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上市之後的壞處
(一)增加一定的維護成本。例如上市公司要設立獨立董事、獨立監事等,要在媒體披露信息,會增加廣告費、審計費和薪酬等營運成本。
(二)管理層壓力增加。股民對業績和回報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經營不佳,業績下降,公司股票會遭到投資者冷遇,甚至有退市的可能性。
(三)對大股東的約束力有所增加。上市後股東增多,對大股東和老闆的約束力也增多。大股東不能再搞「一言堂」,企業重大經營決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必須尊重小股東的權利,這樣有可能失去部分作為私人企業所享受的經營靈活性。
(四)公司透明度提高。從大的方面看,提高透明度並非壞事,但有時主營業務、市場策略和財務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會對競爭對手有利。
上市有利有弊,但利遠遠大於弊,否則不會有千千萬萬企業趨之若鶩,把上市作為奮斗目標。
㈡ 上市對企業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公司上市的積極作用:
1、實現原始投資人的價值提升:
企業一旦實現上市,就可以給原始投資人帶來雙重收益。第一收益是賬面收益,第二是原始投資人轉讓股票等方式帶來的收益。
2、低成本融資:
企業的發展需要充足的資本,因此,如何獲得資本就成為企業家思考的首要問題,企業獲得資本的方式有三種:一種是企業自身利潤的積累,二是向債權人借貸,三是向投資人募集資本。
3、獲得資本市場上的強大收購能力:
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僅靠企業中間的兼並收購其中有不同的動機。
4、提高企業的信用:
企業的信用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對外交易的基礎,信用較強的企業,對外借貸,供貨以及開展合作都可以更加容易達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從而獲得更強的競爭力,由於企業治理規范、管理科學、融資要容易,所以容易獲得較高的信用評價。
5、增強企業凝聚力:
企業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會得到提升,對企業的信心也大為增加。
6、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是企業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夠增加企業的形象品牌競爭力,有利於獲得消費大眾的好感,改善公共關系。
公司上市的弊端:
1、公司控制權的消弱:
公司上市,其實質是通過出讓公司股權來獲得投資人的資本投入,因此,公司上市,多少會使得原有的股東對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這樣的結果,是導致原有股東對公司控制權的消弱。
2、公司上市需要付出成本:
公司上市不僅是一個融資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付出成本的過程。
3、公司上市引起的監管增加:
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各國立法機構都制定了完備的法律法規對公司上市行為進行監管,並建立了包括證券監督機構,證券交易所,投資者訴訟在內的一系列監管體制。
4、商業信息可能被競爭者知悉:
每一個上市公司需要披露大量的信息,處於保護投資者的目的,監管要求上市公司對公司的重大信息進行披露,包括重要的財務數據、重大交易、股本變化、盈利和預算等進行公開披露,這樣以來,一些不便公布的商業信息也被公開,一旦被競爭者知道,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不利的影響。
㈢ 成為上市公司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一、上市融資的有利方面
1 、公司上市最重要的利益是獲得資金。
2 、開通未來在公開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通道,增加借貸能力;一家完成首次公開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較高業績和發展潛力很容易再度在證券市場上籌措源源不斷的資金並易獲得銀行的信任。
3 、增加資產活動擴展經營規模,公司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的流動性有助於公司用來收購其他業務。
4 、增加資產凈值。
5、強化公司的素質,現有的穩定性以及競爭地位,公開上市加強了顧客供應商貸款人以及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提升公司的素質穩定性和競爭地位。
6 、提高公司聲譽
7、有利於企業明確主營業務,保持良好的成長性,提升科技含量,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業務范圍,嚴密的業務發展計劃和清晰的業務發展戰略,較大的業務增長潛力,准備上市的企業應提出具體的經營策略,讓投資者相信企業的確有經營能力和發展前景擁有良好的成長性。
8、有利於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大多是有限責任制或合夥制,普遍存在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問題,因此在准備上市前必須建立起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二、上市融資的不利方面
