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很多大公司都在國外注冊
每個企業選擇注冊離岸公司都有自身考慮,最常見就是海外實地運營、避稅,開離岸賬戶...另外,再簡單例舉一下注冊離岸公司的好處:
利用離岸公司放鬆外匯限制:面對外匯管制這個難題,許多進出口貿易企業通過開設離岸賬戶來解決。離岸賬戶是自由的,匯出還是匯入都沒有限制。不論是國內外,不論是個人公司,都是自由收付的。離岸賬戶通常只針對公司開戶,不對個人開放。因此,要開立離岸賬戶,通常會先注冊一個海外離岸公司。注冊成立離岸公司後,再申請開立離岸賬戶,以後從離岸賬戶上就可以自由調撥資金,不受國內外匯管制了。
利用離岸公司規避國際貿易壁壘:目前,市場上多數企業利用離岸公司來進行進出口貿易,可以達到隱蔽投資者信息、規避風險、降低成本的目的。
利用離岸公司進行稅務籌劃:注冊離岸公司後,通過離岸公司來進行對外貿易,可以免去相當一部分稅收。國際上有很多離岸管轄區是不徵收通常公司要繳納的公司營業稅、銷售稅,甚至不繳納個人收入所得稅,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即可,比如BVI、開曼或是百慕大等島嶼國家。
利用離岸公司實現海外上市融資: 國內上市要求普遍較高,審查程序復雜,所以很多企業都會選擇通過注冊離岸公司,搭建VIE結構,海外曲線上市。如在開曼注冊公司就可以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國證券交易市場掛牌交易,而且申請上市批准也更具優勢。網路、騰訊、阿里巴巴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在海外上市。
當然,注冊離岸公司還有有其他的一些好處,成立公司簡單,要求低,監管查,股東信息保密,後期移民等等,至於題主問的什麼情況下注冊離岸公司,您可以根據您企業的發展需求而定,而且全球很多國家,要根據具體的業務和需求進行選擇。
如需咨詢離岸公司注冊事宜,可咨詢八戒。
㈡ 為什麼中國公司到海外上市
國內股市積重難返是有目共睹的,上市公司融不到資,股民大多數套牢,未上市公司上千家排隊等待,且國內證券市場改革,這就逼迫一些民營科技企業另闢捷徑,走出國門。尤其從2004年以來,一大批民營企業紛紛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成功,形成了海外上市的潮流。象盛大網路,前程無憂等。如今這些企業在美國的市場上憑著自己的優秀業績還在蒸蒸日上。
1.無限的資金來源
因為國外資本市場匯集了全世界的資金,對任何一家懂得游戲規則,並有華爾街關系的好公司來說,融資的機會和空間極大,並且融資不受到限制。因為美國資本市場是完全市場化的,只要民營企業的業績足夠好,它一年中的融資規模和融資次數是不受限制的。
2.極高的公司市值
美國市場崇拜高品質,高成長的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具有極大的市值增長空間,除國內的A股市場外,美國市場迄今仍是全世界市盈率最高的市場。標准普爾的平均市盈率是24-26倍。納斯達克高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為30-40倍,而香港、新加坡的平均市盈率僅僅是8-10倍。因此,在美國能以更高的市盈率籌到更多的資金。如現有的中國三大網站(新浪、網易和搜狐)在股市連續三年不景氣的情況下依然沖刺到10億美元以上的市值。而且此類股票也只屬於小型股票而已。一般成長型的大型企業,比如雅虎,亞馬遜等均享有接近200億美元的市值。這還是經過三年大熊市調整以後的市值。由此可見,美國股市賦予成長型公司的市值之高。正是因為美國股市擁有如此強大的融資能力,所以多數成長型企業選擇美國股市,尤其是在NASDAQ市場掛牌。
3.極大的市場流通量
由於資金的充足,體制的健全等原因,美國股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流通的市場。當今國內股市一天的交易總額在10億美元左右,只相當於美國藍籌股,如英特爾、微軟等個股平均每天的交易額。可見美國市場容量之大。
4.成熟而有經驗的投資者
因為美國市場以基金為最主要的投資者,散戶起不到很大作用,所以對於懂得應付基金投資者的上市公司而言,將會獲得一大批成熟和有經驗的股東,並且有相當穩定的高市值。
5.合理的上市費用
與國內股市和香港股市相比,到美國借殼上市費用成本較低,也比較合理。尤其是買殼上市,成本更低。對於有實力和魄力的國內公司,應是極好的機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借殼上市的結果可保證。
6.嚴謹的法律,極高的透明度
對於注重企業長期發展,正規化和國際化的大型上市公司,美國股市的法律保障和透明度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不僅能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內部文化,更能吸引更多有信心的世界級投資者。
7.借殼上市操作時間短
透過借殼上市的方式,在美國國家級市場掛牌,從正式簽署協議算起,最長需要6個月,短的只需要3個半月。
㈢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歸社團,屬於國際性社團組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會,我參加過活動,認識了很多特別好的朋友,建議下次組織活動的時候過去參加一下,很多人在參加的活動的時候找到了對象,你可以下載他們的官方App「小龜龜」,上面很多海歸留學生。
官方介紹如下: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於2009年5月10日在中國香港依法成立,總部位於祖國首都北京,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以國內海歸及國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為主的國際性社團組織(民間社團,非大陸民政部注冊),協會在全球各地共有管理人員900多人,中國大陸運營法人為海歸一號(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3O679747-O,會員身份實行淘汰制,在海歸圈內享有至高的榮譽與地位。協會成立至今,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發展迅速,目前成員已突破60萬人,共組織各種聚會活動800多次,投資論壇50多場,提供政府、企業等內部招聘信息40O00多條,為很多會員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旗下中國海歸網,致力於打造全球華人高端人脈網路,在全球近100個城市設有分會。
㈣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它是個什麼的是否是平台組織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社交平台,協會旗下有個App叫「小龜龜」,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海歸留學生社交區,經常在世界各地組織各種交友活動,檔次很高,還經常給會員發福利,這是非常好的。
以下是協會官網上的介紹:
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於2009年5月10日在中國香港依法成立,總部位於祖國首都北京,為目前全球最大的以國內海歸及國外華人華僑留學生為主的國際性社團組織(民間社團,非大陸民政部注冊),協會在全球各地共有管理人員900多人,中國大陸運營法人為海歸一號(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3O679747-O,會員身份實行淘汰制,在海歸圈內享有至高的榮譽與地位。協會成立至今,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發展迅速,目前成員已突破60萬人,共組織各種聚會活動800多次,投資論壇50多場,提供政府、企業等內部招聘信息40o00多條,為很多會員提供了實質性的幫助。中國青年海歸協會旗下中國海歸網,致力於打造全球華人高端人脈網路,在全球近100個城市設有分會。
㈤ 中國十大企業家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1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排名不分先後。
排名第一位:劉鑾雄
