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農業成為審計失敗的重災區
審計包括查賬,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審計不僅僅局限查賬
『貳』 最近兩年審計失敗,財務舞弊的案例分析
審計失敗就是指審計人員未能發現財政、財務收支及財務報表 中的虛假不實,未能在企事業單位經營活動中通過系統、規范審計方法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組織經營而出具或披露了審計意見,由此引起審計爭議,導致審計形象的失敗。審計失敗的本質具體講涵概以下三方面內容:未能正確遵循審計准則審計失敗的結果是錯誤的審計意見,而這一結果是因為審計人員未能正確遵循審計准則的具體要求而造成的。這就與審計風險劃清了界限:如果審計人員正確地遵守了審計准則,但仍然提出了錯誤的審計意見,這種情況就屬於審計風險的范疇。可見,審計失敗與審計風險的重要界限在於審計人員是否在審計過程中正確遵守了審計准則。與企事業單位是否發生了經營失敗無關審計失敗的產生並不取決於企事業單位是否發生了經營失敗。企事業管理當局是經營失敗的第一責任人,當企事業經營出現失敗時,審計人員的執業行為是否遵守審計准則和職業規范是判斷審計失敗的唯一標准。因此,企事業發生經營失敗時,審計失敗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審計人員執業行為的瑕疵從理論上講,審計失敗還包括: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實際是合法公允的,但由於審計人員執業行為的瑕疵導致其發表了否認會計報表公允性的審計意見。當然,在實踐中由於被審計單位對於不利事件的敏感性,這種情況較容易被覺察並得以及時糾正。
『叄』 關於審計方向畢業論文選題!涉農業企業審計風險及對策研究和影響審計
影響審計獨立性因素的分析及對策 這個應該好寫一些
具體的可以給你個模板你參考下
『肆』 求審計失敗近期案例
看看下面的範文你能不能用的上,希望對你有用
科龍審計失敗誰之過
近期,業內有專家對於科龍電器的審計方------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進行公開質疑,對科龍進行審計的兩位德勤的簽字會計師也被指存在疑點,更有科龍小股東表示要起訴德勤,為其投資損失承擔連帶責任。隨著科龍風波的深入,會計師的職業操守再次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
李偉:科龍審計失敗誰之過
如果指控為真的話,那麼德勤失陷科龍就是一起典型的獨立注冊會計師審計失敗案例。從證券市場近年來發展的實踐來看,由審計失敗導致的針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訴訟層出不窮,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如安達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滅頂之災。如果說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內部審計是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第一道防線,那麼注冊會計師的獨立審計則是防範會計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為的最後一道關卡。審計失敗不僅可能會導致證券市場秩序的混亂和投資者的重大損失。而且由於注會行業具有極強的外部性,一起審計失敗往往會對整個行業的聲譽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採取切實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防範審計失敗。
導致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因素很多,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曾總結過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據審計學權威阿倫斯的定義,審計失敗主要包含兩大條件:一是審計結果是錯誤或者不恰當的。二是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沒有遵循獨立審計的原則,或者審計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過錯甚至欺詐行為。科龍目前所反映出來的情況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德勤的工作存在著嚴重的失誤。例如,倒顧三人團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龍銷售收入確認問題,就體現出德勤未能恰當地解釋和應用會計准則,同時這也說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這些都是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常見原因,這不得不讓我們對德勤的職業能力和操守提出懷疑。如果我們考慮到去年郎顧之爭時郎咸平教授針對科龍財務處理方式提出的疑問和其後德勤的緘默,我們有理由相信科龍財務方面還存在著更嚴重的問題。
審計失敗是一個復雜的經濟現象,要想從根本上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必須依賴於管理機構、上市公司、社會輿論、投資者和會計師行業等的共同努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從制度上保證會計師們能充分行使其權利,嚴格地遵循獨立審計的根本原則展開各項審計工作,這才是化解審計風險之根本。
余運彪:會計師應當恪盡職守
會計師不遵守職業道德和操守,替企業做假賬或者對於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打掩護和無動於衷,這種行徑是非常可恥的。如果情節嚴重,應當追究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科龍電器出問題,其審計會計師的失職是很明顯的。如果審計會計師能夠嚴格按照相關制度盡職工作,本著謹慎會計原則作出判斷,那麼,所謂科龍神話就不會持續這么久,科龍傳奇就不可能迷惑這么多的人達這么長的時間,甚至成為中央電視台年度經濟人物,影響和誤導了許多人。所以,無論從主觀方面還是客觀實際作用來看,科龍事件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相關會計師沒有盡職盡責,是不容置疑的。顧雛軍資金騰挪的伎倆,巨額資金的流向與來源,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在會計報表上不可能不留下痕跡。銀行間存貸款情況,相關賬務往來,會計師不可能不知情。知情而不據實發表如實信息和預警信息,不僅失職,還有瀆職嫌疑,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損害了企業和國家的長遠利益。
