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是什麼意思
這是由於審計范圍受到委託人、被審計單位或客觀環境的嚴重限制,不能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以致無法對財務報表整體反映發表審計意見時。
如果錯報沒有超過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不是接近的情況,此時發表標准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如果錯報超過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了,應該考慮錯報金額是否是超過了此重要性水平的倍數非常大的情況(通常是8倍以上),如果是這樣就應該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如果錯報超過重要性水平不是很多,但是對利潤構成了實質上的影響(使盈餘轉為虧損或者是由虧損轉為盈餘),這個時候就應該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1)無法出具審計報告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子標題中包含相關事項對應的管理層認定或注冊會計師的核心程序名稱,如: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計量、技術服務收入確認中完工百分比法的應用、商譽減值測試等。
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描述應將該事項直接聯繫到被審計單位的具體情況,避免使用一般化或標准化的語言。同時避免不恰當地提供與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原始信息,如不應詳細表述相關會計政策。
在描述審計應對時,建議先寫內部控制了解和測試,然後分別描述對會計政策的分析評價,分析性程序,細節測試等。此外對關鍵審計事項的描述建議體現出對該事項在相關財務報表披露(如有)中如何應對的考慮。
❷ 哪些公司被出具無法表示審計報告
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就是注冊會計師工作范圍受限制,無法對財務報表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就只能發表無法表示意見了
❸ 公司法哪條說公司成立不足一年的可免出具審計報告
沒有這條規定。同樣公司法也沒有規定必須要審計。
內資公司沒有硬性要求,只需要記得匯算清繳。
❹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寧可被出具否定意見審計報告
沒有人願意看到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事務所和上市公司都不願意(也許個別注會為了理想或名聲想出非標報告,但事務所合夥人絕對不想,對他們來說上市公司是大客戶,要考慮以後的合作,更要考慮對其他上市公司產生的影響)。那為什麼會出現保留甚至否定意見的報告?首先我們要看到非標報告在所有上市公司審計報告佔比是極小的,資料上顯示只有4家,而國內上市公司已近三千家。這幾千家上市公司肯定還有不合審計師要求的報告,最終通過事務所與管理層博弈圓滿解決了。出現否定報告就是博弈失敗,雙方談不攏了,這種情況極少,但也不是沒有,可能一開始雙方都認為能談好,所以一直在談,幾輪之後發現兩方目標差距實在過大(可以想像這過程中發生了多少故事,故事很精彩,雙方的對立情緒也在積累),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審計組離場,換個好說話的來,問題是上市公司審計不是一般審計,有規定的程序,換事務所要公告,不是說換就能換的,而且時間不夠了,其他事務所也不敢接。不換事務所換審計師行不行呢?肯定是可以的!但事情到了這一步,雙方吵的肯定很嚴重了,這已不是審計師的事了,事務所與上市公司的矛盾已提升到主要矛盾。事務所不同意,換多少人也沒用,而上市公司的報告必須出,這時上市公司管理層就要考慮了,兩害取其輕,按事務所要求出,就相當於把褲子扒了,全裸出鏡!出非標,褲子還在,只是在身上掛塊牌子,上書兩個大字「假牙」,這是個選擇題,最終怎麼選就是要看高管自己了!