1 、證券交易管制機構的報告要求,上市以後企業不再是私人公司,而是負有向公眾(包括競爭對手)進行充分信息披露的義務,包括主營業務、市場策略等方面的信息。
2 、公司管理難度增大,企業上市後從股東大會管理層到各項業務都要求正規化,不得違反相關法規,從而降低公司事務的處理彈性。
3、股東信任危機
4、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須公開年報等各類期間報告,公布重大業務人事以及法律事務,使經營活動處於公眾關注之下。
5、 證券活動的集團訴訟風險,公司上市後會面臨來自眾多投資人的集團訴訟風險,如一旦公開與預期相差甚遠的財務結果或重大合同的損失,往往會造成市場震動甚至引發公司投資人對公司及其內部人的集團訴訟。
6、創業者喪失股份控制權的風險,當過多的股票被放到市場出售,一旦別人的持有股多於創業者的股份時,在股市上收購的股東們就回取得所有權。
7 、較為昂貴的上市成本,盡管在第二板上市費用較主板市場低許多但仍需承擔入市費年費、律師費、審計師費、財務顧問費、承銷商費以及各種雜費如印刷申請、宣傳廣告調查等費用和傭金。
8 、存在更大經營壓力。
㈣ 公司上市的利弊
利:
1.得到資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
4.逃脫銀行的控制,不用再考慮銀行貸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弊:
上市需要大量資金。
2.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商業機密。
3.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有可能被惡意控股。
5.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訂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訂的低一點。
第一:得向社會公開經營和財務狀況。因為上市公司是面向公眾的,不再是哪個老闆或幾個老闆的個人公司,。上市公司每年得定期披露財務報告,大小事務都得公告出來。遇到大事,得通過股東大會的表決。
第二:上市公司具有融資優勢。為什麼企業做到一定程度之後,都想上市呢?企業老闆想通過上市實現身價的暴增,這固然是一個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上市公司這個融資平台,企業一旦上市之後,融資渠道就變得更多。不上市的公司,遇到資金困難的時候,大多都只能指望金融機構去借貸,資質不好的公司,銀行還愛理不理的。
公司上市之後,就可以通過再融資、發行債券等渠道獲取相對廉價的資金,有上市公司的平台做背書,找銀行貸款自然也不是難事。另外,企業一旦上市之後,通過並購等方式將企業持續做大,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公司能上市而不上市,有兩個原因:一是公司不缺錢。目前的現金流非常充裕,自有資金完全可以應對再投資的需求;二是缺錢,但不想以出讓股份的方式籌錢,所以只好去銀行借債了。比如華為、老乾媽這些知名企業,還有某些地方政府催促上市而因為有各種疑慮從而遲遲不上市的地方企業,都是這兩種情況。
㈤ 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導致的後果有哪些在股權方面
一、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是引導市場發揮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必然結果
二、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配置資源決定性作用的發揮
三、適度加強對保險資金舉牌上市公司行為的監管有助於資本市場發育的完善
四、資本市場的深化和金融產品的創新必須在完善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下才能得到良性發展
㈥ 上市公司有哪些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公司上市的好處:
1、可以得到資金支持;
2、公司將一部分股份賣給了大眾相當於,找到了大眾和自己一起承擔運營風險。沒有上市的公司一旦發生破產,自己則需要100%賠錢;但是上市的公司,只需要按照持有股份的比例賠錢,分散了運營的風險。
3、增加了股東資產的流動性;
4、多了一條融資的渠道,拜託了銀行的控制,不用整天靠著銀行貸款了;
5、提高了公司的透明度和曝光率,增加了公眾對於公司的信心,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6、將一部分股份轉給其他人員,可以減少管理人員和公司持有者之間利益的矛盾。
當然公司上市也是有壞處的。
1、不管是自己上市,還是委託第三方的投資公司幫助上市都是需要花錢的;
2、在提高公司透明度的同時,不可避免也會暴露許多公司的機密;
3、上市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將財務報表、公司收益情況等一些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的持有者;
4、很可能被競爭對手惡意控股;
5、在公司剛上市的時候,原始股的價格通常都會訂的很低,這是一種慣例,幾乎所有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將股票價格訂的很低,但是對於公司來說低價出賣股份是一種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