劉鑾雄,廣東潮州人。1951年生於香港。早年就讀於加拿大大學,獲學士學位。1974年畢業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製造業務,獲「風扇劉」之綽號。
劉鑾雄眼光敏銳,極具魄力,以狙擊手姿態馳騁於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現已發展成為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綜合性大集團,總市值追隨十大財團之後,成為香港候補財閥,業務擴及地產、傳媒、建築及製造業等方面。
2020年4月6日,劉鑾雄家族以11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62位。
劉鑾雄收藏界主要事件:
2006年,劉鑾雄以1737.6萬美元買入安迪沃霍爾的畫作《毛澤東》(Mao),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場,劉鑾雄再以3920萬美元(約3.0487億港元)買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世界名畫《清晨》,此畫既是高更在塔希提島巔峰時期的畫作,也被業界公認為可與梵高、畢加索等國寶級大師頂尖之作比美的大作。
2011年,劉鑾雄以1.94億元天價競得齊白石《山水冊》;緊接著,2012年,畢加索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F)》上拍,劉鑾雄再次豪擲1600萬美元將其拿下,就在眾人還在唏噓驚詫時,劉鑾雄再甩出一句:「這幅畫在2011年上半年的要價已經4200萬了,1600萬買這么靚的畫,太值了!」嗯,大富翁的思維果然就跟常人不一般!我們緊盯著當下,人家永遠在放長線!
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The Splash》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這幅畫是他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通過仇國仕、李鑒宸、程壽康三人的緊密協調,2020年2月的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2311.7萬英鎊成功拍賣掉,摺合人民幣達到2億元以上,過了14年,凈賺人民幣1億6千多萬。
排名第二位:張宗憲
張宗憲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不遺餘力地收藏中國瓷器和中國字畫,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內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同時他對北京、上海幾大藝術品拍賣公司也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
張宗憲收藏界主要事件:「看得見、買得到、捂得起、賣得掉」。他一個階段專注於收藏一個系列,有了階段性成果之後再轉向下一個系列,不使自己無所追求。
隨著他的畫作陸續在蘇富比以高價賣出,他又開始了下一個「戰役」:滿世界收了100多件宮廷御制掐絲琺琅彩,在故宮專家的協助下出版了精美藏品集,並於2007年12月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藏品展。張先生又於2012年春天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鼻煙壺收藏展。400餘件展品,多姿多彩,雅俗共賞。開展那天,上海收藏家代表團50餘人前去祝賀,見張先生在人群之中應付自如,真乃收藏界的「常青樹」。
排名第三位:劉益謙
劉益謙,1963年出生,曾就職於上海森林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邁爾福電工設備有限公司,現任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益謙是2008年十大新聞人物。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排名第三十名。
2015年3月,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拍得一件歷經600多年歷史的明代佛經,為本屆紐約亞洲藝術周期間最昂貴的拍品,也是亞洲以外地區拍賣價格最高的中國書畫作品。
2016年4月5日,以2.4億港元,加傭金2.7億港元(約合2.25億人民幣)競拍成功張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圖》。2016年胡潤百富榜,劉益謙家族以345億財富排名第44位。2018年10月,劉益謙家族以3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71位。2019年7月,位列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90位。
2019年10月10日,劉益謙家族以400億元財富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65位。
2020年2月26日,劉益謙家族以41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2020年5月12日,劉益謙以312.5億元人民幣位列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第71位。
劉益謙收藏界主要事件:劉益謙是一個收藏大鱷,他名下的收藏品,可謂是五花八門,基本上每一件都是大手筆。劉益謙在收藏界如同大神一般的存在,可與收藏界另外一位大佬馬未都相媲美。劉益謙的諸多藏品中,得意之作首推雞缸杯。劉益謙為了雞缸杯,也是下了血本,斥資2.8億拍下。阿美迪歐·莫迪利亞尼,《側卧的裸女》,西藏唐卡(15世紀),明朝佛經,蘇軾《功甫帖》(約1790年),紫檀雕花龍椅(清),官窯花瓶(Song dynasty)
排名第四位:陳泰銘
陳泰銘,籍貫台灣,國巨集團董事長,男,1956年9月28日出生,台灣十大富商之一。關之琳的前夫。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現職國巨董事長 ,身價逾百億元 ,興趣美食、品酒、馬術及藝術品收藏。
2020年2月26日, 陳泰銘家族以16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251位。
陳泰銘收藏界主要事件:陳泰銘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主要收藏西方和中國的現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官窯瓷器。陳泰銘曾經砸下3300萬美元在紐約蘇富比秋季當代藝術拍賣中,買下拍場中第二高價,為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自畫像畫作,手筆令人咋舌,打破當時該尺寸作品最高價記錄。
排名第五位:王健林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任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副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09年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2011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健林以凈資產860億人民幣問鼎中國首富。2014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王健林凈資產達到人民幣1543億元,亞洲第三。2014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5年福布斯發布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財富成為中國內地首富。2015年胡潤發布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財富首超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
王健林收藏界主要事件:王健林收藏了很多畫家的作品,國內外就畢加索,莫奈、吳冠中、傅抱石、李可染、楊振洋等一百多位近現代畫家的1000多幅館藏級作品,市值超100億元。