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也表明了中國現行的相關法制環境還相當不盡人意。企業造假,會計師做假賬的成本太低,因而在利益的誘惑和驅使下,拜倒在金錢的腳下,無視法律的威嚴和權威而敢於鋌而走險。所以,為使公平、公正原則得到充分有力的體現,健全法制,嚴肅法紀,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會計制度是內控機制中的重要一環,會計師的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就相當於對企業進行體檢,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用會計方法,會計語言表達出來的,這就正是投資分析,銀行貸款倚重會計報表的依據所在。會計師做假與失職,無論怎麼辯解,在客觀上就是作偽證,給不法分子打掩護,讓投機分子鑽空子,從而使得欺詐得以實現,造成嚴重的破壞結果。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對於會計師應該從重從嚴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才能保障銀行資金的安全,保護國有資產不會流失,也才能從微觀防範金融風險與危機。這是一條堅定不移絕不能動搖的原則。
從德隆王朝的倒塌,到科龍神話的破滅,其造神手法與途徑幾乎並無二致,會計師在其中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幫凶作用,無論過程如何美妙和炫目,其結果都造成了投資者財產的巨大損失,影響了社會穩定,也給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危及企業的生存,教訓實在是太深刻太沉重了。如何管理好、管教好會計師,是法律界、管理者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僅僅依靠不做假賬的諄諄教導是絕對不行的。會計師是企業的把關者和衛士,是騙子們首先要打通和攻破的關節,是企業生死存亡的第一道防線,是錢與法考驗的具體經受者,因而,不從機制、制度、法律等方面促進會計師素質的提高,則對企業、對國家、對社會,都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
徐惠芳:曖昧意見說明了什麼
很明顯,德勤的會計師們是看出了科龍的問題。所以,他們在2004年出具了有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德勤會計師的審計意見,我感到與其說是犯了低級錯誤,倒不如說是太過曖昧。
聯繫到現在許多會計師事務所,對有問題的上市公司出具的有保留的審計意見,有哪個不是用這樣曖昧的措詞來表達呢?我感到,比起那些有問題不說出來的會計師,那些用曖昧說法的會計師,還算是客氣的。
現在許多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問題就在於,上市公司能夠左右會計師事務所的飯碗。更大的問題是,如果你堅持了原則,那麼上市公司完全能夠找到不講原則的會計師事務所。由此可見,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很重要的原因是,整個會計師、審計行業,仍然沒有達到全行業公認的標准化和職業化要求。所以,更多審計會計師在問題公司面前,沒有勇氣直截了當的說出問題。因而他們只能選擇曖昧。
我想,讓會計師能夠真正成為獨立的審計人,用明確的語言對問題公司說不,需要在整個社會環境和制度上,保證會計師獨立性和職業安全性。例如,規定上市公司向注冊會計師協會申請,委派會計師,同時繳納審計費。也可由注冊會計師協會獨立地派出會計師到上市公司完成審計。
朱心力:破除洋崇拜正當時
自從我國會計審計服務市場對外開放以來,洋注會們以其獨有的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和先進的管理制度占據了國內審計服務的高端市場,儼然成為審計領域的貴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最新發布的會計事務所百強名單中,以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為代表的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仍然牢牢占據前四強,業務收入和利潤率遙遙領先國內事務所。
不過洋注會們的工作績效似乎與人們的寄望之間還存在不少差距,它們不僅在國外頻頻遭到監管部門調查和投資者起訴,而且在國內也經常犯下低級錯誤。例如德勤先是在古井貢股份公司與銷售公司合並納稅的問題上失陷,近期又被指出在科龍電器的審計報告中對銷售收入的確認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定,擔任簽字注冊會計師的兩位專業人士也被指出存在資格瑕疵,一連串的失誤有理由讓投資者懷疑德勤是否真正起到保護投資者利益的作用。
不可否認,洋注會們的整體水平在審計服務領域處於最高水平,它們在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等方面引領著國際潮流,但是專業水平與職業操守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正相關關系,出於利潤目標的會計師事務所並不都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論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國際審計巨頭安達信,還是國內一度如日中天的中天勤,都因為違反了基本的職業道德------不做假賬------而灰飛煙滅,而它們分別是當時國際和國內公認水平和實力最出眾的會計師事務所。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強大的實力一方面帶來巨大的商譽價值和業務機會,另一方面不排除某些事務所利用自己的行業地位做出違法的交易。上百年的行業積累對洋注會們固然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同時也培養了它們在貓捉老鼠游戲中與監管者和投資者迴旋的餘地,鑽空子事件司空見慣,因此對於洋注會們沒有理由認為它們一定就是嚴格遵守審計法規的楷模,沒有理由對它們盲目崇拜。
曹中銘:違規成本低不容忽視
就在科龍電器越來越受到投資者關注之時,其審計方------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也引起業內專家的公開質疑。對於科龍電器近幾年年報中出現的某些不同尋常的問題和低級失誤,如果僅僅懷疑簽字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操守,是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的。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股市在規模和相關制度建設上與當初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語。而在這一過程中,上市公司的各種違規行為也愈演愈烈,其危害也越來越大。銀廣夏巨額造假、藍田神話、大慶聯誼案、紅光電子案等在市場中均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下降,損失無法估量。但如果將責任全部歸咎於上市公司顯然是有失偏頗的,作為中介機構的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相關的簽字會計師難道說就沒有任何責任嗎?
