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才由總裁嗎
一般來講,股份制公司才會有這個稱呼。股份制公司不一定是上市公司,而是包含之。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准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首席執行官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 ,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 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委員會主席,副總裁,財務委員會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 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里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希望對你有幫助。
2. 董事會是每個公司必設立的嗎還有什麼股東大會是不是只針對上市公司和股份制才開的
不是的。
公司分為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中才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在有限公司中,董事會不是必須設立的,不設董事會的公司,可以設立執行董事一名。
股東轉讓股權的時候,按照公司法第71條的規定轉讓。
第七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在有限公司中,可以有股東會。
而在股份公司中,董事會是必須設立的。股東大會是必須設立的。跟股份公司上市還是非上市沒有關系。
3. 非上市公司是不是必須設立包含股東會,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三會制度"
樓主所問在《公司法》中皆有所規定。簡單而言:
先明確幾個概念:
1、非上市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中還特別拿出股權結構相對特殊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單列,做出一些特別規定。所以,非上市公司,實際上有四種,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
2、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股東在一起召開的這個會議,在有限責任公司叫做「股東會」;在股東有限公司叫做「股東大會」;一人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公司,沒有股東(大)會一說。
好,言歸正傳:
1、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肯定是有的;董事會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在公司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情況下,可以不設董事會,設一名執行董事。至於何謂「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公司法並未界定,全憑企業自己體會,基本上只要自認為較少活較小,那就成。只需在《公司章程》中做好約定即可;監事會也是可以有可以沒有,相關規定同董事會。
2、股東有限公司,股東大會,肯定有;董事會,必須有;監事會,必須有。
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沒有。因為就一個股東,沒法開會;董事會和監事會,可有可沒有,參照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因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必然是符合「股東人數較少」,所以可以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通常,也是不設。但是如果股東認為有必要設立,自然是可以設立的。
4、國有獨資企業。股東會,沒有。國資部門履行投資人職責;董事會,有。董事會成員由國資委派和職工董事組成;監事會,有。監事會由國資委派和職工監事組成。
另外,多說一嘴,為什麼「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要單列?不也是有限責任公司么?
因為,公司制的本質在於「有限責任」,無論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自身只承擔出資額之內的責任。一人有限公司,聽上去也是按照出資額承擔責任,但是前提必須是「出資人財產跟法人(即一人有限公司)財產嚴格分離」,如果不能自證分離,則很可能觸發「揭開法人面紗」特別條款,屆時,出資人很可能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這樣一來,有違公司制初衷,所以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只算附條件的有限責任,單列出來也是合理。
4. 是不是有董事會的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不是,但公司上市之前一般都會有1-2年的券商輔導期,在這過程當中業務各方面都會被要求治理的很規范,所以企業在上市之前就有了董事會。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上市公司肯定都有董事會!
希望採納!
5. 有誰知道怎麼成為上市公司的董事,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公司成為董事長
上市公司一般有三類董事,得看你想成為哪一種
1、執行董事,一般是公司元老,核心高管,或者大股東,在股東中占控股地位,能從業務上或投票權上對公司事務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這部分董事主導公司日常事務,參與企業所有決議。
2、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般與公司無關,但曾在公司的某方監管機構(如證監會)擔任要職,在行業內德高望重。這部分董事通常已經退休,不插手公司日常事務,但在某些問題上對公司行使監管作用,參與重大問題決議,確保董事的獨立性,提醒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3、非獨立非執行董事,較大股東,代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重大事務決議,不插手日常事務,也不具備獨立性,主要代表不佔控股地位的大股東的利益。
董事長的任免和變更需要董事會決議通過,這屬於企業重大決議,對於老百姓想進入董事會,至少得掏個上億買股票吧。對於那些總股本在幾千萬的小公司,只要買入51%,就必然是董事長了。
6. 按照中國的法律,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到底可以兼任嗎
可以的
根據公司法第五十一條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第六十九條國有獨資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理依照本法第五十條規定行使職權。經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同意,董事會成員可以兼任經理。
第一百一十五條公司董事會可以決定由董事會成員兼任經理。
7. 作為上市公司,總裁和董事長有區別嗎
董事長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
總裁是由董事長任命, 由此可見,總裁由董事長任命,董事長比總裁大。
簡單來說,董事長是公司的法人代表;總裁是公司負責具體事務的領導人,是向董事會和董事長負責的執行官。
8. 上市公司主席和董事長的關系
董事長一般是最大的股東,控制著公司主席所在的企業領導階層。
董事會作為一個會議體行使權力,每位董事都是受全體股東的委託來以董事的身份管理公司的。
為了解決董事會的決策、執行之間可能會有的脫節問題。一般由董事長兼任CEO,同時有一個董事會的執行委員會,在董事會閉會期間代行董事會的權力。
由於中國公司法中仍有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的規定、並且同時有個經理的概念,以及家長制的文化傳統、單位要有一把手等傳統概念的存在。
導致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作為一個會議體來行使決策權利的概念並不清晰,同時也帶來董事長和總經理到底誰是中國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這一問題也十分不清晰。
(8)是不是只有上市公司設董事長擴展閱讀:
董事長工作職責:
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公司的最高領導者。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范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
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等最高權力,他掌握行政權力。
董事長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和監事,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雇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還帶領企業做出正確的戰略戰策,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務。
公司最高執行權掌握在兩個人手裡變的司空見慣,有時候CEO對總裁有很大的優勢,有時候又是總裁乾綱獨斷。
1999年左右,比爾蓋茨曾經任命一位新的微軟公司總裁,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長兼CEO的職務,許多媒體報道說是蓋茨辭去總裁職務,但實際上蓋茨只是把微軟公司的總裁和CEO兩個職務清晰的分離開來,並把日常執行權授予總裁,這談不上什麼辭職可言。
9. 企業沒上市是否有董事會、股東會、經理會等
董事會、股東會並不是上市公司獨有的。
任何一家公司只要有兩個及兩個以上的股東就存在股東會。一個股東的公司的就叫「股東」,「股東」行使股東會的職權。
股東會或者「股東」可以決定是否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如果不設立董事會和監事會就由執行董事和監事行使職權。也就是說非上市公司可以有董事會、監事會,也可以沒有。但是上市公司必須有董事會和監事會。
經理辦公會一般存在國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