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王石40%的股權分給管理層給誰了
大家會誤以為歸個人的40%是王石的個人股份,其實,這40%是股改前職工個人的股份佔比,即529.868萬股,股改後總股本變大,佔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這12.84%中的一小部分!$萬科A(SZ000002)$
1988年深圳市政府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按王石的好友秦朔「王石為什麼對民營企業開炮?」一文所說:「1988年深圳市政府批准萬科股份化改造方案,原現代企業公司以凈資產1324萬元摺合1324萬股,國家佔60%,職員佔40%,公開募集社會資金2800萬元。最後總計4100萬股的股份中,萬科職工股應得的股票約為500萬出頭。按照市政府辦公廳下發的股改文件,這部分只能有10%量化到個人名下,其餘的由集體持有。
很客觀地說,與那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奮斗、只是不得不帶個「紅帽子」的創業企業相比,萬科先天就是國企,按照當時政府的股改規定,您為首的創業者能夠量化到自己頭上的股份比例非常有限(當然你們放棄的股權價值累積至今也是天價了,這就是我為什麼主張萬科董事會要長期性地從報酬上善待您的原因)。」
在同花順軟體上查上市公司中的歷次股本變動,可知秦的文章說出了事情真相,1988年開始股改,上市前凈資產1324.67萬元摺合1324.67萬股,一元一股,國家佔60%,即794.8萬股,職員佔40%,即529.868萬股。1991.年1月29日完成股改上市募集股民資金2800萬元,也是一元一股,摺合2800萬股,總股本變成4124.67萬股,經過這次股改上市,社會公眾股佔67.88%,地方國資佔19.28%,職工佔12.84%,且大部分是集體持有,量化到王石個人頭上的股份很小,他最後放棄了那一小點股份。不知是王石的誤導還是財經媒體故意錯誤報導,連央視財經《遇見大咖》的報道也是說:「4100萬股份中,40%歸個人,60%歸政府,而王石主動放棄了個人擁有的股權。
」這里有兩個錯誤,一是把股改前政府與個人股份佔比當成了股改後股份佔比,4100萬股份是股改後的總股本,此時根本不可能有40%歸個人,60%歸政府,如果這樣說股民的2800萬股份在哪?二是這樣報道的結果,大家會誤以為歸個人的40%是王石的個人股份,其實,這40%是股改前職工個人的股份佔比,即529.868萬股,股改後總股本變大,佔比只有12.84%,王石的股份只是這12.84%中的一小部分。長期以來大家都錯誤地以為萬科是王石的,王石可以控股萬科而他沒有這樣做,事實是當時的制度、觀念和輿論根本不允許他這樣做,也根本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除非他一開始就單干,所以,確切的說法應是萬科的王石而不是王石的萬科。萬科後經多次增發向市場募集資金,原第一大股東也從地方國資換成了央資華潤,後來華潤佔比也僅15.23%,是第一大股東,但不是控股股東,所以,萬科不是國企,國資委管不著,萬科只是一個有第一大股東的公眾公司,也就是王石說的混合制。
萬科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呢?萬科的總經理郁亮一次向當時華潤的老總宋林匯報工作,談萬科的遠大規劃,宋林問:「那股東的利益在哪呢?」誠如第一大股東央企華潤尚且如此無奈,可見王石背後的力量和王石有多大的權利和自由,但是,這種混合制當時並沒有阻礙萬科的發展,相反萬科得以高速發展。
可以說,王石及管理團隊是有巨大貢獻的,但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以前的無利害關系的管理人員現在都成了既得利益者,為確保既得利益,管理層明著一個盈安合夥人金鵬資管計劃,背後一個德盈資管計劃,被曝已購買萬科7.79%股權,涉及資金60億元,資金來源成謎。這是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而寶能的突然闖入令王石們驚慌失措,一下子打亂了他們的計劃,這才是王石不顧一切反對的原因。
王石在天山峰會上說:「這么多年來,(萬科)一直是國有股占第一大股東,我過去設計是這樣的,現在是這樣的,將來也會是這樣的。所以民營企業,不管我喜歡你,不喜歡你,你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這是王石的真情表露,後來王石公開道歉說這不是他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前一個發言是在完全自主無壓力下的言論,後一個道歉是一個在巨大壓力下的言論,很明顯,前一個是真情,後一個是假意。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萬科如同混進了雞群中的一隻鴨子,由於這只鴨子是從雞窩中孵化出來的,雞媽媽把他當兒子,小雞把他當兄弟,而水中的小鴨也把他當兄弟,這給了他充分的自由,可以在岸上吃食,也可以在水中吃食,而其他小鴨子一上岸找食就會被雞媽媽驅趕,由於兩邊吃食所以長得特別碩大,一天,這只小鴨子說:「雞比鴨好」,小鴨子們不願意了,說:「你憑什麼看不起我們,你也是一隻鴨。」這只鴨子後來說:「呃,對不起,看不起你們就是看不起我自己。」
