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對上市公司存貨盤點的要求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對上市公司存貨盤點的要求

發布時間: 2021-06-01 05:17:03

❶ 如何做好企業的庫存檔點

第一步:收集倉庫物品資料 這一步要求倉庫人員與采購人員互相配合,對倉庫的到貨檢驗、入庫、出庫、調撥、移庫移位、庫存檔點等各個作業環節的數據進行數據採集,不但整理出倉庫物品名稱,而且要盡量使用物品名稱的簡化稱呼。而且物品名稱的明細程度要高,一般來說都有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顏色、價格等。
第二步:整理數據,分區分工 一般企業倉庫都有幾大區域:包裝用料、五金、辦公用品、其它物品等應將它們分區域管理盤點。將物品名稱歸類、整理,制訂出相應的編號、帳頁號、標識卡,將常用的物品放在倉庫隨時能取的地方,保證倉庫管理各個作業環節數據輸入的效率和准確性,確保企業及時准確地掌握庫存的真實數據,合理保持和控制企業庫存。
第三步:現場規劃 根據倉庫的空間大小,進行倉庫規劃,將倉庫分區。充分利用空間,例如制訂相應的貨架,並且要考慮到倉庫的最高庫存量。現場規劃不能忽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倉庫規劃,但如果規劃得不理想,如果空間足夠,那就事小,如果到整理倉庫、物品入倉擺放的時候才發現空間不夠,那麼,不但浪費了時間還浪費了人力。規劃時應注意幾點: 1、重要、常用的物品先規劃; 2、體積大的物品應先考慮數量的多少; 3、易燃、易爆、易霉的東西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管理來規劃。
我們團隊現在使用的日事清就有比較不錯的功能,通過看板按照項目、部門、時間等維度組織團隊工作清單,梳理團隊任務,創建團隊工作計劃,讓團隊工作可視化。建立在看板的任務會落實到人,這些任務會自動分解至團隊相關成員的個人日程中去,讓個人的日程和團隊的工作安排打通,實時跟進。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團隊有計劃、有反饋、有總結、有調整,基於此就形成一個完整的「戴明環」,保證了團隊的效率和質量。

❷ 如何對企業的存貨進行盤點

當然要一件一件地數,否則怎麼叫盤點呢?
沒法數的存貨,要通過一定的計量方式計量,並加以換算。
你看購買該存貨時,如何確認接受數量,就以該數量計量方法計量就可以了。
存貨盤點時,要事先確定盤點人員(一般包括計劃員、倉庫保管員、會計等),制定盤點計劃、盤點時間。在盤點日,原則上所有存貨停止流動,分類擺放,貼上標簽。先列印出賬面存貨數據,然後,盤點,記錄實物數量,對實盤數與賬面數的差異要及時查找原因。報批後,由會計入賬處理。

