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上市前,賬務方面怎麼准備
企業上市之前的財務管理准備
1、上市前財務准備工作;
2、上市前財務盡職調查 、收入及利潤確認;
3、上市前賬務、稅務籌劃、舊帳清理;
4、如何有效募集更多資金;
5、如何設計可持續增長的財務業績模式;
6、會計准則與信息披露制度安排;
7、企業上市改組中需關注的會計審計問題及解決方案;
8、上市過程中的財務籌劃與財務分析;
9、如何進行企業估值及確定發行價。
全案解析上市企業之前的改制重組及公司治理
1、企業改制與重組應關注的問題;
2、各類企業改制與重組的特點;
3、企業改制與發行上市的基本流程及要求;
4、公司治理模式、權利分配、部門設置;
5、企業商業模式設計與再造;
6、決策機制、執行機制、控制監督機制、信息披露機制、協調機制、收入分配機制;
7、人員選拔聘用、薪酬設計、激勵約束;
8、改制重組案例分析。
全案解析企業戰略投資者的引入
1、企業如何與VC溝通;
2、商業模式和創新;
3、財務預測及企業估值;
4、企業融資要點、投資協議條款;
5、私募股權投資、股權融資案例探討;
6、企業與風險投資對賭模式分析;
7、私募融資案例分析。
全案解析上市前的公司治理
1、上市工作團隊組建;
2、股權結構設計 董事會設計;
3、上市條件、交易及監管;
4、商業模式設計;
5、管理層隊伍設計。
企業上市之前的隱性風險的分析及解決辦法模塊一:企業上市路徑的選擇
1、不同上市地點對公司的要求比較;
2、國內主板上市、創業板上市的路徑解析;
3、香港主板以及創業板的路徑解析;
4、美國納斯達克、紐交所上市的路徑解析。
上市程序啟動階段
1、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甄別與選擇;
2、財務顧問、保薦人、會計師;
3、 盡職調查;
(1)行業與公司競爭力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財務狀況;
(3)重大合約及法律訴訟事項;
(4)項目投資及收購兼並情況;
(5)公司發展規劃。
4、擬定上市方案。
改制與重組
1、企業改制的設立方式;
2、企業改制需要關注的問題。
證監會審核中關注焦點以及發審委否決案例
1、中國創業板IPO企業被否原因分析;
2、中國中小板IPO企業被否原因分析;
3、中國主板IPO企業被否原因分析。
採納哦謝謝
2. 公司上市前需要哪些財務報表及財務工作要做什麼
企業上市之前的財務管理准備:
1、上市前財務准備工作。
2、上市前財務盡職調查 、收入及利潤確認。
3、上市前賬務、稅務籌劃、舊帳清理。
4、如何有效募集更多資金。
5、如何設計可持續增長的財務業績模式。
6、會計准則與信息披露制度安排。
7、企業上市改組中需關注的會計審計問題及解決方案。
8、上市過程中的財務籌劃與財務分析。
9、如何進行企業估值及確定發行價。
(2)上市公司對財務賬要求擴展閱讀
上市的要求有以下: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或者本法實施後新組建成立,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四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3. 上市公司對賬務處理有何要求
1.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小、經濟業務量較少的單位)、
2.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該財務處理程序適用於規模較大、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
3.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它適用於經濟業務較多)的單位三種。(科目匯總表也稱為記賬憑證匯總表)
各賬務處理程序的區別主要在於登記總分類賬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上市公司的賬務處理程序,無非是以上幾種。但是根據其賬務處理特點來分析,上市公司一般都會選擇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和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主要還是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來做。
4. 我國對上市公司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和報送有何要求
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主要有以下內容:1.企業應當於年度終了編報財務會計報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編報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財務會計報告的,從其規定。2.企業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真實的交易事項以及完整、准確的賬簿。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財務報告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財務報表附註
5. )《企業會計准則》為什麼要求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披露應收賬款的賬齡
因為應收賬款的賬齡代表了它的流動性,報表使用者在決策的時候,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
應收賬款如果賬齡短,流動快,那是非常優質的資產,但如果賬齡很長,那很可能企業流動性有很大風險。
所以披露這項內容能夠讓決策者不被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誤導,客觀全面評價企業狀況。
6. 上市公司財務公對私轉賬財務制度怎樣制定
你好!關於這個上市公司的財務公對私轉賬,財務制度怎麼制定的問題,具體你還是要找一個專業的工作人員來制定計劃,或者是找專業的會計人員,來做這部分的財務計劃制定。
7. 財務如何規范做好上市公司的工作
從近幾年上市公司的年報看,有的公司連年對財務成果進行追朔調整,或者進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對自身"否定之否定",詳細分析這些調整和更正的內容,無非是不該作的收入多作,應該進的成本、費用、折舊、攤銷等未進,該計提的有關資產減值准備未提,致使財務成果不實。出現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上市公司在年度業績中,為了達到一定目的,如保配股保增發、保股票面值,避免被ST或退市,在有意所為,留下效益中的水分;二是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工作還不到位,有的企業重經營輕管理,重業務輕財務,"一把手"說了算,使財務該發揮的監督職能未發揮,該堵塞的跑、冒、滴、漏未堵住,該通過財務管理增加的效益未顯現出來,使有些公司年年捉襟見肘。因此,加強上市公司財務管理十分重要。
