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大股東更換的上市公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大股東更換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6-01 01:56:01

A. 大股東更換一定是好的嗎有些大股東實力很弱怎麼去重組上市公司

關於上市公司股東也好 重組也好,咱們是無法研究的,畢竟都是人家自己寫出來的。公司的研究報告也是舉薦機構的人員寫的。
只要是人,都有可能吹牛說謊。

B. 更換上市公司第一大控股股東,員工補償問題.

你的補償由你所在子公司支付,如果公司辭退你,以你的實際工齡為標准計算補償你的經濟賠償金(一年補一個月的工資)。

C. 控股股東變更事項

6月28日,中基協再次對私募管理人重大事項變更提出要求:針對通過重大事項變更進行「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變更」或「實際控制人變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重大事項變更辦結之日起,若無正在運作的私募基金產品,需在6個月內完成新產品備案;逾期未達到要求的,系統將注銷該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1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兒

比照此前協會對重大事項變更逐步趨嚴的要求,同時結合管理人登記日益攀升的合格線,不難發現,監管邏輯是一個逐步以質換量不斷迭代的過程。站在對投資人負責的角度,對管理人的人員團隊、履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這則提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借殼取牌。但在完成重大事項變更之後,要求6個月內完成新產品備案的意思也說得很明白,私募管理人需要對自己負責,對投資人負責,沒有這個金剛鑽,就不要攬瓷器活。即使是僥幸通過了,之後沒有持續經營的能力,最終還是會被淘汰。

關於借殼取牌,我們來看一下香港的經驗。

直至2017年,借殼取牌的現象在香港相當普遍,可能是因為借殼取牌在買家眼裡比較節約、省事兼省時。

然而,SFC副行政總裁Julia Leung在2017年的一次公開聲明中提及,許多不具備專業資格的買家藉借殼取得持牌公司,並期望憑此種方式規避SFC的監管。這種想法是錯誤的,SFC會積極執法並處罰違法人員。

另外,在時間成本方面,SFC於2017年6月2日發布一份通知中明確表示,借殼取牌的針對性審查時間與通過新設公司申請牌照的審核時間無太多差別 。

由此可見,過往借殼取牌的省時優勢已不復存在。

除此,借殼取牌需面對額外前期問題需要處理,包括原公司的債務、業務問題(若有),及其人員架構的適當性問題。

因此,現時越來越多人傾向通過新設公司向SFC申請牌照。

D. 上市公司大股東變更會導致公司賬戶不能動嗎

上市公司大股東變更會導致公司賬戶不能動了。不應該呀!

E. 股票更換大股東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般情況下股票短期內都會上漲,長期來說要是大股東對上市公司發展思路是否有利於小股東

F. 最近一年內上市公司大股東變更的公司有哪些

老兄,已經變更的,不如即將變更的有潛力,大家都知道了,沒意思了就,主力早就布局好了,等著套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