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股東分紅要繳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但個人股東從上市公司取得的分紅可以減半征稅。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02號)第一條規定,對個人投資者從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暫減按50%計入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現行稅法規定計征個人所得稅。
三、居民企業稅後利潤分紅不繳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為免稅收入。第三條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也為免稅收入。《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進一步明確,所稱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是指居民企業直接投資於其他居民企業取得的投資收益。其所稱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不包括連續持有居民企業公開發行並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個月取得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企業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個月的分紅要繳稅,其他的分紅都不需要繳稅。
希望能夠幫到您,望採納。
2. 基金現金分紅應交多少稅
基金分紅不交稅,基金在申購和贖回是有一定的手續費,兩者合計一般在2%左右,在申購和贖回時就自動扣除了,其他費用在公布的凈值中已經扣除了.
現金分紅:現金分紅是直接獲得現金紅利,不用支付贖回費,而且免稅,即落袋為安;紅利再投資是將所分得的現金紅利再投資該基金,即俗稱的「利滾利」,這樣做既可免掉再投資的申購費,而且再投資所獲得的基金份額還可以享受下次分紅。
20個點指的是股票分紅繳稅額
封閉式基金,由於基金單位價格與基金凈值常常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想通過賣出基金單位來實現基金收益,有時候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基金分紅就成為實現基金收益惟一可靠的方式。投資者在選擇封閉式基金時,應更多地考慮分紅的因素。
3. 企業對企業分紅要繳納什麼稅
要對企業分紅,要繳納的稅務是根據分紅的利潤多少來進行膠囊。
4. 公司賬戶的錢拿出來分紅,需要繳納多少稅
印花稅按萬分之五繳納,開具16個點的專票,如果進項發票不足以彌補銷項發票,還要繳納增值稅,交了增值稅就必然會交附加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2%),盈利了還要交企業所得稅(一般為25%)
5. 基金分紅了之後 ,還需要交什麼稅收的嗎
不需要,基金分紅採用現金分紅方式的免稅;採用紅利再投資方式的免申購費。二者都無須繳其他任何費用的。投資者不應該用基金分紅次數的多少來判斷基金的好壞。基金分紅除了必須具備分紅的條件,還與基金的分紅政策有關。
分紅並不是越多越好,投資者應該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分紅方式。基金分紅並不是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准,衡量基金業績的最大標準是基金凈值的增長,而分紅只不過是基金凈值增長的兌現而已。
(5)對公理財分紅交什麼稅擴展閱讀
按有關規定,基金分紅需要具備以下3個條件:
一、是基金當年收益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方可進行分配;
二、是基金收益分配後,單位凈值不能低於面值;
三、是基金投資當期出現凈虧損則不能進行分配。
6. 企業買的理財產品收益要交什麼稅
如果購買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是投資收益,要交所得稅。
如果是通過銀行購買的基金,財稅[2008]1號文件規定,對投資者從證券投資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暫不徵收企業所得稅。
但買賣基金差價收益要交所得稅。
會計分錄建議參考會計制度或會計准則(視公司報表編制基礎而定),不同情形不同處理。
7. 公司理財收入交企業所得稅嗎
公司理財收入是否納稅,是由投資的理財產品的性質決定:
一、國債利息收入
《關於企業國債投資業務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6號)規定:企業從發行者直接投資購買的國債持有至到期,其從發行者取得的國債利息收入,全額免徵企業所得稅。
二、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保本保息理財對於投資保本產品收取固定利息的理財模式,即在此類理財模式中,企業不承擔投資風險,只收取固定利潤,這一模式應繳納營業稅。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金融保險業營業稅申報管理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2]9號)第五條規定。
(7)對公理財分紅交什麼稅擴展閱讀
企業所得稅的征稅對象是納稅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銷售貨物所得、提供勞務所得、轉讓財產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接受捐贈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即據以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法定比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的規定,2008年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規定一般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