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差異大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差異大

發布時間: 2021-06-06 00:18:49

A. 關於上市公司分紅以及股票面值問題,好加 大分!!!

樓主:
你的問題前後茅盾,錯處很多。
股票發行的面值與股票的內在價值無關,面值是人為設定的,假設某公司發行了1億股,每股凈資產為8元,面值是5元,(證監會有規定,凈資產必須要高於面值,其實中國股票發行的面值一般是1元。)但發行價格不會是5元,因為公司上市就是希望通過資本市場溢價發行來融資,如果凈資產是8元,就按8元的價格發行股票,那誰會干這樣的事情呀。現在我假設它以2倍PB發行,即16元。好了,現在接著回答你後面的問題。
1.股東分紅了,它的面值的確是沒變,仍然為5元,但在分紅前,它的凈資產是9元,分紅後就會重新回到8元;
2.將紅利再投資,那它的面值仍然未變,但它的凈資產就是9元,不是面值為6元,這個想法非常的錯,因為面值是不會變的;
3.如果公司虧損了,那根據相關規定就不能進行分紅,面值仍然不變,還是5元,但凈資產為7元;

B. 請問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什麼利弊

從大環境來看,上市公司採取現金分紅的分配方案,主要原因基於兩個方面:
隨著管理層對上市公司再融資政策的改變,迫使許多上市公司改變了原來一貫選擇的分配方案。去年年底前中國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只有進行了年終分配,才能在下一年度進行配股和增發。再融資門檻的提高,使上市公司不得不在進行再融資時提高其再融資的成本,即向股東派發現金紅利。當投資者意識到自己所投資的公司確確實實能夠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時,再根據自身的融資需要實施再融資計劃。再次,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遭遇到信任危機,加上國有股減持所帶來的影響,改變了市場投資者的固有觀念,上市公司推出送股或轉增股本往往被市場視為「圈錢」的前兆,市場認同感不強。

再加上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影響,國內部分上市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採取了保守操作思路,不再單純追求企業高速擴張。一方面迎合市場投資者的需求,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另一方面也使企業自身發展的穩定性增強。此外,由於今年統一指數的推出將提上議事日程,而爭取進入統一指數、充當藍籌股角色,將極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市場形象。在此之前採取高現金分紅形式,可以爭取到投資者的支持,這也是上市公司考慮的一個方面。 上市公司分配方案採取現金分紅數量的增多,將對市場造成這樣的影響:首先,將增加市場的做多氣氛。去年下半年以來,滬深指數出現了大幅下跌,個股股價也大多縮水近半,市場投資風險明顯加大,投資者則飽受套牢之苦。這樣,投資者追求暴利的投資理念開始破滅。在這種情況下,採取穩健操作,獲取高於銀行同期利率水平的理念開始出現。

