員違背職業道德,與客戶串通舞弊的情況,涉及到多家大眾熟知的上市公司,更有德勤的高級經理、高級審計員乃至合夥人。
根據舉報人的說法,德勤的審計員涉嫌多類放飛機事件(即在審計工作中,在底稿上寫自己沒有做過的審計程序),審計師因為追求工作高效省時,便在審計中的抽憑放水,這樣的話,就有可能漏掉吃回扣、貪污、做假賬等惡劣行為。所以,為什麼會說抽憑是審計工作中的重要程序,因為對發現可能存在的舞弊問題作用重大,而抽憑沒做到位的後果和廣大投資人直接相關。
除此之外還重點提及了美股上市公司紅黃藍的違規審計事宜。舉報人的離職前同事發現,紅黃藍下屬北京培訓學校的管理費用,基本為高管和董事長孩子在海外消費的報銷。比如,大量管理層出國購物、奧特萊斯消費、創始人兒子在紐約高消費、學習高爾夫等費用。德勤經理及合夥人在前一年的審計中,發現了這一問題,但負責該項目的德勤合夥人涉嫌收受賄賂,因而在接下來的上市審計中,將管理費用列為不需要進行細節測試的會計科目,而只是進行簡單的復核,嚴重違背職業道德。
D. 網傳德勤的員工55頁PPT舉報公司違規審計,涉及到了哪些公司
2月3日晚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員工舉報其公司的55頁PPT,舉報了該員工在德勤工作的四年期間,各種違規事件,隨後該事件登上微博、網路等網路熱搜。2月5日,德勤、舉報材料涉及審計項目的一家上市公司相繼回應,證監會亦發聲,目前正在核查,同時要求德勤自查,後續會跟進。
E. 德勤案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之相關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或中小流通股股東:
從2004年8月10日,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質疑並揭露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前董事長顧雛軍相關財務造假問題以來,科龍電器虛假陳述案一直成為廣大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和中小流通股股東及證券監管機關、司法機關和新聞媒體關注的焦點。其間,科龍電器財務報告的審計機構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也被揭露出造假行為,顧雛軍等人被逮捕並可能被提起刑事訴訟,中國證監會則調查了科龍電器、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涉嫌違規的行為。
由此,根據《證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廣大權益受損的科龍電器投資者即將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賠償訴訟,追回相關的損失,目前需要等待的是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或有關法院作出的認定顧雛軍等人有罪的刑事判決書(以先產生者為准)。科龍電器民事賠償訴訟可以起訴的對象可以包括(不限於此):科龍電器;顧雛軍等原董事、高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員;存在失職的原監事會成員和獨立董事;進行審計的審計師事務所及相關注冊會計師等。可以起訴科龍電器等的投資者是有限定的,其應具備如下條件:科龍電器2002年年報公布後買入該公司股票、在2004年8月10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且經計算受到損失的投資者。
同時,根據《證券法》和《公司法》,中小流通股股東可以依法要求科龍電器現董事會盡快追回損失,否則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或者通過徵集投票權和召集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形成有利的股東大會決議。
自2001年以來的5年多時間里,約有20家上市公司成為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的被告,約有近萬名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擔任了原告,所有案件的總起訴標的達8-9億元人民幣,涉及到約16-17家中級人民法院和3-4家高級人民法院,目前約涉及10家上市公司以上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已經結案,投資者也獲得了相應的賠償。我們認為,根據受害者的人數、被侵權的總金額和巨大的社會影響,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有可能同已經發生的銀廣夏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東方電子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並列相當,將成為中國證券市場造假史和維權史上的三大案。目前,銀廣夏案賠償工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銀廣夏公司通過股改有可能與訴訟標的過半的原告投資者達成和解;東方電子案的原被告雙方代理人在法院主持下的談判交流不斷,該案通過和股改聯動達到和解、賠償的結局將有望出線;隨著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的出台,科龍、德勤案的證券民事賠償也將浮出水面。
由此,鑒於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受害者人數與分布地域的廣泛性、被侵權金額與社會影響的巨大性、該案法律關系與訴訟要求的復雜性,因此,我們這些分布於全國12個省市的22個律師事務所及其30名律師,共同組成「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全國律師維權團」,並通過《上海證券報》和新浪財經等財經媒體發表本《行動宣言》。維權團的大部分律師都參與過中國證券民事賠償訴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相當的理論素養,參與過的民事賠償案件包括:銀廣夏案、東方電子案、嘉寶實業案、聖方科技案、三九醫葯案、錦州港案、鄭百文案、ST渤海案、生態農業案、濟南輕騎案、沈陽新開案等,並在錦州港案中因審計責任起訴過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本維權團呈開放式特徵,竭誠歡迎已經或者有志於為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之相關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或中小流通股股東提供維權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及其律師參加,進行相互切磋、交流和協商、協作。本維權團暫安排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宋一欣律師為臨時召集人,負責本維權團的聯絡事宜。