❺ 怎樣通過年報財務審計報告判斷上市公司業績好壞
,篇幅很短,二、三百字。其中,會計師事務所對年報中財務報表的審計報告類型,值得重視,它相當於會計師事務所對財務報表出具的一份質量鑒定書。四種不合格產品 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的財務報表,由上市公司自己編制。其真實性、准確性與完整性,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作為獨立方進行審計。 審計後,事務所要出具審計報告。報告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標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另一種是非標准意見審計報告(簡稱非標意見)。前者表明,會計師認為財務報表質量合格。 非標准意見審計報告,表示會計師認為財務報表質量不合格。其分為四種: 1.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2.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3.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通俗講,第一種報告,意味著會計師認為報表存在瑕疵;第二種,認為報表存在錯誤;第三種、第四種,說明會計師認為報表問題嚴重。 有一點要注意,特別提示中只會列示審計報告的類型,而審計報告的具體內容則出現在年報‘財務會計報告’的開始部分。標准意見審計報告的內容幾乎完全一致,不必看了。而非標意見則會因為各公司不同的情況,區別很大,注冊會計師會在其中明確闡述出具非標意見的原因。 如果會計師出具非標意見,對這樣的公司,投資者在選股時定要謹慎。特別是上述四種非標意見中的後三種,對這樣的上市公司,更應慎之又慎。因為,不合格的報表往往意味著上市公司隱含著巨大風險。事故多發地帶 從過去幾年的情況看,非標意見在全部審計報告中的比例,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四種非標意見中,比較嚴重的後三種,在全部審計報告中所佔比例一般保持在3%左右。 以往事實表明,非標意見一般集中於資產質量差的公司、微利公司、虧損公司。對這些公司來說,它們面臨著業績評價的巨大壓力。較其它公司而言,更有粉飾報表進行財務造假的動機。比如說,按照規定,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會被暫停上市,有些公司為避免暫停上市,就鋌而走險,在財務報表上做手腳。這樣的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的概率就很大。 非標意見的多發地帶,從一個側面也說明了,績差公司財務報表造假的可能性較之其它公司要大,對此,投資者務必心中有數。連鎖後果不可小覷 上市公司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還會出現一系列連鎖後果。第一,再融資可能受阻。 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三年及最近一期的財務報表,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就會失去公開增發、配股、發行可轉換債券的資格。 由此可見,一旦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被出具非標意見,其再融資(定向增發除外)的能力至少三年內將不復存在。這對上市公司健康、快速發展肯定要造成較大的影響,對此,投資者要有充分估計。第二,成份股剔除。 在滬深交易所推出的一系列指數里,其指數成份股的選擇標准中,不少就將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未被出具非標意見審計報告作為前提條件,比較典型的如上證治理指數即是如此。 由於一些投資基金將選股范圍與指數成份股掛鉤,因此,一旦上市公司從成份股中剔除,必將導致機構投資者大規模拋售股票,從而造成股價大跌。對此,投資者也要保持清醒認識。更換會計師事務所 投資者在閱讀年報時,要注意上市公司是否更換了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年報‘重大事項’部分,對此有詳細說明。 其原因在於, 如果事務所要出具非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上市公司對此無法接受,當這種矛盾極端激化無法調和時,上市公司就有可能採取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方式,以得到其希望得到的審計報告。 因此,上市公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特別是更換理由不充分之時,投資者需要高度警惕。現實中的案例說明,進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出現過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的犯罪前戲行為。 按照規定,上市公司解聘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會計師事務所辭聘,上市公司與會計師事務所均應報告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且公開披露原因,並對所披露信息的真實性負責。被解聘的會計師事務所對被解聘的理由如有異議,有權向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申訴,同時可以要求公司披露,公司也有義務對此披露。(本文由《深交所證券教室叢書》作者袁克成提供)
❻ 暫時不能提供審計報告的原因寫什麼好
審計公司(事務所)不能提供審計報告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被審計方未能按照要求,提供必要的審計條件,導致無法按照審計程序實施審計業務,」也就不能提供審計報告。
在對上市公司的年報審計中,有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和拒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主要原因是:「由於無法對被審計方提供的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發表意見」(也就是被審計方提供了假的財務資料,導致風險太大時)。
❼ 公司成立只有三個月,不出具審計報告有什麼說法
需要出審計報告的情況:
1、年終 (一般有主管部門的國有企業都要給主管部門出具審計報告)。
2、企業轉制(需要在文件或法律條文規定日期出具)。
3、稅務局(這個是因為稅務懷疑你們的賬務不實,稅負過低的時候要求你們出具)。
4、領導升職,辭職,調動(一般處級幹部或一個單位的主要領導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都要出具3年之內的審計報告)。
❽ 只有上市公司才需要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嗎一般的企業需要嗎
一般是只有外資企業、股份制企業才需要年終審計,這需要你們當地的工商部門的文件,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或審核報告,按照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年終時聘請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並出具審計報告。
大概是這個樣子了!回答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