就算如此,王石也只說出了一半,他的真實意圖是混合制下他的完全自由和控制權,這也是他所說的萬科文化。由於萬科可以享受國企的好處,也可以有私企的自由,所以,他一再說要國企當第一大股東,他沒有說出來的是,他不要國企當控股股東,這就是他設計的混合制,這種特殊混合制遍查房地產行業不會有第二家。按他的意思,一個國資華潤也好,三個國資類華潤也好,每家都持股不過15%,最關鍵的是,每家股東都給他完全的自由,最好的結果是,王石及管理層也持股15%,如此股權結構,沒有一家獨大,也沒有一家股東能給他以約束。大家知道,再好的領導放在一個完全無約束和監督的位置久了,都會出現腐敗,都會攫取自己的利益,這也是他們一明一暗兩個資管計劃來固化利益的本質。這樣的股權結構,國資委管不著,中央巡視組更管不著,至於其他股東根本不放在眼裡。
可以說,他不是不歡迎民企,他是想一直這樣模糊身份,遊走於公私之間,兩邊叨食和不受約束,這就不難解釋他為何死抱著國企大腿不放了,當然,如果華潤現在控股,王石必然會以改革急先鋒面目跳出來反對,他要的不是公司的控股權,而是公司的控制權,誰來爭奪公司的控制權,他就給誰急。王石說他不歡迎寶能的原因有兩條,一信用不夠,二不是國企。當年華潤想控股萬科的時候,華潤的信用夠不夠?而且還是央企,結果被人攪黃,再說當年的君萬之爭,君安信用足夠又是國企,王石一樣堅決反對,所以說,信用不夠和不歡迎民企掩蓋了王石的本意,只是說辭借口而已。假設寶能現在公開說他不再增持股份,像華潤一樣不管事,相信王石會接受現實改口說,國企民企都一樣,也不會再提什麼信用不夠了,他現在反復說的這兩條有些人就相信了,而且有些官員也相信了。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寶能不說這話,一聲不吭,反做搶奪狀,王石內心的恐懼可想而知,驚慌之下說錯話就在所難免了,寶能的行為反倒讓中小股東們為之喝彩,王石現在再也不提他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了,而在此之前,他在回憶錄中反復提到,當初設計混合制的目的就是要分散大股東的權利,而他代表的是中小股東們的利益,我現在想知道的是,這個董事長現在既不代表中小股東們的利益,又不代表大股東的利益,你代表誰的利益呢?總不能任性地說我就代表我自己。
王石及管理層想把自己的利益固化,這將極大地打擊公司的年輕人,公司會逐漸失去活力,他的合夥人資管計劃遠不如員工持股計劃更能激勵全體員工,他們只想固化自己的利益,那最合適的合作對象就是類華潤一樣的央企,但這樣的央企也的確是太少了,所以王石找重組對象真的很難,一個只出錢不管事的主真是不好找,國企如此,民企更不會像華潤那樣。所以,王石現在有三大任務:一是找只出錢不管事的主,二是無論如何不能讓別人控股,三是要固化管理層的既得利益。如果說在寶能突入之前悄悄地完成這三大任務還是有可能的,但如今在聚光燈下完成這三大任務是不可能的。
王石在寶能增持到24%時情急之下中午緊急停牌,臨時去找這樣只出錢不管事的主,大家都知道這是假重組,還沒影的事就停牌,幾年前郁亮就知道會有這樣的危險,假設真有這樣只出錢不管事的主,還會等到今天嗎?王石自己也清楚,他現在難啊,只能說自己還在找這樣的主,請多給我時間。可是,誰願做這樣的冤大頭呢?只有一個可能,城下之盟以解王石當下之圍,也就是說,萬科只能私下給對方輸送利益,否則沒人當這冤大頭,而這是對萬科極大的損害,是對股東極大的損害。
如果王石仍像過去一樣胸懷理想,一心為公司為股東利益著想,這樣的混合制當然很好。但是,大家看到的是王石的奢華和遊山玩水,在回應外界說他遊山玩水、疏於管理,以至於造成如今局面時,王石表示:沒有任何人指責萬科企業管理不成功、經營業績不好。說到此,王石話鋒一轉,表示:就用這點精力(來管理),這是水平;「我天天遊山玩水,企業做得很好」。這是何等的驕傲自滿!三國中的呂布武藝高強,能征善戰,最後老巢被人給端了,你說他水平高還是不高?從古自今英雄豪傑凡驕奢淫逸者最終無不敗亡。王石現在想用這種混合制來固化他的利益到老死為止,如果是為公司為股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股東們應十分地感謝他,但他現在的所做所為不是,大家看到的是一個完全負面的形象。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好的事物不在陽光下也會發霉變壞,混合制在沒有既得利益集團時是好的,在有既得利益集團時就可能變壞,混合制只有在能約束監督管理層的情況下才有效,否則,就變成了管理層獲取利益的工具和幌子。
信用不夠,不歡迎民企,萬科的混合制,這些在王石的反復說明下大家終於明白了事情的本質,王石的高大上形象正在快速地萎縮,令人痛惜。萬科的王石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一個行業的明片,為萬科,為中國的房地產業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現在時代變了,風氣變了,作為一位年近古稀的董事長,還是保留榮譽,光榮地退下吧。讓年青人去折騰,讓他們去拚搏,這個世界是年輕人的,放下萬科,才有萬科。 因為創業,才有騰訊眾創空間。
❷ 每個上市公司創始人都是持股公司百分之30到50,為什麼王石沒有萬科股份
當年那個年代,他不敢要,惹禍上身不要用現在的眼光看過去。
❸ 王石 和潘石屹 是什麼關系
潘石屹和王石在房地產業界都比較知名,他們沒一起工作過,也沒合作過...
