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獲得上市公司幾年的行業數據
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愈加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在這些並購重組活動中,以促進產業整合、行業升級為目的的國有資產重組、整體上市最為引人矚目,同時,眾ST公司為「保牌摘帽」而進行的借殼上市等一系列並購重組也為二級市場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102家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或現金支付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其餘公司則多採用資產置換,或出售資產同時進行吸收合並、定向增發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鋼鐵行業區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攀鋼系的重組剛剛落下帷幕,唐鋼系(唐鋼股份吸收合並邯鄲鋼鐵和承德釩鈦)、山鋼系的重組已經開始。西飛國際、銀河動力等航天軍工行業的重組也沒有間斷。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電力行業的並購重組。長江電力、國投電力、華銀電力、桂冠電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等方式購入電力資產,除長江電力外,其餘7家公司購入資產總額達166.67億元。
此外,醫葯行業也有5家公司進行重組。上海醫葯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並上實醫葯和中西葯業,同時定向增發收購資產。汽車行業也有上海汽車、星馬汽車、華域汽車、長春一東和東安黑豹等5家公司進行並購重組。
臨近年底,ST公司又將為「保牌摘帽」進行沖刺。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過重組實現「華麗的轉身」,如原*ST蘭寶重組後更名為順發恆業、*ST亞華更名為嘉凱城。其中,10月份以來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機、S*ST萬鴻和S*ST朝華在內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體的重組方案。S*ST萬鴻11月24日披露了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向佛山市順德佛奧集團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順德區富橋實業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所合計持有的佛山市奧園置業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16億元。
房地產公司一直熱衷於借殼上市,今年進行重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組後將投身於房地產業。如通過重組購入北京新華聯置地有限公司的S*ST聖方,購入寧波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S*ST蘭光,購入北京天潤置地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ST嘉瑞。
2. 證監會對發行股份重組方案恢復審核了嗎
四部委鼓勵上市公司兼並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
近日,為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立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促進結構調整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增強國有經濟活力,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發文,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深化改革、簡政放權,大力推進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提升資本市場效率和活力。
一、簡政放權,大力推進上市公司兼並重組
近年來,上市公司兼並重組活動日趨活躍,大量優質資產通過並購重組進入上市公司,提升了上市公司整體質量。2014年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金額達14500億元,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交易金額佔比33.3%,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交易金額佔比48.2%、在重大重組交易中金額佔比48.1%。今年並購重組活動更加頻繁,1-7月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金額12685億元,為去年全年的87.5%,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交易金額佔比為19.7%,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整體交易金額佔比37.7%、在重大重組交易中金額佔比高達62.1%,表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大額交易整合在加速。
為進一步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提高市場效率,在並購重組監管中將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並購重組取消行政審批的范圍,簡化審批程序,通過批量安排上重組委會議,提高審核效率。在現有較為多元的定價區間選擇和發行調價機制安排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市場化定價機制、提供靈活定價空間。鼓勵支付工具和融資方式創新,在現金支付、股份支付、資產置換等方式外,推出定向可轉債作為並購支付工具。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依託資本市場加強資源整合,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有條件的國有股東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要通過注資等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內部業務整合,提升企業整體價值。推動銀行以並購貸款、綜合授信等方式支持並購重組,並通過多種方式為跨國並購提供金融支持。
二、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是優化投資者回報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上市公司整體現金分紅水平不斷提升,2013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家數佔比為72.4%,現金分紅比例為34.5%;2014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家數佔比為73.2%,現金分紅比例為33.51%。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上市商業銀行是現金分紅的重要力量,以2014年為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分紅占現金分紅總金額的76.9%,16家上市商業銀行分紅占總金額的比重達48.4%。
