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家裡養鱘魚有沒有什麼要求
1、養殖密度
不同的鱘魚養殖模式或同一養殖模式下不同規格的鱘魚,養殖密度有所差別。養殖密度對鱘魚的生長影響較大, 密度過高對鱘魚的生長具有消極作用,特定生長率和日增重及攝食率顯著降低。
2、投飼策略
投飼策略主要包括投飼率和投飼頻率。不同規格的鱘魚,在不同養殖模式及環境下,投飼策略有差異,不同的水溫條件下,投飼策略也有所變化,確定適宜的投飼策略有助於提高鱘魚的養殖產量及飼料利用率,減少對養殖環境的污染。
3、疾病防控
鱘魚病害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病原體、水環境和鱘魚機體抵抗力等因素, 若水環境發生變化時,或機體因其他原因不能適應環境條件時,都會引起病害的發生。
鱘魚人工養殖的病害風險防控應重點從機體抵抗力和環境等方面人手,以預防為主,建立免疫防控、 葯物防控和生態防控的綜合防控規程,加強飼養管理,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1)養鱘魚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鱘魚的習性:
1、鱘魚是動物食性的魚類,在幼魚開食階段可捕食浮游動物,但很快魚苗就發展成營底棲生活。與這一生活方式相適應,這時的鱘魚口部突出、下位。鱘魚喜歡的食物隨不同種類而有變化,主要食物是水蚯蚓、甲殼類、軟體動物以及小型魚類等。
2、鱘魚的行動笨拙,性情孤僻,不喜歡集體洄遊,終年在江河的中、下層水域中過著寂寞的獨居生活。但在刮風漲水時候,它會顯得特別活躍。
『貳』 養一畝的鱘魚需要多少成本
一畝用不了多少錢,苗2毛左右,你丟個幾千條,然後算下准備養到多少斤,需要多少錢飼料。再看你用什麼池子養,土塘飼料費點,水泥池省點。按我這樣算,你自己准備養多少,養到多大,很容易算出來。
『叄』 如何養殖鱘魚
一、網箱設置規格5米×5米、4米×4米,網衣是聚乙烯結構,網目大小視放養鱘種的規格而定,以不逃魚和有利於水體交換以及底網片不漏餌為原則,網箱設置應選擇水質條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同時還應具有微流、避風、向陽和水面寬等條件。大型水庫應選擇適宜的庫灣設置網箱,小型水庫應選擇離庫壩不遠地方設置。
二、苗種放養4月中旬把網箱設置好,網衣經庫水浸泡已無粗糙感,以減少入箱的魚種由於環境的改變驚恐竄游,從而被網衣擦傷的機會。放養時間以4月中下旬為宜,水溫10-15℃左右,是適於鱘魚的最佳生長溫度。放養規格越大越好,一般為每尾75-150克,放養密度是40-50尾/平方米。魚種入箱前用3%-4%的鹽水消毒,運輸水與水庫水水溫相差不超過5℃。
三、飼料投喂可用人工配合顆粒料,要求蛋白質含量42%-45%,主要原料有魚粉、酵母、血粉、小麥、玉米、蠶蛹等,顆粒料在水中的穩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時以上。魚種入箱後應停止投餌2-3天,以便魚種適應環境,2-3天後開始投餌,剛開始投喂需少量多次,進行誘食。餌料粒徑應隨著魚體的增大適時調整,以達到適口為宜。每天早中晚各投餌一次,鱘魚有夜間覓食習性,夜間投喂一次,日投餌量為箱內魚體重的2%-4%,同時投餌量應根據天氣水溫和魚的攝食情況而定。
四、日常管理要安排專人守護,堅持早中晚巡箱檢查。每次喂完魚後一小時要提箱檢查吃食情況,調整投餌量;發現箱內有上浮死魚也要提箱檢查並撈岀箱內病魚死魚。每10天左右要清洗網箱,除掉網衣上的雜物與附著過多的藻類,保持箱內外水體交換暢通,隨著魚體增長要及時調整密度。每月換置一次網箱,換置時採用套置法,即先把要換入的網箱經過2-3天的浸泡後把它套置在要被換岀的裝有鱘魚的網箱外面,並固定好,然後要小心地把要換岀的網箱解開拉岀水面。把換岀的網箱沖洗干凈修補好,以備換用。注意如果進入高溫季節則盡量避免倒魚,以免造成損失。
五、魚病防治網箱下水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浸泡處理,提前7-10天下水,魚種入箱前用3%-4%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鍾,每隔15-20天每箱用生石灰2-3公斤,化水潑灑箱體及近旁水域,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在網箱內四個角用漂白粉與敵百蟲穿插掛袋(掌握好漂白粉掛袋的濃度)。消毒時提起網箱四角,減少水體,提高葯物濃度,觀察應激反應,待岀現應激時放下四角。池塘養殖 鱘魚屬大型魚類,其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和適應能力強。
養殖中應注意如下一些問題:
