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如果利潤增長大於債利率
2. 債轉股的案例
實施債權轉股權是國務院決定的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實現三年國企脫困的重大舉措。1999年9月2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與北京建材集團共同簽訂了北京水泥廠債轉股協議書。北京水泥廠也由此成為中國首家債轉股試點企業。
北京水泥廠是日產二千噸水泥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但該廠過去在投資建設期間,曾向建設銀行貸款5.1億元人民幣,到1998年底本息總額已達9.68億元。過重的債務負擔,使這家工廠的生產經營面臨著嚴重困難。
1999年3月份,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剝離、處置銀行不良資產,推動國企改革的試點工作。信達公司成立以後,將債權轉股權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實施債權轉股權,努力盤活不良資產,同時使實施債權轉股權的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實現企業扭虧為盈。
北京水泥廠的母公司北京建材集團經過與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友好協商,在對北京水泥廠進行資產評估、企業財務評價的基礎上,就北京水泥廠債權轉股權的原則、轉股金額、股權回購等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並確定了轉股方案。
據悉,實施債權轉股權後,北京水泥廠1999年就可實現扭虧為盈。自2000年起,每年可實現利潤二千萬元以上。資產負債率由原來的百分之八十點一下降為百分之三十二點四。同時,企業通過資產剝離,減員增效並成立由北京建材集團和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將使企業步入良性循環。 國家對可實施債轉股企業的范圍作了限定。之所以要作限定,一是國家可用於債轉股的資源有限,債轉股需要國家財政、銀行出資承擔部分壞賬損失,需要動員資本市場資金,需要採用某些特殊傾斜政策。這些資源十分有限。二是債轉股不宜廣泛使用,債轉股在減輕企業債務負擔的同時有可能產生軟化企業貸款約束、誘發賴債逃債、轉嫁風險等負效應,因此實施范圍不宜過大,債轉股所選擇的企業,應是資本上嚴重不足、負債率過高、經營行為端正、債轉股後可取得良好效果的企業。
國家劃定的可實施債轉股的企業范圍,主要包括80年代後半期以來由於靠商業銀行貸款和外債建成投產、缺乏資本金、國家安排用貸款改建。擴建等原因造成過多負債虧損的企業和地位重要、困難很大的大型企業,這些企業必須是工藝裝備和管理水平較高,有市場潛力,債轉股後可扭虧為盈,這樣劃定的范圍表明了國家選擇債轉股企業所重視的幾個因素:
1、企業靠貸款建成並運營,缺乏資本金;
2、地位重要、困難很大的國家重點企業;
3、企業實物資產素質優良,經營效益良好;
4、企業虧損及不良負債的關健原因是負債過重而不是經營不善等原因,對企業債轉股減輕負債可實現扭虧為盈。
這幾個因素中,最基本的是第四點,即強調企業不良負債主要不是由於企業自身經營原因而是由經濟體制政策缺陷等原因所引起。企業不良負債由經濟體制政策缺陷所造成,是企業要求不良負債應由國家出面解決和國家合理選擇債轉股企業的基本依據,企業靠貸款建成並經營、資本金不足,被看做是辨別不良負債是由宏觀體制原回所引起的最重要因素。
重視選擇對設備精良、工藝先進。經營效益好的不良負債企業進行債轉股,更明確界定造成企業不良負債的原因不在於企業經營效益不好而主要在於創建企業的投資決策。這種不應由企業承擔解決的不良負債與資本金問題有關。其他因素與此因素相比都存在著難以將造成不良負債的體制政策原因與企業經營不善原因分清的問題。如國家重點、地位重要、規模大、困難大等,主要體現了國家對國有大型企業的政策傾斜,而這種政策傾斜最容易產生投資失誤。貸款約束軟化、經營效率低下等問題。選擇債轉股企業應根據不良負債原因進行。可實施債轉股的企業應是經營效益良好、實質資產未受損害的企業,這類企業的不良負債主要與企業創建時的投資決策及資金運用有關,與企業自身經營無關,企業投產後難以還貸付息,難以提高經營效益解決不良負債。國家確定的債轉股企業的選擇條件,對造成企業不良負債的體制原因突出重視的同時,對企業減輕債務負擔要求、國家重點項目企業,資產裝備優良的大型企業等困素也很重視。很多企業和部門提出債轉股要求,主要以企業債務負擔過重為由,淡化或迴避造成企業不良負債的責任原因。面對企業及一些部門不分原因地要求減輕債務負擔的強烈傾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選擇債轉股企業時應對這些問題作出界定和說明。 債轉股比其他減免企業債務措施的優越之處在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債轉股後獲得了持股權,可藉此參與或控制企業,重組企業,從更深層、更根本的企業體制改革人手解決不良負債問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債轉股企業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持股權,從而對企業的重組過程的操作及重組效益的實現會有所不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債轉股企業的控股重組,由弱至強,大致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減輕企業債務負擔。