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好的長期持續盈利的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好的長期持續盈利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6-03 13:32:36

① 如何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續性

如何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續性?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續性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續性,符合下列規定:
1、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計算依據;
2、業務和盈利來源相對穩定,不存在嚴重依賴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情形;
3、現有主營業務或投資方向能夠可持續發展,經營模式和投資計劃穩健,主要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前景良好,行業經營環境和市場需求不存在現實或可預見的重大不利變化;
4、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最近十二個月內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5、公司重要資產、核心技術或其他重大權益的取得合法,能夠持續使用,不存在現實或可預見的重大不利變化;
6、不存在可能嚴重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擔保、訴訟、仲裁或其他重大事項;
7、最近二十四個月內曾公開發行證券的,不存在發行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形。
這些在以後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領悟,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以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對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② 滬深兩市,連續15年盈利的上市公司

這個我還真統計過截至2017年連續15年盈利每年都超過5%的只有一家公司,超過4%的有2家超過3%的有4家.

③ 擬上市公司需要連續三年盈利,是指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後仍然盈利,還是當年盈利就算

希望下面的「指引」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股票發行審核標准備忘錄第15號——關於最近三年內連續盈利及業績連續計算問題的審核指引
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 2002年9月27日

根據《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審核工作實踐,現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最近三年內連續盈利及業績連續計算問題的審核標准明確如下:
一、 審核人員在審核發行人是否符合《公司法》第137條、152條規定的最近三年內連續盈利的條件時,按照下列標准掌握:
發行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和不能合並會計報表的投資收益前後的凈利潤均為正數,且最近三年內發行人的經營業務、經營資產、管理層未發生較大變化,最近一年內發行人的股東結構未發生較大變化。
二、 審核人員在審核開業時間不滿三年、以發起設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否可以連續計算經營業績時,按照下列標准掌握:
1、 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或者實行企業化經營的國有事業單位;
2、主要發起人以具有經營業績的經營性資產出資;
3、最近三年內發行人的經營業務、經營資產、管理層未發生較大變化,
最近一年內發行人的股東結構未發生較大變化。
主要發起人和其他發起人均以經營性資產出資的,主要發起人的經營業績可以連續計算,其他發起人的經營業績不能連續計算。
發行人須提供其他發起人投入的經營性資產的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並提供包含所有發起人業績的財務報表作為備考報表,備考報表須在招股說明書中摘要披露。
若作為主要發起人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或實行企業化經營的國有事業單位在連續計算其經營業績的會計年度內虧損,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問題還須符合《股票發行審核備忘錄(第3號)》的要求。
本指引所稱的主要發起人,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且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發起人。
三、 審核人員在審核開業時間不滿三年、以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成立且有限責任公司存續時間已滿三年的發行人是否可以連續計算經營業績時,按照下列標准掌握:
1、有限責任公司以變更基準日經審計的凈資產額摺合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
2、最近三年內發行人的經營業務、經營資產、管理層未發生較大變化,最近一年內發行人的股東結構未發生較大變化。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若其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並按照《公司法》和《關於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的規定,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比照前款執行。
四、審核人員在審核開業時間不滿三年、先改制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再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且有限責任公司存續時間不滿三年的發行人是否可以連續計算經營業績時,比照本指引第二條的標准掌握。
五、審核人員在審核資產評估結果帳務處理對連續計算經營業績的影響時,按照《股票發行審核備忘錄(第2號)》的標准掌握。

④ 2020盈利良好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2020年營運業績良好的生活公司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的,還有醫葯類板塊

⑤ 如何看待上市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

判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續性,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最近三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與扣除前的凈利潤相比,以低者作為計算依據;
2、業務和盈利來源相對穩定,不存在嚴重依賴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情形;
3、現有主營業務或投資方向能夠可持續發展,經營模式和投資計劃穩健,主要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前景良好,行業經營環境和市場需求不存在現實或可預見的重大不利變化;
4、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技術人員穩定,最近十二個月內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5、公司重要資產、核心技術或其他重大權益的取得合法,能夠持續使用,不存在現實或可預見的重大不利變化;
6、不存在可能嚴重影響公司持續經營的擔保、訴訟、仲裁或其他重大事項;
7、最近二十四個月內曾公開發行證券的,不存在發行當年營業利潤比上年下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情形。