正是由於違規成本低,我們也就不應奇怪為什麼有的中介機構敢於同上市公司一起狼狽為奸,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在年報上會出現令人費解的低級失誤。會計師身陷問題公司,看似偶然,其實是違規成本低的必然。因此,為了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使會計師真正做到勤勉盡責、忠於職守,讓違規者付出慘重代價成為不可或缺的懲罰手段。
『伍』 急求》>》審計失敗後事務所和上市公司該如何應對有哪位大神知道的,望幫幫忙,萬分感謝!!!
事務所如果能夠證明是按照審計准則的規定實施審計工作並保持必要的職業謹慎,按照《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按照會計准則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管理層的責任。關於賠償順位和最高限額的規定:(一)應先由被審計單位賠償利害關系人損失;(二)對被審計單位、出資人的財產依法強制執行後仍不足以賠償損失的,由會計師事務所在其不實審計金額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陸』 求助審計失敗的案例分析!要耳熟能詳的公司!
2003年3月18日,美國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南方保健會計造假丑聞敗露。該公司在1997至2002年上半年期間,虛構了24.69億美元的利潤,虛假利潤相當於該期間實際利潤(-1000萬美元)的247倍。這是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頒布後,美國上市公司曝光的第一大舞弊案,倍受各界矚目。為其財務報表進行審計,並連續多年簽發「干凈」審計報告的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安永),也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上。(千金難買牛回頭 我不需再猶豫) 南方保健使用的最主要造假手段是通過「契約調整」(Contractual Adjustment)這一收入備抵賬戶進行利潤操縱。「契約調整」是營業收入的一個備抵賬戶,用於估算南方保健向病人投保的醫療保險機構開出的賬單與醫療保險機構預計將實際支付的賬款之間的差額,營業收入總額減去「契約調整」的借方余額,在南方保健的收益表上反映為營業收入凈額。這一賬戶的數字需要南方保健高管人員進行估計和判斷,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員恰恰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毫無根據地貸記「契約調整」賬戶,虛增收入,蓄意調節利潤。而為了不使虛增的收入露出破綻,南方保健又專門設立了「AP匯總」這一科目以配合收入的調整。「AP匯總」作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次級明細戶存在,用以記錄「契約調整」對應的資產增加額。(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本不該發生的審計失敗 1.安永忽略了若干財務預警信號 早在安永為南方保健2001年度的財務報告簽發無保留審計意見之前,就有許多跡象表明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欺詐和舞弊行為。安永本應根據這些跡象,保持應有的職業審慎,對南方保健管理當局是否誠信,其提供的財務報表是否存在因舞弊而導致重大錯報和漏報,予以充分關注。甚至已接到雇員關於財務舞弊的舉報,安永的注冊會計師仍然沒有採取必要措施,以至於錯失了發現南方保健大規模會計造假的機會。例如: ——2001年,南方保健被指控開給「老年人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的賬單一直過高,具欺詐性。同年12月,它同意支付790萬美元以了結Medicare對它的起訴。在2001年度審計現場工作結束前3個月,司法部展開對南方保健欺詐案件的調查,就已經向安永發出了強烈的警示信號。雖然Medicare欺詐案本身並不意味著南方保健一定存在會計舞弊,但足以使安永對南方保健管理當局的誠信經營產生質疑,安永的注冊會計師本應在年度審計時提高執業謹慎,加大對相關科目的審查力度。 ——2002年8月,南方保健對外發布公告,稱Medicare對有關理療門診服務付款政策的調整每年會影響公司利潤達1.75億美元。事實上,根據醫療行業的普遍情況,Medicare政策的變化並不足以對南方保健的經營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一消息公布的當天即遭到投資者和債權人的一片噓聲。一些財務分析師質疑南方保健此舉的意圖是旨在降低華爾街的預期,掩飾其經營力不從心的跡象。 ——南方保健審計小組成員之一、安永的主審合夥人James Lamphron在法庭上作證時承認曾收到過一份電子郵件,警告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會計舞弊。該電子郵件提醒安永的注冊會計師們特別注意審查三個特殊的會計賬戶,其中就包括「契約調整」和「AP匯總」這兩個被用於造假的賬戶。在收到該電子郵件後,Lamphron向南方保健的首席財務官William Owens求證。Owens的解釋是,電子郵件的署名人Michael Vines是南方保健會計部一個「對自己工作不滿意的牢騷狂」。Lamphron輕信了Owens的解釋,審計小組在未經任何詳細調查的情況下,草率地下了結論:「南方保健沒做錯什麼事。」 ——南方保健的內部審計人員曾向安永的另一位主審合夥人William C.Miller抱怨,作為內審人員,他們長年不被允許接觸南方保健的主要賬簿資料。這種缺乏內部控制的現象卻沒有引起安永應有的重視。 ——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相比,南方保健通過收購迅速擴張,利潤率的成長也異常迅猛。2000年該公司的稅前收益比1999年增長了一倍多,達到5.59億美元,但營業收入僅增長了3%。2001年的稅前收益接近1999年的兩倍,而銷售額只增長了8%。