本維權團的主要工作如下:(1)為科龍、德勤案權益受損的投資者和中小流通股股東提供的相關法律咨詢與非訴訟法律服務;(2)為科龍、德勤案權益受損的投資者提供從訴訟到執行的各類訴訟代理服務;(3)為科龍、德勤案的中小流通股股東維權共同徵集投票權或提起股東代表訴訟;(4)在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出台後,舉行專題研討會,討論科龍、德勤案律師代理服務的相關事宜;(5)加強本維權團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之間的相互切磋、交流、協商、協同;(6)其他事宜。
科龍、德勤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賠償案全國律師維權團臨時召集人: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 宋一欣律師
F. 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這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有什麼區別
我為您查詢了相關資料 收集整理如下 :
從行業內常常將其並稱為「四大」來討論某個問題或現象來說,個人覺得四家之間本質上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四大內部的流動非常之頻繁,今天在德勤做,明天就去安永上班了,今天在普華做,明天就到畢馬威報到了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種文化和工作習慣上的互相滲透,知識上主動和被動的分享,也更減少了四家之間的差異性。個人覺得,一些小的區別如下:
1. 普華作為行業的老大(國際和國內都是),在公司規模和客戶資源上應該是最有優勢的。
2. 德勤這兩年出了不少事,特別是在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上,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這幾個出事的主都是德勤的客戶,前幾年的科龍也是。不是說其他幾家不出事,作為類似保險公司性質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只是概率大小的問題,但是德勤這兩年的聲譽確實受了影響。不過,話說回來,做為全球性公司,四大在中國的本地化,德勤無疑是做得最好的一家,德勤的大陸合夥人估計也是四大裡面最多的。
3. 幾年前的安永和現在是有很大區別的。雖然都打著「People first」的口號,個人覺得,實際上已經大有不同。按我理解,安永以前不是以爭行業第一為終極目標的,而是依靠高品質的服務爭取客戶,給員工很好的工作體驗,有點像不爭江湖盟主的武林高手。可是,近年來,安永的業務風格變得激進,可以為了市場份額不斷壓價,為了縮減成本無視員工的高流失率。金融危機的時候安永的口碑也是四家裡面最差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安永的培訓是四家裡面做得最好的,起碼以前是。
4. 畢馬威雖然在中國市場上不能排在其他家前面,但其在幾個重要行業都有幾家重量級的客戶,這和安永、德勤的客戶規模小數量多的特點是兩種武功風格。不過,正因如此,也是四家裡面對著裝要求最為嚴格的。
G. 員工舉報德勤涉嫌協助客戶財務造假,這種有損公司利益的行為應該被舉報嗎
這種行為不僅有損公司利益,而且還是違法行為,所以需要進行舉報。其實從曝光的信息來看,德勤算不上是財務造假,最多隻是審計過程不規范不合規而已。據悉這次是德勤公司的員工曝光的,他寫了一份55頁的PPT,群發給了公司所有同事,該PPT中,曝光了大量他工作期間發現的一些不合規審計時間,其中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而德勤內部也有多位高管牽連其中,甚至在違規事件里,還有德勤合夥人的名字,所以相關事件迅速引起了多方的注意。
H. 財政部約談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所為何事
2月3日晚,德勤北京一名員工將一份50多頁的PPT文件群發公司郵件,舉報了4年工作期間各種不合規的人和事。
舉報人分別以自己舉報和轉述他人舉報的方式,舉報了德勤在多家上市公司審計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其中包括發生於2016年的中國外運山東有限公司審計項目、發生於2017年的紅黃藍教育審計項目,以及發生於2017年的中國博奇環保(控股)有限公司審計項目。
I. 員工舉報德勤涉嫌協助其他公司財務造假,涉事公司分別需要承擔哪些責任
一、德勤員工舉報事件經過:
2020年德勤員工群發PPT舉報違規”登上微博熱搜,5日已達到熱搜第二位。德勤北京的一位員工將一份長達55頁的PPT群發公司郵件,舉報其4年的工作期間所存在的一些不合規的人和事情。根據網傳信息來看,舉報人曝光了審計項目組成員違背職業道德,與客戶串通舞弊的情況,涉及到多家大眾熟知的上市公司,更有德勤的高級經理、高級審計員乃至合夥人。
根據舉報人的說法,德勤的審計員涉嫌多類放飛機事件(即在審計工作中,在底稿上寫自己沒有做過的審計程序),審計師因為追求工作高效省時,便在審計中的抽憑放水,這樣的話,就有可能漏掉吃回扣、貪污、做假賬等惡劣行為。所以,為什麼會說抽憑是審計工作中的重要程序,因為對發現可能存在的舞弊問題作用重大,而抽憑沒做到位的後果和廣大投資人直接相關。
除此之外還重點提及了美股上市公司紅黃藍的違規審計事宜。舉報人的離職前同事發現,紅黃藍下屬北京培訓學校的管理費用,基本為高管和董事長孩子在海外消費的報銷。比如,大量管理層出國購物、奧特萊斯消費、創始人兒子在紐約高消費、學習高爾夫等費用。德勤經理及合夥人在前一年的審計中,發現了這一問題,但負責該項目的德勤合夥人涉嫌收受賄賂,因而在接下來的上市審計中,將管理費用列為不需要進行細節測試的會計科目,而只是進行簡單的復核,嚴重違背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