⑥ 創業板要求上市公司連續盈利幾年

不少於一千萬元

(一)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二)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三)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於二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四)發行後股本總額不少於三千萬元。第十二條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6)好的長期持續盈利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申請人是否符合管理層穩定的要求,即法定代表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以及控股股東,在提出發行申請前24個月內是否曾發生重大變化。

申請人是否符合主業突出和持續經營的要求,即在提出發行申請前24個月內,是否不間斷地從事一種主營業務,該種主營業務是否有實質進展。高級管理人員包括公司的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董事會秘書。

控股股東是指在行使表決權時,可以推薦半數以上的董事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股東;可以行使或者控制有表決權股份的數量超過公司股東名冊上所列的第一大股東在名義上所持有的有表決權股份的數量的股東;或以其他方式事實控制公司的股東。

⑦ 長期投資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該考慮上市公司哪些信息

長期投資主要是關注基本面的信息。
1、注意投資大環境。即公司所在的經濟環境對公司的經營是否構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2、注意公司的財務信息。主要是盈利和投資的問題,特別要注意公司盈利構成是否是以主營業務收入為主體,否則難以持續增長
3、注意公司未來發展戰略。這些信息在股東大會上會公布,要注意考察發展方向是否能順應時代要求,能有有效拓展業務,增加收入
4、及時了解相關政策信息,以便及時調整倉位布局

⑧ 盈利不好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這個不用問,盈利不好的上市公司,約有幾百家,甚至上千家之多,沒有人會給你一一列舉。但有一點,凡是公司代碼前面加ST的,基本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⑨ 為什麼有些上市公司盈利頗豐卻吝於分紅800字以上

中國上市公司吝於分紅的原因探析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我國上市公司分紅的狀況及特點,從公司內部特點、制度不完善、監管缺失等方面深入剖析部分上市公司吝於分紅的原因,為廣大投資者理性看待中國股市的分紅現象提供一個思考角度 。在此基礎上相應提出了政策建議,以促進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高質量分紅。 關鍵詞: 上市公司;分紅政策;原因 一、我國上市公司分紅的現狀及特點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現金股利就是以現金形式發放的股利,國外大多數上市公司選擇現金股利作為利潤分配方式,並且穩定、連續地實施這種方式 ,以便維護控制權和保持每股收益的穩定增長。 隨著滬深兩市上市公司2010年度報告的陸續公布,股票分紅問題又成為一年一度的熱點。然而面對盈利的增加,一些公司出現了「高管拿高薪,股東低分紅」的現象。從總體上看,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存在如下的一些特點: 1. 我國上市公司不分紅現象普遍,股利支付率偏低。 不少具備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借企業研發或擴大再生產等名義逃避分紅責任。截至2011年3月21日A股已發布年報的657家上市公司中,有119家近三年內「一毛不拔」,其中「有紅不分」者超過一半。而在2010年8月3日,在1898家上市公司中,有618家上市公司連續3年未分紅,其中某公司更是連續11年未分紅。根據 2005 年度美國標准普爾指數、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日經指數、我國台灣TAIEX 指數和我國香港恆生指數的股利分配數據,美國、英國、日本、我國台灣和我國香港的分紅比率分別34.36%、 42.61% 50.68%、72.04%和42.51% ,而2009年國內上市公司的平均股利支付率為22.38%,僅為國際水平的一半。 2. 以現金形式進行分紅的上市公司較以前有所高,但股息率卻很低。 1995 年以前,我國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的比例較高,占所有上市公司比例的 50% 以上;1996年至1999年,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大幅降低,僅為 30 %左右;2000 年以後,基本穩定在50%—60%之間。在股息率上,根據道瓊斯公司對世界上32個主要的國家和地區的統計,各市場的平均股息收益年率為2.205%,其中多數市場的股息收益率大於2%。而2008年與2009年國內派現公司的平均股息率分別為1.03%和1.01%,與當年年末的一年期定存相比,下降了五成多,2010年,上市公司平均股息率為0.89%,遠低於一年期定期存款3.25%的收益率,僅13家公司股息率超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二、中國上市公司盈利卻不分紅的原因探析 持續的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穩健發展的主要標志,對於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源動力,具有重要意義。在成熟證券市場,投資者每年分紅所得大多數時間都高於銀行存款利息,股票投資被看成是投資者的一種穩定投資方式,投資者進入股市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紅,其次才是想通過股票價格的上漲來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由於紅利收入是投資者日常投資收入的組成部分,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是否分紅十分敏感,紅利分配也成為吸引投資者選擇股票的有力杠桿,使得長期投資受到鼓勵,這有助於避免股票市場的大起大落。而中國股市一直背負圈錢的罵名的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拿得多給得少。統計顯示,