潘石屹,出生於甘肅天水,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辭職下海,揣著所有的家當80塊錢來到了深圳,1990年在海南和馮侖、王功權、易小迪、張民耕等人成立了萬通的前身——海南農業高科技聯合開發總公司,開始了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為了分散風險,1992年,回北京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開發了北京萬通新世紀廣場,這是北京房地產界一個里程碑式的項目。1995年潘石屹離開萬通,開始了獨自創業,與妻子張欣共同創建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王石,男,1951年出生於廣西柳州,本科學歷。1968年參軍,服役於空軍汽車三團;1973年轉業,就職於鄭州鐵路水電段;1974年至1978年就讀於蘭州鐵道學院;畢業後,先後供職於廣州鐵路局、廣東省外經貿委、深圳市特區發展公司;1984年組建深圳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任總經理;1988年起任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兼總經理,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一職,現任公司董事長。
1988年12月,萬科發行中國大陸第一份《招股通函》,發行股票2800萬股,集資2800萬元,開始涉足房地產業。
1994年王石榮獲「深圳市第一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1998年1月王石受到國家總理朱鎔基接見,朱總理對王石對房地產的市場走勢和看法給予充分肯定。
1998年12月王石入選《中央電視台》為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年所拍攝的大型電視人物傳記片----《20年、20人》節目。
1999年4月參加世界經濟論壇----「99中國企業高峰會」,並代表中國房地產業界在論壇上做專題發言。
1999年5月參加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99中國住房發展論壇」,在論壇上第一次提出「城市空心化」概念。
1999年9月應邀出席「『99《財富》論壇」,並作專題演講,在會上呼籲21世紀的中國房地產企業走產業化、規模化的發展道路,適應新世紀、新市場的挑戰。
1999年發起組織「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協作網路」,並被推舉為首任輪值主席,致力於重建行業秩序和公信力,推動中國城市住宅產業的良性發展。
2000年6月,發起組織「新住宅論壇」上海大會,倡導和推動「新住宅運動」。
2001年5月應邀出席在香港舉行的「2001《財富》論壇」。
2001年11月,榮獲「深圳市第二屆優秀企業家金牛獎」。
2000年、2001年,萬科連續兩年被福布斯評為「世界最佳小企業」
2000—2002年連續三年當選「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房地產業領跑者」。
2003年5月,被中國企業家協會授予「中國創業企業家」稱號。
王石現兼任中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房地產協會城市住宅開發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總商會副會長等職。
王石因為在登山運動中所取得的傑出成就,2001年獲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運動健將」稱號,2002年當選中國登山協會副主席。2003年5月22日王石作為中國珠峰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目前中國登頂珠峰最年長記錄創造者。2003年5月30日,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體育運動最高榮譽——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❹ 短短三年就能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王石旗下的萬科是如何做到的
深圳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萬科1988年進入房地產行業,1991年成為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第一家是當時的深圳發展銀行,也就是現在的中國平安。
1991年1月29日,萬科股票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❺ 萬達和萬科都是上市公司,都是私企,為什麼萬達老闆幾百億身價,萬科的王石變成拿工資的了
樓上回答錯誤。
萬科的市值縱然巨大,但是王石持有股份很有限。王石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名職業經理人。而非老闆。
在1988年,王石把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企業,變成了國企——他把大股東的位置讓給了國企華潤,國家占股60%,剩下40%歸萬科。即便如此,王石也曾有機會持有這40%股份,但他的決定是40%股份歸萬科所有職工所有,自己只拿出2萬塊購買小部分股票——「如果當時他沒有放棄持股,那麼今天,當萬科成為中國銷售額最高的房地產公司——比第二名高將近一倍——王石會比現在多多少財產?在中國富豪榜上他會排第幾?
