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持倉收益 » 上市公司的機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上市公司的機遇

發布時間: 2021-05-30 01:26:03

上市公司債務重組對股票投資者有何機遇與風險

債務重組又稱債務重整,是指債權人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也就是說,只要修改了原定債務償還條件的,即債務重組時確定的債務償還條件不同於原協議的,均作為債務重組。
下列情形不屬於債務重組:
①債務人發行的可轉換債券按正常條件轉為其股權(因為沒有改變條件);
②債務人破產清算時發生的債務重組(此時應按清算會計處理);
③債務人改組(權利與義務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
④債務人借新債償舊債(借新債與償舊債實際上是兩個過程,舊債償還的條件並未發生改變)。
債務重組的原則。一般應遵循的程序是核銷已經損失或無法收回的資產及損益賬戶上的借方余額,對資產進行重估價,以確定其對於企業的當前價值。確定企業在不繼續融資的情況下是否能夠繼續交易,或者如果需要進行繼續融資,確定所需的金額、形式以及可提供融資的人士。企業按照需要注銷債務的規模以及所需融資的金額,確定合理的方式,在為公司提供資金的各方間分散注銷的影響。

❷ 一帶一路帶給上市公司什麼樣的投資與發展機遇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沿線國家和地區中,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量是極為龐大的,這對中國鐵建等相關上市公司來說是絕佳的投資機遇,雖然在國際項目方面的優勢已經比較明顯,但是在很多沿線國家依然存在大量的待建項目,如果能夠在「一帶一路」戰略下走出國門推進這些項目的全面建設,對國內上市公司的海外營業收入必然會帶來大幅度的增加,這也是上市公司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容小覷的發展機遇。



總的來說,上市公司的國際化戰略是不能忽視「一帶一路」影響力的,無論是基礎建設領域,還是其他的極具發展潛力的優質項目,都能夠給上市公司的海外投資與發展提供市場良機,而對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這樣的老牌上市公司來說,完全可以在海外市場成為這些優質領域的主宰者。對其他類型的上市公司來說,能源、金融、機械等項目的發展潛力也是不容忽視的,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項目和領域,只要抓住了「一帶一路」所帶來的機遇和契機,促進上市公司的國際化戰略都是勢在必行的。

❸ 上市公司的優勢都有哪些

首先公司的發展離不開資金運作,而上市可以取得固定的融資渠道,從而解決發展過程中資金短缺的問題;其次品牌是公司發展的象徵,而公司上市可以擴大品牌的知名度,也就可以使資金更容易被引流進來;然後上市公司可以在行業內擴展或跨行業發展,使公司可持續發展;最後公司可以出售股票,管理者也可以收購公司股權,獲得更多的利潤。
本質上來說,一家公司上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融資,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是圈錢的一種形式。

❹ 如何把握最佳上市時機

根據歷史的統計情況看,證券市場行情向好的情況下,發行股票數量較多,募集資金數額也較多,擬上市公司抓住這一機會發行上市相對容易;反之,市場行情趨淡的情況下,公司發行上市難度加大。 91年—92年、94年—95年中國證券市場行情比較低迷,上市公司籌集資金相對較少,一般每年籌集資金數量在100億元附近。93年和96年以來中國證券市場交易活躍,投資需求旺盛,二級市場行情向好的情況下,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籌資明顯增加。97年達到958.86億元,今年有望超過1000億元大關。目前通過證券市場融資相對容易。 *證券市場上近期類似行業上市公司成為市場熱點時容易發行上市。在證券市場中,這類例子很多,例如鋼鐵冶煉行業上市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由於歷史原因鋼鐵冶煉企業一直被證券市場認為是一個成長性欠佳的行業。 太鋼不銹、首鋼股份等上市公司由於當時市場環境不太好,鋼鐵類上市公司往往由於流通盤偏大、業績成長性欠佳,股性比較呆滯,上市不久即跌破發行價,使得我國證券市場上鋼鐵類上市公司發行較為困難。雖然太鋼不銹和首鋼股份後來表現不錯,但對鋼鐵類公司股票發行上市無疑留下了陰影。 進入2000年,隨著中國經濟探底回升,宏觀調控初見成效,包括鋼材在內的許多原材料基礎產業市場環境進一步好轉,鋼材需求量加大,鋼鐵類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有一定預期。與此同時,證券市場資金開始流向該類個股,尤其以馬鋼股份為首的個股漲勢驚人,對整個鋼鐵類股票起到了較好的示範效應。 這時鋼鐵類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相對就容易,例如凌源鋼鐵、南京鋼鐵等鋼鐵類發行上市公司上市以後表現都還不錯,發行流通盤9000萬股的凌源鋼鐵,中簽率僅0.379%,比今年新股平均中簽率0.457%還要低,良好的局面來之不易。只是可惜,中國很多鋼鐵公司雖然急需要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但是並沒有意識到目前證券市場上這樣一個大好的發行上市時機。 *證券市場的選擇。目前,中國公司可以根據不同的證券市場要求,選擇A股、B股、H股、N股、創業板市場等方式發行上市。准確把握好上市的證券市場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年在B股市場發行的上市公司,由於受到B股市場低迷的影響,成交量稀少,股價較低,制約了部分公司從B股市場再度融資的能力。上創業板的條件對於中小民營企業上市有利。在不分所有制的情況下,中小民營企業有了一個較好的上市籌資途徑,應該充分利用。 從目前創業板的有關細則情況看,由於創業板對盈利情況限制較低,對那些急需資金有較好發展前景的公司將無疑是雪中送炭。 另外,選擇上市的時間也很重要。每個證券市場的運行規律都是不同的,投資者的素質和偏好也不盡相同。只有當市場認同,發行上市才能順利進行。