❸ 存貨審計、盤點時應注意什麼程序是什麼

存貨審計: 存貨作為企業生產製造及銷售過程中關鍵的基礎物料,在企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不僅佔用的資金大,而且品種繁多,與其他類型的資產相比,存貨具有下列特點:(1)流動性強、周轉快;(2)存在形式經常發生變化,但總會以某種形式存在,人們可通過盤點和計量確認其數量;(3)存貨存在於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某些存貨還會隨著工藝過程的深入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在會計核算上,存貨對應的會計賬項很多,存貨項目的真實性與正確性,直接影響到其他會計賬項。因此存貨審計的技術及技巧要求很高,要求審計人員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同時還要具有敏銳的專業判斷和對異常現象的感知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下面列舉存貨審計中應關注的幾個問題。 存貨采購環節中的異常現象 1.通過預付賬款科目掛賬,實質上已經消耗及價值形態已轉化為成本費用的存貨。對於此類現象,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性質、為生產何種產品的預付賬款、該種生產產品的生產期及時效性、預付賬款的理由及合同等付款的依據文件及預付賬款的賬齡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分析,判定其是否實質貨到或消耗已轉為成本費用。如:某IT企業賬上1999年12月31日「預付賬款—**電子公司」是400000元,賬齡1年以內(註:賬齡以最後一筆業務劃分),經函證對方未回函。經查,采購合同采購項目為:AA電子計算機、配套軟體及相關零部件等,先款80%發貨,尾款20%無質量問題後付款,合同簽定日期為1999年3月8日。IT企業付款的日期為1999年3月12日320000元,1999年12月28日80,000元。經詢問實為生產成本——MX系統工程定貨。MX系統工程已完工90%,且MX系統工程的工期為1999年9月1日至2000年1月30日(4個月工期),IT企業已按完工進度確認收入,根據「生產成本——MX系統工程」確認了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根據以上資料分析,IT企業的生產工期具有時效性和物料領用的特殊性,根據付款記錄與采購合同付款條例可知該定貨已到生產現場並領用消耗,同時根據MX系統工程合同的工期可懷疑該預付賬款掛賬的合理性,以上疑點經最後取證證實為虛掛預付賬款,人為調劑利潤400,000×90%=320,000元。 2.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掛賬,實質上已經消耗及價值形態已轉化為成本費用的存貨。對於此類現象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性質、企業生產產品的種類、消耗原材料的品種及生產周期和時效性、其他應收款掛賬理由及發生額的變動次數及頻繁程度、其他應收款的賬齡、其他應收款掛賬采購的物料與產品的聯系等方面分析是否存有異常,判定其是否實質貨到或消耗已轉為成本費用。如:G集團冷軋廠1999年12月31日「其他應收款——供應科——張明」600,000元,賬齡1-2年。經辦人員及相關負責人解釋為「借備用金采購AA型大軋輥2根備用,貨未到,票未到」。經了解,G集團冷軋廠生產的品種鍍鋅板、鍍鋅卷等,都需消耗AA型大軋輥;到生產車間了解,軋機上的AA型大軋輥在1999年已換了3次,並且換用的舊軋輥在倉庫。同時根據生產工藝AA型大軋輥為生產板卷的大型易耗材,使用周期為3個月,同時查明1998年12月31日AA型大軋輥庫存為1根,同時其他應收款的付款期為1-2年且在1999年未見發生額變動等上述資料及疑點,企業最後確認票到2根AA型大軋輥已耗用,由於達不到上級的利潤指標故未轉賬,這樣造成1999年虛增利潤600,000×2/3=400,000元;虛掛債權而未列在存貨科目。 3.通過材料采購(在途材料)科目掛賬,實質上已經消耗及價值形態已轉化為成本費用的存貨。對於此類現象,應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性質、企業生產的產品的種類、耗用原材料的品種、耗用周期及頻率、材料采購(在途材料)掛賬理由及發生額的變動次數及頻繁程度、材料采購(在途材料)掛賬采購的物料品種與產品的關系等方面分析是否存有異常,判定其是否實質貨到或消耗已轉為成本費用。如T農用機械廠1999年12月31日「材料采購(在途材料)」1,200,000元,經分析歸類在途材料1997年12月31日采購額(未到貨部分)為500,000元(其中采購A料300,000元,B料200,000元),1998年采購額(未到貨部分)700,000元(其中采購A料200,000元,B料200,000元,其他材料300,000元);經了解A料的消耗周期為11個月,B料

❹ 企業盤庫有什麼要求

首先需確定盤點的日期,通常企業會選擇在年末,也就是在30、31日。每個企業可以按照實際的情況,確定盤點的日期。
日期確定好了,那就需提前3—4天做盤點前期的准備工作:
1、各部門的整理、整頓。(主要指倉庫、生產部門)
物料的整理,將兩個以上地點的物料放到一起。將一些物料,以十、百、或千為單位捆紮、包裝。方便盤點當日,輕松的點數。
2、倉庫需將未入庫的物料,品管需將還未入庫的不良品(待退回供應商的物料)放置規定區域內,並做好標識,分開管理。以免盤點當天誤盤。
3、不良待報廢的物料,除每月統一處理外,在年底盤點前也應提前處理,一般情況下需提前兩至三周。
4、盤點當天用的一些表格,及記錄的卡片等,需提前准備好。
盤點的安排
首先確定盤點人員及抽盤人員(財務部門的人員);每個部門的盤點責任人,一般為部門的主管;盤點總負責人為企業的高層領導。其實每月的盤點和年底的盤點最大的區別,就是企業的重視度不一樣。
年底盤點的內容有:固定資產的盤點;物料、半成品、成品的盤點;以及副資材、工具等的盤點。
盤點的注意事項:
1、各部門對本部門內的物料、工具進行清點,不能遺漏。
2、一個貨架清點完後,都需做好標識。
3、最終責任人,需確認是否存在遺漏、錯誤。
4、盤點結束後,所有的表單匯總時,同樣需認真、仔細,匯總結束後,交於指定部門(倉庫、財務)。
盤點的方法:
1、不清楚物料數量的情況下,必須確認兩次以上,數據相同,才可填寫在盤點表單上。
2、一般的企業,在物料上有收發登記卡,上記錄有每月的收入、支出、結存。盤點人員如一次清點能與結存的數量吻合時,就可以填寫盤點的結果;如未達一致,那就必須繼續清點。
有的企業也會安排復盤人員,其實不管如何安排,目的只有一個:清點的數量,必須准確無誤。
盤點的結果:
1、賬實要相符:賬面資產額,要清點實際的固定資產,比如有多少台電腦,有多少台設備等。賬面款項額,要清點現金,銀行存款和賬面的要一致,不一致要查清原因。賬貨相符,賬上存貨和實際存貨要一致,不一致要查原因。
2、賬賬要相符:總賬和各個明細賬要能對的上。你的資產情況,銷售情況,這些要和你的賬要相符

❺ 如何對企業的存貨進行盤點

當然要一件一件地數,否則怎麼叫盤點呢?