當年的王石的不貪心,造就了今日萬科的輝煌,從根本上說,王石不是一個很貪心的人,如果當年給自己保留哪怕一成的股份,今天的首富估計要易人了。王石是一個有Ambition人,為事業,而不是個人財富奮斗。
❻ 王石遭「瘋搶」,為什麼那麼多公司想聘請他當董事長
一、個人豐富的閱歷, 王石的第一桶金,是靠做飼料中介,倒賣玉米賺了300萬,賺了第一桶金後,王石幾乎把能做的生意都做了個遍:進口電器、搞服裝、手錶廠、飲料廠、印刷廠。1983年來到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出任CEO。1988年,公司更名為萬科,王石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同年,萬科開始涉足房地產。與融創等房企不同的是,萬科一直很穩,而且,做到了中國房企第一的位置。管理方面,王石喜歡放權,甚至在一段時間中,萬科第一控股人持股比例比不超過10%。
四、王石知人善用,敢於放權的真因在於王石能夠招募到優秀的管理者。總結:王石之所以大有市場,一是因為自己在萬科的成功,管理過4000億的上市公司的大背景,二是因為自己的商業和人脈積累。這樣有才能的人,肯定會受到市場的瘋搶。
❼ 誰是王石
王石,漢族,原籍安徽金寨,1951年1月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蘭州交通大學給排水專業畢業。1988年中心改組發行股票,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王石歷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999年2月辭去總經理職務。
❽ 王石萬科與華潤的往事,王石為什麼離開萬科放棄萬科股份
泰山管理學院馬方:不要拿王石跟別人比!
導語:萬科之爭,各說各話,甚至有人開始拿王石跟別人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簡單地在某一點上去對比,顯然會有失偏頗或者不夠理性、成熟,對看清事情的本質和解決問題並不會有什麼有益的幫助。人們看問題的時候經常不是根據事實去理性地分析,或者用包容、多元的心態去分析,而是摻雜著感性的因素,粗暴地把當事人與別人相比,這樣反而不利於我們看清問題的本質,更加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萬科之爭,各說各話,有人開始拿王石跟別人比,如果王石跟誰一樣,就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王石真的跟他們一樣,那王石就不是王石,萬科也不是今天的萬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簡單地將王石拿來與別人在某一點上對比,顯然會有失偏頗或者不夠理性、成熟,對看清事情的本質和解決問題也不會有什麼有益的幫助。我們應該尊重的是商業的多元化,而不是推崇同質化,更不是粗暴地去解決問題。
不要拿王石跟任正非比
與王石同為軍人出身的任正非,在深圳創立了華為,至今人們一直在推崇的是華為的內部管理以及任正非僅用1.41%的股份控制了體量如此龐大的華為帝國。拿王石跟任正非比,也就是說萬科最終不會上市。那麼不上市的萬科,還會有今天的成就么?我們要明白,萬科跟華為的行業有著很大的不同,萬科屬於房地產行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資本驅動,對資本的依賴度非常高,它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保證自己資金鏈的正常運行,引進資本是唯一的方式。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講,萬科做不到不上市。另一方面,華為內部激勵員工的獨特做法叫「虛擬受限股」,擁有虛擬受限股的員工,可以獲得一定比例的分紅,以及虛擬受限股對應的公司凈資產增值部分,但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也不能轉讓和出售。任正非說:「虛擬受限股的實行是經政府批準的,有紅頭文件的,是合法的。歷屆中央首長都在關懷過問這件事情。」也就是說王石要學任正非,還得先過政府這一關。如今的萬科股權之爭是資本與管理者的競爭,反過來說,如果華為上市,任正非1.41%的股份,誰也不能保證華為不會遇上第二個寶能。
不要拿王石跟馬雲比