排名第六位:馬雲
馬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2019年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
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公開信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馬雲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3位。2019年10月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馬雲收藏界主要事件:馬雲被國民親切稱呼為「馬爸爸」,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創造淘寶、支付寶,同時馬雲以及他的團隊一起締造了電商界的神話「雙十一」,每年的成交額成倍的上漲,是商業天才也是慈善大家。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有一幅書法作品被拍賣出了468萬元,那就是馬雲的墨寶《話蟬》。作為專業的書法家可能一幅作品都不會賣出這個價格,而馬雲的墨寶一出場卻引發了熱烈關注,瞬間成為了焦點被買家積極競拍,並最終以468萬元一錘定音。2015年3月,馬雲突然現身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引起一陣騷動。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馬雲在其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李鑒宸陪同下觀看了周春芽和劉煒的作品,時隔幾天後,他又出現在北京香格納畫廊,欣賞曾梵志的作品。這不是開玩笑,2014年他就過了把癮,次年其畫作就入選最貴藝術品。由馬雲和曾梵志合作完成《桃花源》油畫,2015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被人以3600萬港幣拍下,按單位尺寸計算,價格甚至超過齊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拍下天價,除了曾梵志的功底外,更與馬雲的名氣不無關系。但更與其馬雲背後強大的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息息相關。
排名第七位:王中軍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1960年出生於北京,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同年,與弟弟王中磊一同創立華誼兄弟。1998年,王中軍先生帶領華誼兄弟成為首個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的民營公司,並於2009年帶領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娛樂公司。
從《手機》到《非誠勿擾》,從《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稱對電影是外行的王中軍,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創業板上市的民營影視製作公司。2015華人富豪榜榜單第338名。
王中軍先生曾獲得2009中華文化人物、2009年度華人經濟領袖、2010年度時尚企業家、2010《綜藝》年度人物、2010和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等諸多獎項。
王中軍先生酷愛藝術及收藏,作為獨立藝術家,他如今已成功舉辦3次個人畫展。王中軍先生還熱衷於公益和慈善事業,將畫作義賣所得全部捐贈華誼兄弟公益基金。
2015年5月5日,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2016年,王中軍畫作《我不是潘金蓮》拍出345萬,早在2012年他就畫出了兩張布面油畫,分別是8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一》和7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二》。
王中軍收藏界主要事件:在2014年11月的紐約秋拍,蘇富比推出梵高《雛菊與罌粟花》,這幅作品歷史價值非凡,蘇富比專家稱之為「二十年來出現於拍賣市場中最珍貴的梵高靜物油畫」,估價為3000萬至5000萬美元,吸引了現場藏家相繼舉牌,最後以5500萬美元落槌,由一位電話上的藏家競得,背後的買主即為王中軍。此作,加計傭金後成交價達617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15億元)!亦是中國藏家首次購藏如此珍稀的梵高之作。
排名第八位:潘石屹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於甘肅天水,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房地產生涯。
1992年,潘石屹與合作人共同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開發房地產。1995年,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將撤出上海投資佔SOHO總量75%,潘石屹對此作出否認。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婦參觀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張欣參觀美國科技公司蘋果公司,蘋果CEO庫克親自接待並講解他們新的辦公樓。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國基金會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金一事,引起巨大爭議。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國又與耶魯大學簽訂捐助協議,向耶魯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2016年胡潤百富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20億財富排名第95位。2016胡潤房地產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130億排名第31。[3]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94億美元財富排名第597位。[6]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潘石屹以220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153名。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張欣、潘石屹家族排名第107位,財富值215.7億元人民幣。2020年2月26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729位。2020年3月20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收藏界主要事件:「長城腳下的公社」位於北京北部山區的「水關長城」附近,佔地8平方公里,已建成的一期12幢別墅分別出自中國、日本、泰國等地的12位亞洲著名建築師之手。
排名第九位:李嘉誠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祖籍廣東潮汕地區,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1999年始連續15年華人首富。2020年《福布斯》發布香港富豪榜顯示,李嘉誠位居第二,身價294億美元。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9月,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李嘉誠收藏界主要事件:4至10世紀的敦煌寫經共有43卷,將於慈山寺內輪流展出,圖為《道行般若經》第9卷。