❺ 成為上市公司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一、上市融資的有利方面

1 、公司上市最重要的利益是獲得資金。

2 、開通未來在公開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通道,增加借貸能力;一家完成首次公開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較高業績和發展潛力很容易再度在證券市場上籌措源源不斷的資金並易獲得銀行的信任。

3 、增加資產活動擴展經營規模,公司股票在證券市場上的流動性有助於公司用來收購其他業務。

4 、增加資產凈值。

5、強化公司的素質,現有的穩定性以及競爭地位,公開上市加強了顧客供應商貸款人以及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提升公司的素質穩定性和競爭地位。

6 、提高公司聲譽

7、有利於企業明確主營業務,保持良好的成長性,提升科技含量,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業務范圍,嚴密的業務發展計劃和清晰的業務發展戰略,較大的業務增長潛力,准備上市的企業應提出具體的經營策略,讓投資者相信企業的確有經營能力和發展前景擁有良好的成長性。

8、有利於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確立現代企業制度,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大多是有限責任制或合夥制,普遍存在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問題,因此在准備上市前必須建立起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二、上市融資的不利方面

1 、證券交易管制機構的報告要求,上市以後企業不再是私人公司,而是負有向公眾(包括競爭對手)進行充分信息披露的義務,包括主營業務、市場策略等方面的信息。

2 、公司管理難度增大,企業上市後從股東大會管理層到各項業務都要求正規化,不得違反相關法規,從而降低公司事務的處理彈性。

3、股東信任危機

4、信息披露的要求上市公司須公開年報等各類期間報告,公布重大業務人事以及法律事務,使經營活動處於公眾關注之下。

5、 證券活動的集團訴訟風險,公司上市後會面臨來自眾多投資人的集團訴訟風險,如一旦公開與預期相差甚遠的財務結果或重大合同的損失,往往會造成市場震動甚至引發公司投資人對公司及其內部人的集團訴訟。

6、創業者喪失股份控制權的風險,當過多的股票被放到市場出售,一旦別人的持有股多於創業者的股份時,在股市上收購的股東們就回取得所有權。

7 、較為昂貴的上市成本,盡管在第二板上市費用較主板市場低許多但仍需承擔入市費年費、律師費、審計師費、財務顧問費、承銷商費以及各種雜費如印刷申請、宣傳廣告調查等費用和傭金。

8 、存在更大經營壓力。

❻ 我國上市公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特點和發展現狀 有什麼現存的困難 成因是什麼 解決的對策

地位及作用:
(一) 上市公司是推進現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力量隨著我國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強,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作為優秀企業代表的上市公司的發展對於國民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優化必然發揮重要作用。
(二)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融資,降低融資成本,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使企業更好地發展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逐步成為我國企業直接融資的主渠道, 降低了企業發展對銀行的過度依賴和金融風險, 其直接融資大大提高了同期國民經濟和相應區域的經濟建設與發展能力。
(三)上市公司是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一股重要力量上市公司顯示了較為優良的價值創造能力,我國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點及現狀:
(1)企業屬性上來說,我國上市公司以國有企業為主
(2)行業分布上,我國上市公司以資金密集型和資源導向型公司為主,例如房地產、醫葯、化工、機械、汽車、零售行業;
(3)A股上市公司各財務項目均衡增長,收入與利潤都大幅提高,但是現金狀況並不樂觀。
(4)A股上市公司在產品結構調整和新產品開發方面,以及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為將來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進一步發展壯大提供了條件。
(5)上市公司的非等價交易嚴重存在
(6)國有股比例過大、國有股不能流通。
(7)自我交易、內部交易和關於控制人方面的法律不完善。
對策:
(一)認清當前證券市場形勢, 抓機遇促發展
(二)齊抓共管, 加大培育力度, 加快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步伐
仍然要穩步發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場,並完善並購重組市場化制度安排,支持並購融資方式創新。
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之後,並購重組將成為其重要功能。證監會統計顯示,2009年全年有56家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交易規模達3693.5億元。
(三)選准優勢產業, 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擬上市公司
目前境內上市公司(A,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976家,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截止2010年9月有108家,境外上市H股,截止2010年9月有161家。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與上市公司比例不協調,需要進一步增加上司的數量。
(四)依託優勢企業規模擴張, 帶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
已公布的2010年報顯示,上市公司四季度業績在三季度環比增長的情況下再接再厲,全年凈利潤增幅達41.22%。其中,石化與銀行業仍是A股「最賺錢」公司。作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能源和銀行業在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中有著重要作用。
(五)提高現有上市公司業績, 帶動我國整體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
2010年是創業板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後度過的首個完整年度。但遺憾的是,整體看這一小群體中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出高成長特徵,而絕大多數業績平平,增速下降,另有4家公司業績變臉,凈利潤增長率同比下降。因此,上市公司的業績仍然是我國上市公司的軟肋。

❼ 到新上市的公司去工作,機遇是否會更大

一般去新上市的公司都是有更多的機會的,因為公司剛上市肯定需要更多的人才(管理人員),單單從外部招聘是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選的。一般多是公司自己給培訓出來,所以機遇更大,就是看你能不能把握好咯

❽ 剛剛上市公司一定會漲嗎/中的機會高嗎/

以前可以這樣說剛上市的公司一定漲,但是現在不行了,這幾天剛上市的公司套住了不少股民.
中的機會不一定要看上市公司的發行量,多中的就少,反之則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