一、池塘條件鱘魚養殖池要求面積較大,池水較深,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的區域,交通便利且通訊設施齊備。池塘面積以5-10畝為宜,水深2-3米,水質較穩定,水體溶解氧值高,最好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要有獨立的進排水口、坡降,配備一台水車式增氧機,並設置飼料台。
二、清塘消毒放苗前半個月,池塘進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畝生石灰兌水後全池潑灑,以消滅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後把池水排出池外,再進水浸泡池底,進水口用60目篩絹過濾;用15-20公斤/畝的茶子餅清塘消毒,消毒前先把茶子餅打碎並用水浸泡1天後,全池潑灑,可以殺滅池塘中的魚、蝦和魚蝦卵,清塘後的茶麩留在池中做肥料。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三、培養浮游生物放苗前7-8天,按照每畝池塘准備50公斤干雞糞,且雞糞浸泡2天,最好用含氯消毒劑消毒、再去除雜物(過濾)後,全池潑灑。過濾物用纖維袋包紮好後,放到池塘中的下風口處,繼續做培養浮游生物的肥料。
四、苗種放養選擇健康無病害的鱘魚苗種,體長在20厘米以上為好。一般大規格苗種的放養密度為400-600尾/畝。放苗時間既要考慮水溫適宜,又要考慮成魚上市。 苗種運輸前1-2天應停止投喂,運輸時選用38×82的聚乙烯包裝袋,在袋中加水3/5,並用冰塊將水溫調節到12-15℃,每袋放入體長20-30厘米的魚苗20尾,包裝後運輸。如果運輸時間在8小時以內,可以用水車運輸,但要隨時注意運輸途中的水溫變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應先試水,用相同規格的魚苗10條左右放入網箱中,觀察鱘魚的活動情況,如無異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時,不要先把運抵的苗種袋解開,應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接近後,再打開袋口將苗種放入池塘中。有條件的養殖場,最好連魚帶水倒入一個大桶中保持連續充氣,然後在桶中放入食鹽,使鹽度達到2%,浸浴魚體10分鍾後放苗入池。
五、飼料投喂池塘養殖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鱘魚魚苗剛下塘時,尚未形成在固定地點攝食的習慣,要及時馴化。 可將飼料投放在飼料台上,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也便於日常觀察。有些鱘魚,如史氏鱘、雜交鱘、俄羅斯鱘、中華鱘等都有夜晚趨光的特性,夜間馴化時可在靠近飼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投喂應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飼料要適口,粒徑不能過大或過小,一般以魚的口裂的1/2為好。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視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投喂量。
六、日常管理巡塘和生長情況觀察。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尤其在夜間巡塘和清晨巡塘,要注意觀察魚體的活動情況,防止缺氧;夏季多雨季節氣壓低時,要勤巡塘,發現問題及時採取開啟增氧機或加註新水等措施,防止泛塘。定期檢查鱘魚的生長情況及健康情況,及時調整投喂率和放養密度,當池中鱘魚生長差異過大時,要按其規格及時分塘。在水質管理工作上,每天測量水溫3次,pH值、溶解氧、亞硝酸鹽、氨態氮等理化因子要定期測定。值得注意的是:鱘魚是典型的底棲魚類,一般不會上浮游動,有些種類如中華鱘,即使在水體溶解氧不足時也不象家魚那樣明顯的浮頭,所以在特殊情況下,如水溫過高、水色不對或天氣悶熱時,要加強對水質的監測,每天清晨都要測定水體溶解氧。當池塘水色過濃時,水體透明度低於25厘米或溶解氧小於5毫克/升時,池塘要加註新水,以保持水質的清新。鱘魚生長最適合的pH值為6.5-8.0,pH值過低會影響鱘魚的代謝活動和生長,甚至危及生命。大多數鱘魚生存的溫度上限為32℃,水溫超過30℃則對鱘魚生長有危險。水溫控制可以參考以下措施:選擇合適的放養時間,投放大規格魚種,以縮短養殖周期;爭取在每年高溫期過後再投放大規格魚種,在翌年高溫期到來之前達到養成規格上市,可以避開高溫;在高溫期到來時加深水位,減小放養密度;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採取加大換水量和搭棚遮光等措施。
七、病害防治真菌性疾病的症狀是行動遲緩、魚體消瘦、不攝食。防治方法是要防止魚體受傷,對患病魚體可以採用克霉唑和1%的食鹽與小蘇打水混合溶液浸泡患魚10分鍾左右。