為進一步優化現金分紅制度,提高分紅水平,要求上市公司具備現金分紅條件的,應當採用現金方式進行利潤分配。考慮到不同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階段和盈利水平存在較大差別,鼓勵上市公司結合上述因素,增加現金分紅在利潤分配中的佔比。鼓勵具備分紅條件的公司實施中期分紅,增加分紅頻率,使投資者獲得更及時的回報。同時,要完善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稅收政策,降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成本,提高長期投資收益回報。
三、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
公司選擇適當時機進行回購,不僅有利於調整資本結構,也是回報投資者的重要方式。今年7月以來,滬深兩市公告的回購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回購金額佔比達72.8%。
為進一步便利公司適時回購,當股票價格低於每股凈資產,或者市盈率、市凈率任一指標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達到預設幅度時,鼓勵上市公司主動回購股份;公司可以預先設定好觸發回購的指標閥值,同時可以選擇多種工具融資為回購籌集資金,如發行優先股、債券等,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的資本構成。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現上述情形時,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增持,為上市公司回購提供資金支持。
改革與監管兼顧,在推進各項市場化改革的同時,要加強監管,採取有效措施依法打擊和防範並購重組過程中的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加強聯合執法檢查;敦促上市公司在回購股份時,依法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
證監會、財政部、國資委、銀監會
關於鼓勵上市公司兼並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的通知
證監發[2015]61號
為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建立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促進結構調整和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力推進上市公司兼並重組
1、大力推進兼並重組市場化改革。全面梳理上市公司兼並重組涉及的審批事項,進一步簡政放權,擴大取消審批的范圍。優化兼並重組市場化定價機制,增強並購交易的靈活性。
2、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優化審核流程。完善上市公司兼並重組分類審核制度,對市場化、規范化程度高的並購交易實施快速審核,提高並購效率。
3、鼓勵上市公司兼並重組支付工具和融資方式創新。推出上市公司定向可轉債。鼓勵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股權投資基金以及產業投資基金等參與上市公司兼並重組,並按規定向企業提供多種形式的融資支持,探索融資新模式。
4、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依託資本市場加強資源整合,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有條件的國有股東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要通過注資等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符合條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通過內部業務整合,提升企業整體價值。
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商業銀行積極穩妥開展並購貸款業務,擴大貸款規模,合理確定貸款期限。鼓勵商業銀行對兼並重組後的上市公司實行綜合授信。通過並購貸款、境內外銀團貸款等方式支持上市公司實行跨國並購。
6、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上市公司兼並重組的監管,進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採取有效措施依法打擊和防範兼並重組過程中的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違法違規行為。
二、積極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7、上市公司應建立健全現金分紅制度,保持現金分紅政策的一致性、合理性和穩定性,並在章程中明確現金分紅相對於股票股利在利潤分配方式中的優先順序。具備現金分紅條件的,應當採用現金分紅進行利潤分配。
8、鼓勵上市公司結合本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和盈利水平,增加現金分紅在利潤分配中的佔比,具備分紅條件的,鼓勵實施中期分紅。
9、完善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稅收政策,降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成本,提高長期投資收益回報。
10、加大對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加強聯合執法檢查。
三、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
11、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低於每股凈資產,或者市盈率或市凈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達到預設幅度的,可以主動回購本公司股份。支持上市公司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方式,為回購本公司股份籌集資金。
12、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出現上述情形時,鼓勵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結合自身狀況,積極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推動上市公司回購本公司股份,有能力的,可以在資金方面提供必要支持。
13、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應當遵守《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並依法履行內部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回購股份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勤勉盡責。
四、在上市公司實施兼並重組、現金分紅及回購股份活動中,各相關部門應當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給予積極指導、支持,並依法合規做好監督工作。
五、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證監會
財政部
國資委
銀監會
2015年8月31日
3. 因畢業論文需要 國泰安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資料庫2011年至2014年並購案例數,望幫忙
Idcdtc [上市公司標識] - 1:是上市公司;(本欄位為「1」時下面兩個欄位才有內容,否則沒有)2:非上市公司。
Listloc [上市地點] - 1=深圳,2=上海,少數境外上市公司未披露.