1990年至2010年,A股融資總額是分紅總額的2.27倍。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很難使股民依靠分紅回報來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產性收入,只能從長線投資轉向短線投機,通過「高拋低吸」來博取股票差價收益,這也助長了證券市場「重投機、輕投資」的畸形價值取向。在經濟狀況正常的年份,經營穩定的上市公司如果有盈利,有充裕的現金流,應當採取現金分紅的方式回報投資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的一些上市公司在處於盈利的狀態下仍拒絕分紅給投資者呢。筆者認為可以分為企業內部的原因和企業外部的原因這兩大類:

(一)從企業內部來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 當年盈利為正,但公司的未分配利潤也就是累計利潤依然是負數,公司的虧損尚未彌補 完,所以無法分紅。這種情況比較常見,企業的經營中存在有很多的風險因素,今年盈利,但往年可能虧損,而上市公司以當年利潤派發現金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1)公司當年有利潤;(2)已彌補和結轉遞延虧損;(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所以不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上市公司不會在當年給股東分紅,在情理之中。 2. 公司高層管理者私心過重,對財務報表進行非正常調整,從而把本來的利潤變成虧損, 逃避分紅。企業的管理層對企業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十分了解,而在國有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監管不力、「所有者缺位」的情況下,管理層有可能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來牟取利益。一個典型的操作動作是,管理層有可能把公司的利潤做虧,把凈資產做小,然後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實現收購的目的;或者通過調劑、隱藏利潤的辦法擴大上市公司的賬面虧損,然後利用賬面虧損逼迫地方政府低價將股權轉讓給高管人員持股的公司。如果地方政府不同意,則繼續操縱利潤擴大賬面虧損直至上市公司被特別處理後再以更低的價格收購。 3. 上市公司分紅意識不強。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20年,很多上市公司的發展正處於上升 階段,無論是在資金、技術、人才還是管理水品、發展理念上同西方成熟的企業都有很大的差距。國內的很多公司在做決策時偏於保守、更側重於積蓄力量先讓企業發展壯大起來,而不是優先分紅給股東。不少公司明確表示,由於未來對資金需求增大,為保障公司長遠發展而不進行紅利分配。由於分紅的意識不強,在有盈餘的情況下,很多公司優先選擇給公司的管理層加薪,以激勵管理團隊,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出現「高管拿高薪,股東低分紅」的現象了。