排名第十位:張近東(張桂平)
張近東,祖籍安徽天長,出生於江蘇南京。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高級經濟師,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扶貧工作委員會主任。自2003年起連續15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1月30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0年,張近東在南京創辦了蘇寧。1999年全面切入綜合電器領域,率先提出了全國連鎖發展模式,帶領蘇寧走向全國。2009年張近東帶領蘇寧向互聯網轉型,2010年,蘇寧易購上線[6]。2017年3月9日,張近東在全國兩會上發表《大力推動實體零售向智慧零售轉型》演講,明確提出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張近東及蘇寧重視社會責任的履行,先後發起了「陽光脫貧計劃」、「夢想大篷車」、「善行者」、「足球1+1」,「築巢行動」、「溪橋工程」、「冠軍課堂」、「圓夢課堂」、「校園足球夢」等系列公益慈善項目。2020年4月6日,張近東以9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89位。
張近東收藏界主要事件:元代畫家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以超過3億元的價格成交,這位藝術品市場上低調的「隱富」也由此引發社會關注。
附加:王石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2014年9月,仁川亞運會期間在參選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的投票中以18比7大勝日本對手大久保尚武成功當選,其任期為5年。
2015年10月23日,當選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
2017年6月30日,萬科召開股東大會,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2018年8月,辭去華大基因獨立董事一職半年後,王石正式宣布出任華大基因第一大股東華大控股的聯席董事長。
201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王石收藏界主要事件:雞血石杯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㈥ 今年中國海歸就業形式如何
8月19日,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2018年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就中國海歸就業創業情況開展了新一輪的調查研究,聚焦以「90後」為主的新生代海歸群體在留學前後的發展變化和就業、創業情況,並對海歸對於留學與回國的選擇、留學安全的認知等熱點話題進行了調查。
報告顯示,61%的海歸群體在回國後並未發生遷移,而是更多地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其他遷移的海歸人群中,有13%的海歸遷往北京,8%的海歸群體遷往上海,7%的海歸群體遷往廣東。對產生遷移的海歸群體進行城市選擇的具體分析來看,「經濟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強」、「產業基礎好」為海歸群體最為關注的城市要素。
㈦ 為什麼海外上市公司紛紛回歸A股
這有點像留學的海歸,說得冠冕堂皇一點是回來報效祖國,說得不好聽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說說人還可以,但是如果這樣說我們的上市公司真是冤枉它們了。我們有的上市公司是真正後悔投錯了胎,人家比的是業績,業績不好,股價就不行,甚至還會退市,這顯然不是我們的優勢;A股就不一樣了,A股比的是顏值,比的是盤子大小,比的是概念時不時髦,這一點我們的許多上市公司就有優勢了,於是它們紛紛選擇重新投胎。
望採納,謝謝!
㈧ 擬上市公司一定會上市嗎要多久才上市流程是怎樣
請仔細閱讀,謝謝
中國股市散戶投資者現在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措施只有一個:徹底遠離股市!因為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國家已經擬定於近期在香港市場上市,內地投資者將不能參與交易。這一政策使香港市場的境外機構可能利用該基金作為套利工具,而對內地所有投資者客觀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內投資者的風險。假如境外機構對在港上市的中資H股、紅籌股和300ETF進行聯手控制,很可能使內地市場出現單邊暴漲或暴跌,也可能會為國際對沖基金間接控制內地資本市場提供工具。內地證券市場操縱權旁落的後果及風險將不可估量。近期中國股市大盤暴跌多少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這一政策的恐懼和不安。
此外,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繼銀行系QDII產品對外投資額度快速放寬至215億美元後,保險公司的QDII投資細則即將出台,初步預計額度不會少於銀行和基金公司。在如今人心恐慌,熊市思維逐漸抬頭的情況下,這一消息無疑會把利空作用放大。加上超級擴容密集出台、印花稅提高、公布清查違規入市銀行資金、打擊違規信息披露行為等一套套緊縮打壓政策,它們傳遞出的強烈政策調控語言就是,中國證券市場不能再漲了,所有人的唯一選擇就是徹底退出這個風險已經高企的市場。 據統計,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潤3892億元(對應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億計算,印花稅按0.3%計算,(一年按240天計算)印花稅合計4320億,券商傭金按照0.2%(法定是0.3%)計算,合計2880億元,二者合計7200億,幾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880億元,券商傭金1920億,二者合計4800億元,仍然超過2006年上市公司利潤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160億元,券商傭金1440億,二者合計3600億元,就達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 文章說,由於股市投資的本質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總和不足以彌補印花稅和券商的傭金,那麼這個股市,就連"零和游戲"的底線都夠不著,應該是"負和游戲"。在"負和游戲"中理論上是每個投資者都無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潤,只能通過吹泡沫、爾虞我詐、坑害中小投資者的方式來實現"泡沫利潤"。 目前中國內地投資者證券帳戶內的保證金總額不過1萬億,也就是說,不用兩年就全部收繳到國庫了。所有參與者都是來無償送錢的。這就象街邊撞球場子,兩個參與撞球游戲的人拼個你死我活,最終贏利的,一定是擺撞球的攤主。兩個人手中的銀子都必將落入攤主的口袋。這哪裡是一個有投資價值的市場? 管理當局人為控制股市,在儲蓄存款沒有出來時,扇動大家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只有通過證券市場才能充分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而現在真的出來一部分了,又擔心所謂股市泡沫問題,要閉門放狗咬人,讓散戶投資者去買單,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資去承受管理層製造的泡沫。 文章斷言,中國證券管理當局的短視,必將毀滅整個資本市場。管理當局無能,也許還是造成股市發展十幾年還在3000為中軸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國經濟發展其實從來就沒有與股市同步過。 附原文:反彈逃命後將迎來更恐怖的下跌 一、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國家已經擬定於近期在香港市場上市。內地投資者將不能參與交易.