Nmdstc [證監會行業名稱] - 以中國證監會2001年4月3日發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為准。庫中暫時未對非上市公司的行業名稱進行錄入,對2004年以前數據作了初步的判斷。
4.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從並購重組委過會到證監會核准發批文,中間大概需要2~3個月的時間,我想問
這個不一致的,主要看重組的中介公司,有的停牌晚幾個月一樣比停牌前的復牌的早,主要看中介公司的效率以及公司的效率,證監會審批一個禮拜就可以,望採納
5. 國家鼓勵上市公司兼並重組將會帶來什麼後果
為了配合股權分置改革,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中國有股股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鼓勵將資產重組與股權分置改革結合起來,這為上市公司並購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而且隨著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公司並購面臨有利的大環境,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使上市公司並購的小環境有所改善;以往的上市公司並購效果並不令人滿意,存在著諸多缺陷,需要管理層從政策方面加以規范和支持,為上市公司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更好地發揮其行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激活市場熱點,推動行情發展。
一、 上市公司並購的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1、 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對公司並購有利
從國外成熟資本市場的歷史來看,當宏觀經濟進入收縮期時,通常會興起並購高潮。以美國為例,80年代末期,在經歷了8年的擴張之後,美國經濟開始收縮,此時興起了並購潮,多以惡意並購為主,目的是將競爭對手買下,以降低市場競爭;2000年「網路經濟」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經濟開始新一輪收縮,期間軟體行業掀起並購潮,收購目標主要是具有過硬技術和穩定客戶的公司,收購的目的則是為公司尋求新的盈利增長方式,從而較好地實現行業的整合。
之所以會出現以上局面,首先要從公司並購的動機談起。公司兼並的根本動因,一是為了追求利潤,通過公司兼並可以擴大經濟規模,增加產品產量,獲得更多的利潤;二是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通過公司兼並可以減少競爭對手,獲取對方的經驗,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或是進入新行業,拓展自身的盈利點。在經濟擴張時期,公司的經營和前景都十分看好,估值水平較高,並購目標公司所需的成本也較高;但在經濟收縮時期,公司的估值水平較低,有實力的公司可以實現低成本的擴張,因此容易出現並購潮。
我國最近一輪經濟擴張主要是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和以往一樣,由於投資體制的缺陷,每一輪投資拉動的經濟快速增長,都會在部分行業和領域形成投資過熱的局面,投資熱情過後留下的是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不良後果。投資效率低下,導致產品雷同,技術含量不高,企業只能依靠競相壓價等惡性競爭手段,企業生存環境惡劣;反映在出口方面,其後果就是中國出口的多種低附加值產品在國際上屢遭反傾銷制裁。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充分發揮公司並購在產業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特別是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周期性行業進入調整的階段,公司估值水平相對較低,形成對公司並購有利的大環境。
2、 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使上市公司並購的小環境有所改善
正在推進中的股權分置改革是證券市場重大的制度性革命,順利完成之後全流通將成為現實,這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利於上市公司並購:
(1) 股價因對價支付而自然除權,降低市場總的估值水平。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時非流通股股東會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如果按照A股流通股股東平均獲得10送3的對價補償,按照市值不變法計算,股價通過自然除權將下滑23%,盡管實際可能不會下滑這么多,但市場總的估值水平將有一定下滑,收購方的成本也將降低;
(2) 股權分置問題解決後,股權定價將完全市場化,在採用協議方式並購時,既可以避免原有的暗箱操作,也可以促使國有股的管理者逐步擯棄以凈資產為定價標準的觀念,使上市公司資產在市場定價基礎上進行流通,提高了實質性並購重組成功的概率,從而達到合理配置資源的目的。
二、 影響上市公司成功並購重組的根源
這里所指的成功是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效果,即達到行業整合、持續提升公司業績和股價的目的。我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第一案是1993年深寶安通過二級市場收購延中實業股票,從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1997年至2001年迎來了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高潮。在這數百起的並購案中,取得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案例極少,絕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的報表重組,借重組掏空上市公司的欺詐行為也屢見不鮮。2002年後隨著《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的出台以及管理層收購被禁,政府對並購市場的規范反而使我國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陷入低潮,這也證明之前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非常不成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如下:
1、 多數並購重組方只關註上市公司「殼資源」價值
這是由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殊性造成的。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上市資格是按指標下放的,企業到證券市場融資受到十分嚴格的限制,但融資的成本卻很低,因此多是由老牌國有企業優先獲得上市資格;當這類公司經營不善成為虧損公司後,就成為具有較高價值的「殼資源」;並購重組方控殼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行業整合,而是為了再融資以獲取成本低廉的資金。因此「報表重組」盛行。隨著政府一再提高再融資資格,並加強對上市並購重組過程的規范,以及虧損類上市公司的逐漸增多,「殼資源」的價值大打折扣,市場內並購重組的熱情逐漸冷卻。
2、 政府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過度參與
由於歷史原因,本地企業的上市名額均由地方政府掌握,上市公司對地方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當公司陷入困境時,地方政府通常都會想方設法保住其上市資格,因此積極介入和主導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客觀上,地方政府的介入對於推動重組的實施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過度參與則干擾和違背了市場規則,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