『肆』 在我們國內有很多養鱘魚的戶,被河南鄭州市場賣鱘魚的山東人騙了,我們幾個養殖戶想聯合起來起訴,由於養
直接報警算了,有困難,找警察
『伍』 華大海洋在養殖鱘魚上做了些什麼呢
我了解到,為改善養殖水環境,華大海洋團隊充分利用了優良的江水資源,模擬野生的放養環境打造鱘魚養殖池。再對養殖池進行編號,日常每天都要做好養殖記錄,從而保證鱘魚的品質。
『陸』 鱘魚養殖的條件
鱘魚養殖的條件:
一、鱘魚在餵食前必須先清水。把污物、魚糞等排干凈,越干凈越好,因為水裡的污物易粘在鱘魚鰓上引起缺氧。
二、魚苗引進來先要馴食。幼鱘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為餌料,養到車間里就要從天然餌料慢慢過渡到人工餌料,過渡期主要用水蚯蚓喂養。從引進2厘米到3厘米的幼苗養到1公斤左右的商品魚,一般需要一年的時間。
三、以流水式水池養殖模式為主。這種模式佔地面積小,水流量容易控制,投喂飼料也比較方便,在供、排水的時候,可以採取每池單注單排的模式。也就是說,每個池子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是相對獨立的。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交叉污染導致鱘魚生病。另外,魚池的內表面一定要光滑,因為鱘魚喜歡沿著池壁游動,他的身體又沒有鱗片保護,很容易被池壁擦傷。
四、按養殖密度投飼。放養密度以500尾/畝為最佳,飼喂時實行定時、定量的投喂原則,最好選擇顆粒飼料。因為這些配合飼料中含有鱘魚生長發育不同階段所需的各種養分,可以將飼料直接投入到水池當中。通常每天餵食4~5次,日投餌率在1%到3%之間。
拓展資料
鱘魚鱘形目、鱘科、鱘屬,地方名叫七粒浮子。它的個體大,肌間無刺,骨頭全是軟骨,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一種營養、經濟價值很高的魚類。本期節目介紹鱘魚標准化養殖技術。
鱘魚全身是寶。其肉無肌間刺,食用率高,可做生魚片、油炸魚片,也可進行熏制和製作罐頭等,其吻、鰭、肝、鰓、骨、胃腸、脊索等均是上等佳餚;尤其是匙吻鱘卵經加工製成的「魚籽醬」,譽滿全球,為世界高檔營養食品;其吻、骨和皮可制膠,同時皮還可以製成優質皮革。
『柒』 普及一下,鱘魚養殖前景怎麼樣
我國對中華舞和史氏鱘有以增殖放流為目的的養殖研究基礎,所以,中華鱘和史氏鱘的人工商業養殖很快取得成功,前景很大。
『捌』 ★養殖鱘魚一年時間能長多大
一年能長到:150克到200克。鱘魚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家亦有巨大的市場,是出口創匯的優良品種。
鱘魚是名貴魚,飼養到產出魚子醬可能要七八年的時間,但是收入也是非常可觀,魚子醬那可是按克賣的黃金價啊。鱘魚對水質環境要求很高,養殖技術也不是一下能說的清楚的,建議你買專業講解鱘魚養殖技術的書來研究下,要是能挖到有養殖經驗的人就更好了啊。水質管理這方面用易漁寶智能水產養殖系統,實時監測水質數據,手機電腦上隨時查詢,質量好,最主要操作簡單,好用。
苗種放養選擇健康無病害的鱘魚苗種,體長在20厘米以上為好。一般大規格苗種的放養密度為400-600尾/畝。放苗時間既要考慮水溫適宜,又要考慮成魚上市。 苗種運輸前1-2天應停止投喂,運輸時選用38×82的聚乙烯包裝袋,在袋中加水3/5,並用冰塊將水溫調節到12-15℃,每袋放入體長20-30厘米的魚苗20尾,包裝後運輸。如果運輸時間在8小時以內,可以用水車運輸,但要隨時注意運輸途中的水溫變化,效果也很好。 放苗前2天應先試水,用相同規格的魚苗10條左右放入網箱中,觀察鱘魚的活動情況,如無異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時,不要先把運抵的苗種袋解開,應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內水溫和池塘水溫接近後,再打開袋口將苗種放入池塘中。有條件的養殖場,最好連魚帶水倒入一個大桶中保持連續充氣,然後在桶中放入食鹽,使鹽度達到2%,浸浴魚體10分鍾後放苗入池。
飼料投喂池塘養殖以投喂配合飼料為主,鱘魚魚苗剛下塘時,尚未形成在固定地點攝食的習慣,要及時馴化。 可將飼料投放在飼料台上,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也便於日常觀察。有些鱘魚,如史氏鱘、雜交鱘、俄羅斯鱘、中華鱘等都有夜晚趨光的特性,夜間馴化時可在靠近飼料台的地方加以照明。 投喂應堅持少量多餐的原則,飼料要適口,粒徑不能過大或過小,一般以魚的口裂的1/2為好。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3%左右,日投喂3-4次,視具體情況隨時調整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