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持股較少,影響力或控制力較弱,主要以減輕企業負債負擔的方式解決企業不良負債問題。債轉股之後,企業債務負擔減輕,利息成本支出減少,資產負債狀況改善,有可能扭轉虧損,使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所持股權變成優良股權,實現追回不良資產損失的目標。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介入企業內部體制調整的力度不大,如果企業經營機制不改進,企業債務負擔靠債轉股而減輕,易於產生貸款約束軟化的趨勢,可能還會產生新的虧損和不良負債;即使扭虧為盈,也主要是因為享受免債優惠政策,沒有整改措施,不能服人,容易對其他不良負債企業產生等待或追求國家減債政策的逆向引導效應。
第二種,盡快退回資產權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債轉股後持有較強控股權。在不能使企業很快扭虧為盈的情況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採取清理追索債務,產權交易變現等方式盡快追回資產權益,並加強對企業經營班子的監督,阻止損害資本權益人的行為繼續擴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出於盡快追回資產權益的策略選擇,既可能採取與優良資產結合重組的方式使企業資產質量提高,也可能採取低價變現資產的作法使企業發展受損。
第三種,控股重組企業。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債轉股獲得企業控股權,對企業的經營體制進行大力度的調整重組。在資產方面,採取增加投入,購並企業等措施改善資產質量,壯大企業實力,提高資本增值能力;在經營及體制方面,調整重組企業經營班子,建立產權明晰,權責分明的企業體制,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扭虧為盈,消除導致產生不良負債的企業體制及企業行為缺陷,實現企業健康有效率的發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在企業重組取得良好效益以後的適當時期,在企業資產升值的優勢交易條件下轉讓股權,收回資金,甚至獲得增殖收益。
上述三種情況,第一種,債轉股偏重減輕企業債務負擔,與其他減免債務措施區別不大,難以取得好的效果。第二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採取盡快收回權益的措施,與其他處理不良債務措施相比,追回資產權益的可靠性提高,但存在著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短期行為損害企業發展及導致國有資產損失的風險。第三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企業憑借控股權對企業進行全面大力度的調整重組,主要從體制深層次上解決企業不良負債及虧損問題,以構建有效率的經營體制、增大資產權益壓力、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的途徑以消除不良負債,可實現比其他減債措施更好的效果。債轉股應當重視採用這種方式。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企業的控股況下,如果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能對債轉股企業控股,實施增大壓力的改組改造,則債轉股效果如何將主要取決於企業自主行為,單靠債轉股前對企業的挑選,難以分離或消除企業不當行為的風險。在不良負債企業普遍期望享受國家減免債務優惠以便擺脫債務壓力的情況下,如果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能對債轉股企業控股實施增大壓力的改組改造,那麼債轉股可能會是債權損失風險最大的一種處理方案。債權轉為股權後,債權人失去了對不良貸款本息的追索權,股權人則背上了企業虧損風險及企業不道德經營行為風險,可能遭受企業虧損不支付紅利造成的收益損失以致企業破產造成的股本金損失。企業在無盈利狀態下無須對股權人支付紅利而必須對債權人支付利息,而且在國有企業產權不明,國有股東權益壓力軟弱,監管不力的情況下,債轉股使企業可將債券壓力及償債風險轉移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企業投資與其收益良好且缺少資金的情況下,企業願意背負付息還本的負擔借貸投資,但在企業投資失敗陷入嚴重虧損困境後,債券轉股權則給企業帶來減輕利息負擔,推卸投資損失的好處。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難度較因而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對國有企業來說,模糊的國有股權壓力比國有銀行債權壓力弱的多。企業無論盈虧都必須按貸款利率對銀行付息,而且企業拖欠的貸款本息會收到銀行不再對其貸款的懲罰。然而,企業對股東旨在有盈利時才可能分紅。在國有股權對企業控制軟弱的情況下,企業經營者可有意減少盈利或維持虧損甚至假造虧損而對股權人根本不分紅,或者不作利潤再投資致使國有資本權益得不到應有的增大。債轉股有可能使企業在免除債務負擔後獲得無償享用股權資本金的好處,是債權權益和股權權益雙雙落空。面對權益損失的風險,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必須獲得對債轉股企業控股及經營控制權,保證資產狀況改善及股權權益的實現。
