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這家上市公司或面臨倒閉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這家上市公司或面臨倒閉

發布時間: 2021-05-31 13:00:21

❶ 到現在為止有沒有中國上市公司倒閉或者破產的例子

任何國家的股市都有破產和倒閉的公司,如果沒有就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中國現在有公司已經退市,這也和破產沒有什麼區別了,中國的破產法剛剛實行,以後會按破產法的條文來執行的。

❷ 中國上市公司退市或破產的有哪些

名單如下:

ST南化

ST興業

ST嘉瑞

ST園城

ST黃海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目前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的退市標準是連續3年虧損就要暫停上市(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如果之後6個月內仍繼退市續虧損就要面臨退市處理。

退市的另一種情況發生在公司實施私有化時,在大股東或戰略投資者回購全部流通股後即可宣布公司由公眾上市公司重新變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對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實施私有化後這些子公司就將一一退市。

❸ 如果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這家公司倒閉了的話怎麼辦

如果這公司被收購了,那你還是有希望的,股票依然是有效的,還能期盼公司的重新勃起。但是如果是破產清算,那麼,如果是大股東么, 速度去看看還有什麼東西能搬走的,搬得越多損失越少,股票變廢紙了

❹ 中國有哪些上市公司退市或破產

目前我國尚無破產上市公司確實有其特殊性。因為上市公司一旦破產,股權不能在普通清償順序中受償,這將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股東的利益保護和社會穩定。從全球范圍來看,破產方向更加註重企業法人特別是上市公司這樣的大型公司,主張通過和解或重整的方式獲得新生,免於破產。
深滬兩市共有23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報數據,其中41家上市公司凈資產為負值。除其中8家公司已經處於暫停上市狀態,以及*ST吉葯今年將被暫停上市外,另外32家公司如果不能在2012年年末實現凈資產由負轉正,則面臨較大退市風險。
以多次破產重整未果的*ST中華A(深圳中華自行車集團)為例,該公司2011年末每股凈資產為-3.05元,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僅高於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ST宏盛和*ST科健。沉重的債務是制約*ST中華A重組的核心,公司此前兩度遭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但均被駁回。當然這樣操作也有諸多弊端,象鄭百文將管理層鬧得一敗塗地,就看郭主席這一屆能否能為上市公司破產開個頭,不過也不能拿已經破產了近十年的中華企業下手,畢竟名字很特別。
證券(NewStock) 遠山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❺ 如果某家上市公司被兼並或倒閉,那持有它公司的股票怎麼辦麻煩告訴我

兼並就是重組。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被重組股票的價格可能會大漲。如果是上市公司倒閉了。股票要退市。上市交易的股票就暫停交易。轉移到三板市場。這個市場跟主板是不一樣的。都是些退市的公司股票。每逢周一三五交易一次。專門組織交易。上市公司倒閉以後資產清算完了之後股票一般還是有價值的。不會沒有。只是可能很少。

❻ 為什麼一家上市公司倒閉了股票也跟著退市了

股票就是上市公司找股民融資的憑證,股民每年可以憑這個憑證獲得分紅,公司都沒了,憑證還有嗎。

❼ 上市公司會不會倒閉國家有什麼相關規定

收購上市公司,有兩種方式: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而後者是更市場化的收購方式。從協議收購向要約收購發展,是資產重組市場化改革的必然選擇。那麼,要約收購先進在哪呢?
協議收購是收購者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以協商的方式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收購其股份的協議,從而達到控制該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購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

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

與協議收購相比,要約收購要經過較多的環節,操作程序比較繁雜,收購方的收購成本較高。而且一般情況下要約收購都是實質性資產重組,非市場化因素被盡可能淡化,重組的水分極少,有利於改善資產重組的整體質量,促進重組行為的規范化和市場化運作。

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交易場地不同。要約收購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進行,而協議收購則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場外通過協議轉讓股份的方式進行;二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約收購在收購人持有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達到30%時,若繼續收購,須向被收購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要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90%以上時,收購人負有強制性要約收購的義務。而協議收購的實施對持有股份的比例無限制;三是收購態度不同。協議收購是收購者與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本著友好協商的態度訂立合同收購股份以實現公司控制權的轉移,所以協議收購通常表現為善意的;要約收購的對象則是目標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徵得目標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約收購又稱敵意收購。四是收購對象的股權結構不同。協議收購方大(相關,行情)多選擇股權集中、存在控股股東的目標公司,以較少的協議次數、較低的成本獲得控制權;而要約收購中收購傾向於選擇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購難度。五是收購性質不同。根據收購人收購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購可分為部分收購和全面收購兩種。部分收購是指試圖收購一家公司少於100%的股份而獲得對對該公司控制權的行為,它是公司收購的一種,與全面收購相對應。

❽ 為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連續下跌會導致這家上市公司倒閉

去董事會和股東們的信任,管理層要推行新的戰略更加困難,不利於經營。 (2)還有,因股價持續下跌,公司會散失再融資功能,不利於公司融資。 (3)另外,公司股票連續下跌,會導致人們散失對公司的信心,其中包括銀行等公司的債權人,還包括公司的供貨商和分銷商。要知道銀行對一般公司的貸款策和對股價持續下跌公司的策是有很大區別的。失去銀行和供貨商還有分銷商的信任,就足以摧毀一家公司了。

❾ 56家上市公司面臨退市,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很多股民在投資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很多股票,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還是受到了很多網友們的青睞。但是在投資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他們的盈利率逐漸的下降,最後也是直至退市這樣的現象發生,也讓很多股民們對於股市的現狀感覺到特別的憂心,能夠感受到在這個投資市場上是非常不穩定的。

某種方面來看能夠保護股民

很多數據根據A股市場的面值退市的規則能夠看出來這些上市公司每股收盤價格在持續20個交易日的時候,都是低於每股面值品水平的話就會觸及退市的風險。而且對於這些退市來說也是達到一定的水平或者是一定的標准之後才會有這樣的風險,從這一方面來看的話這些上市公司如果在經營不善或者是股票有風險的情況下退市反而是一件好事,能夠保護一些股民們的權益,不會讓自己的錢再進一步的受損失。

❿ 上市公司可以倒閉嗎

有很多的公司在經營的過程中,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經營不善一直在虧錢,這個時候如果已經資不抵債申請破產了是否還可以進行經營?企業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後,破產企業應當自人民法院宣告破產裁定之日其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但經清算組允許,破產企業可以在破產程序終結之前,以清算組的名義從事與清算工作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清算組應當將從事此種經營活動的情況報告人民法院。如果破產企業對外非以清算組的名義簽訂合同,且合同與清算工作無關,該合同無效。也就是說,公司破產後還能不能經營,具體看實際情況而定。實際上,根據法律規定,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後,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有權決定繼續或停止債務人的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