二、據行業知情人士透露,繼銀行系QDII產品對外投資額度快速放寬至215億美元後,保險公司的QDII投資細則最快將於本月中旬出台,初步預計額度不會少於銀行和基金公司。 現在我總算找到了大盤繼續暴跌的真正原因了。很多普通投資者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政策傳遞出的指向性意義,對內地證券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所帶來的重大負面作用。下面我先就第一條消息進行分析和解讀。 作為與股指期貨相配套的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應該是反映內地滬深市場交易水平的一個標尺。管理層對於不開放境內投資者進場交易的原因解釋是:由於目前滬深證券市場是兩個完全分開獨立的交易市場,資金結算存在障礙,而且,目前香港市場實行T+0交易制度能夠更好地與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相配套。 有分析人士評論,這一政策對內地所有投資者客觀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內投資者風險,因為,香港市場的境外機構完全可能利用該基金作為套利工具,而讓境內投資者處於束手無策地步。假如,境外機構對在港上市的中資H股、紅籌股和300ETF進行聯手控制,將很可能造成內地市場出現單邊暴漲或暴跌,也可能會為國際對沖基金間接控制內地資本市場提供工具。內地證券市場操縱權旁落的後果及風險將不可估量。大盤暴跌多少反映了機構投資者對這一政策的恐懼和不安。 第二條消息是,保險系QDII細則將於中旬左右出台。如果處於牛市行情中,市場對這種政策可能敏感度低些,畢竟市場資金充沛人氣旺盛,而現在人心恐慌,熊市思維逐漸抬頭情況下出台這一消息會把利空作用放大。繼前次公布15500億特別國債發行事件央行負責人出面澄清後,市場反映似乎有緩和跡象,超級擴容密集出台、印花稅提高、公布清查違規入市銀行資金、打擊違規信息披露行為等一套套緊縮打壓政策,它傳遞出的強烈的政策調控語言就是,內場證券市場不能再漲了,而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沒有做空工具套利保值,那麼,所有人只能有唯一選擇,就是徹底退出這個風險已經高企的市場。而近期香港股市疊創歷史新高正是受到內地一系列利好政策傾斜的鼓舞。 雖然有人出來澄清特別國債不會對內地股市造成沖擊,屬於正常經濟手段。但是,一個國家資本市場互通互連的,絕對不是割裂的兩個國度,說沒有影響顯然難以說服所有人。大家想想,即使特別國債不向普通投資者和企業發行,但向銀行發行,由於其利息水平高於儲蓄,銀行肯定會積極認購。該額度相當於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5%,而不是此前多次調整的0.5%,會不構成股市資金變相抽離?銀行接受儲蓄存款再放貸款,如果可放貸額度減少必然減少企業貸款比例,上市公司融資門檻提高,周轉困難,業務必然受到沖擊,對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構成巨大打擊,另外,雖然清查銀行進入股市的資金已有公布,但還有多少是沒有查出的呢?查出部分或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到底參與市場的違規銀行資金有多少,可能永遠是個謎。一系列釜底抽薪做法對股市會沒有影響?
對於推出滬深300ETF指數型基金推託說由於內地兩市不能結算而只能供香港市場交易更是滑稽。資本市場改革和完善,本就是管理層的第一要務,新的金融產品推出,國內資本市場沒有條件,你管理層應該進行完善,創造交易環境和條件呀。難道就任由話語權旁落?把刀柄交給別人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一政策不能不令人聯想到蔣介石抗戰中:「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為了防止股市高企可能對銀行(著名經濟學家劉紀鵬稱之為大兒子)造成沖擊,不顧一切出台政策打壓股市(劉紀鵬稱之為小兒子)?前面出台提高印花稅的政策再次將管理層的短視行為暴露無疑,試問,出台如此重大政策,有沒有經過精確測算,有沒有經過廣泛徵求經濟學家的意見?有沒有經過合法的聽證和征詢?以至急不可耐做半夜雞叫?中國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才能擺脫「三拍」怪圈:一拍腦袋,就這么定,二拍胸脯,我負責;三拍大腿,又交學費了? 據統計,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潤3892億元(對應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億計算,印花稅按0.3%計算,(一年按240天計算)印花稅合計4320億,券商傭金按照0.2%(法定是0.3%)計算,合計2880億元,二者合計7200億,幾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880億元,券商傭金1920億,二者合計4800億元,仍然超過2006年上市公司利潤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億元計算,印花稅合計2160億元,券商傭金1440億,二者合計3600億元,就達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潤。 從這些鮮明的數據不難看出,在"三公"原則下進行市場化博弈,這一基本的市場化條件似乎還離我們很遠。由於股市投資的本質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而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總和不足以彌補印花稅和券商的傭金,那麼這個股市,就連"零和游戲"的底線都夠不著,應該是"負和游戲",在"負和游戲"中理論上是每個投資者都無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潤,只能通過吹泡沫、爾虞我詐、坑害中小投資者的方式來實現"泡沫利潤"。管理層一直極力倡導的價值投資基礎又在哪裡能夠實現? 目前兩地市場投資者證券帳戶內的保證金總額不過1萬億,也就是說,不用兩年就全部收繳到國庫了。所有參與者都是來無償送錢的。
這就象街邊撞球場子,兩個參與撞球游戲的人拼個你死我活,最終贏利的,一定是擺撞球的攤主。兩個人手中的銀子都必將落入攤主的口袋。這是一個有投資價值的市場?這不是逼良為娼,迫使所有人去搏傻又是什麼? 還有管理層一直詬病的泡沫問題,泡沫的標準是什麼?無非是市盈率吧,新股上市就是30多倍,海歸的H股更高達125倍,上市被機構再狂拉1倍,你讓散戶投資者去買單?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資去承受管理層製造的泡沫?被迫參與搏傻買了你們發行的股票還要挨打,天理何在呀!