一、加強資金管理。
從近幾年的經驗和教訓看,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為其他企業擔保產生債務風險,有的上市公司對外投資屢投屢敗,損失幾百萬數千萬元,形成了不少財務"陷阱",因此加強資金管理是上市公司財務管理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上市公司資金管理應抓三個重點:
1、資金的預算管理。
年初,財務部門應編制資金預算計劃,它由資金預算收入、資金預算支出兩大主體內容構成,其中:資金預算最核心的內容是企業通過經營活動帶來的現金凈增加額;預算支出最核心的內容是企業投資所需資金支出。通過編制企業年度資金預算計劃,能夠明確企業年度資金運作的重點,便於公司日常的資金控制,把握資金周轉"脈搏",節約公司融資成本,避免盲目貸款和不合理存款等情況的發生。
2、資金的風險管理。
企業資金風險主要有使用風險,在途風險和或有風險。資金的使用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的投資風險,它是一種事先可控制的風險,因此對此類風險應加強事先控制。加強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調查論證,項目評審做到科學化、專業化,盡量把預計風險發生的概率控制在最低程度。資金的在途風險一般發生在企業資金結算過程中,所以在結算票據選擇上尤為重要。一般企業在同城結算業務中主要以"貸記憑證"、"轉賬支票"為結算手段,在實際工作中"貸記憑證"是一種更為安全的結算手段。資金的或有風險主要是公司為其他企業提供擔保而形成的或有負債,包括貸款擔保和業務擔保等。這一點關鍵是認真執行證監會關於規范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每個董事應勤勉盡職,審慎對待和嚴格控制對外擔保產生的債務風險,並對違規或失當的對外擔保產生的損失依法承擔連帶責任。
3、資金的日常管理。
主要指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審批管理,報表管理和跟蹤管理。企業資金審批程序制定應遵循"便捷、高效、控制"的原則,預先設定相應的資金審批程序和許可權。按分級許可權,可設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總經理、財務總監四級,每級規定明確的審批額度,審批金額在該級許可權之內即可批准使用,如在其許可權以上則需要經本級審查後報上一級審批,直至有權批准者為止。一般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資,大額銀行貸款應由董事會審批;一般固定資產、低值易耗購置,小額貸款等應由總經理辦公會審批;大額的合同履約和貨款支付應由總經理審批;一般資金使用由財務總監審批。企業應定期、不定期地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既通過日常的報表了解全面情況,又通過專項檢查發現資金預算執行過程中的深層次問題,特別是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往來賬目應逐筆實行跟蹤管理,應將部門負責人,業務人員的績效同應收款項的回籠速度和回收金額掛鉤,制定相應的獎罰辦法,確保錢出去,貨進來,貨出去,錢進來,把壞賬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用有效手段控制費用開支。
目前生產經營企業的經營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項開支占成本的20%-30%之間,強化這部分費用管理,既是挖潛增收,提高效益的有效途經,又是降低產品(服務)成本,提高競爭力的制勝法寶。首先應對企業費用實行預算管理,在制定預算時,應分清不變費用和可變費用。預算一經制定,要保障其嚴肅性,業務經營量沒有較大變化,費用預算一般不宜調整。並將預算按部門、按月、季進行分解,做到按月檢查,按季考核,節約獎勵,超額處罰。其次在費用開支操作上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再次在費用控制上,實行一支筆審批。
三、加強收入管理。
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有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及補貼收入五項,管理的重點應該是前三項,管理的內容應該是正反兩個方面。正的方面講,要按企業會計制度真實反映收入。一般來講,不真實反映收入的行為有幾種情況:一是公司的業績比較好,怕基數過高,年底決算時甩出一塊收入,二是出於避稅目的將主營業務收入轉換為其他業務收入,將租賃收入操作為聯營收入;三是由於某種因素與客戶所簽訂的合同顯失公允,標的遠遠低於實際收入,使公司的效益流失。解決上述問題財務部門重任在肩。反的方面講,主要是防止利用虛假手段多反映收入包裝利潤。這方面鄭百文,銀廣廈,東方電子等已查處的上市公司教訓十分深刻。
四、規范職務消費。
職務消費是目前上市公司實際存在的又無章可循的彈性費用開支,如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人員的職務用車、著裝、出差、用餐、通訊、日常辦公用品、醫療等費用,應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點之一,也是財務人員感到頭疼的一件事。我們建議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並出台職務消費管理辦法,同時,作為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和財務負責人,應樹立以制度管人,用規章辦事的作風,將彈性費用變成鋼性開支。
五、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第一要大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優化會計教育的內容,會計教育應德才並重。
第二要賦予財務總監重要職責。財務造假防假,財務總監應負主要責任。同時也應賦予其一定的權利,如《公司法》規定,"董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大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此條款能否也適應財務總監?證監會還可建立一個財務總監正當行使職權受到打擊報復或解職條件下得到保護的機制,以解除其行使職權的後顧之憂。
第三要嚴格處罰違犯職業道德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