C. 關於分贓與分紅的差別

國務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對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紅利所得按持股時間長短實行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這一政策的核心是,持股一年以上者,可享受稅收減免50%。
股息紅利稅差別化徵收,是培育市場價值投資的一環,也為日後養老金等入市的稅收優惠鋪平道路。著力培育長期投資者,著力培育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報意識,
不能以市場短期漲跌看待這一政策,短期來看,這一政策不會對市場產生多大的作用;從長期來看,差別稅收政策作為培育價值投資者的基礎政策,應該出台。
A股市場尚未養成回報投資者文化,不計入配股增發等方式,現金分紅少得可憐,且分配極不均衡,厚此薄彼觸目皆是。有媒體測算,1990年至今,國內A股累計融資4.3萬億元,但個人投資者所分享的紅利最高不過0.54萬億元,現金分紅總額占融資總額的比率不足13%。另據Wind數據,近五年上市公司共從A股市場中獲得了3.22萬億元的融資(包括IPO和再融資)。這些資本金,與2005年時的A股上市公司總資產完全相當,可再造擁有1665家上市公司的A股。期間994家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與IPO融資額之比,超過銀行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6.31%的有500家,有5家上市公司的分紅融資比例低於1%,還有94家尚未進行現金分紅。現金分紅的公司沒有溢價,不分紅的中小公司藉助游資大炒特炒獲得差價,這樣的賭博文化可以休矣。
此次新政有助於抬高大公司的估值。根據網易財經去年11月的統計,10年來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額被大型金融類公司和央企占據,工行2006年A股上市以來共現金分紅2258.85億元,分紅總額占幾年來凈利潤比例達到36%。各大銀行、兩桶油、寶鋼等企業位居分紅榜前列。
這些公司現金紅利有個最大的特點,不公平。
過於厚待大股東,這些股東持股成本低,紅利厚,小非解禁期結束還可享受稅收優惠。林義相先生尖銳指出,2010年度所有A股公司累計分紅中,70%以上分給了「大小非」、公司高管等大股東,分到散戶頭上的不到30%。為四大行撐腰的匯金公司是紅利的最大受益者,2011年年報顯示,四大行利潤分配相當闊綽:工商銀行每10股派2.03元,建設銀行每10股派2.365元,中國銀行每10股派1.55元,農業銀行是每10股派1.315元,依各大行一季報計算,匯金將累計獲得分紅約1053.07億元。
在上市之初急於求成,過於厚待境外投資者,兩桶油是最典型的案例,到今年年中,中石油在美國上市融資僅29億美元,但給境外投資者的分紅累計卻高達119億美元,約800億元人民幣,分紅超過融資額度的4倍。

最悲催的是境內普通投資者,相比大小非與境外股東,他們以最高的成本購入股票,其分紅遠遠覆蓋不了成本,如果高位上購買中石油,最樂觀的估計,靠分紅幾十年內無法解套,股票市場這樣定價扭曲的恐龍型超大上市公司越多,分紅式的價值投資也就越渺茫。A股市場因此進入精神分裂期,一方面股息紅利稅收優惠、估值與價值投資的橄欖枝都伸向大型公司,但這些公司過大、價格並不便宜。普通投資者該何去何從?
從收益看,如果投資者可以獲得相對安全又有穩定分紅公司的股票,是一大幸事,香港市民對於匯豐曾經情有獨衷理由就在於此。如果中小公司普遍通過炒作概念、股價異動獲得差價,其收益遠遠大於分紅,將會摧毀鼓勵分紅的理性投資文化,如果一個月內就可以獲得20%的收益,誰會為了5%的稅收優惠去長期投資?再說,在大宗交易平台上可以通過機構、公司交易,規避個人稅收,辦法層出不窮。說到底,打擊內幕交易、制止股價異動背後的黑幕、建立正確的定價體系,讓炒作者因為高風險得不償失,進而追求有信用的上市公司的長期回報率,才是鼓勵理性投資的根本。
股息紅利差別化徵收違反市場的指責不成立,即使在美國,養老金入市等也享受差別收稅,而我國香港地區剛剛通過的房地產新政就以持有時間來區別稅收,這是市場化的常態,沒什麼可以大聲叫嚷的。
必須指出,差異化稅收只是中國股市體制問題中的一個小變數,改,總比不改好,但在其他變數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前提下,最好不要抱太大指望,以免失望。

D. 股票收益與分紅的差距怎麼這么大

必須承認中國股市還不成熟,分紅的確是很少,在國外,分紅至少要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公司都處於發展期,利潤不可能完全拿來分紅,那麼公司還能靠什麼發展呢