管理當局人為控制股市,在儲蓄存款沒有出來時,扇動大家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只有通過證券市場才能充分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而現在真的出來一部分又閉門放狗咬人,這不是現代版的葉公好龍是什麼? 在股市真正出現大幅調整時,還在忽悠,說股市調整不會改變牛市上升格局。試問牛市存在的基礎還在么?無非是繼續穩住中小散戶,不要走,等我的大兒子安全撤退後,市場跌得面目全非時,一個輪回後,我再忽悠散戶進入這個陷井中.當狼來了的叫喊聲多了,你們認為還會有人相信?管理當局的短視,必將毀滅整個資本市場,這也許就是當局無能,造成股市發展十幾年還在3000為中軸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國經濟發展其實從來就沒有與股市同步過。從91年開市至今,中國經濟每年以近兩位數的速度高速增長,以上海為例,1991年從100點起步,相應的指數復合增長到2005年還應該在998點嗎?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麼?
本人:當我們現在剛剛過上能吃飽穿暖的日子,當我們剛剛向銀行貸款買了房子,當我們在銀行剛剛存了點棺材本老婆本。突然這一切就象好夢一日游似的隨風飄過,一夜回到10年前. 試問中國的平苦大眾不炒股又怎麼能躲的過通貨膨脹這只政策老虎喃?這就是中國的特色,很茫然!
㈨ 中國十大企業家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1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排名不分先後。
排名第一位:劉鑾雄
劉鑾雄,廣東潮州人。1951年生於香港。早年就讀於加拿大大學,獲學士學位。1974年畢業回港,加入其家族的吊扇製造業務,獲「風扇劉」之綽號。
劉鑾雄眼光敏銳,極具魄力,以狙擊手姿態馳騁於香港股市,自1985年迅速崛起。現已發展成為擁有4家上市公司的綜合性大集團,總市值追隨十大財團之後,成為香港候補財閥,業務擴及地產、傳媒、建築及製造業等方面。
2020年4月6日,劉鑾雄家族以11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62位。
劉鑾雄收藏界主要事件:
2006年,劉鑾雄以1737.6萬美元買入安迪沃霍爾的畫作《毛澤東》(Mao),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場,劉鑾雄再以3920萬美元(約3.0487億港元)買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的世界名畫《清晨》,此畫既是高更在塔希提島巔峰時期的畫作,也被業界公認為可與梵高、畢加索等國寶級大師頂尖之作比美的大作。
2011年,劉鑾雄以1.94億元天價競得齊白石《山水冊》;緊接著,2012年,畢加索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F)》上拍,劉鑾雄再次豪擲1600萬美元將其拿下,就在眾人還在唏噓驚詫時,劉鑾雄再甩出一句:「這幅畫在2011年上半年的要價已經4200萬了,1600萬買這么靚的畫,太值了!」嗯,大富翁的思維果然就跟常人不一般!我們緊盯著當下,人家永遠在放長線!
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The Splash》英國畫家大衛·霍克尼作品,這幅畫是他2006年以4300萬元港幣收入,通過仇國仕、李鑒宸、程壽康三人的緊密協調,2020年2月的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2311.7萬英鎊成功拍賣掉,摺合人民幣達到2億元以上,過了14年,凈賺人民幣1億6千多萬。
排名第二位:張宗憲
張宗憲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他花了幾十年的時間,在世界各地不遺餘力地收藏中國瓷器和中國字畫,在世界文物收藏圈內受到普遍敬重。他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同時他對北京、上海幾大藝術品拍賣公司也傾注了大量精力和財力。
張宗憲收藏界主要事件:「看得見、買得到、捂得起、賣得掉」。他一個階段專注於收藏一個系列,有了階段性成果之後再轉向下一個系列,不使自己無所追求。
隨著他的畫作陸續在蘇富比以高價賣出,他又開始了下一個「戰役」:滿世界收了100多件宮廷御制掐絲琺琅彩,在故宮專家的協助下出版了精美藏品集,並於2007年12月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藏品展。張先生又於2012年春天在蘇州博物館舉辦了鼻煙壺收藏展。400餘件展品,多姿多彩,雅俗共賞。開展那天,上海收藏家代表團50餘人前去祝賀,見張先生在人群之中應付自如,真乃收藏界的「常青樹」。
排名第三位:劉益謙
劉益謙,1963年出生,曾就職於上海森林電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邁爾福電工設備有限公司,現任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天茂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益謙是2008年十大新聞人物。2013新財富中國富豪榜以170億排名第三十名。
2015年3月,劉益謙以1402.6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8690萬元)拍得一件歷經600多年歷史的明代佛經,為本屆紐約亞洲藝術周期間最昂貴的拍品,也是亞洲以外地區拍賣價格最高的中國書畫作品。
2016年4月5日,以2.4億港元,加傭金2.7億港元(約合2.25億人民幣)競拍成功張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圖》。2016年胡潤百富榜,劉益謙家族以345億財富排名第44位。2018年10月,劉益謙家族以35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71位。2019年7月,位列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90位。
2019年10月10日,劉益謙家族以400億元財富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65位。
2020年2月26日,劉益謙家族以41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2020年5月12日,劉益謙以312.5億元人民幣位列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第71位。
劉益謙收藏界主要事件:劉益謙是一個收藏大鱷,他名下的收藏品,可謂是五花八門,基本上每一件都是大手筆。劉益謙在收藏界如同大神一般的存在,可與收藏界另外一位大佬馬未都相媲美。劉益謙的諸多藏品中,得意之作首推雞缸杯。劉益謙為了雞缸杯,也是下了血本,斥資2.8億拍下。阿美迪歐·莫迪利亞尼,《側卧的裸女》,西藏唐卡(15世紀),明朝佛經,蘇軾《功甫帖》(約1790年),紫檀雕花龍椅(清),官窯花瓶(Song dynasty)
排名第四位:陳泰銘
陳泰銘,籍貫台灣,國巨集團董事長,男,1956年9月28日出生,台灣十大富商之一。關之琳的前夫。學歷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現職國巨董事長 ,身價逾百億元 ,興趣美食、品酒、馬術及藝術品收藏。
2020年2月26日, 陳泰銘家族以16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251位。