沒法數的存貨,要通過一定的計量方式計量,並加以換算。

你看購買該存貨時,如何確認接受數量,就以該數量計量方法計量就可以了。

存貨盤點時,要事先確定盤點人員(一般包括計劃員、倉庫保管員、會計等),制定盤點計劃、盤點時間。在盤點日,原則上所有存貨停止流動,分類擺放,貼上標簽。先列印出賬面存貨數據,然後,盤點,記錄實物數量,對實盤數與賬面數的差異要及時查找原因。報批後,由會計入賬處理。

❻ 關於存貨盤點

企業進行存貨清查盤點,編制「存貨盤存報告單」或「存貨盤點表」,作為存貨清查的原始憑證。

一、帳務處理及涉及增值稅的問題:

1、存貨盤盈
根據「存貨盤存報告單」或「存活盤點表」所列金額
借: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盤盈的存貨,通常是由日常收發計量或計算上的差錯所造成的,盤盈的存貨,可沖減管理費用,按規定手續報經批准後,會計分錄如下: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管理費用

2、存貨盤虧
根據「存貨盤存報告單」或「存貨盤點表」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庫存商品等

增值稅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企業發生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如果企業在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之前,已將該購進貨物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實際申報抵扣,則應當在該批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的當期,將該批貨物的進項稅額予以轉出。對於購進的貨物、在產品、產成品發生非正常損失引起盤虧存貨應負擔的增值稅,應一並轉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由於樓主購進原材料為免稅的,因此不涉及這方面,但對原材料進行加工製造過程中耗用的其他材料的進項稅額應作進項轉出處理。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對於盤虧的存貨應根據造成盤虧的原因,分別處理,屬於定額內損耗以及存貨日常收發計量上的差錯,經批准後轉作管理費用 。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於應由過失人賠償的損失,應作如下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於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發生的存貨損失,應作如下分錄: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對於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經批准後記入「管理費用科目」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問題

根據《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2005年第13號)規定:
財產損失按申報扣除程序分為自行申報扣除和經審批扣除兩種:
存貨在因銷售、變賣、正常損耗發生的正常損失,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一律不再需要審批,企業在有關財產損失實際發生當期申報扣除即可;
而需經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非正常存貨損失,僅指「因自然災害、戰爭等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或者人為管理責任」導致的存貨損失。

企業所得稅方面,對於因「管理不善」記入「管理費用」和因「自然災害」記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非正常損失,如果具備第13號令中規定認定的證據,經稅務機關審查批准後,准予在當期稅前扣除。

對盤虧的存貨,扣除責任人賠償後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存貨盤點表,中介機構的經濟鑒證證明,存貨保管人對於盤虧的情況說明,盤虧存貨的價值確定依據(包括相關入庫手續、相同相近存貨采購發票價格或其他確定依據),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對報廢、毀損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殘值及保險賠償或責任賠償後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小的存貨由企業內部有關技術部門出具技術鑒定證明,單項或批量金額較大的存貨,應取得國家有關技術部門或具有技術鑒定資格的中介機構出具的技術鑒定證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企業內部關於存貨報廢、毀損情況說明及審批文件,殘值情況說明,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賠償說明和內部核批文件;

對被盜的存貨,其賬面價值扣除保險理賠以及責任賠償後的余額部分,依據下列證據認定損失:向公安機關的報案記錄,公安機關立案、破案和結案的證明材料,涉及責任人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涉及保險索賠的,應當有保險公司理賠情況說明。

❼ 對企業的存貨進行有效的管理,適宜採用的盤點制度是

存貨的盤點 一般有實地盤點法和技術推演算法,對於成堆的難以逐一盤點的 用後者,其他用前者,希望能幫助你。

❽ 生產型企業存貨盤點,整理存貨賬目

不定期盤點:由主管不定期的到場對各辦事處的庫存貨物進行全面盤點,原則上要求每季度不得低於二次突擊抽查,抽查日期不預先通知辦事處,到場後採取由物至賬的方式,將抽盤結果填在《抽盤表》上,如發現賬實不符要在不符處註明實盤數量並計算出差異數量,再共同到現場重新進行盤點,直到清楚無誤為止。對於復盤後仍為盈或虧的商品,或盤點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呆滯品、不良品、爛包、破包、過期品、准備過期品等)如實填入《商品盤點報告表》中,並要註明解決方法。

❾ 長期不盤點影響存貨盤點長出金額較大,企業會計准則是怎樣規定的

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在財產清查中盤盈的存貨,先根據「存貨盤存報告單」所列金額,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借:原材料
包裝物
低值易耗品
庫存商品等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再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
借 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
貸 管理費用

盤虧的借貸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