阿里、網路、京東等這些公司在美國上市,並且通過雙重股權結構,有效地避免了資本對管理層控制權的威脅。雙重股權結構是指上市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權,但在中國是不允許的。拿王石跟馬雲比,中國將不會有上市公司。2009年9月,馬雲宣布包括自己在內的18位創始人集體辭去元老身份,改用合夥人制度。阿里合夥人並非公司的經營管理機構,其主要權力是董事會成員候選人的提名權:合夥人擁有人事控制權,而非公司運營的直接管理權。萬科也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合夥人制,來重新界定公司與員工的關系,用萬科總裁郁亮的話說:「事業合夥人有四個特點:我們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我們要形成背靠背的信任;我們要做大我們的事業;我們來分享我們的成就。」阿里巴巴與萬科最有價值的就是它們的管理團隊,馬雲與王石都有一個牛逼的團隊,即便他們離開了公司,第二天便可以再建立一個新的阿里、新的萬科。別忘了,馬雲雖然通過「湖畔合夥人」牢牢控制著阿里巴巴,但是他與資本的博弈也是持續了十幾年。德魯克說:「沒有機構,就沒有管理。但相應的,沒有管理,就沒有機構。管理層是現代機構的特殊器官。正是這種器官的活動與績效,最終決定了特定機構的生存和績效。」就這一點來講,王石面對的是沒有底線的「野蠻人」,換做誰,結果都是一樣。
不要拿王石跟經理人比
何為經理人?經理人是專門從事企業高層管理的中堅人才,是老闆僱傭來管理企業的人。王石創立了萬科,然後引入了資本,他是個企業的創始人,更是個企業家,經理人只是他給自己的定義而已,但他自己在心態上並不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張維迎教授說:「王石有創造商業帝國的夢想,他要尋找資源、整合資源,資本是他要整合的資源之一。所以總的來講王石應該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家。企業家和經理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經理人只是一個打工的,企業家是創辦企業的人,要決定企業的命運。這一點,華潤和寶能都必須明白。」所以不要拿王石跟經理人比,我們應該回歸到企業家治理的問題上來,最真實的狀態是以企業家為中心建立企業,優秀的公司都是要圍繞創始人而發展壯大。
不要拿王石跟聖人比
首先,沒有人是完美的,你在高位,自然受到的關注就會更多,性格越是特別的人,缺點也就越多,喬布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其次,王石也犯錯,他不尊重股東的利益,只關心自己的控制權,並且寶能強勢入主的時候,他說不歡迎民企,但是對國企卻有更大的興趣,這對民企造成了嚴重的傷害。此外,王石作為一家企業的創始人,他讓整個創始人團隊幾乎失去控制權。王石錯了,但是我們不能用一個完美的標准來要求王石,除非是聖人。王石並不是完美的人,但是王石現在所達到的高度,放眼整個中國,也沒有幾個人可以企及。他冒險、登喜馬拉雅山、游學、賽艇,並且將萬科建造成了房地產行業的老大,把萬科做成了組織結構最好的公司。即便是王石的婚姻,那也只是他個人的私生活,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沒有任何權利評判別人的生活,除非你是聖人。
真正的贏是多贏
萬科之爭這盤棋,如果輸,是滿盤皆輸。王石被逼走,他失去了自己一手創立的萬科,他的團隊失去了精神領袖,萬科失去了最有價值的核心團隊領袖,寶能、華潤得到了一個沒有靈魂的萬科……如此下去,誰都得不到好處。寶能系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罷免萬科董事會董事後,緊接著,王石在萬科股東大會上道歉,6月30日華潤聲明稱對於罷免萬科管理層的議案存在異議,且表示與寶能系非一致行動人。可見三方已經意識到非要贏的話,最終會是滿盤皆輸的事實,已經開始互相做出了一些退讓和妥協。陳春花老師在談到萬科之爭時提出了三個詞:第一個詞就是要「敬畏責任」,所有人都要敬畏責任。第二個詞就是要「尊重貢獻」,尊重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人做的貢獻。第三個就是「遵守契約」。所以,我們應當尊重規則、尊重歷史、尊重商業的多元化,追求各方多贏,而不是一定要爭出輸贏,互相退讓一步,坐下來好好聊聊如何多贏才是最重要的。
❾ 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簡介
中文名:王石
外文名:Wangshi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
籍貫:安徽金寨
出生日期:1951年1月23日
身高:176cm
職業:企業家,探險運動家
畢業院校:蘭州交通大學(蘭州鐵道學院)
主要成就:創立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作品:《成功是和自己的較量》、《靈魂的台階》等
社會職務:壹基金執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