陳泰銘收藏界主要事件:陳泰銘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主要收藏西方和中國的現當代藝術以及中國官窯瓷器。陳泰銘曾經砸下3300萬美元在紐約蘇富比秋季當代藝術拍賣中,買下拍場中第二高價,為英國藝術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自畫像畫作,手筆令人咋舌,打破當時該尺寸作品最高價記錄。
排名第五位:王健林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70年入伍,1986年從部隊轉業,畢業於遼寧大學,7月進入大連市西崗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主任,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兼任APEC中國工商理事會副主席、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
2009年中國經濟十年商業領袖。2011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3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健林以凈資產860億人民幣問鼎中國首富。2014年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中,王健林凈資產達到人民幣1543億元,亞洲第三。2014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1位。2015年福布斯發布全球富豪榜,王健林以242億美元財富成為中國內地首富。2015年胡潤發布全球華人富豪榜,王健林以2600億財富首超李嘉誠成全球華人首富。
王健林收藏界主要事件:王健林收藏了很多畫家的作品,國內外就畢加索,莫奈、吳冠中、傅抱石、李可染、楊振洋等一百多位近現代畫家的1000多幅館藏級作品,市值超100億元。
排名第六位:馬雲
馬雲,男,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互聯網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2019年9月10日,馬雲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成員。
2017年12月15日,榮獲「影響中國」2017年度教育人物。2018年9月10日,馬雲發出公開信宣布將於2019年9月10日卸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馬雲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2019年3月,馬雲以373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21位。2019年5月10日,馬雲等17位全球傑出人士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任命為新一屆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排名第3位。2019年10月獲得福布斯終身成就獎。2019年10月19日,入選2019福布斯年度商業人物之跨國經營商業領袖名單。
馬雲收藏界主要事件:馬雲被國民親切稱呼為「馬爸爸」,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創造淘寶、支付寶,同時馬雲以及他的團隊一起締造了電商界的神話「雙十一」,每年的成交額成倍的上漲,是商業天才也是慈善大家。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有一幅書法作品被拍賣出了468萬元,那就是馬雲的墨寶《話蟬》。作為專業的書法家可能一幅作品都不會賣出這個價格,而馬雲的墨寶一出場卻引發了熱烈關注,瞬間成為了焦點被買家積極競拍,並最終以468萬元一錘定音。2015年3月,馬雲突然現身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引起一陣騷動。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馬雲在其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李鑒宸陪同下觀看了周春芽和劉煒的作品,時隔幾天後,他又出現在北京香格納畫廊,欣賞曾梵志的作品。這不是開玩笑,2014年他就過了把癮,次年其畫作就入選最貴藝術品。由馬雲和曾梵志合作完成《桃花源》油畫,2015年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被人以3600萬港幣拍下,按單位尺寸計算,價格甚至超過齊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拍下天價,除了曾梵志的功底外,更與馬雲的名氣不無關系。但更與其馬雲背後強大的藝術品投資智囊團息息相關。
排名第七位:王中軍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1960年出生於北京,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學位;同年,與弟弟王中磊一同創立華誼兄弟。1998年,王中軍先生帶領華誼兄弟成為首個以投資方式進入電影行業的民營公司,並於2009年帶領華誼兄弟在創業板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上市娛樂公司。
從《手機》到《非誠勿擾》,從《夜宴》到《可可西里》,自稱對電影是外行的王中軍,打造了國內第一家創業板上市的民營影視製作公司。2015華人富豪榜榜單第338名。
王中軍先生曾獲得2009中華文化人物、2009年度華人經濟領袖、2010年度時尚企業家、2010《綜藝》年度人物、2010和2013年度最具影響力的25位企業領袖等諸多獎項。
王中軍先生酷愛藝術及收藏,作為獨立藝術家,他如今已成功舉辦3次個人畫展。王中軍先生還熱衷於公益和慈善事業,將畫作義賣所得全部捐贈華誼兄弟公益基金。
2015年5月5日,王中軍以2990萬美元(約1.85億人民幣)(含傭金)拍下了畢加索於1948年創作的油畫《盤發髻女子坐像》。
2016年,王中軍畫作《我不是潘金蓮》拍出345萬,早在2012年他就畫出了兩張布面油畫,分別是8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一》和70x60cm的《我不是潘金蓮之二》。
王中軍收藏界主要事件:在2014年11月的紐約秋拍,蘇富比推出梵高《雛菊與罌粟花》,這幅作品歷史價值非凡,蘇富比專家稱之為「二十年來出現於拍賣市場中最珍貴的梵高靜物油畫」,估價為3000萬至5000萬美元,吸引了現場藏家相繼舉牌,最後以5500萬美元落槌,由一位電話上的藏家競得,背後的買主即為王中軍。此作,加計傭金後成交價達617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15億元)!亦是中國藏家首次購藏如此珍稀的梵高之作。
排名第八位:潘石屹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於甘肅天水,著名地產商,SOHO中國的董事長,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房地產生涯。