E. 怎樣正確認識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

第一,現行的現金分紅要求與國際水平基本接軌。根據有關統計,2005年中國台灣、香港、英國和日本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比例分別高達72%、42.5%、42.6%和50.7%。從2002-2007年,英、法、台現金股息率多年都在3%以上,新加坡也接近3%左右。而同期美國的分紅比例只有34%左右,股息率也基本上在2%以下。
客觀地講,長期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就非常關註上市公司分紅,特別是郭樹清主席上任以來更加強調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但是,由於中國的股票定價過高,中國的上市公司股息率普遍偏低,如2010年滬深300指數成份股的平均股息率為1.06%,與日本的情況比較接近,但全部公司平均股息率只有0.55%,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股息率也只有0.63%和0.59%。另外,國內上市公司的現金紅利持續性較差,波動性較大,上市公司的盈利和股利支付過於集中,少數優質公司的盈利和股利佔了整個市場的絕大部分。
第二,採取什麼樣的盈利分配形式不改變股東權益。中國的監管部門鼓勵現金分紅,其宗旨和用意都是為了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和經營行為,促進上市公司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回報股東、回報投資者的意識,提升中國股市的投資價值。但是,監管部門的宗旨和政策在實踐上效果並不是特別令人滿意。其原因可能比較復雜,但是,從理論上講,上市公司盈利採取什麼樣的分配形式不改變公司價值,不改變股東權益。盡管在學術上也有人用股息率貼現對股票進行估值,但是這種DDM估值模型類似於債券利息估值,在實踐中很難判斷有現金分紅的公司和沒有現金分紅的公司哪一個估值更高。
第三,要不要現金分紅取決於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要不要現金分紅,除了要看上市公司所在的行業及其所處的階段,其對投資的需要情況,更要看上市公司盈餘留存的收益率。巴菲特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每1元留存收益創造的市值要大於1元錢。如果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和高管的投資能力和盈利能力要高於大多數公司股東,公司盈餘留存創造的價值超過了股東自己用分得的現金紅利進行再投資的回報率,那幹嘛一定要強制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巴菲特自己的公司歷史上只有一次現金分紅,卻從來沒人對此說三道四,也不影響其股價越來越高。
第四,有沒有現金分紅對股票的綜合回報沒有影響。監管部門鼓勵現金分紅是要提升中國股市的投資價值,但是,實際上投資者從事股票投資的回報除了現金紅利外,主要是取決於股價的波動。因此,我們在實踐中看到,有現金分紅的股票給投資者的回報並不一定超過沒有現金分紅的股票。
第五,採取什麼樣的盈利分配應尊重股東大會。一部分上市公司對現金分紅不感興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大股東通過佔用或挪用上市公司資產、或通過關聯交易侵佔上市公司利益得到的好處遠遠超過現金分紅。相反,有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則通過高額的現金分紅惡意套現,限於篇幅,這兩方面的案例就不多說了。我認為,採取什麼樣的盈利分配應充分尊重股東大會,特別是要充分尊重中小股東的意見。本人要特別強調的是,要提升中國股市的投資價值,關鍵不在有沒有現金分紅,關鍵是加強對信息披露的持續監管,杜絕過度包裝、甚至虛假信息、欺詐上市和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損害中小股民利益的現象,發現問題即一棍子打死。
望採納,謝謝!

F.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了後,市值反而沒有多

你好,所有的現金分紅和送轉股都要除權的,不但不會多,而且還要交稅。股票本身不漲的話,市值不會多的。

G. 關於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不會的。一股派一元,扣除稅,你只有0.8元左右。100股得多少?80元而已。實際上你是什麼都沒得到,因為還要除息

H.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和上市公司股票不分紅,有何區別

股票分紅和不分紅肯定是有區別的,雖然A股市場分紅要扣稅和除權,但最終分紅股票和不分紅股票有以下四大區別:

區別一:分紅股票證明公司有賺錢能力

上市公司股票只要有分紅能力的公司就證明公司是有錢賺的,不管上市公司是採取現金分紅還是高送轉,前提條件都是公司有賺錢的。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長期沒有分紅,或者連分紅的能力都沒有,這家公司業績肯定不怎麼樣。這些公司難道想要自掏腰包來分紅是不現實的。

但假如上市公司都不分紅,根本不存在納不納稅的問題,即使想納紅利稅也沒資格。但不管怎麼樣,有能力納稅就證明有個人所得收入,這就是區別。

總結分析

根據A股市場的實際案例得出結論,股票分紅和不分紅有三大區別,公司是否有賺錢能力;紅利是否再生投資;是否具備價值投資;當然還有一區別是納稅和不納稅的區別等等,所以股票分紅和分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