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個人最多能擁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這個沒有限制,只要證監會批准上市,但是只有
股份制企業
才能夠上市,所以說上市公司不是一個人的。
㈡ 為什麼一家公司可以同時在不同市場上市!
首先因為這個行為是合法的。
其次,多次上市可以增加企業的總市值。增發會稀釋原股東的股權比例,但原股東的股票數量不變,總股本增加,因此增發後,市值增加,每股收益減少。企業的總市值,就是A股+H股+D股市值的和。
只要這個市場可以接納公司,並且公司也適應這個市場的監管風格,同時能滿足這個市場的上市要求,那麼當然可以選擇在這個市場上市,並且可以在多個市場上市。
(2)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參與擴展閱讀:
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兩地上市
根據證券法規定,一家優質企業是可以在兩地或者多地同時實現上市的,前提條件就是這家公司符合兩地或者多地的上市條件,只要達到每個地區股市的上市條件都是可以發起上市申請,順利通過都是可以上市的,可以實現兩地或者多地募資。
兩地或者多地上市的企業是「同股不同權」,原因是由於每個地區的股市貨幣單位是不同的,所以從而會造成一家企業在不同地上市,由於匯率差從而造成企業總市值有所偏差。
㈢ 現在滬市深市一共多少家上市公司在滬在深上市有什麼區別嗎
截止到2015年8月24日,中國股市中,滬市和深市的A股一共有2778支,其中,滬市A股一共有1096支,深市A股一共1682支。
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是由中國境內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在滬在深上市主要有六大不同:
1,證券交易所的地點:滬市是上海;深市是深圳。
2,板塊不同:滬市只有A主板與B股;深市有A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和B股。
3,股票代碼不同:滬市主板是60開頭,B股是900開頭;深市主板是000開頭,中小板是002開頭、創業板是300開頭、B股是200開頭。
4,B股標價不同:滬市是以美元競價;深市是以港幣競價。
5,交易制度不同:基本的交易規則是一致的,差別在於收市最後3分鍾(14:57~15:00),具體在於滬市的交易規則是連續競價;深市的交易規則是集合競價。
6,託管不同: 滬市是採取的指定交易,也就是你在設立證券帳戶的時候要先選定一家證券公司作為委託對象; 深市則採取的「自動託管,隨處通買,那買那賣,轉托不限」。
㈣ 同一家大股東控股多家上市公司
這樣很正常。中國平安就是很好的例子。
㈤ 同一個上市公司可以在兩個地方都上市嗎
同一個上市公司可以在兩個地方上市,在港股市場,擬上市公司都要根據《上市規則》的要求申請上市。
作為此次上市改革的一部分,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規則》新增三個章節並對現行《上市規則》條文作相應修訂,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為尋求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中資及國際公司設立新的第二上市渠道。
(5)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參與擴展閱讀:
並非所有公司都可以享受最受市場關注的同股不同權上市待遇。港交所指出,擬上市公司除必須證明它們有資格及適合以不同投票權架構上市外,還有市值要求。
港交所擬初期只接納上市時預期市值不少於100億港元的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申請上市。如不同投票權架構申請人上市時的預期市值少於400億港元,港交所也建議要求該擬上市公司在最近一個經審計會計年度取得不少於10億港元的收入。
㈥ 中國有多少家公司,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1、截止到2015年9月23日,中國A股一共有2780隻股票,所以就有2780家上市公司。而中國的公司數量是動態變化的,每天都會有公司開張和倒閉,所以這個數據是比較難以統計的。
2、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㈦ 一個企業可以同時在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么
一個企業可以同時在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么?