(1) 受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地方政府在重組方的選擇上往往排外,這樣就將一些有真實重組意圖的並購方拒之門外,導致競價環境缺失。
(2) 為了促使「保殼」成功,地方政府往往強行將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換取其劣質資產,也就是所謂的資產置換,然後給予注資方在稅收、土地等方面的優惠條件作為補償。這種做法負面效果逐漸顯現:一是政府原先承諾的優惠政策無法兌現導致政府和企業間的糾紛和矛盾;第二種情況更為普遍,就是重組方把最終目標放在通過「殼資源」融資上,暫時接受政府提出的較為苛刻的條件,並不關心上市公司的未來。
此外,目前涉及國有股的審批過程仍較為復雜。在上市公司的並購過程中,國有股通過並購進行轉讓不僅需要經過各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審批,還需要財政部的審批,最後還需要證監會的審批,耗時長,手續復雜。
三、 政府應為後股權分置時代上市公司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如前所述,以往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並不十分成功,不過目前宏觀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都在發生有利的改變,政府應當為上市並購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藉此推動行業整合,做大做強企業,並促進股權分置改革的順利進行。
為此,政府應當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做出改進:
1、 淡化國有股轉讓審批手續的行政色彩。由於國有股在我國上市公司股權中所佔的比重相當大,對上市公司能否順利並購將產生決定性影響,因此需要給國有股轉讓審批手續重新定位,淡化行政色彩,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首先,在需要國家控股的行業和公司,由法律規定控股比例,超出該比例的股份應該由國有資產管理人進行市場化運作。其次,「股份有限公司國有股股東行使股權時轉讓價格不得低於每股凈資產」的限制,在股權分置問題解決之後顯得不合時宜,價格應當由市場來定。
2、 地方政府在上市公司並購中的正確定位。首先,地方政府不應當成為並購的交易方,而是要擔當好交易監管者,或是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其次,地方政府應當有勇氣打破地區封鎖和條塊分割的勇氣和遠見,積極歡迎有意進行實質性並購的重組方參與收購競價。
3、 鼓勵和放寬並購融資工具創新。從國外市場的成熟經驗來看,上市公司並購中,融資問題是決定並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完成大規模並購的時候通常需要綜合運用現金、股票、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多種方式,僅靠企業自有資金很難完成。我國公司並購融資工具單一,而且運用受限:目前《商業銀行法》規定「信貸資金不得用於股權性投資」;《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規定「目標企業不得為收購方提供財務支持」;企業債發行僅局限於國有大型重點企業,而且需要發改委安排發行額度和審批;可轉換債的發行也是十分嚴格。並購融資工具的單一將限制上市公司並購的順利進行。當然,如果採用股權置換的方式可以避免大量現金的支付,但在市場化的條件下,股東可能要求必須用現金支付收購對價。因此,政府需要採取措施鼓勵和放寬並購融資工具的創新,為上市公司並購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6. 求,國泰安「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研究資料庫」2005-2014年數據,謝謝!
進CSMAR自己下不就好了么?並購重組研究資料庫,是要整個資料庫么。具體指標什麼的還是應該羅列出來吧~
7. 需要國泰安「中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研究資料庫」2008-2013年的數據,非常感謝
進CSMAR自己下不就好了么?並購重組研究資料庫,是要整個資料庫么。具體指標什麼的還是應該羅列出來吧
8. 近幾年進行過資產並購重組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09年以來,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活動愈加活躍,數據顯示,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推出或實施了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置入上市公司的資產價值達到3330億元。在這些並購重組活動中,以促進產業整合、行業升級為目的的國有資產重組、整體上市最為引人矚目,同時,眾ST公司為「保牌摘帽」而進行的借殼上市等一系列並購重組也為二級市場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102家公司通過定向增發或現金支付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其餘公司則多採用資產置換,或出售資產同時進行吸收合並、定向增發收購資產的方式進行重組。鋼鐵行業區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攀鋼系的重組剛剛落下帷幕,唐鋼系(唐鋼股份吸收合並邯鄲鋼鐵和承德釩鈦)、山鋼系的重組已經開始。西飛國際、銀河動力等航天軍工行業的重組也沒有間斷。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電力行業的並購重組。長江電力、國投電力、華銀電力、桂冠電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過資產置換、定向增發等方式購入電力資產,除長江電力外,其餘7家公司購入資產總額達166.67億元。
此外,醫葯行業也有5家公司進行重組。上海醫葯以換股方式吸收合並上實醫葯和中西葯業,同時定向增發收購資產。汽車行業也有上海汽車、星馬汽車、華域汽車、長春一東和東安黑豹等5家公司進行並購重組。
臨近年底,ST公司又將為「保牌摘帽」進行沖刺。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過重組實現「華麗的轉身」,如原*ST蘭寶重組後更名為順發恆業、*ST亞華更名為嘉凱城。其中,10月份以來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機、S*ST萬鴻和S*ST朝華在內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體的重組方案。S*ST萬鴻11月24日披露了資產重組草案,公司擬向佛山市順德佛奧集團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順德區富橋實業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所合計持有的佛山市奧園置業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16億元。
房地產公司一直熱衷於借殼上市,今年進行重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組後將投身於房地產業。如通過重組購入北京新華聯置地有限公司的S*ST聖方,購入寧波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S*ST蘭光,購入北京天潤置地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的*ST嘉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