3. 債轉股來了 哪些上市公司將受益
債轉股的討論明顯升溫,預計債轉股將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鋼鐵作為供給側的重點,債務負擔重。日前,東北特鋼出現了短融違約事件。可以想像未來鋼鐵行業作為一個整體將受益於債轉股,部分有競爭力但債務負擔偏重的企業受益更大。
安信證券表示,鋼鐵行業的基本面仍在持續好轉,並且預計短期內鋼材價格仍將保持相對強勢。政策面也是利好鋼鐵行業,繼續重點推薦鋼鐵板塊。個股選擇方面,建議沿著四條主線展開。一是沿著業績好轉主線,只要目前的供需平衡能持續下去,預計半年報時,會看到一批鋼廠可以按照業績而不再是市凈率來談估值,首選業績高確定性低估值的大冶特鋼。
二是沿著供給側改革和政策提振主線,河鋼股份、華菱鋼鐵是首選。三是沿著基建發力主線,銀龍股份、新興鑄管和金洲管道是首選。四是沿著轉型主線,首選向教育轉型的玉龍股份。
4. 債務重組經典案例有哪些
債務重組六大經典案例
【典型案例一】溫州某家紡集團——巧妙化解民間借貸危機
企業背景:
溫州某家紡集團有30年發展歷史,曾榮獲過「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等榮譽,年營業額最高達12億元。因盲目擴張,導致入不敷出;被銀行抽貸,為救企業盲目計劃上市,籌集私募基金3.2億涉及1800多人,民間借貸1.8億涉及200多人,總負債達18.5億元。企業資金鏈斷裂,經營與市場都陷入了混亂的狀態,無法正常經營及支付員工工資。
解救方案:
上海中和正道為該集團制定了股權、債權、產權三大重組戰略,以先解決民間債務後解決銀行債務為策略,在盤活資產的基礎上,化解法律風險,優化產業配置,剝離債務,引進戰略投資者,為企業打上一劑輸血強心針。
具體措施:
1.我們協助該集團與政府部門達成協議,將企業原有的108畝土地從工業用地轉為商業用地。
2.邀請政府、媒體、員工代表、民間債權人共同召開重組會議,讓各方緩沖爭取時間換空間。
3.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找代建公司代建商住房,並與民間債權人協商以債轉股的方式化解民間債務,以買斷債權等方式降低銀行債務杠桿。
4. 砍掉重資產,撤出部分虧損專賣店,協助企業進行經營模式轉變——變產業鏈導向轉向品牌、技術、渠道為核心的成功轉型。
解救成果:
消除和化解了80%以上的民間債務,逐步恢復正常經營、產品熱銷,促使該集團實現了戰略重生。
【典型案例二】浙江某皮革公司——成功剝離銀行債務
企業背景:
浙江某皮革公司是國內專業生產束狀超細纖維合成革系列產品的現代化技術密集型企業,其下五大產品深受國內外客商青睞。因盲目擴張,銀行貸款2.9億元,大部分應收款成為呆賬、死賬,導致資金鏈斷裂,無法正常支付銀行本金、利息,拖欠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應付款。
解救方案:
專家團隊採用「債務重組」+「戰略轉型」的方式,為其量身制定債務重組方案,融資方案,股權重組方案等,。
具體措施:
1.通過政府協調獲得銀行支持;通過低價回購債權,降低債務杠桿,化解銀行債務;
2.加大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回籠了大量資金,解決了部分資金枯竭的難題;3.優化核心資產結構,重新進行產品市場定位,力助企業恢復正常經營。
解救成果:
幫助該公司剝離2億元銀行債務,自重組至今,生產經營重回正軌,扭虧為盈,年營業額逐年增長:2014年達7000萬元,2015年近1億元,2016年預計突破2億元;
【典型案例三】浙江某閥門集團——有效切斷擔保鏈
企業背景:
該集團是中石油一級供應網路成員、中石化優秀供應商、國電力電站配件供應網路成員、商務部「AAA誠信企業」。但因重資產、高負債,集團經營利潤勉強覆蓋銀行利息,受擔保企業危機波及,無法代償巨額利息而被銀行起訴,深陷擔保鏈危機。
解救方案:
專家團隊根據該企業的情況為其量身制訂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債務重組方案,擔保鏈應對方案,訴訟應對方案等方案,並協助企業進行方案落地。
具體措施:
1. 設置防火牆,及時切斷擔保鏈,保護企業優質資產;
2. 採取巧妙的方式與策略應對銀行訴訟,成功阻止銀行查封凍結企業資產。
解救成果:
激活了企業優質資產、促進其快速恢復生產,企業經營資金日益充盈。
【典型案例四】江蘇某工業技術有限公司——成功化解股東法律風險
企業背景:
該公司創建於2000年,員工近千人。集團固定資產價值3億元,年產值達20億元。但因集團公私不分,財務混亂,法律風險巨大;又因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集團內所有子公司、控股公司均陷入擔保鏈旋渦。該公司向銀行貸款的6.8億元即將到期,民間借貸約1.2億元,大部分資產已做抵押,已無法支付銀行、民間高額的本金與利息,部分資產被查封、凍結,且大多會計憑證不合規、往來款手續不清,財務報表不合法,股東面臨著嚴重的法律風險。