(二)從公司外部來說,原因主要包括制度、政府機構和投資者這幾個方面。 1. 中國的現金分紅制度存在「三缺」現象,即缺乏普遍約束力、缺乏完整性和缺乏配套的 懲罰措施。 現金分紅新規雖然將利潤分配比例從20% 提高到30%,也將送股形式的分配方式剔除,但規定僅限於需要再融資的上市公司,而對那些沒有再融資計劃的上市公司而言,分不分紅、分多少、什麼時候分,該新規卻沒有涉及。因此,現金分紅新規還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上市公司不願分紅的現狀。新規是以最近三年以現金分配累計分配利潤不少最近三年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來作為再融資的門檻。由此,上市公司完全可以採取突擊分紅的方式來實現再融資,這樣就會對不同時期的投資者缺乏「公平性」,而且還容易導致內幕交易。新規對上市公司違反該規定的處罰問題並沒有明確,沒有規定一旦上市公司違反了這些規定應如何處罰等。關鍵問題若是不符合規定,上市公司最多不能實現其再融資計劃而不會有其他影響,這樣的結果是使上市公司對不按規定分紅有恃無恐。 2. 政府監管部門的職責沒有落實到位,導致信息披露不規范。 從目前的上市公司來看,普遍存在較大的信息披露問題,由於政府監督機構沒有切實做好監督工作,目前有很多信息披露時,對與這一交易有直接關系的包括交易價格、定價依據、股東和政府承諾、交易條款和輔助交易在內的很多內容未進行披露。包括資金來源和還款方式的披露。資金來源決定著管理層在未來幾年內資金壓力的大小,從而直接影響管理層對上市公司的決策。目前大都披露為自有資金,沒有一家披露下一層的融資借貸關系。這些都會造成財務報表失去真實可靠性,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做出不分紅的決策。 3. 投資者投機現象普遍,沒有長期持有股票進行價值投資的心態,很多股民持有股票僅僅 是等待時機賺取差價,心理預期上對分紅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導致中國股市分紅率持續偏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對我國上市公司吝於粉紅的原因探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現狀: 1. 引進先進的公司管理和發展理念,增強管理者的分紅意識,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 反過來也為公司的融資與再融資提供廣闊的空間。 2. 完善公司現金分紅制度。對於分紅的比例、額度、期限等作出明確規定;限制突擊性分 紅的行為產生;對於不按照規定分紅的企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懲罰措施,以敦促上市公司自願自覺進行分紅。 3.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強政府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監督,以避免信息不對稱 帶來的規避分紅的行為。 四、結語 終上所述,我們很容易看出中國股市之所以出現這么多「鐵公雞」,是上市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沒有依法健全、沒有形成良好的監督體制和投資者價值投資意識淡薄等因素的綜合結果。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開啟中國上市公司股票高質量分紅的美好時代。

⑩ 我買了某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的業績一直在漲,為什麼股票一直在跌

因為業績的上漲不能是一時的,或者某一時間段的,必須是持續數年的穩定上漲。這才能方顯公司的長期盈利能力。

市場的錢買的是未來業績上漲,重點就在「漲」字,而不是上市公司今年盈利100,明年繼續盈利100。市場的資金要的是明年要盈利110,後年盈利120,大後年盈利130。

而業績好,股息率很高,有可能意味著業績向下的拐點到了,業績已經處於最好的時候,有可能接下來就會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比如方大炭素就是明顯的例子。前兩年的業績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就是漲不動了。最主要的就是向下的拐點到了。

(10)好的長期持續盈利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在A股就是個怪胎,很多業績看上去非常好,股息率也很高,但是股價就是不漲。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A股的游資歷來以炒小、炒新、炒差為主。這些最主要的就是題材股。只要有一個題材出來,盤子小的個股,也不管業績好不好,被游資盯上了,就會不斷地瘋炒。相反一些業績好的,盤子大的個股,除了主力機構會跟風拉抬之外,一般游資都不會碰。主力機構對估值有一定的了解,潛伏盤太多,想要拉升並不是易事。相反,績差的個股由於沒有估值的壓力,想要拉多高就多高。

2、有些股票是炒預期的。比如券商、有色,煤炭、鋼鐵等之類的周期股。在業績最不好的時候,就是介入機會。因為業績的拐點到了,向上有預期。有可能這是最差的時候,再差也不差不到哪裡去,就是這樣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