一個企業當然可以同時在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但是必須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那就是不是在同一個國家或者說區域之內才行,比如說我們在大陸上證所和深交所只能選擇一個,另外還可以在香港上市,也可以在其他國家的證券交易所上市。
企業上市,能廣泛吸收社會資金,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提升企業知名度,增強企業競爭力。世界知名大企業,幾乎都是通過上市融資,進行資本運作,實現規模的裂變,迅速跨入大型企業的行列。產品運營只是資本原始積累的初級階段。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實現上市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夢想。成功上市更突顯了企業家的成就,使企業有希望獲得跳躍性發展。美國 500 強企業 95% 都是上市公司。隨著企業上市,企業變成了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上市公司,使企業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並且由於接受監管當局嚴格的監管,是公司在治理方面更加規范。
企業上市使企業獲得了直接融資渠道,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可以促進企業的更快發展。
企業上市融資的好處。很多人誤認為缺錢的公司才上市,不缺錢的公司沒有必要上市。其實不然,企業上市後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益處。公司股票有一個流通的市場,股東可以自由買賣股票,收回創業投資與回報,對不滿公司的股東或急需資金的股東,上市為公司股東的套現提供了極好的機會,也為風險資本的退出建立了順暢的渠道。從而更容易吸引風險投資者進入。為公司和股東創造財富:公司價值通過市場來確定。上市後,投資大眾對公司的估值通常在利潤的 5—30 倍。而私人公司一般由稅務部門或投資人的估值通常是利潤的 1—2 倍。上市後,公司價值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員工股份有了價值,工作更積極:一個上市公司的股票認購權或配送,對員工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可以吸納和留住優秀人才,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增加金融機構對公司的信任,降低融資成本:上市公司的信用度較高,容易獲取信貸,並降低融資成本。上市集資帶來更多資金:上市公司可以較容易的獲得配發新股融資,籌集更多發展資金。增強公司知名度:上市可以使公司形象大為改善、知名度大為提升、信譽與競爭力增強,擴大公司的影響力,容易獲得社會對企業的信任。可以用股份收購其它公司:有利於公司用股票而非現金進行收購與兼並,增加公司與市場合作的機會,使進行資本運營擁有了有利工具。上市降低控股權比例,控股股東的減持,可以使原股東向其他投資者轉移企業經營風險。企業上市的代價由於變成公眾公司,上市後就需對股民負責。股民對利潤和增長率有一定的要求,給管理層帶來短期業績壓力。增加被收購的可能性。需遵守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並接受監管。法定披露使公司需要公開有關資料,增加企業透明度,並增加各種成本如公關、律師費用等。關聯交易之披露,並受社會公眾和新聞傳媒注視。管理者可能因管理不當而引起刑事或民事責任。大股東股權轉讓引起社會與投資者的關注。
㈧ 擁有多家上市公司的集團公司如何整體上市
無論是國企和民企的整體上市,其採用的形式一般包括借殼上市、資產置換、A股吸收合並、資產注入等。從二級市場的路徑來看,整體上市途徑一般有4種模式:換股IPO上市、換股並購、定向增發收購和再融資反收購母公司資產。其中,定向增發收購模式是當前A股市場上應用最廣泛的模式。
換股IPO上市模式,是指集團公司與所屬上市公司公眾股東以一定比例換股,吸收合並所屬上市公司,同時發行新股上市。例如,A股市場上的TCL[微博]集團吸收合並子公司TCL通訊、上港集團吸收合並上港集箱等。其不同之處在於其整體上市並未發行新股。
換股並購模式,是指將同一實際控制人的各上市公司通過換股的方式進行吸收合並,完成公司的整體上市。例如,A股市場上的第一百貨通過向華聯商廈股東定向發行股份進行換股,吸收合並華聯商廈後更名為百聯股份。其不同之處在於該模式沒有新增融資,主要用於集團內資源整合。
定向增發收購模式,是指集團所屬上市公司向大股東定向增發收購大股東資產以實現整體上市。例如,上汽集團向大股東增發收購大股東全部的乘用車資產,本鋼板材向大股東增發收購大股東全部的鋼鐵資產等。這種模式是目前市場應用最為廣泛,大股東和市場投資者接受度最高的方式之一。
再融資反收購母公司資產模式,是指在二級市場上再融資反收購母公司資產,是比較傳統的整體上市途徑。例如,寶鋼股份採取的是向大股東定向增發與社會公眾股東增發相結合,募集資金用以收購集團的相關資產。這種模式不同之處在於方案簡單,但再融資不太受市場歡迎,特別是其購入資產盈利能力較弱時。
㈨ 一家擁有多家控股子公司的企業,可以上市嗎
可以的!這樣的公司可以整體上市,可以分拆上市或單個上市。不需要轉讓和吸收。
㈩ 多家上市公司被清退,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主要是因為這些公司出現財務造假,債務違約等違規違法行為。隨著這些年,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上市企業的退市步伐也越來越快,而且A股市場退市的制度也越來越完善了,很多企業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完成了退市。而對於那些違規造假的企業,政府更是加大了處罰措施,例如早前的康得新造假事件,造假的細節已經全部被曝光,並且得到證實,所以很快康得新也開始了退市步伐,相信不久之後,A股市場上就看不到這家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