解救方案:
專家團隊根據該集團的關鍵問題為其制定法律風險化解方案、債務應對方案、資產重組方案、公司運營方案等,對企業的核心資產如土地、廠房等設立防火牆。
具體措施:
制定公司運營方案,調整股權結構;
通過財務、戰略、法律、資源等手段,彌補企業財稅漏洞,輔助建立合規合法的財務制度。
解救成果:企業經營恢復正常,成功保護了股東、法人個人名下房產、車輛、有價證券等,並全面化解了股東、法人的重大法律風險,解除了各控股公司及所有子公司的擔保鏈。
【典型案例五】江西某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應對投資過大
企業背景:
該企業成立於2003年,從事太陽能光伏技術研發和生產的大型高新技術企業,是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重要研發基地之一。因投資過大、盲目生產,導致資金鏈斷裂、產能過剩;且銀行貸款全部到期,企業帳務違規處理,面臨嚴重的法律風險。
解救策略:
上海中和正道為其制定資產優化方案、訴訟應對方案、法律風險化解方案,通過方案的落地實施全面應對危機。
具體措施:
1、出面協調政府部門給予政策支持;
2、針對公司閑置的廠房,進行對外出租;
3、保證其主營業務的正常經營,關停其他產業的營運,通過組合方式解決經營中的資金缺口,運用多種手段為企業開源節流。
解救成果:
企業從多元化走向單一化,並走向產業轉型道路;企業法律風險已全部化解,並爭取到政府、銀行的支持,成功化解70%的銀行債務。
【典型案例六】產業資源整合
企業背景;
某省某玻璃製造有限公司(為保護企業,在此隱去企業具體名稱)是我司眾多整合案例中較為典型的一個。該玻璃公司是該省最大的浮法玻璃製造商,已建成550噸/日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年產可達4億元,實現了利稅數千萬。但在2014年,該玻璃公司因擴張過快,盲目投資,出現資金鏈斷裂,又被銀行抽貸、壓貸,導致債務高居不下,最終爆發了嚴重的債務危機。
解救策略:
因此,我司重組戰略專家、資源整合專家經過多次研討,為其量身制定了一套「自救重組+整合重生」的戰略體系:
首先,我們為該公司化解股東的法律風險,保證企業的核心管理團隊不散;又為企業剝離高額債務,幫助企業止血,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其次,我們引進了國內最大的國有玻璃公司華爾潤,尋求其專業的經營技術團隊進駐玻璃公司,幫助恢復正常的生產與經營;
第三,玻璃公司需要檢修設備,但流動資金嚴重不足。我們引進政府專項款3900萬墊付維修費用,該玻璃公司分三年,以半年一付的形式,逐步償還政府資金,減輕使用資金壓力;
第四,玻璃的生產原料基本齊全,唯獨當地純鹼價格偏高,因此我司牽線鹽湖鉀肥(上市公司,專生產純鹼)與玻璃公司對接,協調從青海運送純鹼,最大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
第五,我們引進中建材1.55億用於投資固定設備,啟動兩條生產線生產運行計劃,最大化提高玻璃生產效益。
最後,我司也將向玻璃公司收取的咨詢服務費用轉為股權,以支持該玻璃公司的未來發展。
解救成果:
通過制定產業整合戰略,以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整合方式,幫助玻璃公司降低生產成本,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規模經濟效應,最終獲得新的市場勢力、市場范圍、與市場控制力。目前,玻璃公司已恢復正常生產,企業家經營信心增強,後續,我們將推動該玻璃公司直接上市。
5. 中國信達17個市場化債轉股項目金額達到了多少
中國信達17個市場化在債轉股項目金額達到了進100多個億,是近來市場化債轉股最大的一個項目。
6. 債轉股護航供給側改革 受益龍頭股有哪些
業內人士表示,債轉股的關註明顯升溫,預計債轉股將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允許企業不良貸款轉股對銀行和企業都是利好,其中周期龍頭股和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最為受益。那麼債轉股龍頭股有哪些呢?下面為您介紹。
債轉股概念股一覽:
1、海德股份(000567)、一拖股份(601038)、風范股份(601700);
2、秦川機床(000837)、中鋼國際(000928)、陝國投A(000563);
3、東興證券(601198)、泰達股份(000652)、天津普林(002134);
4、信達地產(600657)、重慶水務(601158)、世聯行(002285);
5、長航鳳凰(000520)、中國一重(601106)、閩東電力(000993)。
7. 債轉股是什麼意思債轉股概念股有哪些
債轉股是將你對企業的債權轉換為你對企業的股權,或者可以理解為你將對企業的債權作為對企業的投資。債轉股概念一共有37家上市公司,其中18家債轉股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9家債轉股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