1992年,潘石屹與合作人共同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開發房地產。1995年,潘石屹與妻子張欣共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將撤出上海投資佔SOHO總量75%,潘石屹對此作出否認。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婦參觀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張欣參觀美國科技公司蘋果公司,蘋果CEO庫克親自接待並講解他們新的辦公樓。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國基金會向哈佛大學捐款1500萬美金一事,引起巨大爭議。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國又與耶魯大學簽訂捐助協議,向耶魯大學捐贈1500萬美元。2016年胡潤百富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20億財富排名第95位。2016胡潤房地產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130億排名第31。[3]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潘石屹、張欣夫婦以94億美元財富排名第597位。[6]2019年10月10日,《2019年胡潤百富榜》揭曉,潘石屹以220億元人民幣財富獲得153名。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張欣、潘石屹家族排名第107位,財富值215.7億元人民幣。2020年2月26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729位。2020年3月20日,潘石屹、張欣夫婦以2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68位。
潘石屹收藏界主要事件:「長城腳下的公社」位於北京北部山區的「水關長城」附近,佔地8平方公里,已建成的一期12幢別墅分別出自中國、日本、泰國等地的12位亞洲著名建築師之手。
排名第九位:李嘉誠
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漢族,出生於廣東潮州潮安縣,祖籍廣東潮汕地區,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及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資深顧問。連續21年蟬聯香港首富,1999年始連續15年華人首富。2020年《福布斯》發布香港富豪榜顯示,李嘉誠位居第二,身價294億美元。
1939年6月,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靜庵的家裡。1958年開始投資地產。1979年購入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成為首位收購英資商行的華人。1981年獲選「香港風雲人物」和太平紳士。1989年獲英國女王頒發的CBE勛銜、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1993年度香港風雲人物、1995年至1997年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自從1999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以來,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2011年,李嘉誠工夫茶傳奇故事入選國家孔子學院漢語外教文章。2014年3月,李嘉誠將屈臣氏股份近25%作價440億港元賣給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在8個月中已套現超過710億港元。2015年3月下旬,李嘉誠旗下公司和記黃埔與西班牙電信公司Telefonica達成最終協議,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將斥資約102.5億英鎊(約合956億元人民幣)收購英國第二大移動電信運營商O2。
2017年11月,李嘉誠基金會決定未來8年再捐資20億元支持汕頭大學建設,曾被傳要從汕頭大學撤出被證實為謠言。2018年5月10日,李嘉誠正式退休;6月29日,李嘉誠辭去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職務;9月,李嘉誠入選「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
李嘉誠收藏界主要事件:4至10世紀的敦煌寫經共有43卷,將於慈山寺內輪流展出,圖為《道行般若經》第9卷。
排名第十位:張近東(張桂平)
張近東,祖籍安徽天長,出生於江蘇南京。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高級經濟師,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全國工商聯扶貧工作委員會主任。自2003年起連續15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2018年1月30日,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1990年,張近東在南京創辦了蘇寧。1999年全面切入綜合電器領域,率先提出了全國連鎖發展模式,帶領蘇寧走向全國。2009年張近東帶領蘇寧向互聯網轉型,2010年,蘇寧易購上線[6]。2017年3月9日,張近東在全國兩會上發表《大力推動實體零售向智慧零售轉型》演講,明確提出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張近東及蘇寧重視社會責任的履行,先後發起了「陽光脫貧計劃」、「夢想大篷車」、「善行者」、「足球1+1」,「築巢行動」、「溪橋工程」、「冠軍課堂」、「圓夢課堂」、「校園足球夢」等系列公益慈善項目。2020年4月6日,張近東以95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89位。
張近東收藏界主要事件:元代畫家任仁發《五王醉歸圖》以超過3億元的價格成交,這位藝術品市場上低調的「隱富」也由此引發社會關注。
附加:王石
王石,男,1951年1月生,原籍安徽金寨,生於廣西柳州,蘭州交通大學(原蘭州鐵道學院)給排水專業畢業,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原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2014年9月,仁川亞運會期間在參選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的投票中以18比7大勝日本對手大久保尚武成功當選,其任期為5年。
2015年10月23日,當選深圳市社會組織總會會長。
2017年6月30日,萬科召開股東大會,王石正式辭任萬科董事會主席,為充分肯定王石過去33年對萬科做出的不可替代的貢獻,董事會委任王石為董事會名譽主席;7月1日,王石就任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2018年8月,辭去華大基因獨立董事一職半年後,王石正式宣布出任華大基因第一大股東華大控股的聯席董事長。
201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國改革開放海歸40年40人」榜單。2019年12月18日,入選「中國海歸70年70人」榜單。
王石收藏界主要事件:雞血石杯
來源:收藏家雜志電子版2019年2月 僅為轉載,侵權可聯系刪除
㈩ 為什麼中國海歸那麼吃香
什麼是海歸,不就是到國外鍍金去了么,真正到國外求學為報效祖國的有幾個,說來說去中國人看中的不過是外表的光鮮....要的就是「海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